王賢

《脈貫》~

回本書目錄

1. 卷七

2. 督脈

〔經論〕督脈尺、寸、中央三部俱浮,直上直下。

〔經脈〕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內經》曰:督脈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極於上齒縫中齦交穴。

〔主病〕為外感風寒之邪。王叔和為腰脊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內經》謂:實則脊強反折,虛則頭痛。寸關尺三部皆浮,且直上直下者,為弦長之象,故主外邪。

白話文:

【督脈】

根據經典理論,當督脈在手腕的尺、寸、以及中央三部位的脈象都呈現浮象,且脈象直上直下。

從經脈的角度看,張潔古解釋說:督脈的'督'字,有總括之意,是所有陽脈的總綱。根據《內經》記載,督脈起始於人體最下方的腧穴,沿著脊椎內側向上,到達後腦風府穴,進入腦部,再向上至頭頂,然後沿著額頭至鼻樑,最終抵達上齒縫中齦交穴。

督脈相關的病症,主要與外感風寒有關。王叔和指出,督脈問題會導致腰背僵硬疼痛,難以彎腰;在成人可能引發癲癇,兒童則可能出現風癇。《內經》中記載,督脈過旺會導致脊椎僵硬,甚至反折;若是督脈虛弱,則可能出現頭痛。若在手腕的寸、關、尺三個部位都呈現浮象,且脈象直上直下,呈現弦長的特徵,這表明了外來邪氣的影響。

3. 任脈

〔經論〕任脈寸口脈緊細實長至關。又曰:寸口邊丸丸。

〔經脈〕任者,妊也,為陰脈之海也。《內經》謂:任脈起於中極之下,循腹裡,由關元上咽,至承漿下齦交,極目下承泣穴,為陰脈之都綱也。

〔主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王叔和為少腹繞臍下引陰中痛。又曰:苦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不得俯仰,拘急。又緊細實長者,中寒而氣結也。寸口丸丸,即動脈也。狀如豆粒,厥厥動搖,故主氣上衝心。

白話文:

【任脈】

根據古籍理論,當寸口的脈象呈現緊、細、實、長,且延伸到關部,這就是任脈的特徵。另有一種說法描述寸口脈象像邊緣圓滑的丸子。

任脈,其名取自「妊」字,意指孕育,是所有陰脈的匯聚之地。根據《內經》記載,任脈起源於人體下腹部的中極位置,沿著腹部內側向上,經過關元穴,一直向上到咽喉,最後抵達下巴下方,並穿越兩眼下方的承泣穴,可稱之為統攝全身陰脈的主要網絡。

就其影響的疾病來說,任脈與男性內在的七種疝氣,以及女性的帶下及腹部腫塊有密切關係。醫家王叔和指出,任脈異常時會引起小腹部繞臍周圍疼痛,甚至連帶影響到生殖器。此外,還可能感受到腹中有氣體向上衝擊心臟,讓人無法自由地彎腰或挺直身體,且伴有緊迫感。脈象若呈現緊、細、實、長,可能是因為體內寒冷且氣血凝結所致。而「寸口丸丸」的脈象,即為動脈搏動的特徵,脈搏形狀猶如豆子般大小,且不斷跳動,因此主導氣血上衝心臟的症狀。

4. 衝脈

〔經論〕衝脈尺、寸、中央俱牢,直上直下。(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乃三部之脈皆沉有力。直上直下,弦實之象也。)

〔經脈〕衝脈起於氣街(在少腹毛中兩旁各二寸),俠臍左右上行,至胸中而散,為十二經之根本。故稱經脈之海,亦稱血海也。

〔主病〕《靈樞》曰:衝脈血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女子數脫血,不榮其口唇,故髭鬚不生。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故須亦不生。越人曰:衝脈為病,逆氣而裡急。東垣曰:凡逆氣上衝,或兼裡急,或作躁熱,皆衝脈逆也,宜補中益氣湯加知柏。王叔和曰:衝脈用事,則十二經不復朝於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癡。衝脈與督脈無異,但督脈浮而衝脈沉耳。

白話文:

【衝脈】

【經論】在脈診中,如果發現衝脈在尺、寸、以及中央部位都呈現出堅固的脈象,這表示脈象是直上直下的。這種堅固的脈象類似於既深又隱伏的脈象,實際上是大而長且略帶弦象,這表明三個部位的脈搏都是深沉且有力的。直上直下,正是弦實的特徵。

【經脈】衝脈起始於氣街(在小腹的毛髮中,兩側各兩寸的位置),夾著肚臍左右上行,直至胸中分散開來,它是十二經脈的根本。因此,衝脈被稱為經脈之海,也被稱為血海。

【主病】根據《靈樞》記載:當衝脈的血液充盈時,會滋潤皮膚,促進汗毛的生長;女性若經常失血,無法滋養口脣,所以不會長出髭鬚。宦官割除生殖器,傷害了衝脈,所以他們也不會長出鬍鬚。越人指出:衝脈有病,會出現逆氣及腹部緊張。東垣認為:凡是出現逆氣上衝,或者伴有腹部緊張,或者產生焦躁熱感,都是衝脈逆亂的表現,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知柏。王叔和提到:當衝脈活動強烈,十二經脈便不再在寸口位置出現,這個人可能會顯得恍惚,甚至像瘋癲一樣。衝脈和督脈的差別不大,只是督脈的脈象較浮,而衝脈的脈象較沉。

5. 陽蹺脈

〔經論〕陽蹺脈寸部左右彈(彈者,緊脈之象)。

〔經脈〕陽蹺脈起於跟中,上外踝,循脅,上肩,夾口吻,至目,極於耳後風池穴。

〔主病〕越人曰: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王叔和注曰: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又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蹺也。苦腰背痛、癲癇、僵仆、惡風、偏枯、𤸷痹、體強。左右彈,即緊脈之象。

白話文:

【陽蹺脈】

【理論討論】在脈診中,如果發現在寸部左右的脈象呈現出緊繃的特徵(這裏的"彈"指的是緊脈的現象)。

【脈絡走向】陽蹺脈起源於腳跟位置,向上繞過外踝,沿著側腹往上行至肩膀,再經過嘴角兩側,到達眼睛,最後到達耳後的風池穴,這是它的終點。

【相關病症】古醫學家越人認為,當陽蹺脈發生問題時,會出現陰部肌肉鬆弛,陽部肌肉緊張的情況。醫學家王叔和進一步解釋,這種情況會使外踝以上的部位感覺緊繃,而內踝以上的部位則會感到鬆弛。他還提到,若在寸口脈的前部左右發現緊繃的脈象,那可能就是陽蹺脈出了問題。此類患者常會遭受腰背疼痛、癲癇、突然倒地、怕風、半身不遂、關節疼痛、身體僵硬等症狀。而左右脈象緊繃,正代表了緊脈的現象。

6. 陰蹺脈

〔經論〕陰蹺脈尺部左右彈。

〔經脈〕陰蹺脈起於足跟,上內踝,循陰,上胸,至咽,極於目內眥睛明穴。

〔主病〕越人曰: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叔和注曰: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陰蹺也。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少腹痛、裡急、腰及髖窌下連陰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張潔古云:蹺者,捷疾也。二蹺之脈起於足,使人蹺捷也。陽蹺在肌肉之上,陽脈所行通貫六腑,主持諸表;陰蹺在肌肉之下,陰脈所行通貫五臟,主持諸里。

白話文:

【陰蹺脈】

【理論討論】陰蹺脈在手腕內側的尺部位置,會有左右跳動的現象。

【經絡路線】陰蹺脈起源於腳跟,向上延伸到內踝,再沿著身體的內側向上,通過胸部,達到喉嚨,最後到達眼睛的內角,即睛明穴的位置。

【病症主導】古人越人認為,如果陰蹺脈出現問題,會導致身體的陽氣鬆弛,陰氣緊張。叔和補充說明,如果在內踝以上的部位感到緊繃,在外踝以上的部位感到鬆弛,這就是陰蹺脈的問題。此外,如果在手腕內側的脈搏後部有左右跳動的現象,也是陰蹺脈的問題。這類問題可能引發癲癇、寒熱交錯、皮膚病、少腹疼痛、腹部緊縮感、腰部及髖部下方連接到私密部位的疼痛,男性可能會出現睪丸疼痛(陰疝),女性則可能出現月經不調或漏下。張潔古指出,"蹺"字意指迅速敏捷,陰蹺與陽蹺兩條脈絡都起源於腳部,讓人的動作更加敏捷。其中,陽蹺脈在肌肉上方,其運行路線貫穿六腑,主管身體的表層;陰蹺脈在肌肉下方,其運行路線貫穿五臟,主管身體的內層。

7. 帶脈

〔經論〕帶脈關脈左右彈。

〔經脈〕帶脈起於季脅,周圍一周,如束帶然。

〔主病〕越人曰: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明堂》曰:女人少腹痛、裡急、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此脈若固,即無帶下漏經之症矣。

白話文:

【帶脈】

在經典理論中提及,當帶脈和關脈左右彈動時,

根據經絡學說,帶脈起源於季脅位置,它環繞身體一週,就像人們束腰的帶子一樣。

主導的病症如下:據越人所言,當帶脈生病時,會出現腹部脹滿的症狀,腰部感覺軟弱,彷彿坐在水中的感覺。《明堂》一書中記載:對於女性來說,可能會有小腹疼痛、內緊迫感、抽搐、月經週期紊亂、白帶或血性分泌物增多的情況。楊氏指出,帶脈的作用是總括地束縛其他脈絡,防止其亂行,就像人們穿衣服時束上腰帶,前面自然垂下。如果這條脈絡保持強健,那麼就不會出現白帶異常和月經失調等問題。

8. 陰維脈

〔經論〕陰維脈尺外斜上至寸(斜上者,不由正位而上,斜向大指,名曰尺外斜,小指名曰尺內)。叔和曰:寸口脈從少陽斜至厥陰,是陰維脈也。

〔經脈〕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發於內踝上五寸,循股入少腹,循脅上胸,至頂前而終。

〔主病〕叔和曰:動苦癲癇、僵仆、羊鳴,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痹癢,應時自發,汗出、惡風,身洗洗然也。取陽白、金門、僕參。又曰:陰維脈沉大而實者,主胸中痛,脅下支滿,心痛。脈如貫珠者,男子兩脅下實,腰中痛;女子陰中痛,如有瘡狀。

白話文:

【陰維脈】

【經論】陰維脈在手腕尺側向外斜上方延伸至寸口位置(斜上指的是不沿正中央部位向上,而是斜向大拇指方向,此處稱為尺外斜,若斜向小拇指則稱為尺內)。叔和指出:寸口脈從少陽位置斜至厥陰位置,這就是陰維脈。

【經脈】陰維脈起始於各陰脈交匯之處,起點位於內踝骨上方五寸的地方,然後沿大腿進入小腹部,再沿著脅肋上行至胸部,最後到達頭頂前方結束。

【主病】叔和指出:陰維脈異常時,會使人感到像是癲癇、突然倒地、像羊一樣發出聲音,還可能出現突然倒地、失去聲音、肌肉麻痹癢感,這些症狀會不定時地自動發作,出汗、怕風,身體有如被水沖刷般。治療時可以選擇刺激陽白穴、金門穴、僕參穴。另外,若陰維脈呈現深沉、粗大且結實的脈象,主導的是胸中疼痛,脅下脹滿,心臟疼痛。若脈象像一串串珠子一樣,對於男性來說,會有兩側脅下實滿,腰部疼痛;對於女性來說,則是私密部位疼痛,好像有瘡瘍一樣的感覺。

9. 陽維脈

〔經論〕陽維脈尺內斜上至寸。叔和云:寸口脈從少陰斜至太陽,是陽維脈也。

或言從右手手少陽三焦斜至寸上手厥陰心包之位為陰維,從左手足少陰腎斜至寸上手太陽小腸之位為陽維也。

〔經脈〕陽維脈起於諸陽之會,發於足外踝下一寸五分,循膝上髀厭,抵少腹,循頭入耳,至本神而止。

〔主病〕叔和曰:動苦肌肉痹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癲僕、羊鳴,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宜取客主人。潔古云:衛為陽,主表。陽維受邪為病在表,故苦寒熱。營為陰,主裡。陰維受邪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陽相維,則營衛和諧;營衛不諧,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

人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有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為十五也。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不得休息。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

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裡配合,故謂之奇經。正經猶溝渠,奇經猶河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溝渠溢滿霶霈河澤,此《靈》《素》未發之旨也。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為一身之綱維也。(營衛俱陰陽相維也,則知陽脈之維於頭目、手足、頸項、肩背,諸陽無一不到。其脈不榮,則不能維在頭目,無維則眩,在頸項肩背無維則僵,在手足無維則僕矣。則知陰脈之維於胸腹,諸陰無一不到。

其脈不榮則不能維,在胸腹脅失所維則動築而刺痛矣。是以陽維絡一身之陽,陰維絡一身之陰也。)

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蹺捷也。

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

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

衝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

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脈者也。

是故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陽蹺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蹺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督脈主身後之陽,任脈主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無不得也。

白話文:

【陽維脈】

【經論】陽維脈的位置在手腕內側往斜上方延伸到手腕的寸關尺脈象區域。叔和指出:寸口脈從手腕內側斜向延伸到肩膀位置,這就是陽維脈。

有些人認為,脈絡從右手的手少陽三焦經斜向寸口上至左手的厥陰心包經,這是陰維脈;從左手的足少陰腎經斜向寸口上至右手的小腸經,這是陽維脈。

【經脈】陽維脈起源於身體所有陽經的交匯處,發源地在腳踝外側下方一寸五分處,沿著膝蓋向上延伸至大腿根部,抵達腹部下方,再沿頭部進入耳朵,終點在本神穴。

【主病】叔和說:當陽維脈受到幹擾,會出現肌肉麻木癢感,皮膚疼痛,下半身失去知覺,以及大量出汗但感到寒冷等症狀。此外,還可能出現癲狂、抽搐、羊角風,手腳相互牽拉,嚴重時甚至失聲無法說話,治療應針灸客主人穴。潔古認為:衛氣屬陽,主掌體表,陽維脈受邪氣影響,會導致表證,因此會感到寒冷與發熱。營氣屬陰,主掌體內,陰維脈受邪氣影響,會導致裡證,因此會感到心痛。陰陽脈絡相互維繫,營衛才能協調;若營衛失調,就會意志消沉,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人體中有經脈和絡脈。直線行走的是經脈,分支的是絡脈。經脈總共有十二條,即手三陰三陽及足三陰三陽;絡脈總共有十五條,即十二經脈各自有一條別絡,加上脾有一條大絡,再加上任脈和督脈,合共十五條。這些脈絡共二十七道氣流上下貫通,就像泉水一樣流動,不會停歇。陰脈供應五臟,陽脈供應六腑,陰陽脈絡相連貫,形成一個無始無終的環狀系統,過剩的氣血流入奇經,互相滋養。

奇經共有八條,不受十二正經的限制,沒有表裡配對,因此稱為奇經。正經就像溝渠,奇經就像河流湖泊。正經脈絡充盈時,會溢入奇經,如同大雨讓溝渠泛濫,河水漲滿湖泊,這是《靈樞》、《素問》未曾提及的深奧理論。

陽維脈起始於所有陽脈的交匯處,從腳踝外側向上行走於衛氣部位;陰維脈起始於所有陰脈的交匯處,從腳踝內側向上行走於營氣部位,是維繫全身的網狀結構。

陽蹺脈起始於腳跟,沿外踝向上行走於身體的左右兩側。陰蹺脈起始於腳跟,沿內踝向上行走於身體的左右兩側。這使得身體的機關活動更加靈活。

督脈起始於會陰,沿背部向上行走於身體後方,是所有陽脈的總管,因此被稱為「陽脈之海」。

任脈起始於會陰,沿腹部向上行走於身體前方,是所有陰脈的承擔者,因此被稱為「陰脈之海」。

衝脈起始於會陰,沿肚臍兩側向上行走,直沖上部,是所有脈絡的要衝,因此被稱為「十二經脈之海」。

帶脈則水平圍繞腰部,形狀像束帶,用以束縛所有脈絡。

因此,陽維脈主導全身的表層,陰維脈主導全身的內部,這可以比作天地乾坤。陽蹺脈主導身體左右兩側的陽氣,陰蹺脈主導身體左右兩側的陰氣,這可以比作東西方向。督脈主導身體後方的陽氣,任脈主導身體前方的陰氣,這可以比作南北方向。帶脈水平束縛所有脈絡,這可以比作六合(東南西北上下)。因此,醫生若能理解八脈,就能掌握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的核心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