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貫》~ 卷六 (11)
卷六 (11)
1. 結脈(陰)
〔經論〕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脈經》)。
〔發明〕結而不散,遲滯中時見一止也。古人譬諸徐行而怠,偶羈一步,可為結脈傳神。
按:運行之機緘不利,則脈應之而成結。仲景云: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叔和云: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結,主死。夫是三者,雖同名為結,而義實有別。浮分得之為陽結,沉分得之為陰結,止數頻多,參伍不調,為不治之證。由斯測之,結之主證,未可以一端盡也。
〔辨誤〕《脈訣》云:或來或去,聚而卻還。律以緩時一止之義,全無相涉,與結脈無干,宜辨之。
〔體象〕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盛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相類〕見代脈。
〔主病〕結脈皆因氣血凝,老痰結聚苦沉吟,內生積聚外癰疽,疝瘕為殃病屬陰。
〔貫釋〕結為陰獨感,而陽不能相入之象,為癥結、為七情所郁,浮結為寒邪滯結,沉結為積氣在內。凡氣、血、食、飲、痰五者,蓋先以氣寒脈緩,而五者之中或一有留滯於其間,則陰氣結塞,是脈因而為之結也。故仲景謂促結皆病脈也,則近於死可知矣。
〔先哲格言〕李士材云:熱則流行,寒則停滯,理勢然也。夫陰寒之中,且挾凝結,喻如隆冬天氣,嚴肅流水冰堅也。少火衰弱,中氣虛寒,失其乾健之運,則血氣痰食互相糾纏。浮結者,外有積痛;沉結者,內有積聚。故知結而有力者,方為積聚;結而無力者,是真氣衰弱,違其運化之常,惟一味溫補為正治。越人云: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是知又當以止歇之多寡而斷病之重輕也。
白話文:
【結脈(陰)】
【經論】結脈的特徵是往來緩慢,偶爾會有一下停頓再繼續(《脈經》)。
【發明】結脈呈現出的是結聚而不散開,這種遲滯的狀態中偶爾會出現一次停頓。古人比喻它如同慢慢行走時的倦怠,偶爾停了一步,這就是結脈的特徵。
進一步說明,當血液運行的機制受到阻礙,就會形成結脈。仲景指出,若脈象像沿著長竿爬行般連續不斷,稱為陰結;若脈象像車蓋般厚實,稱為陽結。叔和說,若脈象像麻子一樣搖晃,忽聚忽散,沒有一定規律,這稱為結脈,是死亡的預兆。這三種情況雖然都稱為結脈,但實際上的意義是有區別的。在表層得到的結脈是陽結,在深層得到的結脈是陰結。如果停頓次數過多,節奏紊亂,這就是無法治療的情況。由此推測,結脈的主要症狀,並非只有一種解釋。
【辨誤】《脈訣》指出,結脈可能是時來時去,聚集後又回退。但是,根據緩慢時偶爾停頓的定義,這與結脈完全無關,應該加以分辨。
【體象】結脈的特徵是緩慢而偶爾停頓,這表示陰氣過剩,可能導致陽氣消失。若在表層出現,表示氣滯;若在深層出現,表示有積塊。治療方法需明確區分是出汗還是下藥。
【相類】參考代脈。
【主病】結脈通常是由於氣血凝滯引起,可能是老痰聚積,造成內心痛苦。可能是內部有積塊,或是外部有腫瘤,或是疝氣、瘤等疾病,這些都是屬於陰性的疾病。
【貫釋】結脈表示陰氣單獨受感,而陽氣無法進入的現象,可能是癥結、或是因七情鬱結引起,或是表面結脈表示寒邪滯結,或是深層結脈表示內部有氣積。無論是氣、血、食、飲、痰這五種因素,若是其中一種在血液中停留,就會導致陰氣結塞,進而形成結脈。因此,仲景認為促結都是病脈,接近死亡的情況。
【先哲格言】李士材說:熱則流通,寒則停滯,這是自然道理。在陰寒的環境中,更易產生凝結,就像冬天的嚴寒天氣,使流動的水結冰。體內的微火減弱,中氣虛寒,失去乾健的運行,導致血氣、痰、食互相糾纏。表面的結脈表示外部有疼痛,深層的結脈表示內部有積塊。所以,結脈若有力,表示有積塊;結脈若無力,表示真氣衰弱,違反正常的運化,唯一正確的治療方式是溫補。越人說:結脈嚴重,則積塊嚴重;結脈輕微,則氣微弱。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停頓的多少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2. 代脈(陰)
〔經論〕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仲景),脈至還入尺,良久方來(吳氏)。
〔發明〕代,亦歇止之脈。但促、結之止,內有所礙,雖止而不全斷,中有還意;代則止而不還,良久復止,如四時之禪代,不愆其期也。李瀕湖云:促結之止無常數,或二動三動,一止即來;代脈之止有常數,必依數而止,脈至良久方來。
〔體象〕動而中止不能還,復動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猶可療,平人若見壽相關。
〔相類〕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途。
〔主病]代脈臟衰危惡候,腹疼泄利下元虧,脾敗吐瀉寒不食,三月懷胎不必醫。
〔貫釋〕代主氣促脹滿,喘急痰涎,及泄痢脫精之候。久病脈代者死。《脈經》曰:代散者死,主泄及便膿血。《內經》曰:代則氣衰。滑伯仁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若不因病而人羸瘦,其脈代止,是一臟無氣,他臟代之,真危亡之兆也。若因病而氣血驟損,以致元氣不續,或風家、痛家脈見代止,只為病脈。
傷寒家亦有心悸而脈代者,腹心痛亦有結澀止代不均。蓋凡痛病而脈見代者,不可准也。又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辨診〕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腎臟衰,三十一止肝氣盡,二十一止脾敗竭,十動一止心脈絕,四五動止肺經傷,死期更參聲色證。兩動一止三日死,三四動止五六日,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無失。
〔先哲格言〕脈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足。五十動者,合天地大衍之數也。人之脈息,晝夜循環五臟,脈一動循一臟,五動循五臟,呼吸脈遍周而復始,五十動則循環五臟十次。(至而不見止脈者,五臟皆平。今不滿五十動而脈見止,是一臟無氣也。凡平人一呼脈兩動,一動肺一動心;一吸脈兩動,一動肝一動腎;呼吸之間一息脈五至者,此一動是脾脈也。心與肺在上為陽,主氣呼出也,故云呼出心與肺,又云呼因陽出也。
肝與腎在下為陰,主氣吸入也,故云吸入腎與肝,又云吸隨陰入也。脾雖不主呼吸,其位居心肺肝腎之中,惟受穀氣,故脈動在四臟呼吸兩界之間,故平人脈一息五至也。假如一呼一吸脈四動,初動肺,二動心,三動脾,四動肝而止,良久卻復來動者,乃從肺來也,是不至者腎也。
《難經》曰: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腎臟先衰,謂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腎氣先絕也。《脈經》曰:不滿五十動一止者,五歲死;四十動而一止者,一臟無氣,四歲死;三十動而一止者,二臟無氣,三歲死:二十動而一止者,三臟無氣,二歲死;十動而一止者,四臟無氣,歲中死。吳氏注曰:腎氣絕,期應四年而死。
三十動而見止者,是知腎肝二經無氣,期應三年而死。二十動而止者,腎肝脾三臟無氣,期應二年而死。十五動而一止者,腎肝肺心四臟皆無氣,期應一年而亡也。戴同父曰:《脈經》以四臟無氣歲中死,其言幾臟無氣以分別幾歲之死期,予竊疑焉。《內經》曰:腎絕,六日死;肝絕,八日死;心絕,一日死。
果此臟氣絕,又安能待四歲三歲乎?王惠源曰:夫戴氏引《內經》而正《脈經》之謬。如某臟之氣衰,尚未敗絕而見代者,則死期之歲月從《脈經》斷之。若某臟之氣敗絕而見代者,則死期之月日從《內經》而斷之。但《內經》原說某臟絕,而《脈經》當作某臟衰弱也。又《脈經》言二十三十動一止,二臟三臟無氣。
亦屬舛謬,豈有三臟、四臟無氣能延過三四歲乎?而吳氏不辨,亦依釋而蹈誤也。當以五十動一止者,腎氣衰;四十動一止者,肝氣衰;三十動一止者,脾氣衰;二十動一止者,心氣衰;十動一止者,肺氣衰也。然其中要分衰與敗,以定歲月之死期,庶謂妥當也。大抵五十動者,脈之大要數,必候五十動,不可不及五十動而遽不候也。
或問候止從何處數起?曰:得止脈後,即從至脈數起也。但今庸醫惟賴口侫,指到腕臂不候五十動,便云瞭然,脈既不明,又安能起沉疴乎?
愚按:《脈經》云:脈五來一止,不復增減,《經》名曰代;七來一止,不復增減,亦名曰代者。止而有常,如四時更代,而不失其常也。後人以脈來,止而難回曰代;本臟氣絕,他臟代之曰代。夫止而難回,即是止耳,何以言代?本臟氣絕,則他臟必相因而病,代之之說亦難通。
學者宜以《脈經》為定論,陰陽驟損之脈也,為氣血虧壞,元氣不續。孕娠三月者多有之,霍亂之候亦有之,此病脈也。他病得此脈者,正死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