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脈貫》~ 卷六 (10)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0)

1. 伏脈(陰)

〔經論〕伏脈重按著骨,指下裁動(《脈經》),脈行筋下(《刊誤》)。

〔發明〕伏之為義,隱伏而不見之謂也。浮、中二候絕無影響,雖至沉候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見耳。

〔辨誤〕《脈訣》云:尋之似有,定息全無。是中候見形矣,殊為舛謬。

〔體象〕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裁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證屬陰。

〔相類〕見沉脈。

〔主病〕伏為霍亂吐頻頻,腹痛多緣宿食停,蓄飲老痰成積聚,散寒溫里莫因循。

〔辨誤〕《脈訣》云:徐徐發汗。潔古以附子細辛麻黃湯主之,皆非也。

〔分部〕食氣鬱胸雙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當關心腹痛沉沉,關後疝㿗還破腹。

伏而數熱厥,亢極而兼水化也;伏而遲寒厥,陰極而氣將絕也。

〔貫釋〕伏為陰陽潛伏,關膈閉塞之候,故主積聚、疝瘕、食壅、霍亂、水氣,及諸痛之甚,為營衛氣閉而厥逆。關前得之為陽伏,關後得之為陰伏。左寸伏,心氣不足,神不守常,沉憂抑鬱;關伏血冷,腰腳痛,及脅下有寒氣;尺伏,腎寒精虛,疝瘕寒痛。右寸伏,胸中氣滯,寒痰冷積;關伏,中脘積塊作痛,及胃中停滯;尺伏,臍下冷痛,下焦虛寒,腹中痼冷。

〔先哲格言〕李瀕湖云:傷寒一手脈伏曰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脈為診,乃火邪內郁,不得發越,陽極似陰,故脈伏,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後庶物皆蘇之義。又有夾陰傷寒,先有伏陰在內,外復感寒,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必死。

劉元賓云:伏脈不可發汗,為其非表脈也。

白話文:

【脈象描述】伏脈需要在筋骨之下用力按壓才能感知,它的跳動非常微弱,隱藏在深處。

【解釋】伏脈的意思就是隱藏而不顯現。在輕觸和中度按壓時完全感覺不到脈搏的存在,即使在深度按壓的情況下也難以察覺,必須要推到筋骨才能感知到。

【辨誤】《脈訣》說:在輕微探尋時似乎存在,但在定息狀態下卻消失無蹤。這是在中等力度按壓時脈搏出現的形態,這種說法有誤。

【脈象特徵】伏脈需要推到筋骨下才能找到,手指下的跳動非常微弱且深藏不露。當傷寒症狀出現,身體開始出汗,代表陽氣即將恢復,若是肚臍周圍疼痛,則屬於陰性病證。

【相似脈象】參照沉脈。

【主治病癥】伏脈代表的是霍亂,會出現頻繁嘔吐,腹痛可能是由於食物殘留所致,或因為老痰積聚,治療時應散寒溫裏,不可拖延。

【辨誤】《脈訣》說:應該緩慢發汗。張潔古用附子細辛麻黃湯來治療,這些都不是正確的做法。

【部位分析】如果胸部兩側的脈象顯示伏脈,代表有食氣鬱結在胸,可能有想吐又吐不出的感覺;如果關節前的脈象顯示伏脈,可能有心腹沉痛的症狀;關節後的脈象顯示伏脈,可能有疝氣或腹部疼痛。

如果脈象既隱伏又快,可能是熱厥,表示體內的水液代謝失調;如果脈象既隱伏又慢,可能是寒厥,表示陰寒過盛,氣血將要耗盡。

【綜合解析】伏脈代表陰陽潛藏,關膈閉塞,主要與積聚、疝瘕、食氣阻塞、霍亂、水腫以及劇烈疼痛相關,代表營衛氣閉塞導致厥逆。關前出現伏脈表示陽氣被抑制,關後出現伏脈表示陰氣過剩。左寸的伏脈表示心氣不足,精神不穩,心情沉悶;關部的伏脈表示血冷,腰腳疼痛,肋下有寒氣;尺部的伏脈表示腎寒精虛,疝瘕寒痛。右寸的伏脈表示胸中氣滯,寒痰冷積;關部的伏脈表示中脘積塊作痛,胃中有食物停留;尺部的伏脈表示臍下冷痛,下焦虛寒,腹部冰冷。

【前賢教誨】李瀕湖指出:傷寒症狀下單手脈象呈現伏脈稱為單伏,兩手脈象都呈現伏脈稱為雙伏,不能因為在陽性症狀下出現陰性脈象就認為診斷有誤,這是因為體內火邪內抑,無法順利發散,陽極似陰,所以脈象隱伏,必定會有大量出汗後病情才會有所改善,就像久旱逢雨,大地陰暗,雨後萬物復甦一樣。另有一種夾陰傷寒,體內先有陰寒存在,再受到外界寒氣侵襲,陰寒過盛導致陽氣衰弱,四肢冰冷,脈象深沉隱伏,此時需服用生薑附子,並施以關元灸療,脈象才能恢復。如果太谿、衝陽都沒有脈象,必定死亡。

劉元賓說:伏脈不可發汗,因為它不是表面的脈象。

2. 動脈(陽)

〔經論〕動乃數脈,見於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脈經》)。

〔發明〕動脈厥厥動搖,急數有力,兩頭俯下,中間突起,與短脈相類。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

王宇泰曰:陽升陰降,二者交通,上下往來,於尺寸之內方且沖和安靜,焉睹所謂動者哉?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陰欲升而陽逆之,兩者相搏,不得上下,擊鼓之勢,隴然高起,而動脈之形著矣。此言不啻與動脈寫照。

〔辨誤〕《脈訣》言:尋之似有,舉之還無。是弱脈而非動脈矣。又曰:不離其處,不往不來,三關沉沉。皆含糊謬妄,殊非動脈。詹氏言:其形鼓動如鉤如毛者,則混於浮大之脈,尤謬也。

〔體象〕動脈搖搖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團,其原本是陰陽搏,虛者搖兮勝者安。

〔主病〕動脈專司痛與驚,汗因陽動熱因陰,或為泄痢拘攣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貫釋〕仲景曰:動則為痛為驚。《素問》曰:陰虛陽搏謂之崩。又曰:婦人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滑氏謂虛勞體倦,為崩漏,為泄痢。

〔先哲格言〕仲景云: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為心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云:陰動則發熱,分明指左尺見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見動,謂相火虛炎,故發熱也。因是而知,舊說言動脈只見於關上者,非也。

成無己云:陰陽相搏而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以關前為陽,主汗出;關後為陰,主發熱,豈不精妥?而龐安常強為之說云: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三分為陰,當關位半陰半陽,故動隨虛見。是亦泥動脈只見於關之說也。

吳鶴皋云:陰固於外,陽戰於內,故有此脈。陰陽之乖戾可知矣。

白話文:

[動脈(陽)]

【經論】動脈呈現快速的跳動,可以在手部的脈搏上下位置清楚地感受到,脈搏沒有明顯的開始或結束點,脈搏的跳動像豆子般大小,呈現出劇烈的搖晃。

【發明】動脈會劇烈地搖晃,脈搏跳動快速且有力,兩端向下彎曲,中間部分突起,這跟短脈有些相似。然而,短脈屬於陰性,脈搏不會快速跳動,不會僵硬,也不會光滑流暢。相反的,動脈屬於陽性,脈搏跳動快速,堅硬,且光滑流暢。

王宇泰說:陽氣上升,陰氣下降,兩者相互交換,上下往來,在手腕脈搏部位形成和諧的平衡,怎麼可能看到所謂的「動脈」呢?只有當陽氣想要下降卻被陰氣阻擋,或是陰氣想要上升卻被陽氣阻擋,兩者互相衝突,無法上下移動,就像敲鼓一樣,脈搏會高高隆起,這樣就是動脈的特徵。這種描述就像是對動脈進行了具體的描繪。

【辨誤】根據《脈訣》所說:「摸起來好像有脈搏,但是抬手去按卻又找不到。」這是弱脈的特徵,而不是動脈。又說:「脈搏停留在一個地方,既不向前也不向後,三關都深沉。」這些描述模糊不清,並不符合動脈的特徵。詹氏說:「脈搏的跳動像魚鉤或羽毛。」這種描述混淆了浮脈和大脈,更是錯誤的。

【體象】動脈會劇烈地搖晃,脈搏在關節部位快速跳動,沒有開始或結束點,形狀像豆子般的團塊。其本質是陰陽兩種力量互相衝突造成的。如果是虛弱的脈搏會搖晃,如果是強壯的脈搏就會平穩。

【主病】動脈主要跟疼痛和驚嚇有關,出汗是因為陽性動脈,發燒是因為陰性動脈。也可能會導致腹瀉、抽搐等疾病,男性可能會有精液流失的問題,女性可能會有月經失調的問題。

【貫釋】張仲景說:「動脈會引起疼痛和驚嚇。」《素問》說:「陰虛和陽性搏擊會導致月經失調。」又說:「婦女如果少陰脈搏跳動得很強烈,可能是懷孕了。」滑氏認為虛弱和疲憊的身體會導致月經失調和腹瀉。

【先哲格言】張仲景說:「陰陽兩種力量互相搏擊,叫做動脈。」陽性動脈會導致出汗,這是指左手心的位置,汗液是由心臟分泌的;右手心的位置,肺主皮毛,負責調節汗孔開閉,所以會出汗。他又說:「陰性動脈會導致發燒,」這是指左手尺骨部位的脈搏跳動,表示腎水不足;右手尺骨部位的脈搏跳動,表示虛火旺盛,所以會發燒。因此可以知道,過去認為動脈只會在關節部位出現的說法是錯誤的。

成無己說:「陰陽兩種力量互相搏擊,虛弱的脈搏會產生動脈,所以陽虛會產生陽性動脈,陰虛會產生陰性動脈。」以關節前部為陽性,主要影響出汗;關節後部為陰性,主要影響發燒。這樣的解釋是否非常精確且恰當?然而龐安常卻強調:「關節前部三分為陽性,關節後部三分為陰性,關節中間部位為半陰半陽,所以動脈會隨著虛弱而出現。」這種說法也是基於動脈只會在關節部位出現的觀點。

吳鶴皋說:「陰性力量在外圍固定,陽性力量在內部抗爭,因此產生這種脈搏。」可以看出陰陽兩種力量的違背和衝突。

3. 促脈(陽)

〔經論〕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脈經》),如蹶之趨,徐疾不常。

〔發明〕促之為義,於急促之中,時見一歇止,為陽盛之象也。黎氏曰:如蹶之趨,徐疾不常,深得其義。叔和曰: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亦頗明快。愚按:數止為促,緩止為結,促結之止無常數。

〔辨誤〕《脈訣》乃云:並居寸口。已非促脈之義,且不言時止者,猶為聵聵矣。

〔體象〕促脈數而時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鬱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生。

〔相類〕見代脈。

〔主病〕促脈惟將火病醫,其因有五細推之,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狂斑與毒疽。

〔貫釋〕促主陽獨盛,而陰不能相和之象。或怒逆上,亦令脈促,故主氣粗狂悶,及瘀血發狂等症。凡氣、血、食、飲、痰五者,蓋先以氣熱脈數,而五者之中或一有留滯乎其間,則陽氣壅促,是脈因而為之促,非惡脈也。雖然加則死,退則生,亦可畏也。

〔先哲格言〕李士材云:人身之氣血,貫注於經脈之間者,刻刻流行,綿綿不息。凡一晝夜當五十營,不應數者名曰狂生,其應於脈之至數者,如鼓應桴,罔或有忒也。臟氣乖違,則稽留凝泣,阻其運行之機,因而歇止者,其止為輕。若真元衰憊,則陽弛陰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為重。

然促脈之故,得於臟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於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或因氣滯、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氣、或內因七情,皆能阻遏其運行之機,故雖當往來急數之時,忽見一止耳。如止數漸稀,則為病瘥;止數漸增,則為病劇。所見諸症,不出血凝氣滯。

更當與他脈相參耳。

白話文:

【促脈(陽)】

【經論】促脈的特徵是快速來去,偶爾會有一下突然的停止,然後又繼續跳動。

【發明】促脈的意義是在急促的脈搏中,偶爾會看到一次短暫的停頓,這象徵著體內陽氣過盛。黎氏解釋說,就像跌倒後匆匆爬起,速度忽快忽慢,十分符合促脈的特性。叔和認為,促脈快速來去,偶爾會有一下突然的停止,然後又繼續跳動,這種描述也相當精確。我的理解是:頻繁的停頓表示促脈,緩慢的停頓表示結脈,促脈和結脈的停頓次數並無固定規律。

【辨誤】《脈訣》卻說促脈在寸口處,這已經不是促脈的本意,而且它沒有提到偶爾的停頓,這說明其理解有誤。

【體象】促脈快速跳動,偶爾會有一下突然的停止,這顯示體內陽氣過盛,即將耗盡陰氣,三焦鬱火旺盛,病情加重必死,病情減輕則可能生存。

【相類】詳見代脈。

【主病】促脈通常表示火病,其原因有五種,詳細分析可得知,經常性的喘息咳嗽可能是痰積,也可能出現狂躁、紅斑或毒瘡。

【貫釋】促脈主要表示體內陽氣過盛,陰氣無法調和的情況。或是因為怒氣上沖,也會導致脈搏促速,因此促脈主導粗暴、狂躁、悶悶不樂以及瘀血發狂等症狀。無論是氣、血、食、飲、痰,最初都因為氣熱脈數,其中任何一種在體內滯留,陽氣就會被阻塞,導致脈搏促速,這並不是惡脈。然而,如果情況加重,可能會致命,病情減輕則可能生存,所以還是要小心。

【先哲格言】李士材說:人體的氣血,流動在經脈之間,時刻不停。一天當中應該循環五十次,如果數量不對,就稱為異常。脈搏的跳動,就像鼓聲響應敲擊,沒有偏差。如果臟器功能失調,就會影響血液流動,導致脈搏停頓,這種停頓較輕微。如果真正的原因是元氣衰竭,那麼陽氣鬆弛,陰氣乾涸,失去正常的平衡,導致脈搏停頓,這種停頓較嚴重。

然而,促脈的產生,六七成是因為臟器功能失調,兩三成是因為元氣衰竭。可能是因為氣滯、血凝、痰停、食壅、外感六氣、內因七情,都能夠阻礙血液流動,所以即使在急促跳動的時候,也會突然有一下停頓。如果停頓次數逐漸減少,病情就會好轉;如果停頓次數逐漸增加,病情就會惡化。所見的各種症狀,都是出於血凝氣滯。

還應該與其他脈象結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