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脈貫》~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芤脈(陽中陰)

〔經論〕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脈經》),中空外實如慈蔥。

〔發明〕芤,慈蔥之名也。《素問》無芤名,崔紫虛云:芤脈何似?絕類慈蔥,指下成窟,有邊無中。

白話文:

芤脈的特徵是浮在表面且摸起來比較軟,用手指按壓時會感覺到脈搏中間是空的,而兩側則是實的。這種脈象中間空虛、外部實的特徵就像是空心的慈蔥一樣。

芤,就是指慈蔥這種植物的名字。《黃帝內經·素問》中沒有提到芤脈這個名稱,但是崔紫虛說:芤脈的特徵是什麼呢?非常像慈蔥,手指按下去會形成一個空洞,有實的邊緣但是中間是空的。

〔辨誤〕芤脈浮沉二候易見,故曰有邊;中候豁然難見,故曰中空。非中候絕無,若泥為絕無,是無胃氣矣。舊說以為旁實,與芤蔥之義不合。

白話文:

辨別錯誤:

芤脈浮沉這兩個脈象明顯可見,所以稱為「有邊」;中平之脈寬鬆豁然,不易察覺,所以稱為「中空」。並不是說中平之脈完全不存在,如果執著於「絕無」的說法,那麼胃氣就沒有了。舊有的說法認為中空旁實,這與芤脈的意義不符。

《脈訣》云:兩頭有中間無,是脈斷絕矣。又言主淋瀝,風入小腸之病,與失血之候相反,誤世不小。

〔體象〕芤形浮大軟如蔥,舉按易得中央空,火犯陽經血上溢,熱傷陰絡下流紅。

〔相類主病〕中空無力乃為芤,浮大而遲虛脈呼,芤更帶弦名曰革,芤為亡血革虛寒。

〔分部〕寸芤失血病心忪,關芤嘔血腸胃癰,尺部見之多下血,脫肛紅利漏崩中。

白話文:

《脈訣》中記載:脈象兩端有,中間卻無,這是脈象斷絕的徵兆。又說這種脈象主治淋瀝,也就是風邪侵入小腸引起的病症,與失血的脈象相反。這一點常被人誤解,對世人造成不小的影響。

脈象芤:

〔貫釋〕芤為失血之候,血脫則氣有餘,血不足則不能統氣於脈,故來虛大中空,若芤之狀也。左寸芤,主心血妄行,為吐為衄;關芤,主脅間血氣痛,肝虛不能藏血,亦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女人月事為病。右寸芤,肺家失血,為衄為嘔;關芤,腸癰下膿血,及嘔血不食;尺芤,大便血。

白話文:

總論:

脈象空虛而脹大,如同芤草的樣子,是出血的徵兆。當血流失過多時,氣血失衡,無法將氣約束在脈絡之中,因此脈象會表現出空虛而脹大的特徵。

脈象具體表現:

  • **左寸脈芤:**心血妄動,可能導致吐血或鼻出血。

  • **左關脈芤:**脅間氣血疼痛,肝臟虛弱無法儲藏血液,也可能導致吐血或視力模糊。

  • **左尺脈芤:**小便出血,女性月經異常。

  • **右寸脈芤:**肺部出血,可能導致鼻出血或嘔吐。

  • **右關脈芤:**腸癰化膿出血,或嘔血且無法進食。

  • **右尺脈芤:**大便出血。

〔先哲格言〕戴同父云: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

吳鶴皋云:陰去陽存之脈也,主上下出血,遺精,盜汗,各隨所在而論之。

白話文:

先哲戴同父說:營氣運行在脈中,而脈的物質形態依賴血液。芤脈表現為中空的狀態,這是失血的徵象。

吳鶴皋說:芤脈是陰液流失而陽氣尚存的脈象,主症包括上下的出血、遺精、盜汗等,具體病症需根據脈象出現的位置來判定。

李士材云:衛行脈外,榮行脈中。凡失血之病,脈必中空,故芤主失血。然則芤乃失血虛家之空脈,非畜血積聚之實脈也。諸家以積瘀為診誤矣。

王叔和云:三部脈芤,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愚按:暴失血者,脈必多芤,而謂卒病得之死,可乎?

白話文:

宋朝李士材說:衛氣在脈絡外側運行,營血在脈絡內側運行。凡是失血的疾病,脈象中間一定空虛,所以脈象空虛是失血引起的。因此,脈象空虛是失血造成的虛空之脈,而不是瘀血積聚造成的實脈。很多醫家把瘀血當作診斷失誤了。

2. 弦脈(陽中陰)

〔經論〕弦脈端直以長(《素問》),如張弓弦(《脈經》),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巢氏),狀若箏弦(《脈訣》),從中直過,挺然指下(《刊誤》)。

白話文:

弦脈:脈象端直而長(《素問》),就像弓弦(《脈經》),按壓時不動,鬆緊有度,就像按琴絃或瑟弦(巢氏),形狀像箏弦(《脈訣》),從中間直直通過,在手指下挺然明顯(《刊誤》)。

〔發明〕弦之為義,如琴絃之挺直,而略帶長也。弦脈與長脈皆主春令,但弦為初春之象,陽中之陰,天氣猶寒,故如琴絃之端直而挺然,稍帶一分之緊急也。長為暮春之象,純屬於陽,絕無寒意,故如木干之迢直以長,純是發生氣象也。

白話文:

發明:

弦脈的意思,就像琴絃一樣挺直,但稍長一些。弦脈和長脈都代表春天,但弦脈是早春的象徵,是陽氣中的陰氣,天氣還很冷,所以就像琴絃一樣端直挺拔,帶有一絲緊迫感。長脈是晚春的象徵,完全屬於陽氣,沒有寒意,所以就像木頭的桿子一樣又長又直,完全是生長繁榮的景象。

弦為陽中伏陰,氣血收斂,故脈來端直似弦,而司令在春,是肝經之脈也。若脈來輕虛以滑者,平;實滑如循長竿者,病;勁急如新張弓弦者,死。池氏曰:弦緊而數勁為太過,張緊而細為不及。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癲疾;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白話文:

弦脈屬於陽氣中蘊藏著陰氣,氣血收斂。因此脈搏來往端正直接,就像弦一樣。弦脈主司春天,是肝經的脈象。如果脈搏來往輕浮虛空且滑利,這屬於平和的狀態。如果脈搏來往實滑,宛如在長竹竿上滑動,這屬於病態。如果脈搏來往勁急,就像新張的弓弦一樣,這預示著死亡。

按照池希言的說法:弦脈如果又緊又數又勁,屬於過度。過度的話,人容易發怒,恍惚眩暈,甚至癲癇發作。如果弦脈張力過緊卻又細小,屬於不足。不足的話,人容易胸痛,疼痛延伸到背部,下部則兩脅肋間脹滿。

〔辨誤〕《脈訣》云:時時帶數曰弦。又云:脈緊狀牽繩,則是緊脈,非弦脈矣。而方谷又謂:弦即數也,數即弦也。有弦之處,而無數之句,皆非弦脈,不合經旨,今並正之。

〔體象〕弦脈迢迢端直長,肝經木旺土應傷,怒氣滿胸常欲叫,翳矇瞳子淚淋浪。

白話文:

辨誤:

《脈訣》中提到:「時時帶數,稱之為弦。」又提到:「脈緊狀如牽繩,這就是緊脈,不是弦脈。」但是方谷認為:「弦就是數,數就是弦。」認為凡是說到弦脈的地方,卻沒有提到數脈,都不是弦脈,這與經書的旨意不符。現在將它們糾正如下:

肝屬氣,脾屬土。若氣行盛,則土行受氣行之侵,發鬆而不堅。肝氣旺則脾土為肝氣壅塞而不舒,則飲食少而胃氣衰矣。

白話文:

肝屬陽氣,脾屬土。如果陽氣運行旺盛,就會侵犯土的運行,使脾土變得鬆散而脆弱。肝氣旺盛會導致脾土被肝氣堵塞,造成氣血不暢,從而導致食慾減退,胃氣衰弱。

〔相類〕弦來端直似絲絃,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又見長脈。

蔡西山曰:陽搏陰為弦,陰搏陽為緊,陰陽相搏為動,虛寒相搏為革,陰陽分離為散,陰陽不續為代。

〔主病〕弦應東方肝膽經,飲痰寒熱瘧纏身,浮沉遲數須分別,大小單雙有重輕。

〔分部〕寸弦頭痛膈多痰,寒熱癥瘕察左關,關右胃寒心腹痛,尺中陰疝腳拘攣。

白話文:

這段古文描述了中醫脈象中“弦脈”的特性、成因以及與不同疾病的關係。

  • 弦脈的形態和觸感: 弦脈就像繃緊的絲線,直直的,摸起來又緊又硬,有彈性。
  • 弦脈的成因: 弦脈是由於陽氣搏動陰氣造成的,說明肝膽經氣可能出現了問題。
  • 弦脈的臨床表現: 弦脈患者可能出現頭痛、胃寒、心腹痛、陰疝、足部拘攣等症状,也可能伴隨寒熱、痰飲、瘧疾等疾病。
  • 弦脈的診斷: 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脈象,判斷脈象的浮沉、遲數,大小、單雙,才能準確判斷病情輕重。

這段古文強調了脈象在中醫診斷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觀察脈象,可以了解患者的病症和病情發展情況,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大主虛,弦細拘急,弦激怒氣,弦搏痰飲,弦急疝氣,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絃飲癖,雙弦寒痼。若不食者,肝旺土衰,必難治矣。弦為肝盛之病,浮弦支飲外溢,沉弦懸飲內痛,弦而乍遲乍數者瘧。

白話文:

瘧疾脈象特徵為:

  • 脈象緊而有力(弦脈),弦脈數則多為熱證,弦脈緩慢則多為寒證。
  • 弦脈大而虛空,弦脈細小而拘急。
  • 弦脈激動則主氣怒,弦脈搏動則主痰飲。
  • 弦脈急促則主疝氣,陽弦脈則主頭痛,陰弦脈則主腹痛。
  • 單側弦脈則主嗜酒,雙側弦脈則主寒邪久留。

如果病人不能飲食,說明肝火旺盛而脾虛,這種情況難以治療。弦脈是肝盛之證,浮弦脈主飲液外溢,沉弦脈主飲液停留在體內形成疼痛,弦脈忽遲忽數者為瘧疾。

〔貫釋〕弦為血氣收斂,陰伏於陽,肝旺脾傷之象,或經絡間有寒所滯,為痛、為瘧、為痹、為拘急,及寒熱血虛,盜汗、疝、飲、勞倦等症。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弦則頭痛,陰弦則腹痛。兩手脈弦為雙,一手脈弦為單,單絃則胸腹痰飲為癖,雙弦則陰寒痼積於內,或脅急疼痛。

白話文:

〔解釋〕脈象弦,代表血氣收斂,陰氣隱藏在陽氣之下,說明肝氣旺盛、脾氣虛弱,或者經絡中寒氣停滯,表現為疼痛、瘧疾、麻痺、抽搐、寒熱、血虛、盜汗、疝氣、水腫、疲倦等症狀。關脈之前為陽,關脈之後為陰,陽脈弦則頭痛,陰脈弦則腹痛。兩手脈象都弦為「雙弦」,一手脈象弦為「單弦」。單弦表示胸腹有痰飲積滯,雙弦表示體內陰寒凝滯,或脅痛。

弦長為積。左寸弦,頭疼心惕,勞傷盜汗,乏力。關弦脅肋痛,痃癖;弦緊為疝瘕、為瘀血;弦小寒癖。尺弦小腹痛,弦滑腰腳痛。右寸弦,肺受寒,咳嗽,胸中有寒痰;關弦脾胃傷冷,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又為飲;尺弦臍下急痛不安,下焦停水。

白話文:

寸脈

  • 脈弦長而粗:虛證。左手寸脈弦長,表示頭疼、心慌、勞累、盜汗、乏力。
  • 關脈弦:表示脅肋疼痛、瘰癧。
  • 弦脈緊:表示疝氣、瘀血。
  • 弦脈細小:表示寒性體質。
  • 尺脈弦而細小:表示小腹疼痛。
  • 尺脈弦而滑:表示腰腳疼痛。

關脈

  • 左手關脈弦:表示肺受寒,咳嗽,胸中有寒痰。
  • 右手關脈弦:表示脾胃虛寒,宿食不化,心腹冷痛,或表示飲水過多。
  • 尺脈弦:表示臍下急痛不安,下焦水液不暢。

〔先哲格言〕王惠源云:弦脈乃陰伏於內,而陽搏於外,故瘧、痰、寒熱之症多弦;而緊為陽藏於內,陰搏於外,故傷寒、傷食、痛症之脈多見緊也。

戴同父云: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病重。

白話文:

〔先賢名言〕王惠源說:弦脈是陰氣潛藏在內,陽氣在外顯現,因此瘧疾、痰飲、寒熱的病症多見弦脈;而緊脈是陽氣藏在內,陰氣在外顯現,因此傷寒、傷食、疼痛的病症多見緊脈。

〔參治活法〕弦脈之診,惟在推求有胃氣與無胃氣。其弦而軟,微帶和緩之象,乃胃氣未乏,是為可治;若弦而勁,細如循刀刃,弦而強直,如新張弓弦,此乃弦而無胃氣也,病雖新起亦難醫治。是以虛勞之脈,寸口多數大,尺中弦細搏指者,是謂損脈,雖扁鵲亦難醫。

白話文:

參治活法:

觸診脈搏的要點是判斷是否有胃氣。脈象細弦而柔軟,稍有和緩的感覺,表示胃氣尚存,可以治療。如果脈象細弦而硬勁,細如刀刃,細弦而強直,就像新張弓弦,就是弦脈而無胃氣,雖然病症剛發作,但也很難醫治。

因此,虛勞之人的脈象,寸口位置多數又大又快,尺中位置細弦而有力地搏動,這種脈象稱為「損脈」,即使是神醫扁鵲也難以醫治。

傷寒以尺寸俱弦為少陽經病,少陽為樞,為陰陽交界。如弦而兼浮、兼細為少陽之本脈,弦而兼數、兼緩是入腑傳陰之脈象,若弦而兼沉澀微弱是入陰之脈也。

白話文:

在傷寒病中,如果「尺寸」脈都呈現緊繃感,代表疾病在少陽經。少陽經是樞紐,是陰陽交界的地方。

如果除了緊繃感之外,還伴隨著浮脈和細脈的特徵,這是少陽經本身的脈象。如果緊繃感同時伴隨著脈搏跳動次數增多或過慢,這是疾病向內傳入臟腑,轉為陰證的脈象。如果緊繃感還伴隨著下沉、澀滯和微弱的特徵,這是疾病深入陰經的脈象。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此陽弦頭痛也,痛必見於太陽。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此陰弦腹痛,病必見於少腹。皆少陽部分耳。少陰病,欲吐不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急溫之。如此,又不當以兼沉、兼澀概為之陰也。

白話文:

傷寒 脈象弦細,頭痛發燒的,屬於少陽病證。這種陽弦脈導致的頭痛,一定是太陽經出現病變。陽脈澀濁,陰脈弦細,治療方法應該以緩解腹中劇痛為主。這種陰弦脈導致的腹痛,病變一定出現在少腹部。這些都屬於少陽病證的局部症狀。

少陰 病證,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病一開始就出現手腳冰冷,脈象弦細緩慢的患者,是因為胸中有積滯,應該讓他嘔吐出來。如果膈膜上有寒飲,導致乾嘔的,不能再讓患者嘔吐,要趕快給他溫熱治療。只有出現上述症狀,纔不能根據同時出現的脈沉和脈澀,而籠統地認為是陰證。

而傷寒以弦遲為胸中實者,詳證合脈,治法活潑,不可固執也。蓋諸病之脈屬邪盛而見弦者,十居二三;屬正虛而見弦者,十居六七。在傷寒表邪全盛之時,中有一部見弦,或兼遲、兼澀,便是夾陰寒之證,客邪雖盛,急宜溫散,而汗下之劑咸非所宜。即非時感冒亦宜體此。

白話文:

在傷寒中,如果出現脈象緊而遲緩,表示胸中有實,根據詳細的病症和脈象來綜合判斷,治療方法要靈活,不能教條地執著。

一般來說,各種疾病中,由於邪氣盛而導致脈象緊的,只佔兩三成;而由於正氣虛而導致脈象緊的,則佔六七成。在傷寒表邪盛行之時,如果出現一部分脈象緊,或兼有遲、澀,就是夾帶著陰寒的症狀。儘管邪氣盛行,但急需溫散治療,而汗下之劑則都不合適。即使不是在傷寒時期感冒,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

至於素有動氣、怔忡寒疝、腳氣,種種宿病而挾外感之邪,於浮緊數大之中,委曲尋之而弦象必隱於內多有。表邪脈緊,於緊脈之中按之漸漸減小,總之不甚鼓指,便當弦脈例治。於浮脈之中按之斂直,滑脈之中按之搏指,皆當弦脈例看。於沉脈之中按之引引,澀脈之中按之切切,皆陰邪內伏,陽氣消沉,不能調和,百脈而顯弦直之狀,良非客邪緊盛之兆。

白話文:

對於本來就有氣血運行不順、心悸不安、腎虛寒氣、腳氣等各種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果同時受到外來病邪的影響,在脈搏浮、緊、數、大的情況下,仔細探查,通常會隱藏著弦脈的徵象。外感病邪引起的脈搏緊,按壓時逐漸減小,整體上不會鼓動手指,就應該按弦脈的方法治療。浮脈按壓時收緊變直,滑脈按壓時搏擊手指,都應該按弦脈來對待。沉脈按壓時感覺拉扯,澀脈按壓時感覺顆粒狀,這些都是由於內邪隱伏,陽氣衰弱,無法調和,導致全身脈搏顯現出弦狀或直狀的徵象,並不是外邪過盛的表現。

如腹痛膨脹,胃反,胸痹,癥瘕,畜血,中暍,傷風,霍亂,滯下,中氣鬱結,寒熱痞滿,種種皆有弦脈,悉由中氣不足,上衰木賊而致。惟以弦多弦少,以證胃氣之強弱;弦實弦虛,以證邪氣之盛衰;浮弦沉弦,以證表裡之陰陽;寸弦尺弦,以證病氣之升沉。無論所患何症,兼見何脈,但以和緩有神,不乏胃氣,皆為可治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腹痛腹脹、嘔吐、胸口疼痛、腫塊、積血、中暑、傷風、霍亂、腹瀉、氣滯、寒熱交替、痞滿等症狀,通常都會伴隨「弦脈」。這些症狀都是因為中氣不足,上部陽氣衰弱所導致。

中氣不足的情況,可以透過弦脈的多寡來判斷胃氣的強弱;弦脈的實虛,可以判斷邪氣的盛衰;弦脈的位置(浮在表層或沉在內部),可以判斷表裡陰陽的變化;弦脈的部位(寸口或尺脈),可以判斷病氣的升降。

不論患的是什麼疾病,同時有哪些脈象,只要脈象平穩有力,代表胃氣尚存,都是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