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脈貫》~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虛脈(陰)

〔經論〕虛脈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脈經川》)。

白話文: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

现代白话文翻译: 虚脉表现为脉搏缓慢、宽大且柔软,按压时感觉无力,手指触摸之下有一种空虚的感觉。

〔發明〕虛之為義,中空不足之象,專以軟而無力得名者也。虛之異於濡者,虛則遲大而無力,濡則細小而無力也。虛之異於芤者,虛則愈按而愈軟,芤則重按而仍見也。

白話文:

虛:中空不足的樣子,特指因軟弱而無力的情況。

虛和濡的不同:虛的脈象緩慢而體積大,沒有力道;濡的脈象細小而無力。

虛和芤的不同:虛的脈象按壓時越按越軟,芤的脈象按壓時會變重但還是能感覺到。

〔辨誤〕《脈經》云:遲大而軟,按之豁豁然空。此言最為合義。雖不言浮字,而云按之豁然空,則浮字之義已包含矣。崔紫虛以為形大力薄,其虛可知,但欠遲字之義耳。《脈訣》云:尋之不足,舉之有餘。是浮脈而非虛脈矣。浮以有力得名,虛以無力取象。有餘二字安可施之虛脈乎?楊仁齋曰:狀似柳絮散慢而遲。

白話文:

對於脈象的辨別,《脈經》說,脈象遲緩、有力而柔軟,按上去空虛而鬆散。這種說法最符合脈象的特點。雖然沒有提到「浮」字,但說「按之豁然空」,已經包含了「浮」的意思。崔紫虛認為,形體粗壯而力氣微弱,虛弱可知,但缺少「遲」的含義。

《脈訣》說,摸起來似有非有,提起發現有力。這是浮脈,不是虛脈。浮脈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有力;虛脈之所以被稱為虛,是因為無力。虛脈怎麼能用「有餘」兩個字來形容呢?楊仁齋說,虛脈的樣子就像柳絮一樣,散漫而遲緩。

滑伯仁曰:散大而軟。二家之言俱是散脈,而非虛脈矣。愚按:虛脈按之雖軟,猶可見也;散脈按之絕無,不可見也。今並正之。

白話文:

滑伯仁說:脈象滑散、大而軟。兩家的說法都是散脈,而不是虛脈。

愚見認為:虛脈雖然摸起來軟,但是仍然可以看得到;而散脈摸起來完全沒有,看不到。現在一併對它們進行更正。

〔體象相類〕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莫把芤虛為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蔥。

虛脈浮大而遲,按之無力;芤脈浮大,按之中空。芤為脫血,虛為血虛。芤散二脈見浮脈。

〔主病〕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發熱陰虛須早治,養營益氣莫蹉跎。

〔分部〕血不營心寸口虛,關中腹脹食難舒,骨蒸痿痹傷精血,卻在神門兩部居。

神門者,尺部也。《經》曰:血虛、脈虛。曰: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曰:久病脈虛者,死。

白話文:

摸起來脈搏遲緩而大,按下去鬆軟,脈象無邊際,像空穀一樣;不要把芤脈和虛脈混為一談,芤脈浮大,摸起來像慈蔥一樣。

解釋

  • 舉之遲大按之松: 指脈搏摸起來緩慢而幅度大,按下去鬆軟無力。
  • 脈狀無涯類谷空: 指脈象摸起來沒有邊際,像空穀一樣空洞。
  • 莫把芤虛為一例: 不要把芤脈和虛脈混為一談,兩者有區別。
  • 芤來浮大似慈蔥: 芤脈浮大,摸起來像慈蔥一樣空虛。

〔主病〕

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發熱陰虛須早治,養營益氣莫蹉跎。

脈象虛弱,身體發熱,是中暑的表現,容易自汗、心慌、驚悸;如果發熱是陰虛所致,要及早治療,滋養營氣,不可耽誤。

解釋

  • 脈虛身熱為傷暑: 脈象虛弱,身體發熱,是中暑的症狀。
  • 自汗怔忡驚悸多: 容易自汗、心慌、驚悸。
  • 發熱陰虛須早治: 如果發熱是陰虛所致,要及早治療。
  • 養營益氣莫蹉跎: 要滋養營氣,不可耽誤治療。

〔分部〕

血不營心寸口虛,關中腹脹食難舒,骨蒸痿痹傷精血,卻在神門兩部居。

血液不能滋養心臟,寸口脈虛弱,關脈部位腹部脹滿,食慾不佳;骨蒸潮熱、痿痹、精血虧損,則在神門部位的脈象上顯現。

解釋

  • 血不營心寸口虛: 血液不能滋養心臟,寸口脈虛弱。
  • 關中腹脹食難舒: 關脈部位腹部脹滿,食慾不佳。
  • 骨蒸痿痹傷精血: 骨蒸潮熱、痿痹、精血虧損。
  • 卻在神門兩部居: 這些症狀的脈象則在神門部位的脈象上顯現。

神門,是指尺部脈象。經書上說,血虛、脈虛。氣血虛弱,病症在內。久病脈象虛弱,預後不佳。

解釋

  • 神門者,尺部也: 神門是指尺部脈象。
  • 《經》曰:血虛、脈虛: 經書上說,血虛、脈虛。
  • 曰: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 氣血虛弱,病症在內。
  • 曰:久病脈虛者,死: 久病脈象虛弱,預後不佳。

〔貫釋〕虛為氣血俱虛之候,為暑。左寸為虛煩、為多汗,為恍惚多驚,為小兒驚風。右寸為氣不足,右關為食少,尺脈虛防泄瀉,又主腎怯,兼澀者必艱於嗣。氣口脈大而虛,為內傷於氣;若虛大而時見一澀,為內傷瘀血。

白話文:

[(脈象解釋)] 虛脈表示氣血都虛弱,有中暑的跡象。左手寸脈虛弱,代表心煩、多汗、恍惚不安、驚嚇過度,甚至小兒驚風。右手寸脈虛弱,表示氣不足。右手關脈虛弱,表示食慾不振。尺脈虛弱,容易腹瀉,也表示腎氣虛弱。如果尺脈又澀,生育方面可能會遇到困難。氣口穴脈象很大但虛弱,表示內在氣虛。如果虛大脈象中偶爾出現澀脈,表示內有瘀血。

〔先哲格言〕《脈經》曰:血虛脈虛而獨不言氣虛者,何也?氣為陽,主浮分;血為陰,主沉分。今浮分大,而沉分空,故獨主血虛耳。若夫肺脈見之,又主氣怯者,肺與乾天合德,不浮而沉,氣分欲竭之兆也。

白話文:

《脈經》上說:出現脈搏虛弱而沒有提到氣虛,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氣屬於陽,主宰淺表的浮脈;血屬於陰,主宰深沉的沉脈。現在淺表的浮脈變大,而深沉的沉脈卻空虛,所以只說明血虛。

如果出現肺脈浮現,同時又主氣怯的脈象,這是因為肺與乾天相應,不浮而沉,說明氣分將盡的徵兆。

虛脈又主傷暑者,蓋暑為陽邪,其勢足以爍石流金,干於脾則吐利,干於心則煩心,並於上則頭重,並於下則便秘。其見於脈也,不洪數而反見虛者,因暑性炎熱,使人表氣易泄,故脈必虛耳。

白話文:

虛脈也代表了傷暑。因為暑邪是陽邪,它的威力足以熔化石頭、融化金屬。如果暑邪侵犯脾臟,就會導致嘔吐和腹瀉;如果侵犯心臟,就會導致心煩;如果匯聚在頭部,就會頭重;如果匯聚在下部,就會便祕。這種暑邪在脈象上的表現是:脈搏不強有力,反而虛弱。這是因為暑邪的炎熱性質,容易使人表氣外泄,所以脈搏就會變虛。

〔參治活法〕張仲景云:脈虛不可吐;腹滿脈虛復厥者,不可下;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惟癲疾而脈虛可治者,以其神出舍空,可行峻補。若脈實大,為頑痰固結,搜滌不應為難耳。

白話文:

針對虛症的治療方法

張仲景說:脈搏虛弱的人不能嘔吐;肚子脹滿,脈搏虛弱又出現厥冷症狀的人不能瀉下;脈搏陰陽都虛弱,高燒不退的人會死亡。只有癲癇病,脈搏虛弱的人可以治療,因為這種病是神魂離體所致,可以採用大補的方法。如果脈搏強而有力,說明頑痰凝結,疏通清理起來並不困難。

2. 實脈(陽)

(經論〕實脈浮沉皆得,脈大而長微弦,應指愊愊然(《脈經》)。

〔發明〕實為陽盛有餘,故脈來浮沉皆得大且長而堅實也。愊愊,堅實貌。

白話文:

(經論)實脉无论是在表在里都能感受到,脉象大而且长,稍微带有一些弦状,摸起来有一种坚实的感觉(《脈經》)。

(發明)實证是因为阳气过盛,所以脉象无论是浮是沉都显得大而长,并且非常坚实。愊愊,就是形容这种坚实的状态。

〔辨誤〕《脈訣》言如繩應指來,則是緊脈之形,而非實脈之象矣。夫緊脈之與實脈,雖相類而實相懸,但緊脈弦急如切繩,而左右彈人手,實脈則大且長,三候皆有力也。

白話文:

辨正

《脈訣》中說「脈來如觸繩」,這是緊脈的表現,而不是實脈的徵兆。緊脈和實脈雖然類似,但實際上差別很大。緊脈像切斷的繩子一樣弦急,左右彈動醫生的手。而實脈則脈寬而長,三候(浮、沉、中)都有力道。

〔體象〕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虛愊愊強,熱蘊三焦成壯火,通腸發汗始安康。

〔相類〕實脈浮沉有力強,緊如彈索轉無常,須知牢脈幫筋骨,實大微弦更帶長。

浮沉有力為實,弦急彈人為緊,沉而實大微弦而長曰牢。

〔主病〕實脈為陽火鬱成,發狂譫語吐頻頻,或為陽毒或傷食,大便不通或氣疼。

《經》曰:血實脈實。曰:脈實者,水穀為病。曰:氣來實強,是謂太過。

〔辨誤〕《脈經》曰:尺實,小腹痛、小便難。《脈訣》言尺實,小便不禁,與《脈經》相反。

白話文:

身體狀況若脈象浮沉皆大而長,就表示身體並無虛弱疲乏的情況,應該是熱氣積聚在三焦,形成壯火,需要通暢腸道,發汗排毒才能恢復健康。

脈象與此類似的特徵是,脈搏有力且浮沉,觸感緊實如同彈索,而且變化無常,表示筋骨強健,脈象實大微弦且脈搏較長,也屬於此類。

脈象浮沉有力稱為實,緊實如彈索稱為緊,沉而實大,微弦且脈搏較長稱為牢。

此類脈象的主要病症是陽火鬱結,導致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甚至嘔吐不止,可能是陽毒入侵,也可能是飲食不當導致,同時伴隨便秘或腹痛。

《經》書上說:血實則脈實。又說:脈實者,是因為水穀積滯引起的疾病。還說:氣力充沛,脈象有力強壯,就是過度。

在辨別脈象時要留意,《脈經》中說:尺脈實,則小腹疼痛、小便困難。《脈訣》中則說尺脈實,則小便不禁,與《脈經》說法相反。

按:緊脈者,熱為寒束,故其象繃急而不寬舒;實脈者,邪為火迫,故其象堅滿而不和柔。以證合之,以理察之,便昭昭於心目之間。又按:張潔古惑於偽《訣》實主虛寒之說,而遂以姜附施治,此甚不可為訓。或實脈而兼緊者,庶乎相當。苟非緊象,而大溫之劑施於大熱之人,其不立斃者幾希!以潔古之智,當必是兼緊之治法無疑耳。

白話文:

現在:緊張的脈象是因為熱邪被寒冷束縛住,所以表現出繃緊而不寬鬆;堅實的脈象是因為邪氣被火邪逼迫,所以表現出堅牢充實而不柔和。用證狀來驗證,用道理來推斷,自會心中明瞭。

另外:張潔古被偽《訣》中實脈主虛寒的說法迷惑,於是用薑附來治療,這種做法非常錯誤,不可效仿。或許實脈兼有緊張的脈象,這種情況才適合作此治療。如果不是緊張的脈象,而用大溫熱的藥物治療大熱之人,恐怕很快就會死亡!以張潔古的智慧,他必定是用了兼有緊張脈象的治療方法。

〔分部〕寸(左)實咽疼口舌瘡,(右寸)氣填痰壅目紅𥉂,(右關)脾宮中滿消中熱,(左)尺實腰腸痛(右尺)便難。

白話文:

寸脈(左手)

  • 脈實:咽喉疼痛、口腔潰瘍
  • 氣盛:痰液積聚、眼睛發紅充血

關脈(左手)

  • 脈實:脾胃脹滿、胃火過盛

尺脈(左手)

  • 脈實:腰腸疼痛

尺脈(右手)

  • 便祕

〔貫釋〕實為三焦氣滿實熱之象。主病皆邪熱蘊蓄有餘之證,故為嘔、為痛、為氣塞、為䐜脹、為氣聚、為食積、為利等病也。左寸實,心中積熱、口舌瘡、咽疼痛;實大,頭面熱風,煩躁,體疼,面赤。關實,腹脅痛滿;實而大,肝盛目暗赤痛。尺實,小腹痛,小便澀;實而滑,淋漓莖痛,溺赤;實大,膀胱熱,溺難;實而緊,腰痛。

白話文:

脈象沉實是三焦氣機壅滯,熱邪內蘊的表現。所主治的疾病都是由於邪熱積蓄過多的症狀,因此會出現嘔吐、疼痛、氣逆、腹脹、氣聚、食積、腹瀉等病症。

左寸脈沉實,代表心中積熱,口舌生瘡,咽喉疼痛;脈沉實且有力,代表頭面部熱風,心煩躁,身體疼痛,面部發紅。

關脈沉實,代表腹脅疼痛且脹滿;脈沉實且有力,代表肝氣盛而導致目暗赤痛。

尺脈沉實,代表小腹疼痛,小便澀滯;脈沉實且滑利,代表淋漓不盡,陰莖疼痛,小便赤色;脈沉實且有力,代表膀胱熱盛,小便困難;脈沉實且緊緊的,代表腰痛。

右寸實,胸中熱,痰嗽,煩滿;實而大,肺熱咽燥痛,喘嗽氣壅。關實,伏陽蒸內,脾虛食少,胃氣滯;實而大,脾熱消中,善飢,口乾,勞倦。尺實,臍下痛,便難,或時下利。

白話文:

  • **右寸脈實:**胸中發熱、咳嗽有痰、心情煩躁、胸悶。如果脈實且大,則為肺熱、咽喉乾燥疼痛、氣喘、咳嗽、氣機不通。

  • **關脈實:**體內陽氣虛弱,脾氣虛弱、食慾不振、胃氣停滯。如果脈實且大,則為脾熱,導致消化不良,容易飢餓、口乾、疲勞。

  • **尺脈實:**臍下疼痛、大便困難,或偶爾腹瀉。

〔先哲格言〕李士材云:脈實必有大邪大熱,大積大聚,故《經》云血實脈實,又云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由是測之,皆主實熱。其所主病大約與數脈相類,而實則過之,以其蘊蓄之深也。

白話文:

[醫家古訓] 李士材說:脈搏強而有力,必定是身體有很大的邪毒、熱症,積蓄很深。因此《黃帝內經》說「血氣充實,脈搏就會強而有力」,又說「氣血旺盛而強勁,就是過盛了」。由此推測,這些症狀都主訴實熱。它們引起的主要疾病大致與脈搏速而有力相似,但實熱證狀更嚴重,這是因為體內的邪毒和熱積蓄得更深的原因。

吳鶴皋云:實而靜,三部相得,氣有餘;實而躁,三部不相得,里有邪也,當下之。若一部獨實,必辨臟而責之。婦人尺中實有孕。

白話文:

吳鶴皋說:脈象沉穩有力,三部脈象相和,表明氣血充足。脈象有力但浮躁,三部脈象不協調,說明體內有邪氣,應當瀉下。如果僅有一部脈象有力,必須辨別臟腑,找出病因。如果女性尺脈有力,可能是懷孕了。

〔參治活法〕傷寒陽明病,不大便而脈實,宜下之。下後脈實大,或暴微欲絕,熱不止者,死。厥陰病,下利,脈實者,下之,死。若消癉、鼓脹、堅積等病,皆以脈實為可治。若泄而脫血,及新產驟虛,久病虛羸,而得實大之脈者,為難治。

白話文:

活法中藥治療原則

  1. 陽明病(發燒、口渴、便祕)時,脈搏有力而便祕,適合使用瀉下藥。

  2. 瀉下後,如果脈搏仍然有力且加速,或突然變得很弱,且發燒持續,會導致死亡。

  3. 厥陰病(發燒、腹痛、腹瀉)時,如果脈搏有力且腹瀉,使用瀉下藥會導致死亡。

  4. 消瘦、腹脹、積聚等疾病,如果脈搏有力,可以治療。

  5. 如果虛弱的人大便後失血、產後虛弱或久病體虛,出現脈搏有力且加速的情況,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