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宦

《脈理集要》~ 原序要略 (5)

回本書目錄

原序要略 (5)

1. 脈訣總歌

浮風虛暑滑胎痰,實壅弦勞遲主寒,洪數熱多芤失血,澀微少血緩膚頑,緊痛沉里濡多汗,促結與伏郁痰看,短是氣虛長是積,動驚牢弱骨疼酸,革崩半產細傷濕,散由血耗代將亡。

白話文:

風邪、虛證、暑熱、滑脈常見於懷孕或痰濕之症;實證、壅塞、弦脈多見於勞損,而遲脈則主寒證。洪脈、數脈多見於熱證,芤脈則提示失血;澀脈和微脈表示血量不足,緩脈則常見於皮膚頑固性疾病。緊脈多伴隨疼痛,沉脈反映內臟疾病,濡脈常見於多汗之症;促脈、結脈以及伏脈多與鬱悶、痰濕相關。短脈顯示氣虛,長脈則提示有積滯。動脈脈象常見於驚恐或骨痛,牢脈和弱脈則與骨痛酸楚有關。革脈多見於崩漏、半產,細脈則提示濕邪傷身;散脈通常由血耗所致,代脈則預示生命垂危。

2. 脈理詳解辨

求脈之象,奇偶為候。奇者單求,偶者對舉,單求無配,代牢之類,對偶反正,浮表沉里。

脈之診法,義理幽微,小兒男婦,大同小殊,辭難盡意,觸類可推,庶為蒙引,毋惑他歧。

浮脈體泛,現於皮毛,輕按便得,如水之波。

浮者泛也,如水漂木之狀。

沉輕按無,稍重應指,重按有力,猶石沉水。(浮按全無,中按微有,沉按至筋,骨間方應。)

沉者沒也,重按至筋,骨間方有,力如石匿水之狀。

遲脈來徐,呼吸三至。(一息三至。)

遲者慢也,減於平脈一至。

數脈來急,呼吸六至。(一息六至。)

數者急也,加於平脈一至。

滑體圓淨,往來流利,荷上水珠,旋轉無異。

滑者利也,應指圓淨。

澀形遲短,來急去滯,至而帶止,刮竹相似。

濇同澀,遲短不調,舉要曰如雨沾沙澀難而轉。

實乃充實,舉按有力,浮中沉三候俱有力。

虛乃空虛,舉按無力,浮中沉三候俱無力。

洪者倍常,大而滿部,愊愊應指,肥於平脈一倍。

細者減常,一線之比,應指如線,瘦於平脈一倍。

緊者勁急,大而搏指,如轉索狀,即弦有力。

緩者縱緩,中軟不急,如緯在經,即弦無力。

長為修長,如弦之直,通過本部,兩頭出指。

短為縮短,不及本位,喻之於龜,縮頭曳尾。

短脈或前有後無,或無前有後,或中間有兩頭無,與長脈相反曰短。

結為交結,遲中暫止,一止復來而無常。

促為催促,數中暫止,一止復來而無常。

代為更代,動而中止,不能自還,良久復至,止數有常,非暫之比。(如十動一止,俱十動一止。)來自骨肉之分,升於皮毛之際,微轉而止,悉有常數,由於一臟氣絕,他臟更代而行。

牢本堅牢,沉弦大實,不上不下,牢守其位。

弦為琴絃,初中末直,其來挺然而不搏指。(即端直而長。)

革為皮革,浮大弦虛,應指平潤如按鼓皮。(即外急中空。)

動乃動搖,短滑數備,上下不分,連動中位。

中乃一部之中,非中候關脈也。

芤乃草名,浮大無力,因按而知,中虛旁實。

浮按而軟,重按則四旁皆有,中間空虛如芤草管。

外軟中空之狀,芤脈因按而後知也。

濡者不堅,浮細無力,按隨指下,無頭有尾。

濡[音](者)軟如帛,漫水之狀。

弱軟沉細,比虛不及,全無起伏,扶持不起。

散者不斂,浮中滿指,按則分散,而不團聚,或類解索,散無統紀。

應指浮大,或二三至而無統紀,如解索之狀。

微為微眇,較細不及,似有似無,蛛絲相類。(即應指極細。)

代為埋伏,骨外筋里,三按俱無,推筋可取。

浮中沉三按俱無,必推開其筋,診方應指,而得其脈者也。

白話文:

【脈理詳細解析】

探尋脈象的特徵,我們以奇偶來判斷。奇脈指的是單獨出現,偶脈則是成對出現。單脈沒有配對,例如代脈和牢脈這類;而偶脈則是正反相對,浮脈表示表證,沉脈表示裏證。

脈診的原理深奧微妙,對於小孩、男性、女性的診斷,雖然大致相同,但仍有細微差別。語言難以完全表述其中的精妙,但透過類比可以推測一二,希望能為初學者提供引導,避免走入歧途。

浮脈呈現於皮膚表面,輕輕按壓就能感受到,就像水面的波紋。

浮脈就像水面上漂浮的木頭。

沉脈在輕按時感受不到,需稍加重力才能感覺到,再加重按壓則會感受到強烈的脈動,猶如石頭沉入水中。(若是在輕按時完全感受不到,中等力度按壓時微感脈動,需重按至靠近骨頭處才能清楚感知。)

沉脈像是被淹沒,必須重按至靠近骨頭處才能感受到,就像石頭藏匿於水底一樣。

遲脈的跳動緩慢,每三次呼吸才跳動一次。(也就是每呼吸一次跳動三次。)

遲脈表示緩慢,其頻率比正常脈搏慢了一拍。

數脈的跳動急促,每六次呼吸跳動六次。(也就是每呼吸一次跳動六次。)

數脈表示急促,其頻率比正常脈搏快了一拍。

滑脈的脈體圓潤流暢,脈搏來迴流動順暢,就像荷葉上的水珠,旋轉時不變形。

滑脈表示流暢,脈搏圓潤且清晰。

澀脈的脈動緩慢短促,來時急促,去時停滯,就像刮竹子的聲音。

澀脈和澀脈一樣,脈動緩慢短促,不規律,就像雨滴落在沙子上,轉動時艱難。

實脈飽滿堅實,無論輕按還是重按都能感受到強烈的脈動,無論在浮、中、沉三個層面都能感受到強烈的脈動。

虛脈空虛無力,無論輕按還是重按都感受不到脈動,無論在浮、中、沉三個層面都感受不到脈動。

洪脈的脈動比常態強烈,脈體大且充滿整個脈位,脈搏飽滿有力,比正常脈搏粗一倍。

細脈的脈動比常態微弱,脈體像一條細線,脈搏細弱,比正常脈搏細一倍。

緊脈強烈而急促,脈體大且搏動強烈,就像繩索纏繞的狀態,也就是弦脈有力的表現。

緩脈鬆弛緩慢,脈體中間柔軟且不急促,就像緯線在經線中,也就是弦脈無力的表現。

長脈表示修長,脈體像繩子一樣直,脈搏穿越整個脈位,兩端超出手指範圍。

短脈表示縮短,脈體未能達到正常的脈位,就像烏龜縮頭拖尾。

短脈可能前端有脈動後端沒有,或者前端沒有後端有脈動,或者中間有脈動兩端沒有,和長脈的表現相反。

結脈表示脈搏結結巴巴,脈動緩慢中偶爾停頓,一停之後又恢復跳動,但這種停頓並無規律。

促脈表示脈搏加速,脈動快速中偶爾停頓,一停之後又恢復跳動,但這種停頓並無規律。

代脈表示脈搏間歇性停頓,脈動中突然停止,無法自行恢復,需過一段時間才恢復跳動,停頓的次數有固定規律,並非偶爾的停頓。(比如每十次脈動就停頓一次,每次都如此。)這種脈象源自於某一臟器的氣息衰竭,其他臟器為了補償而代為運作。

牢脈堅固且牢靠,脈體沉且弦,脈搏強大且實,既不上浮也不下沉,牢牢地停留在原位。

弦脈就像琴絃,從開始到結束都直線進行,脈搏挺直而出,但不搏動手指。(也就是端直且長。)

革脈就像皮革,脈體浮大且弦,但脈搏虛弱,觸摸時平滑且有彈性,就像按在鼓皮上一樣。(也就是外緊內空。)

動脈表示脈搏震動,脈體短且滑,頻率快,脈搏在脈位中不停跳動。

中脈指的是脈位中間部位,而非中候或關脈。

芤脈是一種草藥的名字,脈體浮大但無力,透過按壓才能感知,脈搏中間虛弱而兩側強壯。

輕輕按壓時脈搏柔軟,用力按壓時則能感受到四週的脈動,但中間卻是空虛的,就像芤草的莖管一樣。

外軟中空的特徵,芤脈只有在按壓後才能感知。

濡脈表示柔軟無力,脈體浮且細,脈搏隨著手指按壓而變弱,無頭有尾。

濡脈(音)像布匹一樣柔軟,就像水漫過布料一樣。

弱脈軟弱且脈體沉細,比虛脈更弱,完全沒有起伏,即使加強按壓也無法提升脈搏。

散脈表示脈搏分散,脈體浮且充滿手指,但用力按壓時卻會分散,無法集中在一起,就像解開的繩索一樣,散亂無序。

脈體浮大,但缺乏統一節奏,就像解開的繩索一樣。

微脈表示極其微弱,脈體比細脈更細,脈搏若有似無,就像蜘蛛絲一樣。(也就是脈搏極細。)

伏脈表示脈搏隱藏,脈體位於骨頭外側和筋膜之間,輕按、中按、重按都感受不到,必須推開筋膜才能感知。

在輕按、中按、重按都感受不到脈搏,必須推開筋膜進行診斷,才能感知到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