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朝宜

《醫學脈燈》~ 《素問》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1)

回本書目錄

《素問》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1)

1. 《素問》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壬辰、壬戌歲,上太陽(司天),中木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主病眩掉瞑。

白話文:

在壬辰、壬戌兩年,上面是太陽在管天,中間是木運(太歲),下面是太陰在泉水裡。他們的變化是上面是苦溫的,中間是酸和的,下面是甘溫的。可以服用藥物和食物作為治療。治療的主要症狀是眩暈、眼睛睜不開(瞑)。

戊辰、戊戌歲,上太陽(司天),中火運(太),下大陰(在泉),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藥食宜也。主病熱鬱。

白話文:

戊辰、戊戌年份,天空中太陽當令,地中火運最盛,地底是太陰當令,其氣味變化是:天上的氣味是苦溫,地中的氣味是甘和,地下的氣味是甘溫,適合服用滋補肝腎的藥物和食物。主要治療熱鬱病症。

甲辰、甲戌歲,上太陽(司天),中土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藥食宜也。主病濕下重。

白話文:

甲辰、甲戌這兩年,陽氣充盛於上焦(主宰天部),土氣運轉於中焦,陰氣沉降於下焦(主宰泉水),所以天氣上部炎熱,中部溫暖,下部溫和,適合服用藥物和食物。常患的疾病主要是濕邪導致的身體沉重感。

庚辰、庚戌歲,上太陽(司天),中金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熱,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病燥悶滿。

白話文:

庚辰、庚戌年,上方的太陽主事,中間的金運太過,下方的太陰藏於泉水,變化為上層的苦熱、中層的辛溫、下層的甘熱,因此藥品和飲食宜選擇這些性質。主要的症狀為乾燥煩悶、腹脹。

丙辰、丙戌歲,上太陽(司天),中水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病大寒。

白話文:

丙辰、丙戌年,上天運轉於太陽之位,中間運轉於水運,下地運轉於太陰之位。其氣候變化為:上面炎熱,中間溫和偏鹹,下面溫暖偏甜。這個時候,應注意飲食,以藥食養生為宜。主要針對大寒之症。

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此下總結辰戌年太陽司天六氣之化也。凡子寅辰午申戌六陽年,皆為太過。醜戌酉未己卯六陰年,皆為不及。太過之氣,常先天時而至,故其所生長收藏,氣化運行皆早。不及之氣,常後天時而至,故其氣運行皆遲。如《氣交變大論》曰: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本篇後文曰:運太過則其至先,運不及則其至後,皆此義也。

白話文:

所有這些太陽主宰天空的法則,都是氣的化生和運作在先天的。這下面總結辰戌年的太陽主宰天空的六種氣的變化。所有子寅辰午申戌六個陽年,都屬於過剩。醜戌酉未己卯六個陰年,都屬於不足。過剩之氣,常常在先天的時候就來到,所以它所生長收藏的,氣的化生和運行都比較早。不足之氣,常常在後天的時候才來到,所以它的氣的運行都比較遲。《氣交變大論》中說:過剩的是先天的,不足的是後天的。本篇後面的文字說:運行過剩的就會先來到,運行不足的就會後來到,都是這個意思。

丁卯、丁酉歲,上陽明(司天),中木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辛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三宮。

白話文:

丁卯、丁酉年,上方的陽明卦(司天),中間的木運(少),下方的少陰卦(在泉),它們的化氣上方是微苦偏溫,中間辛味溫和,下方鹹味寒涼,宜於藥物和飲食。主掌三宮的災難。

癸卯、癸酉歲,上陽明(司天),中火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鹹溫,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九宮。

白話文:

在癸卯年和癸酉年的時候,陽明經絡(掌管人體的上部)當令,火運微弱(可以調理,但不要過度),少陰經絡(掌管人體的下部)潛藏。

它的變化是:

  • 上部:苦味略溫
  • 中部:鹹味溫潤
  • 下部:鹹味寒涼

此時適合服用藥物或食物,以調理身體。

這種情況會影響到九宮,帶來災難。

己卯、己酉歲,上陽明(司天),中土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甘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五宮。

白話文:

己卯年和己酉年的天運:

  • 上陽明(天在上):性質苦而微溫
  • 中土運(地在上):性質甘而和
  • 下少陰(地在下):性質鹹而寒

適合使用具有這些性質的藥物和食物。

這樣的年運會導致五臟受災。

乙卯、乙酉歲,上陽明(司天),中金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七宮。

白話文:

乙卯、乙酉年,上方的陽明主氣,中間的金運薄弱,下方的少陰水運旺盛。因此,降下的雨水味道上苦且微溫、中苦而平淡、下鹹而寒冷,適合作為藥物或食物。這將會影響七宮,帶來災難。

辛卯、辛酉歲,上陽明(司天),中水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一宮。

白話文:

辛卯年、辛酉年,上陽明(主導天氣),中水運(較少),下少陰(主導水源),因此天氣的變化是:上層略苦偏溫,中層苦味適中,下層鹹味寒冷。這時可以適當食用藥物或食物。而這一年容易對一宮造成災難。

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此總言卯西年陽明司天,六氣之化也。凡此卯酉十年,歲氣不足,故氣化運行後天。

白話文:

所有這些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在後天。這總體上說的是卯酉年陽明司天,六氣運化的規律。所有這些卯酉十年,歲氣不足,所以氣化運行在後天。

壬寅、壬申歲,上少陽(司天),中木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酸和,下辛涼,藥食宜也。病掉眩支脅驚駭。

白話文:

壬寅和壬申這兩年,上焦是少陽經當令(主司天部),中焦是木運(五行中屬太,主司人身),下焦是厥陰經當令(主司水泉),它們的變化是:上焦寒涼,中焦酸和,下焦辛涼,適宜用藥和進補食物來調理。常見的病症包括頭暈目眩、身體抽搐、驚駭等。

戊寅、戊申歲,上少陽(司天),中火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甘和,下辛涼,藥食宜也。病上熱鬱血溢泄心痛。

白話文:

戊寅、戊申年,上邊主少陽(控制天象),中間運行火運(太),下邊主厥陰(在泉水),因此季節變化上邊偏鹹寒,中間甘和,下邊辛涼,用藥和飲食要注意這些變化。疾病方面,上邊容易出現熱鬱血溢,導致心痛。

甲寅、甲申歲,上少陽(司天),中土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咸和,下辛涼,藥食宜也。病體重胕痞飲。

白話文:

甲寅與甲申年,上層為少陽(支配天空),中層為土運(太土),下層為厥陰(泉水),它的氣候變化是:上層寒冷鹹濕,中層溫和鹹濕,下層辛辣涼爽。因此,藥物和飲食應以這些氣候變化為宜。常見疾病:身體沉重、食慾不振、水腫。

庚寅、庚申歲,上少陽(司天),中金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辛涼,藥食宜也。病肩背胸中。

白話文:

庚寅年、庚申年,天部屬少陽(主宰天氣),地部屬金運(屬太),泉部屬厥陰(藏水),它們的氣化表現為:

  • 天部:寒涼
  • 地部:辛辣溫熱
  • 泉部:辛辣涼爽

因此,這個時候適合服用寒涼、辛辣溫熱、辛辣涼爽的食物和藥物。

這些年份裡,人們容易出現肩背和胸中的病症。

丙寅、丙申歲,上少陽(司天),中水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鹹溫,下辛溫,藥食宜也。病寒浮腫。

白話文:

丙寅年、丙申年,太陽居於上部,水運居於中部,厥陰居於下部。這種變化導致上部屬性為鹹寒,中部屬性為鹹溫,下部屬性為辛溫。此時應適當使用屬性相對的藥物和食物。疾病方面,容易出現寒性水腫。

凡此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

丁丑、丁未歲,上太陰(司天),中木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溫,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三宮。

白話文:

丁丑年、丁未年,上應太陰經(主司天部),中間木運(偏少),下應太陽經(主司地部),其變化上層為苦溫,中層為辛溫,下層為甘熱,適合用藥和飲食調理。主掌三宮的災禍。

癸丑、癸未歲,上太陰(司天),中火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溫,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九宮。

白話文:

癸丑和癸未年,上層是由太陰(司天)主導,中間是由火運(弱)主導,下層是由太陽(在泉)主導。其環境變化表現為上層苦而溫,中層鹹而溫,下層甘而熱。宜服食藥物和食物來調養。這些年份容易出現九宮疾病。

己丑、己未歲,上太陰(司天),中土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五宮。

白話文:

己丑年、己未年,上天由太陰主掌(司天),中央由土運主掌(少),下界由太陽主掌(在泉),這樣的變化會導致上界燥熱,中界甘甜和順,下界甘甜燥熱,適合使用相關藥物和食物(進行調理)。這一年容易對五宮造成災難。

乙丑、乙未歲,上太陰(司天),中金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七宮。

白話文:

乙丑年和乙未年,天空中有太陰星(掌管天氣),地中有金運星(屬性較弱),泉水中則有太陽星(掌管泉水)。這種星象的變化,會導致上層氣候炎熱乾燥,中層氣候酸爽和諧,下層氣候溫熱潮濕。適合服用相應的藥物和食物。這種星象主要影響七個宮位。

辛丑、辛未歲,上太陰(司天),中水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藥食宜也。主災一宮。

白話文:

在辛丑和辛未年,太陰星屬水,在天上,水運少,太陽星屬火,在地下,它的變化是:上面是苦熱,中間是苦和,下面是苦熱,適合用藥物和食物調理。主要對第一宮造成災害。

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

壬子、壬午歲,上少陰(司天),中木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酸涼,下酸溫,藥食宜也。主病支滿。

白話文:

在壬子年、壬午年,上焦是少陰(主宰上部),中焦是木運(主宰中部),下焦是陽明(主宰下部)。它們的變化分別是:上焦:寒涼味鹹;中焦:酸涼味酸;下焦:溫和味酸。建議食用藥膳來調理身體。主要治療支滿症。

戊子、戊午歲,上少陰(司天),中火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藥食宜也。主病血溢上熱。

白話文:

戊子、戊午年,上焦屬少陰(主治天部),中焦屬火運(主治太),下焦屬陽明(主治泉),其變化為上焦鹹寒,中焦甘寒,下焦酸溫,宜用此類藥物或食物調養。可主治血溢上熱之症。

甲子、甲午歲,上少陰(司天),中土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藥食宜也。病中滿身重。

白話文:

在甲子、甲午年,上為少陰(主司天部),中為土運(旺太陰),下為陽明(主司泉部),其變化上層為鹹寒,中層為苦熱,下層為酸熱,藥物和飲食都應順應此變化。疾病表現為全身沉重。

庚子、庚午歲,上少陰(司天),中金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鹹溫,藥食宜也。主病下清。

白話文:

庚子、庚午年,上卦少陰(主宰天象),中卦金運(屬太陰),下卦陽明(主宰地泉),這種變化在上面表現為鹹寒,在中間表現為辛溫,在下面表現為鹹溫,適合於藥食調養。主治因陽氣虛衰而導致的腹瀉。

丙子、丙午歲,上少陰(司天),中水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咸熱,下酸溫,藥食宜也。主病寒下。

白話文:

丙子年、丙午年的天氣,陽氣較少(司天),水運較旺(太),陽氣較多(在泉)。氣候變化產生了上方寒冷鹹味,中間炎熱鹹味,下方溫暖酸味。因此,藥物和飲食應順應氣候變化,主要治療寒性腹瀉的疾病。

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

丁巳、丁亥歲,上厥陰(司天),中木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辛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三宮。

白話文:

丁巳、丁亥年,天干屬丁,對應厥陰之氣(主宰天氣);地支屬巳、亥,對應木運(氣候偏寒涼);五行對應少陽之氣(主宰泉水)。這種天象反映的變化是:天氣偏辛涼;地氣偏辛和;泉水偏鹹寒。在這種氣候下,宜用辛涼藥物和食物養生。這種天象容易導致三宮(指政府部門)出現災禍。

癸巳、癸亥歲,上厥陰(司天),中火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九宮。

白話文:

癸巳和癸亥這兩年,上方的厥陰之氣(主宰天上),中間是少火之運(有所減少),下方是少陽之氣(在泉水中)。其變化是:上面辛味(屬金,涼),中間鹹味(屬水,和),下面鹹味(屬水,寒)。所以藥物和飲食應選擇辛涼、咸和、鹹寒的。這兩年主要影響九宮的禍患。

己巳、己亥歲,上厥陰(司天),中土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甘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五宮。

白話文:

己巳年和己亥年,天象上為厥陰之氣統治,中部為土運之氣,下部為少陽之氣潛藏。這種天象變化導致自然界上部辛涼,中部甘和,下部鹹寒,適合以藥物和飲食進行調養。這種天象變化會導致五臟受災。

乙巳、乙亥歲,上厥陰(司天),中金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七宮。

白話文:

乙巳和乙亥年,上掌管著厥陰經氣(司天),中間掌管著金運(少),下掌管著少陽經氣(在泉)。它們的變化,上層以辛味和涼性為主,中層以酸味和和性為主,下層以鹹味和寒性為主。在飲食上宜遵循此原則。這些年容易發生七宮之災。

辛巳、辛亥歲,上厥陰(司天),中水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一宮。

白話文:

辛巳年、辛亥年,上層司掌著厥陰之氣(主管天氣),中間是水運較少,下層為少陽之氣(在地中),天氣表現為辛辣涼爽,水氣微苦調和,地氣鹹味寒冷,這時候可以適當地服用藥物或進食某類食物。這些會影響到第一個宮位,帶來災難。

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

愚按:人秉天地之氣以生,天人一理也。五運六氣,陰陽之變,勝復之作,而人身應之。經曰:隨其氣所在,期於左右,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寸尺反者死,陰陽交者死。又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氣。而主病之陰陽虛實,逆從生死,毋外此以為氣診矣。

白話文:

個人總結:人從天地中獲得氣息以生存,人體和自然界遵循同一道理。五行運轉和六種氣候,陰陽變化的結果,人體都會產生相應的反應。經典上說:應順應氣候所在,辨別氣候流向,順應氣候則身體健康,違背氣候則生病。氣候交替轉移者會生病,氣候失去控制者會有危險,氣機寸步之間逆轉者會死亡,陰陽交替出現者也會死亡。經典又說:首先確定年歲,就能知道氣候。而病人陰陽虛實、病情的逆順、死生,都不會超出氣候診斷這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