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昌

《脈訣新編》~ 卷二 (2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9)

1. 診雜病脈法

痛風沉弦,肝腎被濕。少陰弱浮,風血掣急。或澀而小,酒後風襲。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痹;脈緊而浮屬寒,為痛痹;脈澀而緊,屬死血之痹,不知痛癢。脈浮而澀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麻在下體)。

斑疹沉伏,或散或無。陽浮而數,火見於軀;陰實而大,熱蒸在膚(滑伯仁曰:脈者血之波瀾,故發斑;或血散於皮膚,故脈伏;火盛於表,故陽脈浮數;下焦實熱,故陰脈實大)。

咳嗽所因,浮風緊寒,數熱細濕,房勞澀難。右關微澀,飲食傷脾;左關弦短,肝極勞疲(音皮,勞力也)。肺脈浮短,咳嗽與期。五藏之嗽,各視本部。浮緊虛寒,沉數實熱,沉滑多痰,弦濕少血。形盛脈細,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危脈;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症內脈,參考稱停(咳嗽者,春乃春升之氣,夏是火炎於肺,秋是濕氣傷脾,冬是風寒外束。形盛脈細,手足逆冷者死)。

霍亂吐瀉,滑而不勻,或微而澀,代伏驚人。洪滑多熱,弦滑食論(右關滑,霍亂吐瀉。脈澀、弦、代、伏雖因痰食阻滯,不可遽以斷死,總之以滑大為吉)。

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陽微陰弦,或短又數。緊實便難,滑實痰積。心痹引背,脈伏而大,寸沉而遲,關急數銳(陽微,虛在上焦,所以心胸痹痛者,心痛者陰脈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嗽。胸痹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而數)。

腹痛關脈,緊小急速,或動而弦,甚則沉伏。弦食滑痰,尺緊臍腹。心腹痛脈,沉細是福。浮大弦長,命不可復(脈細小緊急,腹中刺痛。尺脈緊實,臍及小腹痛,宜利。若尺脈伏緊小腹痛,有瘕痛。故訣云:心腹痛脈沉細宜,忽然浮大即傾危)。

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微虛乏。弦遲宜溫,緊小當下,弦浮吐之,弦緊汗發。亦有死者,脈散且歇(瘧脈多弦,弦緊宜發汗,弦大宜吐,弦實宜浮,審脈時宜消息之)。

痢脈多滑,按之虛絕,尺微無陰,澀則少血。沉細者生,洪弦死決(腸澼下痢,最忌身熱脈大,亦忌四肢厥冷脈浮絕)。

痞滿滑大,痰火作孽。弦伏中虛,微澀衰劣(痞滿者,胞中多是痰火,故寸滑且大。右關遲弦或伏者,肝乘脾土,土虛生涎,氣鬱不舒。微澀者,氣血虛也。微則氣衰多煩,澀則血少多厥)。

瀉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火熱,沉虛滑脫。暑濕緩弱,多在夏月,微小者生,浮弦死別(犯五虛症者亦死)。

吞酸脈形,多弦而滑。或沉而遲,胸有寒飲。或數而洪,膈有痰熱(時吐酸水,欲成反胃)。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其或微澀,症屬虛弱(疸者,面目遍身黃腫也。其症有五,曰黃汗,曰黃疸,曰酒疸,曰谷疸,曰房勞疸。因陽明經內蓄濕熱,或因渴飲水,或有自汗浴水,或失飢傷飽,或醉飲房勞而然。凡疸症,寸口脈近掌後無脈,口鼻黑色者不治)。

白話文:

痛風:脈象沉弦,代表肝腎受到濕氣侵襲。脈象少陰弱浮,表示有風邪和血虛的問題,導致肢體抽掣、麻木。脈象如果澀而微小,可能與飲酒後風邪侵襲有關。風、寒、濕三氣合在一起會形成痹症,脈象會呈現浮、澀、緊的狀態(脈浮而緩是濕痹,脈緊而浮是寒痹,脈澀而緊是死血痹,麻痹在體表,脈浮澀是氣虛,關前麻在上體,關後麻在下體)。

斑疹:脈象沉伏,或散或無,表示斑疹時隱時現。如果脈象陽浮而數,代表火熱之邪在體表;如果脈象陰實而大,代表熱邪在皮膚深層蒸騰(脈象是血液的波瀾,所以發斑,也可能血散在皮膚,所以脈象沉伏;表熱則陽脈浮數;下焦實熱則陰脈實大)。

咳嗽:咳嗽的原因,脈浮緊是風寒,脈數是熱,脈細是濕,脈澀是因房勞。右關脈微澀,代表飲食損傷脾胃;左關脈弦短,代表肝臟過度勞累。肺脈浮短,預示咳嗽將要發生。五臟的咳嗽,要觀察各臟腑所對應的脈象。脈浮緊虛寒,脈沉數實熱,脈沉滑多痰,脈弦濕少血。體形壯盛而脈細微,是氣不足的表現;脈象沉小伏匿,都是危險的脈象;只有脈象浮大,且伴隨咳嗽的才是生機。要結合外在症狀和內在脈象,綜合判斷病情(咳嗽,春天是肝氣升發,夏天是火邪傷肺,秋天是濕氣傷脾,冬天是風寒外襲。體形壯盛脈細,手足冰冷是死症)。

霍亂吐瀉:脈象滑而不勻,或微而澀,或有代脈或伏脈,都是病情不穩定的表現。脈象洪滑代表熱邪盛,弦滑代表飲食積滯(右關脈滑,代表霍亂吐瀉。脈澀、弦、代、伏雖然可能因痰食阻滯引起,但不能直接判斷為死症,總體上脈滑大是吉兆)。

心痛:心痛時,脈象微急,疼痛嚴重時脈會伏入,陽脈微弱,陰脈弦急,脈短又數。脈象緊實代表大便不暢,脈象滑實代表有痰積。心痹導致背部疼痛,脈象伏而大,寸脈沉而遲,關脈急促而數(陽脈微弱,是上焦虛弱,所以心胸痹痛,心痛是因為陰脈弦急。胸痹的症狀是喘息咳嗽。胸痹痛而且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脈略緊而數)。

腹痛:腹痛時,關脈呈現緊小急促,或弦動,嚴重則脈沉伏。脈象弦代表食積,滑代表痰,尺脈緊代表臍部和下腹部疼痛。心腹疼痛時,脈象沉細是吉兆;脈象浮大弦長,預示病情危急(脈象細小緊急,代表腹中刺痛。尺脈緊實,代表臍及小腹痛,適合通利。如果尺脈伏緊,代表小腹有腫塊疼痛。所以有訣說:心腹痛脈沉細是吉,忽然浮大就危險)。

瘧疾:瘧疾脈象多弦,弦數代表熱邪,弦遲代表寒邪,弦微代表虛弱。弦遲適合溫補,緊小適合攻下,弦浮適合用吐法,弦緊適合發汗。也有死症,表現為脈象散亂或停止(瘧疾脈象多弦,弦緊適合發汗,弦大適合用吐法,弦實適合用浮法,要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

痢疾:痢疾的脈象多滑,按壓時感覺虛弱無力,尺脈微弱代表陰虛,澀代表血少。脈象沉細是生機,脈象洪弦是死症(腸道痢疾,最忌諱身熱脈大,也忌諱四肢厥冷脈象浮絕)。

痞滿:痞滿的脈象滑大,代表有痰火。脈象弦伏代表中氣虛弱,脈象微澀代表衰弱(痞滿,多因胞中有痰火,所以寸脈滑且大。右關脈遲弦或伏,代表肝木克脾土,導致脾虛生痰,氣機不暢。微澀,代表氣血虛弱。微則氣衰多煩,澀則血少多厥)。

泄瀉:泄瀉的脈象多沉,沉遲代表寒邪,沉數代表火熱,沉虛代表滑脫。暑濕引起的泄瀉,脈象緩弱,多發生在夏天。脈象微小是生機,脈象浮弦是死症(犯了五虛症也是死症)。

吞酸:吞酸的脈象多弦而滑,或沉而遲,代表胸中有寒飲;或數而洪,代表膈中有痰熱(時常吐酸水,將要成為反胃)。

黃疸:五種黃疸,實熱證,脈象一定是洪數;虛弱證,脈象微澀(黃疸,是指面目全身發黃腫脹。有五種,黃汗、黃疸、酒疸、谷疸、房勞疸。多因陽明經內蓄濕熱,或因渴飲水,或自汗後浴水,或失飢傷飽,或醉酒房勞引起。黃疸,寸口脈近掌後無脈,口鼻發黑是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