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新編》~ 卷一 (3)
卷一 (3)
1. 三焦圖
前之三焦形式狹小,不能盡悉,復繪此圖以備觀覽。
白話文:
前面提到的三焦形态狭小,无法详尽了解,因此重新绘制了这幅图以便观看。
《中藏經》曰:三焦者,乃人身最關要之府,與手厥陰心包絡相為表裡。人之三焦如天地之三元,總領五藏六府、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藏府經絡皆通。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不由此而運用之。故診脈入式歌云:三焦位居上下中,藏及胞絡皆相應。應者,運動周流不息之謂也。
白話文:
《中藏經》提到:三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與手厥陰心包絡互相表裡。人體的三焦就像天地中的三元,統領著五臟六腑、經絡、內外左右、上下各處的氣血。如果三焦通暢,那麼內外、左右、上下、五臟六腑、經絡都會通暢。三焦灌輸全身,調和內外,滋養左邊,護持右邊,引導上方的氣血向下方運行,所有這些功能都是通過三焦來運行的。因此診斷脈象的歌訣中說:三焦位於上下之中,與五臟和心包絡都相互呼應。這個「應」,指的是氣血運行不息的意思。
2. 膻中胞絡辯
包絡者,包心之絡也。《內經》十二官有膻中無包絡,十二經有包絡無膻中。《靈樞》敘經絡篇內亦有包絡無膻中。然曰動則喜笑不休,正與十二官內喜樂出焉相合,豈非包絡即膻中,膻中即包絡乎?況十二經絡內,包絡凡九穴,左右十八穴,起天池而終中衝,是內有藏府經絡之據。不知古人設兩名色何也?後之學者,當知包絡即膻中為是。
白話文:
包絡,是包裹著心臟的脈絡。《內經》中十二官有「膻中」,但沒有「包絡」;十二經有「包絡」,但沒有「膻中」。《靈樞》的敘經絡篇中也提到包絡,但沒有膻中。然而,文字中提到「動則喜笑不休」,這與十二官中「喜樂出焉」的敘述相符合。難道包絡就是膻中,膻中就是包絡嗎?再者,在十二經絡中,包絡共有九個穴位,左右共有十八個穴位,起於天池,止於中衝,說明它與內臟經絡有相連的依據。不知道古人為何設定兩個不同的名稱?後世的學者應該明白,包絡就是膻中。
3. 命門圖
趙氏《醫貫》曰:命門在人身中對臍附脊,自上數下第十四椎,自下數上第七椎。經曰:七節之旁而有小心是也。此處各開一寸五分,乃是兩腎,左腎屬陰水,右腎屬陽水。陰水生肝木,陽水生少火,少火生脾土。少火即相火也。少火雖由君火生來,其實自命門發源也。又曰:人身各具一太極,太極在人身正象兩腎之形。
白話文:
根據趙氏的《醫貫》所記載,命門位於人體中,在肚臍後方的脊椎上,從上往下數第十四個椎骨,或從下往上數第七個椎骨。經典中記載:「在七節椎骨的旁邊,有一個細小的器官。」這個細小的器官指的就是命門。命門的左右兩側各開一寸五分,分別是左腎和右腎。左腎屬陰,藏有水液;右腎屬陽,也藏有水液。陰水能滋養肝木,陽水能產生少火,少火又能生出脾土。少火也就是相火,雖然由君火所生,但實際上是起源於命門。此外,人體內包含了一個太極,這個太極的形狀與兩腎的形狀相似。
其兩腎中間有穴為命門,靜則合乎水,動則變乎火,一動一靜而真陰真陽生焉,實人身之根本也。即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之意。夫太極一動一靜而生水木火土金,命門一動一靜而生腎肝心脾肺,此生成自然之理。趙氏圖兩腎象太極,發前人之所未發也。男女交媾,其中有白膜煽動吸嘬,而精從此生矣。
白話文:
趙氏說:兩個腎臟都屬於水,左邊的是陰水,右邊的是陽水,中間的是命門。命門右邊的小白圈是相火穴,左邊的小黑圈是陰水穴。這水和火都沒有形體,日夜不斷流動,如果停止流動,人就沒有生命了。
趙氏曰:兩腎俱屬水,左為陰水,右為陽水,中間是命門,命門右邊小白圈是相火之穴,左邊小黑圈是陰水之穴。此一水一火俱無形,日夜潛行不息,息則無生矣。
4. 藏府十二時流注圖
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胞戌,亥三子膽醜肝通。
白話文:
肺經在寅時最旺盛,大腸經在卯時最旺盛,胃經在辰時最旺盛,脾經在巳時最旺盛,心經在午時最旺盛,小腸經在未時最旺盛,膀胱經在申時最旺盛,腎經在酉時最旺盛,心包經在戌時最旺盛,三焦經在亥時最旺盛,膽經在子時最旺盛,肝經在丑時最旺盛。
5. 五行相生應脈圖
此五行生成之理也。金木水土皆一,惟火有二。君火不主令,相火代之。右尺者,相火也。夫火能生萬物,此火存,所以能生脾土則生;此火滅,所以不能生脾土則死。是以前賢多以此部斷生死,故名之曰命門。
白話文:
這是五行產生的道理。金、木、水、土在肝臟中都是一體的,只有火在心臟有兩種。君火(心火)不主宰,相火代替了它的功能。右手尺脈就是相火。火能生成萬物,這個火存在,脾臟就會產生;這個火消失,脾臟就無法產生,就會死亡。所以前人常常用這個部位來判斷生死,因此把它叫做「命門」。
6. 四時五藏平脈圖
歌曰「春中若得四季脈,不治多應病自除」者,是微邪也。賦云「春得脾而莫療,反以微邪為可畏」,何也?是春中獨見脾脈也。春乃肝令而不見肝木之脈,是木自衰矣。木衰則土盛,土盛則生金,金來剋木,故可畏也。若春中脈得微弦帶緩,是本脈尚存,雖脾上乘之,則為微邪,不足慮也。若本脈全無,獨見脾脈,是則為害,余藏仿此。
白話文:
這首歌謠說:「春天如果出現四季的脈象,不用治療,疾病多半會自行痊癒」,這是因為邪氣較弱的緣故。但《賦》裡說:「春天出現脾脈卻不要治療,反而要擔心這是微弱的邪氣」,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春天只出現脾脈。春天是肝氣當令,卻沒有看到肝木的脈象,說明肝木自身衰弱。肝木衰弱,脾土旺盛,脾土旺盛就會產生金氣,金氣來剋制肝木,所以才讓人擔心。如果春天脈象出現微細而緩和的弦脈,這是本來的脈象還存在,即使脾氣在上面盛行,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不需要擔心。如果本來的脈象完全消失,只看到脾脈,就會造成危害,其他臟腑也可以類推。
7. 四時五藏邪脈圖
歌曰:順候是無邪,四時同若此。賊脈問五行,反候終言死。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克彼是微邪,不治病自愈。
白話文:
古人有歌謠唱道:身體順應季節變化,自然不會生病,一年四季都是如此。脈象反常,要辨別五行相剋,反常的脈象持續出現,最終會導致死亡。如果身體虛弱,就調補其相生之母(相生五行);如果身體實證,就瀉其相剋之子(相剋五行)。輕微的相剋,身體自己可以調解,不需要治療就會自行好轉。
8. 十四穴動脈圖
膻中(在兩乳中間,屬任脈。經曰:膻中為氣海。乃氣聚之海,非生氣之海。生氣之海在臍下一寸五分。膻中宜灸不宜針〕
白話文:
膻中(位於胸前兩乳之間,屬於任脈。古籍中記載:膻中是氣海。泛指氣體聚集的地方,並不是生氣(元氣)聚集的地方。生氣的聚集處位於肚臍下一寸五分處。膻中適宜艾灸,不適宜針灸)
三焦(上焦在心下下膈,中焦在胃中脘,下焦在臍下。經曰:上焦如霧,氣之源也;中焦如漚,血之源也;下焦如瀆,水之源也)
白話文:
三焦(上焦在心臟下方、橫膈膜上方;中焦在胃的中部;下焦在肚臍下方。醫書上說:上焦像霧氣,是氣的來源;中焦像泡沫,是血的來源;下焦像河渠,是水的來源。)
期門(穴在乳下兩肋端,有動脈是穴)
丹田(在臍下三寸,《難經·疏》丹田即關元,乃元氣之根本也)
人迎(左手關前一分是也。《脈經》曰:人迎緊盛傷於寒。乃在左手關上前一分也)
氣口(右手關前一分是也。《脈經》曰:氣口緊盛傷於食。乃在右手關上前一分也)
白話文:
期門穴位於乳房下方兩側肋骨的邊緣,附近有動脈。
丹田位於肚臍下方三寸,根據《難經·疏》,丹田就是關元,是元氣的根本所在。
人迎穴位於左手關節前方一分的位置。《脈經》提到,人迎穴如果過於緊張會因寒氣而受傷。
氣口穴位於右手關節前方一分的位置。《脈經》提到,氣口穴如果過於緊張會因飲食而受傷。
衝陽(二穴在左右兩足跗上五寸陷中,有動脈是穴,屬足陽明胃經。人病危殆,寸關尺三部皆無,可去衝陽、太衝,太谿三脈診之,如存,尚有可生之意,即樹無葉而有根也)
白話文:
衝陽穴(位於左右兩腳腳背上五寸的凹陷處,有動脈經過的地方就是穴位,屬於足陽明胃經。當一個人病重危急,寸關尺三部脈都不見時,可以去按衝陽、太衝、太谿等三個脈位,如果有脈象存在,就表示還有一線生機,就像樹木雖然沒有葉子,但是根還在一樣。)
太衝(二穴在左右兩足大趾本節後三寸陷中,有動脈是穴,屬足厥陰肝經)
太谿(二穴在左右兩足踝後,跟骨間陷中,有動脈是穴,屬足少陰腎經)
白話文:
太沖穴(位於左右兩腳大拇指關節後方約三寸的凹陷處,可以摸到脈搏,屬於足厥陰肝經)
太溪穴(位於左右兩腳內踝後方,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可以摸到脈搏,屬於足少陰腎經)
9. 五藏之腧皆繫於背圖
人身經絡穴道繁密,難以記取,今將五藏六府諸腧繪成小圖,為初學入門者一目瞭然,便知某藏在某處也。
白話文:
人身體內的經絡和穴位很多,不容易記住,現在把五臟六腑的相關穴位畫成簡單的圖示,讓初學者一看就明白,能夠知道某個臟器所在的位置。
肺腧在第三椎,厥陰心包腧在第四椎,心腧在第五椎,督腧在第六椎,膈腧在第七椎,肝腧在第九椎,膽腧在第十椎,脾腧在第十一椎,胃腧在第十二椎,三焦腧在第十三椎,腎腧在第十四椎,氣海腧在第十五椎,大腸腧在第十六椎,關元腧在第十七椎,小腸腧在第十八椎,膀胱腧在第十九椎,中膂腧在第二十椎,白環腧在二十一椎。
白話文:
肺臟俞穴位於第三胸椎
心包俞穴位於第四胸椎
心俞穴位於第五胸椎
督脈俞穴位於第六胸椎
膈俞穴位於第七胸椎
肝俞穴位於第九胸椎
膽俞穴位於第十胸椎
脾俞穴位於第十一胸椎
胃俞穴位於第十二胸椎
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胸椎
腎俞穴位於第十四胸椎
氣海俞穴位於第十五胸椎
大腸俞穴位於第十六胸椎
關元俞穴位於第十七胸椎
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胸椎
膀胱俞穴位於第十九胸椎
中膂俞穴位於第二十胸椎
白環俞穴位於第二十一胸椎
以上諸藏府穴腧皆夾脊兩旁,各開一寸五分。故經曰背為五藏之腧。凡癰疽大瘡生於背,人咸為惡症,以其內連藏府故也。
白話文:
上面所說的各種臟腑穴位,都位於脊椎兩側,每個距離脊椎約一寸五分。因此經書上說:背部是五臟的輸注之處。凡是癰疽大瘡長在背上,大家都把它當成絕症,因為它內部與臟腑相連接的緣故。
10. 《內經》三部九候脈法
《三部九候論篇》帝曰:願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脈,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病。帝曰:何為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天地間最重要的數字,它與人體的血脈相應,可以決定生死,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岐伯回答道:天地間最重要的數字從一到九。一代表天,二代表地,三代表人,所以三三相乘就是九,與九個方位相應。因此人體有三個部位,每個部位有三個狀態,用來判斷生死、治療疾病、調理虛實,祛除邪病。
黃帝問道:什麼是三個部位?
岐伯回答道:有下部、中部、上部。
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在額兩旁,動應於手,足少陽脈氣之所行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在鼻孔下兩旁近於巨髎之分,動應於手,足陽陰脈氣之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在耳前陷中,其動應於手少陽脈氣之所行也)。
白話文:
每一部位有三個候脈的地方,這三個候脈的地方,包括天部、地部和人部。一定要準確地指出和引導脈搏,才能判斷真實情況。
上部的「天部」,位於兩額之間的動脈(在額頭的兩側,脈動與手足少陽經的氣血運行相應)。
上部的「地部」,位於兩頰的動脈(在鼻孔下方兩側,接近「巨髎」穴的分支處,脈動與手足陽明經的氣血運行相應)。
上部的「人部」,位於耳前凹陷處的動脈(在耳朵前面的凹陷處,脈動與手少陽經的氣血運行相應)。
中部天,手太陰也(謂肺脈在掌後寸口中,是謂經乘動應於手也)。中部地,手陽明也。(謂大腸脈在手大指次指岐骨之間,合骨之分,動應於手也)。中部人,手少陰也(謂心脈在掌後銳骨之端,神門之分動應於手也)。下部天,足厥陰也(謂肝脈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動應於手也。女子取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是也)。
白話文:
手太陰經(肺經)屬於中部天,其脈絡在手掌後方寸口部位,其運動反應顯示於手上。
手陽明經(大腸經)屬於中部地,其脈絡位於手拇指和食指之間,掌骨分界處,其運動反應顯示於手上。
手少陰經(心經)屬於中部人,其脈絡位於手掌後方尖銳骨頭末端,神門穴的部位,其運動反應顯示於手上。
足厥陰經(肝經)屬於下部天,其脈絡位於腳趾外緣,羊矢穴下1.5寸的陷中,五里穴的部位,平躺取穴時,其運動反應顯示於手。女性取太衝穴時,位於腳拇指基部後方2寸的陷中。
下部地,足少陰也(謂腎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於手也)。下部人,足太陰也(謂脾脈在魚腹上趨筋間直五里,下箕門為內股之分,沉取之乃得動應於手也。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上衝陽之分,穴中動脈乃應於手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白話文:
上部
- 天:觀察頭角的氣血
- 地:觀察口齒的氣血
- 人:觀察耳目的氣血
中部
- 天:觀察肺的氣血
- 地:觀察胸中的氣血
- 人:觀察心的氣血
下部
- 天:觀察肝的氣血
- 地:觀察腎的氣血
- 人:觀察脾胃的氣血
其中:
- 足少陰:腎脈,位於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穴位,連結手部。
- 足太陰:脾脈,位於魚腹上,沿著筋骨向上延伸五里,下箕門為內股的分支,深按才能觸及,連結手部。
- 候胃氣:按壓足跗上的衝陽穴,穴位中動脈跳動時,連結手部。
三部者,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以是應天地之數)。故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所謂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也。以其皆神氣居之,故曰神藏五也。所謂形藏者,皆如器,外張虛而不屈,合藏於物,故云形藏也。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九候之相應也。
白話文:
三部,就是三個三分之一,合起來就是九。九可以分成九個區域,九個區域對應九個藏器(以此來呼應天地間的數字)。所以神藏有五個,形藏有四個,加起來是九個藏器。(所謂神藏,指的是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因為它們都居住著神氣,所以稱為神藏五。所謂形藏,就像容器一樣,外部張開空虛而不彎曲,把東西收藏在裡面,所以稱為形藏。四個形藏分別是,一為頭角,二為耳目,三為口齒,四為胸中)。這九個藏器和九候相互對應。
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所謂後者應不俱也(張澹初曰:此古聖慎重之訟。通身候轉,病無隱焉。今則廢其二,只以氣口一診,猶爾舛謬,故錄此以備學者覽焉)。
白話文:
全身上下都應該是一致的,不能有失衡的情況。如果一候(脈搏跳動一次)後出現問題,就會生病;兩候後病情就會加重;三候後病情就會危急,所謂的「後」是指不能同時出現(張澹初說:這是古代聖人慎重考慮後得出的結論。全身脈搏轉動,病症就無處可藏。現在卻廢除了這兩候,只用氣口的脈搏來診斷,這種做法錯誤百出,所以記錄下來供學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