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昌

《脈訣新編》~ 卷二 (2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3)

1. 診妊婦欲產及產難脈歌

欲產之脈號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夜半覺來應分誕,來朝日午定知生(離經者,是脈離其常處也。脈一呼三至,一吸三至,呼吸六至。六至者,疾之之脈也。此緣胎元將產,氣血流暢之速,故疾數而六至也。亦有沉細而滑疾,呼吸一二至者,亦曰離經。

楊氏曰:既是將產,氣血流暢,而脈疾數,六至曰離經,何以又沉細而滑亦曰離經?曰人之氣血藏府,殊非一等,此乃胎元將產,氣血聚於衝任下元,故不能應於脈也,但滑疾數疾可見氣血流暢之象,再加腰痛必欲產矣,故夜半覺必知來日午可生。如腹痛而腰未痛者,是轉胎,未必就產)。

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上冷子當死,腹中須遺母歸冥(孕婦有產難之患,皆平素將息失宜,或氣血虛弱,所以臨產艱難;或驚動太早,而胞漿先破下而乾涸,連日不產也。既是難產,則氣血耗費,以致身體寒熱,舌青黑而死,乃陰陽兩虛,心氣將絕。經曰:陽虛惡寒,陰虛發熱,故寒熱交作而戰慄也。

舌乃心之苗,舌上青黑,冷者水剋火也,故知子母俱死也)。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斷定然;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總高判(赤面舌青者,赤屬心,青屬肝,為木火相生,心血流通,故知妊婦不死,若唇口俱青而又吐沫者,唇口屬脾,青色見之,為木來剋土,主脾胃氣絕而母子俱死矣。沫者,脾之涎,脾絕不能收故也)。

面青舌赤沫又頻,母死子活自分明;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先哲不虛陳(產難生死之驗全以面舌候者,蓋五藏精華皆聚於面。舌乃心之苗也,面青知母死,舌赤知子活,面赤知母活,舌青知子死,面舌唇口俱青,則母子俱死矣。自身重體熱至此病不以脈候而知生死者,以臨產脈亂不可定也,故察脈不可知矣)。

白話文:

[診妊婦欲產及產難脈歌]

想要知道孕婦是否即將分娩,可以觀察其脈象是否離經,也就是脈象呈現出異常的現象。具體來說,如果脈象表現為沉細且滑,這種脈象被稱為離經脈。通常在半夜時,孕婦會感到不適,這可能是分娩的前兆,到了次日中午,可以預測到她將會分娩。

然而,離經脈並非單一表現形式,脈象也可能出現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的情況,即呼吸六至。這種脈象被認為是快速脈,因為胎兒即將出生,導致孕婦的氣血流動速度加快。此外,也有脈象沉細而滑,且呼吸在一至二之間的情況,同樣被視為離經脈。

楊氏指出,即將分娩的孕婦,由於氣血流動迅速,脈象快速,故被稱為離經脈。然而,為什麼脈象沉細而滑也被視為離經脈呢?這是因為不同人的氣血狀況和臟腑功能存在差異。在胎兒即將出生時,氣血聚集在下焦的衝脈和任脈,因此無法在脈象上充分反映出來。然而,脈象滑疾和數疾仍能反映出氣血流動加速的跡象。如果孕婦同時出現腰痛,那就可以確信她即將分娩。若孕婦腹部疼痛,但腰部未感到疼痛,這可能是胎位不正,不一定馬上進入分娩階段。

孕婦如果身體沉重,伴隨發熱和頻繁的寒顫,舌下的脈絡呈現黑色或青色,舌頭上部冰冷,這些都是子宮內胎兒可能死亡的徵兆。若孕婦腹部劇烈疼痛,而腰部尚未感到疼痛,這可能是胎位不正,不一定即刻進入分娩階段。產程困難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平時生活作息不當、氣血虛弱、過早驚嚇導致羊水破裂乾涸等。一旦發生產難,孕婦的氣血會大量消耗,導致身體寒熱交錯,舌頭青黑,顯示陰陽兩虛,心氣衰竭。根據中醫理論,陽虛會引起畏寒,陰虛會導致發熱,因此孕婦會出現寒熱交錯和戰慄的症狀。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如果舌頭青黑且冰冷,表示水克火,預示著孕婦和胎兒都將面臨死亡。

孕婦面色紅潤,但舌頭卻呈現青色,這種情況下,母親可能存活,而胎兒可能死亡。反之,如果母親嘴脣和口腔都呈現青色,並且伴有泡沫,則母親和胎兒都可能死亡。面色紅潤表示心臟功能正常,而舌頭青色則顯示肝臟問題,屬於木火相生的範疇。心臟血液流通正常,因此母親生命無虞。但如果嘴脣和口腔都呈現青色,並伴有泡沫,這表示脾臟功能衰竭,主導脾胃氣絕,母親和胎兒都將死亡。泡沫是脾臟分泌的唾液,脾臟功能衰竭無法控制,因此會出現泡沫。

面色青色,舌頭紅色,且伴有頻繁泡沫,這表示母親可能死亡,而胎兒可能存活。若不相信這種判斷方法,可以進一步觀察,這種理論並非空穴來風。在產難的情況下,通過面部、舌頭和嘴脣的顏色變化來判斷生死,因為五臟的精華都集中在面部。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面色青色表示母親可能死亡,舌頭紅色表示胎兒可能存活。面色紅潤表示母親可能存活,舌頭青色表示胎兒可能死亡。如果面色、舌頭、嘴脣都呈現青色,則母親和胎兒都可能死亡。在產難的情況下,由於脈象混亂,無法單純依賴脈象來判斷生死,因此必須觀察面部、舌頭和嘴脣的顏色變化。

2. 診新產生死脈歌

新產之脈緩滑吉,實大弦急死來侵(緩滑之脈乃脾胃氣和,故吉;實大弦急,乃肝木乘脾,故凶。然產後氣血虛弱,理宜緩弱,若實大弦急,乃反候也);若得重沉小者吉,忽來牢堅命不停(新產之婦,氣血虛損,脈沉細微小,脈症相合也;若牢堅有力,是為相反也)。寸口澀疾不調(曰)死,沉細附骨不絕(曰)生(產後見澀脈而疾急者,乃血損過多而火炎也,故死。沉細附骨又不絕,乃陰實根固之象,故生)。

審看症候分明記,常將此念注心經(言醫家須審察此症,記取分明,庶臨症不致茫然也)。

白話文:

【診斷產後婦女生死的脈象歌】

產後的脈象如果是緩和且滑順的就是好的徵兆,但如果脈象實大、緊繃且急促,那就表示有死亡的威脅正在逼近(緩和滑順的脈象表示脾胃的氣血運行正常,所以是好徵兆;但實大、緊繃且急促的脈象表示肝臟功能過度影響脾胃,這就是不好的預兆。然而,產後婦女的氣血本來就虛弱,理論上脈象應該是緩慢且弱的,如果出現實大、緊繃且急促的脈象,那就是反常的情況)。

如果得到的是深沉、微小的脈象,那就是好的徵兆,但如果突然出現堅硬且有力的脈象,那生命就無法持久了(產後婦女由於氣血損耗,脈象應當是深沉、細微且微小的,這是脈象與病徵相符合的表現;但如果脈象堅硬且有力,那就是脈象與病徵相反的情況)。

如果在寸口處摸到的脈象是粗糙且快速而不規則,那就表示死亡;但如果脈象是深沉、細微且緊貼著骨頭但又未斷絕,那就表示還能活著(產後如果摸到粗糙且快速的脈象,表示失血過多導致身體過熱,所以會死亡。但如果脈象深沉、細微且緊貼著骨頭又未斷絕,這表示陰氣仍然牢固,所以能存活)。

醫生必須仔細檢查病徵並清楚記住,這樣在面對病人時纔不會感到困惑。

3. 孕婦傷寒歌

婦人懷孕得傷寒,不與尋常治法看;表症里症須當察,熱極不止胎不安。試用仲景護胎法,譫狂煩衄各般參(此論妊娠傷寒也,一見此症,其胎必損,妊婦亦危急,用仲景護胎法可保,不可不知。陶節庵《傷寒全生集》曰:妊婦傷寒須要安胎為主,兼以傷寒治之。如專用發表攻裡之劑,損動胎氣,而妊婦亦難保。

其間表裡傳變,譫語狂熱,煩躁衄血,大小便秘結等症,俱照尋常傷寒治,只無傷動胃氣)。

白話文:

【孕婦感染風寒的情況】

當孕婦感染了風寒,其治療方式不能和一般人的處理方法相同;必須仔細觀察表面症狀和內在病狀,如果高燒持續不退,會讓胎兒處於不安定的狀態。

可以嘗試使用張仲景的保護胎兒療法,對於精神錯亂、煩躁、鼻出血等各種情況都有參考價值。(這段是討論孕婦感染風寒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病症,胎兒很可能受損,孕婦的生命也會陷入危急,使用張仲景的保護胎兒療法可能有保護作用,這一點非常重要。陶節庵在《傷寒全生集》中說:孕婦感染風寒時,主要目標應為安胎,同時也要治療風寒。如果單純使用發汗或攻擊內部的藥物,可能會損傷胎兒,孕婦也可能難以保住性命。

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如果出現精神錯亂、高燒、煩躁、鼻出血,以及大便或小便困難等症狀,應按照一般的風寒治療方式來處理,但切記不要傷害到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