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新編》~ 卷二 (11)
卷二 (11)
1. 四言脈訣
欲產之脈,散而離經。新產之脈,小緩為應。實大弦牢,其凶可明。
此一節產中之脈也。散而離經,離經者,離乎經常之脈也。胎動於中,脈亂於外,勢之必至也。產後氣血兩虛,見小緩之虛脈為吉,若見實大弦牢,凶可知矣。
奇經八脈,不可不察。直上直下,尺寸俱牢。中央堅實,衝脈昭昭。胸中有寒,逆氣裡急。疝氣攻心,支滿溺失。
奇經者,無表裡配偶之經也。八脈者,陽維也,陰維也,陽蹺也,陰蹺也,沖也,督也,任也,帶也。直上直下,弦長相似。尺寸俱牢,亦兼弦長,是以有逆氣裡急之證,疝氣攻心,氣逆而裡急也。支滿者,脹也。溺失者,衝脈之干腎也。此以下七脈皆奇經脈也。
直上直下,尺寸俱浮,中央浮起,督脈可求,腰背強痛,風癇為憂。
直上直下則弦長矣,尺寸俱浮,中央亦浮,則六部皆浮。又兼弦長,故其見證皆屬風象。大抵衝脈主裡,督脈主表也。
寸口丸丸,緊細實長,男疝女瘕,任脈可詳。
寸口者,統寸關尺三部也。丸丸、動貌。緊細實長,寒邪盛而實也。男疝女瘕,即少腹繞臍下切痛也。
寸左右彈,陽蹺可決;尺左右彈,陰蹺可別;關左右彈,帶脈之訣。
左右彈,緊脈之象也。陽蹺主陽絡,故應於寸;陰蹺主陰絡,故應於尺;帶脈如束帶之狀,在人腰間,故應於關。
尺外斜上,至寸陰維;尺內斜上,至寸陽維。
從右手手少陽三焦斜至寸上手陽明大腸之位,是陰維脈也。從左手足少陰腎經斜至寸上手太陽小腸之位,是陽維脈也。斜上者,不由正位,而上斜向大指名為尺外,斜向小指名為尺內,斜邪在陽維陽蹺則發癇,癇動而屬陽。邪在陰維陰蹺則發癲,癲靜而屬陰故也。
脈有反關,動在臂後,別由列缺,不幹證候。
反關脈者,脈不行於寸口,由列缺絡入臂後手陽明大腸之經也,以其不順行於關上,故曰反關。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此得於有生之初,非病脈也。令病人覆手診之方可見耳。
經脈病脈,非已昭詳,將絕之形,更當度量。
經常之脈,主病之脈,皆明於前矣。而死絕之脈,亦不可不察也,分列於後。
心絕之脈,如操帶鉤。轉豆躁疾,一日可憂。
經曰:脈來前曲後踞,如操帶鉤,曰心死。前曲者,謂輕取則堅強而不柔;後踞者,謂重取則牢實而不動,如持革帶之鉤,全失沖和之氣,但鉤無胃,故曰心死。轉豆者,即經所謂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狀,其短實堅強,真藏脈也。又曰心絕一日死。
肝絕之脈,循刃責責,新張弓弦,死在八日。
經曰: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又曰: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又曰肝絕八日死。
脾絕雀啄,又同屋漏,一似水流,還如杯覆。
舊訣曰:雀啄連來四五啄,屋漏少刻一點落。若水流,若杯覆,皆脾絕也。經曰脾絕四日死。
白話文:
四言脈訣
將要生產的脈象,會變得散亂且偏離正常的脈絡。剛生產完的脈象,應該是微弱而和緩的。如果出現脈象強勁、大而繃緊,就表示情況危險。
這一段講的是生產期間的脈象。散亂且偏離正常脈絡,表示脈象偏離了正常的規律。胎兒在子宮內活動,脈象在體外就會變得紊亂,這是自然會發生的現象。生產後,產婦的氣血都比較虛弱,如果出現微弱和緩的虛脈是好現象。但如果脈象強勁、大而繃緊,就表示情況很危險。
奇經八脈,是不能忽略觀察的。如果脈象直上直下,在寸關尺三處都感覺到堅硬,而且中間部位也堅實有力,這就表示是衝脈的脈象。如果胸口有寒氣,導致氣逆而裡急,或者有疝氣發作,攻到心口,並且有腹脹滿和尿失禁的情況,這些都和衝脈有關。
奇經指的是沒有表裡配對的經脈。八脈指的是陽維脈、陰維脈、陽蹺脈、陰蹺脈、衝脈、督脈、任脈、帶脈。這些脈象會呈現直上直下,像拉長的弦一樣,並且在寸關尺三處都感覺到堅硬。因此,會出現氣逆而裡急的症狀,疝氣會攻到心口,這是因為氣逆導致裡急。腹脹滿,是因為脹氣。尿失禁,是因為衝脈影響到腎的功能。以下要描述的七條脈象,都屬於奇經脈。
如果脈象直上直下,在寸關尺三處都感覺到浮起,而且中間部位也浮起,這表示是督脈的脈象。會有腰背僵硬疼痛,以及發生風癇的風險。
脈象直上直下,表示脈象像拉長的弦一樣。寸關尺三處都浮起,中間也浮起,表示六個部位的脈象都是浮的。再加上脈象像拉長的弦一樣,所以出現的症狀都屬於風邪的表現。總的來說,衝脈主管身體內部,而督脈主管身體表面。
如果寸口的脈象圓滑、感覺繃緊細長且有力,男性可能會出現疝氣,女性可能會出現癥瘕,這就是任脈的脈象。
寸口,是指寸關尺三處脈搏的總稱。圓滑的脈象,表示脈動的樣子。感覺繃緊細長且有力,表示寒邪很盛。男性出現疝氣,女性出現癥瘕,都指的是小腹繞著肚臍下方會感到疼痛。
如果寸部的脈象左右彈動,表示是陽蹺脈;如果尺部的脈象左右彈動,表示是陰蹺脈;如果關部的脈象左右彈動,表示是帶脈。
左右彈動,指的是緊脈的脈象。陽蹺脈主管身體陽經的絡脈,所以會反應在寸部;陰蹺脈主管身體陰經的絡脈,所以會反應在尺部;帶脈像束帶一樣環繞腰部,所以會反應在關部。
如果尺部脈象向外斜向上,延伸到寸部,這屬於陰維脈;如果尺部脈象向內斜向上,延伸到寸部,這屬於陽維脈。
從右手的手少陽三焦經,斜向延伸到寸部的手陽明大腸經的位置,這是陰維脈。從左手的足少陰腎經,斜向延伸到寸部的手太陽小腸經的位置,這是陽維脈。斜向上,表示不是走正常的脈絡位置,而是向上斜著走,斜向大拇指方向,稱為尺外,斜向小指方向,稱為尺內。斜的邪氣如果在陽維脈和陽蹺脈,就會引起癲癇,癲癇發作時會屬於陽證;如果邪氣在陰維脈和陰蹺脈,就會引起癲病,癲病發作時會屬於陰證。
有時候脈象會出現在反關的位置,動脈在手臂後方,是從列缺穴處分支出來的,這不會影響到疾病的診斷。
反關脈是指脈搏沒有在寸口位置跳動,而是從列缺穴進入手臂後方的手陽明大腸經。因為它沒有正常地在關部的位置跳動,所以稱為反關。有的人是一隻手有反關脈,有的人是兩隻手都有反關脈。這是天生就有的現象,並不是疾病造成的。需要病人將手心朝下才能診斷出來。
經脈的正常和異常,前面都已經說清楚了。但快要死亡的脈象,更需要仔細評估。
正常的脈象、疾病的脈象,前面都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但是瀕臨死亡的脈象,也必須加以觀察,將在後面分別說明。
心臟快要衰竭的脈象,摸起來像是在彎曲的帶鉤。脈搏跳動快速且不穩定,這種情況一天內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經典說:脈象來時前曲後踞,像是在彎曲的帶鉤,表示心臟快要衰竭。前曲,指的是輕輕按壓就會感覺到脈象堅硬而不柔軟;後踞,指的是重按時會感覺到脈象牢固不動,像是在拿著皮革帶子的鉤子一樣,完全失去了沖和之氣,只有鉤子沒有胃氣,所以說這是心臟快要衰竭。轉豆,指的是脈象像薏苡籽一樣,顆粒狀且短而堅硬,這是真臟脈。又說,心臟衰竭一天內就會死亡。
肝臟快要衰竭的脈象,摸起來像是在刀刃上滑動,或是像新張的弓弦一樣繃緊,這種情況八天內就會死亡。
經典說:真肝脈來時,中外都感覺到急促,像是在刀刃上滑動。又說:脈搏來時急促且有力,像新張的弓弦一樣繃緊,表示肝臟快要衰竭。又說,肝臟衰竭八天內會死亡。
脾臟快要衰竭的脈象,像小鳥啄食一樣短促,或是像屋漏水一樣滴滴答答,又像水流一樣,或是像杯子翻過來一樣。
舊的訣竅說:脈搏像小鳥啄食一樣,連續啄四五下,或者像屋漏水一樣,間隔一段時間滴一下。脈搏如果像流水一樣,或者像杯子翻過來一樣,都表示脾臟快要衰竭。經典說,脾臟衰竭四天內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