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昌

《脈訣新編》~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四言脈訣

○弱脈者,沉而極細軟也。○細脈者,沉細而直且軟也。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緩脈和勻,春柳相似。遲細為澀,往來極滯。結則來緩,止而復來。代來亦緩,止數不乖。

此以遲脈提綱,而緩澀結代四脈之兼乎遲者統匯於下也。○遲脈者,往來遲慢,為不及之象。○緩脈者,一息四至,往來和勻,春風微吹柳梢,此確喻也,即胃氣脈也。○澀脈者,遲滯不利狀,如輕刀刮竹。舊一止復來者,非也。○結脈者,遲而時有一止也。○代脈者,遲而中止,不能自還,且止有定數,如四時之有禪代,不愆其期也,故名曰代。

數脈屬陽,一息六至。往來流利,滑脈可識。有力為緊,切繩極似。數時一止,其名為促。數如豆粒,動脈無惑。

此以數脈提綱,而取滑緊促動四脈之兼乎數者,統匯於下也。○數脈者,往來急數,為太過之象。○滑脈者,滑而不滯,如珠走盤也。○緊脈者,緊急有力,左右彈手。切繩者,喻其緊,亦喻左右彈也。○促脈者,數而時有一止,如疾行而蹶也。○動脈者,形如豆粒,厥厥動搖,兩頭俱俯,中間高起,故短如豆粒。

舊云上下無頭尾,則上不至寸為陽絕,下不至尺為陰絕,是死絕之脈,非動脈也。仲景云: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由是則寸尺皆有動脈,謂獨見於關者,誤矣。

別有三脈,短長與弦。不及本位,短脈可原。過於本位,長脈綿綿,長而端直,狀類弓弦。

此短長與弦三脈,非浮沉,遲數可括,故別列於此。○短者短縮之象。○長者相引之象。○弦者勁而端直之象。按戴同父曰:關不診短。若短脈見於關上,是上不通寸為陽絕,下不通尺為陰絕矣。

一脈一形,各有主病。脈有相兼,還須細訂。

前所載者,皆脈之形象。然有所主之病,有相兼之脈,更須細加考訂。此以下至女胎三月句,凡有十三節,各明其脈主某病,而相兼之脈盡在其中矣。

浮脈主表,府病所居。有力為風,無力血虛。浮遲表冷,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濕。

六府屬陽,其應在表,故浮主府病也。浮而有力,則知風邪所幹。邪氣盛則實,有餘之象也。浮而無力,則知陰血虧損,正氣奪則虛,不足之象也。脈浮主表,脈遲主冷,浮遲兼見則為表冷也。浮脈主風,數脈主熱,浮數兼見則為風熱也。緊脈為寒,浮緊兼見則為風寒也。緩脈主濕,浮緩兼見則為風濕也。

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火,浮微勞極,浮濡陰虛,浮散虛劇,浮弦痰飲,浮滑痰熱。

暑傷氣,氣虛則脈虛,故浮虛為傷暑也。失血之脈必芤,如吐血下血之類,芤脈自兼浮,非浮脈兼芤也。洪主火,洪而兼浮,知為虛火。微為氣血俱虛,故主勞極,此亦微脈自兼浮也。血屬陰,其應在下,濡脈按之而軟,故為陰虛。散者,散亡之義,虛極所致,劇即極也。弦者,風木之象,浮亦為風,故為痰飲,乃風痰也。

白話文:

四言脈訣

弱脈是沉在底下,極其細小柔軟的脈。細脈是沉在底下,細小且直又柔軟的脈。

遲脈屬陰,一息跳三下。緩脈和緩均勻,像春天的柳枝一樣。遲脈加細脈則變成澀脈,脈的跳動非常不順暢。結脈是跳動慢,而且會不規則地停止一下又恢復。代脈也是跳動慢,而且會停止,但停止的次數是固定的。

這裡是以遲脈作為綱領,把緩、澀、結、代這四種脈象中帶有遲脈特性的脈象歸納在一起。遲脈的跳動是慢而遲鈍的,是不足的表現。緩脈是一息跳四下,脈的跳動和緩均勻,就像春風輕輕吹拂柳梢,這是很貼切的比喻,也是胃氣平和的脈象。澀脈是跳動遲滯不順暢的狀態,像用輕刀刮竹子一樣。過去說的停一下又跳的不是澀脈。結脈是跳動慢,但會不時地停止一下。代脈是跳動慢而且會停止,但無法自己恢復,停止的次數是固定的,就像四季輪替一樣,不超過一定的時間,所以叫代脈。

數脈屬陽,一息跳六下。脈的跳動流暢,就是滑脈。跳動有力的是緊脈,像用手摸繩子一樣的感覺。數脈時不時地停止一下,就叫促脈。數脈的跳動像豆粒一樣,就是動脈。

這裡是以數脈作為綱領,把滑、緊、促、動這四種脈象中帶有數脈特性的脈象歸納在一起。數脈的跳動是急促而快的,是過多的表現。滑脈是跳動流暢不滯澀,像珠子在盤子裡滾動一樣。緊脈是跳動緊急有力,左右彈手。摸繩子是比喻緊脈的緊張感,也比喻左右彈動的感覺。促脈是跳動快而且會時不時停止一下,像快走時突然跌倒一樣。動脈的形狀像豆粒,跳動時會晃動,兩頭低中間高,所以短得像豆粒。

以前說上下都沒有頭尾,上面摸不到寸脈代表陽氣斷絕,下面摸不到尺脈代表陰氣斷絕,這是死脈,不是動脈。張仲景說:陽氣動則會出汗,陰氣動則會發熱,由此可見寸脈和尺脈都有動脈,認為只有關脈有動脈是錯誤的。

另外還有三種脈,短脈、長脈和弦脈。短脈是跳動的位置沒有到正常的地方。長脈是跳動的位置超過了正常的地方。長脈而且端直,像弓弦一樣。

這三種脈,短脈、長脈和弦脈,不是浮沉和遲數的脈象可以概括的,所以單獨列出來。短脈是跳動收縮的樣子。長脈是跳動延伸的樣子。弦脈是跳動強勁且端直的樣子。戴同父說:關脈不診斷短脈。如果關脈出現短脈,代表上面不通到寸脈,是陽氣斷絕,下面不通到尺脈,是陰氣斷絕。

每一種脈象都有自己的形態,也各有對應的疾病。脈象有時會兼夾其他脈象,需要仔細辨別。

前面所說的,都是脈象的形態。但每種脈象都有對應的疾病,有時脈象會兼夾其他脈象,需要更加仔細的診斷。以下到提到懷孕三個月的脈象,總共有十三個段落,每一段都說明脈象主什麼疾病,兼夾脈象的狀況也會包含在其中。

浮脈主表證,是六腑有病。浮脈有力代表有風邪,浮脈無力代表血虛。浮脈跳動慢代表表寒,浮脈跳動快代表風熱,浮脈跳動緊張代表風寒,浮脈跳動緩和代表風濕。

六腑屬陽,其反應在體表,所以浮脈主六腑的疾病。浮脈有力,就知道是風邪引起的。邪氣強盛就是實證,是多餘的表現。浮脈無力,就知道是陰血虧損,正氣衰弱就是虛證,是不足的表現。脈浮主表,脈遲主寒,浮脈和遲脈同時出現就是表寒。浮脈主風,數脈主熱,浮脈和數脈同時出現就是風熱。緊脈主寒,浮脈和緊脈同時出現就是風寒。緩脈主濕,浮脈和緩脈同時出現就是風濕。

浮脈虛弱代表中暑,浮脈空虛代表失血,浮脈洪大代表虛火,浮脈微弱代表過度勞累,浮脈濡軟代表陰虛,浮脈散亂代表虛弱到極點,浮脈像弓弦一樣代表有痰飲,浮脈滑利代表有痰熱。

中暑會耗氣,氣虛就會脈虛,所以浮脈虛弱代表中暑。失血的脈象一定是空虛的,像吐血或下血之類的,空虛的脈象自然會帶有浮脈,而不是浮脈兼有空虛脈。洪脈主火,洪脈兼有浮脈就知道是虛火。微脈是氣血都虛,所以主過度勞累,微脈本身就帶有浮脈。血屬陰,反應在下,濡脈按下去是軟的,所以代表陰虛。散脈是散失的意思,是虛弱到極點造成的,劇就是極的意思。弦脈代表風木,浮脈也是代表風,所以代表痰飲,也就是風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