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昌

《脈訣新編》~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醫林改錯》藏府圖

直隸玉田縣王清任,將親見諸臟腑顯隱之形,繪於《醫林改錯》書中,曰:此書非治病全書,乃記藏府之書也。其中嘗有不實不虛之處,後人倘遇機會親見藏府,精察增補,抑又幸矣。

白話文:

直隸玉田縣的王清任將他親眼所見的各種內臟器官的顯露和隱藏形態繪製在《醫林改錯》書中,並說道:這本書並非一部治療疾病的完整著作,而是記錄內臟器官的一本書。其中有些地方可能有不真不假的情況,後人倘若有機會親自見到內臟器官,可以仔細觀察並加以補充,這將是十分幸運的事情。

2. 會厭左右氣門衛總管榮總管氣府血府記

欲知藏府體質,先明入氣出氣與進飲食之道路。古人謂舌根後名曰喉者,候也,候氣之出入,即肺管上口是也。喉之後名曰咽,咽者、嚥也,咽飲食入胃,即胃上口是也。謂咽以納食,吸以納氣,為千古不易之定論。自《靈樞》至今,四千年來無人知其錯而改正者。如咽,咽飲食入胃,人所共知;惟喉,候氣之出入一節,殊欠明白。

白話文:

想要了解內臟的體質,先要弄清楚吸氣、呼氣和飲食的通路。古時候的人把舌根後面叫做「喉」,用來觀察氣息的進出,也就是肺管的上端。喉嚨的後面叫做「咽」,「咽」的意思是吞嚥,把食物嚥入胃中,也就是胃的上端。說「咽」是為了攝入食物,「吸」是為了攝入氣息,這是千古不變的定論。從《靈樞》到現在,四千年來沒有人知道它的錯誤而加以改正。比如說「咽」,吞嚥食物進入胃中,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可唯獨「喉」,觀察氣息進出的這一部分,十分不明確。

不知肺兩葉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下有小片亦向胸,肺管下分為兩杈,入肺兩葉,每權分九中杈,每中權分九小杈,每小杈長數小枝。枝之盡頭處,並無孔竅,其形彷佛麒麟菜。肺外皮亦無孔竅,其內所存皆浮白沫。肺下實無透竅,亦無行氣之二十四孔。先賢論吸氣則肺滿,呼氣則肺虛,此等錯誤不必細辯。

白話文:

不知道肺臟是由兩片葉子組成的,這兩片葉子朝著相反的方向,上面有四個尖端朝向胸腔,下面有小片狀的結構也朝向胸腔。肺部氣管向下分為兩個分支,進入肺部的兩片葉子。每一個分支再分為九個中型分支,每個中型分支再分為九個小分支,每個小分支又長出許多小細枝。小細枝的末端沒有孔洞,形狀像麒麟草。肺的外層皮膚也沒有孔洞,裡面儲存的東西都是漂浮的白色泡沫。肺的下方沒有貫通的孔洞,也沒有所謂的二十四個行氣孔。過去的醫家說吸氣時肺部會飽滿,呼氣時肺部會空虛,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不必細緻辨別。

人氣向里,吸則肚腹滿,大非肺滿;大氣向外,呼則肚腹虛小,非肺虛小。出氣入氣,吐痰吐飲,唾津流涎,與肺毫無干涉。肺管之後,胃管之前,左右兩邊凹處有氣管兩根,其粗如筋,上口在會厭之下,左曰左氣門,右曰右氣門,痰飲津涎由此氣管而出。古人誤以咳嗽喘急哮吼等症為肺病者,因見其症自胸中來。

白話文:

呼吸時氣息向內吸,就會覺得腹部脹滿,這並非是肺臟脹滿;呼吸時氣息向外呼,就會覺得腹部縮小,這也非是肺臟縮小。吐氣、吸氣、吐痰、吐水、流口水這些行為,都跟肺臟沒有關係。肺管後面,胃管前面,兩側凹陷處有兩根氣管,它們像筋一樣粗,上口位於會厭下方,左邊的是左氣門,右邊的是右氣門,痰、水、口水都是從這兩根氣管中輸出的。古代人誤以為咳嗽、氣喘、哮吼等症是肺病,是因為他們看到這些症狀都出現在胸部。

再者,臨症查有外感用發散而愈,有燥痰用清涼而愈,有積熱用攻而愈,有氣虛用補中而愈,有陰虧用滋陰而愈,有瘀血用逐瘀而愈,洋洋得意,立言著書,以為肺病無疑。不知左氣門、右氣門兩管,由肺管兩傍下行至肺管前面半截處,歸併一根如樹,兩杈歸一本,形粗如筋,下行入心,由心左轉出,粗如筆管,從心左後行,由肺管左邊過肺入脊前,下行至尾骨,名曰衛總管,俗名腰管。自腰以上向腹長兩管,粗如筋,上一管通氣府,俗名雞冠油,如倒提雞冠花之狀。

白話文:

此外,臨牀觀察發現,外感時使用發散療法可以治癒;燥痰時使用清涼療法可以治癒;積熱時使用攻療法可以治癒;氣虛時使用補中療法可以治癒;陰虛時使用滋陰療法可以治癒;瘀血時使用逐瘀療法可以治癒。這些醫生洋洋自得,紛紛著書立說,聲稱肺病無疑。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左氣門、右氣門這兩條管子,從肺管兩側下行到肺管前面一半的地方,合併成一條像樹一樣,兩根樹枝合為一根,形狀粗如肌腱,下行進入心臟,從心臟左邊轉出,粗如筆管,從心臟左後方行進,從肺管左側經過肺臟,進入脊椎前面,下行到尾骨,叫做衛總管,俗稱腰管。從腰部以上到腹部有兩根管子,粗如肌腱,上面的一根管子通向氣府,俗稱雞冠油,形狀就像倒掛著的雞冠花。

氣府乃抱小腸之物,小腸在氣府是橫長,小腸外氣府內乃存元氣之所。元氣即火,火即元氣,此火乃人生命之源,食由胃入小腸,全仗元氣蒸化。元氣足則食易化,元氣虛則食難化,此記向腹之上一管、下一管,大約是通男子之精道、女子之子宮。獨此一管,細心查看,未能查驗的確,所以疑似,以俟後之業醫者倘遇機會,細心楂看,再補衛總管。

白話文:

氣府是指包裹小腸的部位。小腸在氣府內呈橫向延伸。氣府外的部位稱為元氣所存在的地方。元氣也就是火,火也就是元氣。這種火是人體生命之源。食物從胃進入小腸,完全依靠元氣蒸化。元氣充足,食物容易消化;元氣虛弱,食物難以消化。記載中提到的腹中有一上一下兩條管道,大致是通往男子精道和女子子宮的。這兩條管道很細,即使仔細觀察,也無法確定。因此只有疑似,有待後世醫師根據機會,仔細驗證,再補充確定的答案。

對背心兩邊有兩管,粗如筋,向兩肩長,對腰兩管連兩腎,腰下有兩管通兩胯,腰上對脊正中有十一短管連脊。此管皆行氣,行津液,氣足火旺,將津液煎稠者,稠者名曰痰。氣虛火衰,不能煎熬,津液必稀,稀者名曰飲。痰飲在總管,以管中之氣上攻下行,過心由肺管前氣管中出左右氣門。

白話文:

在後背兩側,有兩根像筋一樣粗的管子,向上延伸到兩肩;在腰部,兩根管子連接著兩個腎臟;腰部以下,兩根管子連接著兩個胯部;腰部正中,對著脊椎骨,有十一根短管子連接著脊椎。

這些管子都負責輸送氣和津液。當氣充足,火力旺盛時,津液會被煎煮得濃稠,稱為痰。當氣虛,火力衰弱時,津液無法被煎煮,就會稀薄,稱為飲。

痰飲會聚集在總管中,隨著管中的氣,從下往上,從心臟通過肺部氣管,再從左右兩側的氣門排出。

痰飲津液本氣管中物,古人何以誤為肺中物?因不知肺管前有氣管相連而長,止知痰飲津涎自胸中來,便疑為肺中物,總是未親見臟府之故。手握足步,頭轉身搖,用行舍藏,全憑此氣。人氣向里,吸則氣府滿,氣府滿則肚腹大;氣向外呼,則氣府虛,氣府虛則肚腹小。衛總管行氣之府,其中無血。

白話文:

痰液、津液、本氣這些物質原本是位於氣管裡,古代人為什麼錯認為它們是在肺裡呢?因為他們不知道肺部的氣管前面連接著一個很長的氣管,只知道痰液、津液自胸部產生,就誤以為它們是來自肺部。這都是因為沒有親自看過臟腑的緣故。用手握住腳步,頭部轉動、身體搖晃,使用四肢活動、休息藏身,這些動作全都是靠著這口氣。人氣向內吸入時,氣府就會充滿,氣府充滿時肚子就會變大;人氣向外呼出時,氣府就會空虛,氣府空虛時肚子就會變小。衛總管就是掌管氣的官府,裡面沒有血。

若血歸氣府,血必隨氣而出,上行則吐血衄血,下行則溺血便血。衛總管之前相連而長,粗如筋,名曰榮總管,即血管,盛血,與衛總管長短相等。其內之血由血府灌溉。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紙,最為堅實,前長與心口凹處齊,從兩脅至腰上順長如坡,前高後低,低處如地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精汁詳胃津門條下。

前所言會厭,即舌後之白片。乃遮蓋左右氣門之物也。

3. 津門津管遮食總提瓏管出水道記

嚥下胃之一物,在禽名曰嗉,在獸名曰肚,在人名曰胃。古人畫胃圖,上口在胃上名曰賁門,下口在胃下名曰幽門,言胃上下兩門不知胃是三門;畫胃豎長,不知胃是橫長,在腹是平鋪臥長。上口賁門向脊,下底向腹,下口幽門亦在胃上;偏右脅向脊門之左寸許,另有一門名曰津門。津門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

白話文:

當我們吞下東西後,這些東西會進入不同的部位:在鳥類稱為嗉囊,在獸類稱為肚,在人體中則稱為胃。

古代醫書中的胃部圖示,只畫了胃的上口(賁門)和下口(幽門),卻沒有顯示胃有第三個口。他們將胃畫成直立的長條形,但實際上,胃是橫臥在腹部並呈扁平的長形。

胃的上口賁門朝向脊椎,底部朝向腹部,下口幽門也位於胃的上部。在右脅靠近脊椎的地方,有一個偏向左邊約一寸的小門,稱為津門。

在津門的上方有一條管子,稱為津管,是胃中精液和液體流出的通道。

精管一物最難查看,因上總提遮蓋。總提俗名胰子,其體長於賁門之右,幽門之左,正蓋津門。總提下前連氣府接小腸,後接提大腸。在胃上後連肝,肝連脊,此是膈膜以下,總提連貫胃、肝、大小腸之體質。飲食入胃,食留於胃,精汁水液先由津門流出入津管,津管寸許外分三杈,精汁清者入髓府化髓,精汁濁者,由上杈臥則入血府隨血化血,其水液由下杈從肝之中間穿過入脾。脾中間有一管,體相玲瓏,名曰瓏管。

白話文:

胰臟非常難以觀察,因為總提器官遮蓋著它。總提俗稱胰臟,它的形狀比賁門還長,位於幽門的左側,正好覆蓋著津門。總提的下方和前面連接著氣府,接著小腸,後方連接著大腸。在胃的上方,總提連接著肝臟,肝臟連接著脊椎,這是橫膈膜以下,總提連接胃、肝、大腸和小腸的構造。食物進入胃部,食物留在胃中,精華和液體先從津門流入津管,津管大約一寸長,分出三個分支,精華清澈的部分進入髓府轉化為骨髓,精華渾濁的部分從上方分支進入血府,隨血液轉化為血液,液體從下方分支穿過肝臟中間,進入脾臟。脾臟中間有一條管道,形狀玲瓏,稱為瓏管。

水液由瓏管分流兩邊入出水道。出水道形如魚網,俗名網油。水液由出水道滲出泌入膀胱,化而為尿。出水道出水一段體楂最難。自嘉慶二年看臟腑時,出水道有滿水鈴鐺者,有無水鈴鐺者,於理不甚透徹。以後診病查看久病壽終之人,臨時有多飲水者,有少飲水者,有不飲水者,故後其水仍然在腹。以此與前所看者參考,與出水道出水一節,雖然近理,仍不敢為定準。

白話文:

體內的液體通過腎臟的輸尿管分流,分別流入輸尿管的上下兩端。輸尿管下端的部分結構就像魚網,俗稱網膜。液體從輸尿管下端滲透出來,進入膀胱,轉化為尿液。輸尿管下端排出的液體最難被身體吸收。自嘉慶二年以來,我觀察過許多人的內臟。發現有些人的輸尿管下端充滿了液體,而另一些人的則沒有。對於這種現象的原理,我還沒有徹底弄清楚。後來,我診治了很多久病而亡的人,臨終前有的人喝了很多水,有的人喝了少量的水,還有的人根本沒有喝水。但他們死後,其腹腔中仍然有液體。我將這些情況與之前所觀察到的比較,雖然我認為輸尿管下段的液體排出與以上情況有關,但也不敢肯定。

後以畜較之,遂喂遂殺之畜,網油滿水鈴鐺;三四日不喂之畜殺之,無水鈴鐺,則知出水道出水無疑。前言飲食入胃食留於胃,精汁水液自津門流出,津門既孔如筋大,能向外流精汁,水液浠粥,豈不能流出津門?雖孔如筋大,其處胃體甚厚,四圍擠靠縮小,所以水能流出而食不能出。況胃之內津門之左一分遠,有一疙瘩,形如棗大,名曰遮食,乃檔食於水之物。

白話文:

後來用豬來做實驗,剛餵完又立刻殺死的豬,網油上充滿水滴狀的脂肪;三、四天沒餵食的豬殺死後,沒有水滴狀的脂肪,由此知道水從水道排出無疑。前面說,食物進入胃部,食物留在胃中,精華液體從津門流出,既然津門的孔徑像筋那樣大,能向外流出精華液體,稀飯狀的水液,豈不能從津門流出?雖然孔徑像筋那樣大,但它的位置在胃體上很厚,周圍擠壓收縮,所以水能流出而食物不能流出。況且胃內津門的左側有一部分凸起,形狀像棗子大小,稱為遮食,是阻擋食物和水接觸的東西。

待精汁水液流盡,食方腐熟,漸入小腸,化而為糞。小腸何以化食為糞?小腸外有氣府,氣府抱小腸,小腸外、氣府內乃存元氣之所,元氣化食。此處與前氣府參看,化糞入大腸自肛門出,此篇記精汁由胃出津門生精生血;水液由瓏管出水道,入膀胱為尿;食由胃入小腸,元氣蒸化為糞之原委也。

白話文:

等到精華和津液完全流失,食物已經腐爛成熟,逐漸進入小腸,轉化為糞便。小腸為什麼能將食物轉化為糞便呢?小腸外面有氣府,氣府包裹著小腸,小腸外面、氣府裡面纔是元氣所在的地方,元氣消化食物。這裡對應前面的氣府,化成的糞便進入大腸,從肛門排出。這篇文章記載了精華從胃出來,經津門生成精血;津液從嚨管出來,經水道進入膀胱,形成尿液;食物從胃進入小腸,元氣蒸化食物,形成糞便的過程。

昌按:上卷所繪叔和十二經臟腑表裡圖,確確鑿鑿不可改易。今王清任之新圖所增左氣門右氣門、血府、衛總管、榮總管、津門津管、總提、遮食、瓏管、出水道,皆由親見藏府所得而知,故繪圖立記以補前人所未備。圖中不見包絡、三焦斯為闕點,而小腸暗藏於氣府,膽附於肝,無容辯駁。

白話文:

昌按:上卷所繪製的叔和十二經臟腑表裡圖非常準確,不能隨意改動。現在王清任的新圖增加了左氣門、右氣門、血府、衛總管、榮總管、津門津管、總提、遮食、瓏管、出水道,這些都是他親眼看到臟腑而得知的,因此繪製圖表以補充前人未備之處。圖中沒有出現包絡、三焦,這是其中的遺憾之處。而小腸隱藏在氣府中,膽附著在肝上,這些都是不可爭辯的。

第後代注家強辯《難經》三焦有名無狀之訛,故餘篇首立《脈訣》論,闡明包絡三焦,評以一外府一外藏,確無疑矣。

白話文:

後世的注釋家硬要辯解《難經》中三焦這個說法有名無實的錯誤,所以我一開始就提出《脈訣》的論述,說明三焦涵蓋著包絡,把它們評為一個外府和一個外藏,這一點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