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昌

《脈訣新編》~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診脈入式歌

左心小腸肝膽腎(左者左手也,此言左手寸關尺之三部也。左寸心與小腸動脈所出,左關肝與膽動脈所出,左尺腎與膀胱動脈所出。歌句不言膀胱,蓋由字多,包括不盡。此三部,寸屬火而主溫,溫主發熱。肝屬木而主風,風主戰慄。尺屬水而主寒,寒主惡寒溫。風寒在表,是上有水也,治可汗之。

白話文:

左手的三部脈象(寸、關、尺)代表心、小腸、肝膽腎。

  • 左手寸脈:心和小腸的動脈相應,主溫熱。
  • 左手關脈:肝膽的動脈相應,主風氣。
  • 左手尺脈:腎和膀胱的動脈相應,主寒冷。

歌訣中未提及膀胱,是因為字數太多,無法全面涵蓋。這三部脈象中:

  • 寸脈屬火,主溫熱,過熱則發燒。
  • 關脈屬木,主風氣,過盛則戰慄。
  • 尺脈屬水,主寒冷,過寒則怕冷發熱。

風寒在體表,是因為身體表層有水分,可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每部一藏一府,府脈主浮,藏脈則沉,其取按之法,當依《難經》菽數。假令心部按六菽之重而得者心脈也浮於六菽音,小腸脈也。本部浮沉適中,悉之一息五至,此為平脈,不必更深求分別藏府之脈。餘部仿此。潔古曰,假令病人發熱無汗。惡寒,脈浮。緊,乃寒傷榮,可用麻黃湯主之。

白話文:

每一個人體器官都有一個藏(內臟)和一個府(消化器官),府的脈象較浮,藏的脈象較沉。取脈的方法應依據《難經》中所記載的穀粒重數。例如,按壓心臟部位,以六粒穀粒的重量按壓下去,按到的脈搏是心臟的脈搏,浮於六粒穀粒的脈象則是小腸的脈搏。這個部位的脈象浮沉適中,每呼吸約五次,這屬正常脈搏,不必再深分藏與府的脈象。其他部位可比照此方法。潔古說,如果病人發熱不流汗,怕冷,脈象浮且緊,這是寒邪侵犯人體表層,可用麻黃湯來治療。

如戰慄惡風,有汗,脈浮緩,乃風傷衛,可用桂枝。如往來寒熱,是尺寸脈交,以小柴胡湯兩和之。如發熱戰慄,葛根解肌湯主之。如戰慄脈浮弦,小青龍湯主之。如戰慄惡寒,脈沉弦、大青龍湯主之。如惡寒脈沉遲、麻黃附子細辛湯。以上皆解表之法),右肺大腸脾胃命(昌按:右尺命門無藏府之配,寄診決人生死,故曰命門實包絡三焦之位。右者、右手也,此言右手寸關尺之三部也。

白話文:

如果有發抖、怕風、出汗、脈象浮緩,這是風邪侵襲表衛,可以使用桂枝湯治療。

如果有寒熱往來,尺寸脈交替出現,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調和陰陽。

如果有發熱發抖,可以使用葛根解肌湯來解肌表邪。

如果有發抖、脈象浮弦,可以使用小青龍湯來治療。

如果有發抖、怕冷,脈象沉弦,可以使用大青龍湯來治療。

如果有怕冷、脈象沉遲,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

以上這些方法都是解表的方法。右尺脈位的大腸脾胃命門(註:右尺脈沒有固定的臟腑對應,但可以診斷生死,所以說命門實際上包括了包絡和三焦的位置。右尺脈指右手寸關尺三部。)

右寸肺與大腸動脈所出,右關脾與胃動脈所出,右尺胞絡與三焦動脈所出。歌句不言包絡、三焦,亦因包括不盡也。此三部寸屬金而主燥,燥主大便難;關屬土而主濕,濕主腹滿痛;尺屬相火,而主小便赤澀,濕燥熱在裡,是下有火也,治可之下。

白話文:

右手的寸脈對應肺和大腸動脈,右手的關脈對應脾和胃動脈,右手的尺脈對應胞絡和三焦動脈。「動脈」指的是血管。

傳統歌訣沒有提到「包絡」和「三焦」,是因為這些概念無法完全包含在內。這三個部位的寸脈都屬金,主控乾燥,乾燥會導致大便難以排出;關脈屬土,主控濕氣,濕氣會導致腹部脹痛;尺脈屬相火,主控小便發赤且疼痛。如果體內有濕、燥、熱,表明體內有「火」,需要通過瀉下治療。

潔古曰:假令病人大便難,脈沉數,小承氣湯主之;如腹滿痛甚而脈沉數,大承氣湯主之;如小便赤痛,大便腹滿痛,亦此藥主之;如小便腹痛而不滿,調胃承氣湯主之;如大實證,為不大便是也;如小便赤大便難,脹滿,宜大承氣湯主之。以上皆攻裡之症也。芒硝辛潤,治大便燥而難,厚朴枳實治腹滿痛,大黃治大便不通,及小便赤澀。

白話文:

潔古說:假設病人大便困難,脈搏沉細數,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治療;如果腹脹腹痛劇烈,脈搏沉細數,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小便赤痛、大便腹脹腹痛,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來治療;如果小便腹痛但不脹滿,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如果症狀嚴重,大便也不通暢;如果小便赤痛、大便困難、脹滿,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以上這些都是治療腸道內實證的方劑。芒硝性辛涼潤,可以治療大便乾燥難以排出的症狀;厚朴、枳實可以治療腹脹腹痛;大黃可以治療大便不通以及小便赤澀的症狀。

假令有表裡者,先解表後攻里也。如病人大便難、發熱,謂之溫燥,先解表,左宜桂枝,後攻里,右宜承氣湯。如戰而腹滿痛,謂之風濕,左宜桂枝湯,右宜承氣湯。如惡寒自汗,小便赫痛,宜桂枝麻黃湯,右宜承氣湯。凡六氣之病,脈與症相得者生,相反者死。色脈亦然。

白話文:

如果有表症(外感風寒)和裡症(內傷濕熱),應該先解除表症再治療裡症。例如:病人大便困難、發燒,稱為溫燥,先解除表症,左邊用桂枝湯,然後治療裡症,右邊用承氣湯。

如果腹部脹滿疼痛,稱為風濕,左邊用桂枝湯,右邊用承氣湯。

如果惡寒自汗、小便灼熱疼痛,適合桂枝麻黃湯,右邊用承氣湯。

所有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疾病,脈象和症狀相符的就生還,相反的就會死亡。氣色和脈象也是如此。

臨病人持診之時,宜細詳消息。此亦大約之言,不可執泥,印定眼目以誤病焉)。女人面北受氣看,寸關尺部同斷病(男子面南受氣,兩寸向南,兩尺向北,故寸脈常盛,尺脈常弱。女子面北受氣,兩尺向南,兩寸向北,故寸脈常弱尺脈常盛。診得男子得女人脈為不足,女人得男子脈為太過,皆病也。

白話文:

醫生在看診時,需要仔細瞭解病人的狀況。以上這些只是一般的說法,不能死記硬背,做出錯誤的判斷。

女性坐北朝南看診,三部脈象(寸、關、尺)的診斷與男性相同。(男性坐南朝北看診,左右兩寸向南,左右兩尺向北,所以寸脈通常強盛,尺脈通常虛弱。女性坐北朝南看診,左右兩尺向南,左右兩寸向北,所以寸脈通常虛弱,尺脈通常強盛。如果發現男性表現出女性的脈象,說明身體虛弱;女性表現出男性的脈象,說明身體過於強盛,這些都是疾病的徵兆。)

是故女人尺脈與男子尺脈常相反,其三部之候症,男女得病同斷之,詳見《難經》)。心與小腸居左寸,肝膽同歸左關定(心與小腸脈同居左手寸口,肝與膽脈同居左手關中也)。腎居左尺合膀胱(腎與膀胱脈同居左手尺部也),用意調和審安靖(承上文左手三部而言也)。

白話文:

因此,女性的寸脈和男性的寸脈通常相反,但三部脈的診斷症候,男女得病後判別相同,詳細內容可見《難經》。

心和大小腸位於左寸口,肝和膽都到左關脈而定(心和大小腸的脈同居於左手寸口,肝和膽的脈同居於左手關脈)。

腎位於左尺脈並與膀胱相合(腎和膀胱的脈同居於左手尺部),用心意協調來查明並安然平靜(承接上文左手的三部脈而說的)。

肺與大腸居右寸,脾胃脈從關裡認(肺與大腸之脈同居右手寸口,脾與胃脈同居右手關中)。右尺胞絡並三焦,用心仔細須尋趁(包絡與三焦同居右手尺部,命門亦寄診於此。言醫人仔細尋察病人之脈也)。若診他脈覆手取,要自看時仰手認(此言以手診脈之法也。若診他人之脈,必要覆著手取;要看自己之脈,必仰著手認也)。

白話文:

肺和大腸的脈絡位於右手寸口脈,脾和胃的脈絡位於右手關脈中。

右手尺脈部位,包絡和三焦的脈絡相並,心包絡的脈絡和命門的脈絡也寄居於此。醫生診脈時需要仔細尋找。

如果診斷別人的脈象,要用覆診法,即用自己的手蓋住病人的手來取脈;而如果診斷自己的脈象,則要用仰診法,即把自己的手仰著來取脈。

三部須教指下明,九候瞭然心裡印(三部者、寸關尺也。寸為上部,關為中部,尺為下部。上部法天,候胸中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候膈以下至臍之有疾者;下部法地,候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三部之中各得浮中沉三候。浮於上為陽,以候表;沉於下為陰,以候里;不浮不沉,上下之間謂之中,陰陽相半,以候胃氣。診脈之際,必教三部指下分明,九候瞭然印於心,何愁疾之不瘥也)。

白話文:

必須讓三部脈位(寸脈、關脈、尺脈)在手指下明顯感知,九種不同的脈象(浮、中、沉)在心中瞭若指掌(三部指寸脈、關脈、尺脈。寸脈代表上部,反映胸腔以上至頭部的疾病;關脈代表中部,反映膈膜以下至肚臍的疾病;尺脈代表下部,反映肚臍以下至腳的疾病。三部脈位中又各有浮、中、沉三種脈象。浮脈在上面為陽脈,反映表證;沉脈在下面為陰脈,反映裡證;不浮不沉,在上下之間為中脈,陰陽相半,反映胃氣。診脈時,必須讓三部脈位在手指下清楚分明,九種脈象清晰地印在心中,這樣纔不用擔心疾病無法治癒)。

大腸共肺為傳送(經云: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能傳化糟粕而出也。肺不能傳送,大腸乃肺之府,故連言之),心與小腸為受盛(經云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心不能化物、小腸乃心之府,故連言之),脾胃相通五穀消(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近於胃而膜相連,故能相通變化,而五穀消矣。

白話文:

大腸與肺相連,幫助傳送(經典記載:大腸是傳導的器官,能將糟粕變出體外。肺不能傳送,大腸是肺的府臟,所以連著說)。

心與小腸相連,負責受納和儲藏(經典記載:小腸是受納和儲藏的器官,能將食物化出體外。心不能消化食物,小腸是心的府臟,所以連著說)。

脾胃相通,五穀得以消化(脾胃是倉庫的器官,五味化出體外。脾接近胃,兩者膜相連,所以能相通而消化五穀)。

《內經》曰:肝之穀麥,心之谷黍,脾之谷粱,肺之谷稻,腎之谷豆,是五穀以配五藏,學者當知),膀胱腎合為津慶(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腎主五液,膀胱與腎連合而津液流通,乃為身之慶也)。三焦候法上下中,藏及胞絡皆相應(三焦者、上中下之三焦也。

白話文:

《內經》說:肝臟相應的食物是麥子,心臟相應的食物是小米,脾臟相應的食物是小米,肺臟相應的食物是大米,腎臟相應的食物是豆類。這五種穀物分別對應五臟,學習醫學的人必須知道這一點。膀胱和腎臟相通,形成水液循環(膀胱就像水庫,儲存著水液,而腎臟控管五種體液。膀胱和腎臟相連,使水液流通,滋養身體)。三焦負責聯絡上下中三部分,臟腑以及胞絡(即生殖系統)都相互對應(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在心下,下膈,胃上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出而不納。是三焦也,主持諸氣,徒有上中下之名而無其形,其經屬手之少陽而為外府。叔和於本文上下俱言一藏一府,在於寸關尺中,以候上中下之病,至於心包少火、三焦相火、命門亦相火也,同氣連枝,寄位於此部,決人生死。而膻中穴為氣海,生氣海在臍下一寸三分,故曰相應)。

白話文:

上焦位於心臟下方,膈肌上方,胃部上方,負責接收食物而不出。

中焦 位於胃的中部,不偏上也不偏下,負責消化食物和水分。

下焦 位於臍下、膀胱上方,負責分辨清濁,排出廢物而非接收。

這三焦統管人體各種氣機,它們只是有「上中下」之名,而沒有具體的形狀。它們的經絡屬於手少陽經,是人體的外府。

叔和在文章中提到:「一藏一府」,它們位於「寸關尺」脈象中,可以通過脈象來診斷上中下之病。至於心包少火、三焦相火、命門相火,它們同氣相連,寄居於此處,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膻中穴是氣海所在,生氣海位於臍下一寸三分,因此它們相互呼應。

肝膽同為津液府,能通眼目為清淨(肝之竅開於目,而膽附於肝,故肝膽之潤則津液自生,上通眼目,清明淨亮也)。智者能調五藏和,自然察認諸家病(言高明上智之土自能調和五藏六府,察認諸家之病也)。

白話文:

肝臟和膽囊都是身體液體的儲藏庫,可以使眼睛明亮清澈(肝臟連通著眼睛,而膽囊附著在肝臟上,所以肝臟和膽囊濕潤健康,身體液體就會自然產生,滋養眼睛,使眼睛明亮清晰)。有智慧的人可以調節五臟六腑的和諧,自然就能察覺和診斷各種疾病(意思是,真正智慧的人可以自行調節五臟六腑,察覺和診斷各種疾病)。

掌後高骨號為關,骨下關脈形宛然(掌之後高骨,乃手腕骨也。關脈見此骨下)。次第推排三部脈,配合天地人三元(下指先定準關脈,為之三部,然後排上下二部。上部法天,即寸也;中部法人,即關也;下部法地,即尺也,是以譬之三元)。關前為陽名寸口,關後為陰名尺澤(關以上謂之前,屬陽,名寸口;關以下謂之後,屬陰,名尺澤。關界乎中也。

白話文:

手部的後方高骨叫做「關門」,關門下的脈象清晰可見。

依次推按三部分脈象,分別對應天地人的三元。

以關門為準確定位,以此分為三部分:

  • 上部對應天(寸脈)
  • 中部對應人(關脈)
  • 下部對應地(尺脈)

因此比喻為三元。

關門的前面是屬陽的「寸口」,關門的後面是屬陰的「尺澤」。關門位於中間。

《難經》曰:從關至尺澤穴當一尺,故名曰尺,為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穴當一寸,故名曰寸,為陽之所治也。又陰得尺中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始終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關前關後別陰陽,察脈根源應不忒(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浮脈為陽,沉脈為陰。浮主於表,沉主於裡。

白話文:

《難經》說:從手腕關節到尺澤穴的距離為一尺,所以稱之為「尺」,屬陰經管轄。從手腕關節到魚際穴的距離為一寸,所以稱之為「寸」,屬陽經管轄。另外,陰經佔據一寸的中間1分,陽經佔據一寸內的9分,總共為1寸9分,因此稱之為「尺寸」。

手腕關節前側為陽經,後側為陰經,通過觀察脈搏的根源,就不會錯。在關節前側的脈搏為陽脈,在關節後側的脈搏為陰脈。浮在表面的脈搏為陽脈,沉入深處的脈搏為陰脈。浮脈主表證,沉脈主裡證。

此言尺寸俱有浮沉陰陽,非止寸口獨有浮,尺部獨有沉也。知乎此,則察病根源豈有差忒哉)。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亦無疴(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脈來四至為平和,若得五至亦無病也。經曰:呼出心與肺,吸人肝與腎,脾受穀氣於中,在呼吸之間也)。三遲二敗冷危困,六數七極熱生多(一息三至曰遲,二至曰敗,皆陰太過而陽不及,由寒冷之所致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尺寸脈都有浮沉陰陽之分,不只是寸口脈纔有浮脈,尺脈纔有沉脈。理解了這一點,那麼觀察疾病的根源難道會有偏差嗎?

呼吸一次有四次脈搏跳動稱為平和。如果多跳一次脈搏,也沒有疾病。(一呼一吸為一次呼吸。在一次呼吸的時間裡,脈搏跳動四次為平和,如果有五次脈搏跳動,也沒有疾病。經書上說:呼氣的時候,心和肺氣上升,吸氣的時候,肝和腎氣下降,脾臟在呼吸之間接受穀氣滋養。)

脈搏跳動很慢,只有三至兩次則是寒冷和虛弱的徵兆,脈搏跳動很快,有六至七次,則是熱證和嚴重疾病的徵兆。(呼吸一次只有三次脈搏跳動稱為遲脈,只有兩次脈搏跳動稱為敗脈,都是陰氣太盛而陽氣不足,是由於寒冷所引起的。)

一息六至曰數,七至曰極,皆陽太過而陰不及,由熱之所致也),八脫九死十歸墓,十一十二絕魂嗟(一息八至,是陽覆於陰也,陰不勝陽則脫。一息九至是陽闡於陰也,無陰則死。十至亦然。十一、十二至皆是陰陽並絕之死脈也)。一息一至著床害,兩息一至死非怪(一息一至、兩息一至者,總皆陰陽並絕之死脈,故曰非怪)。

白話文:

一分鐘脈搏六次叫做「數」,七次叫做「極」,都是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是由於熱氣所致。

一分鐘脈搏八次、九次和十次,叫做「脫」、「死」和「歸墓」,十一、十二次叫做「絕魂」。

一分鐘脈搏八次,說明陽氣覆蓋陰氣,陰氣無法戰勝陽氣,身體就會衰竭(脫)。

一分鐘脈搏九次,說明陽氣散發到陰氣中去,沒有陰氣,身體就會死亡(死)。

一分鐘脈搏十次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分鐘脈搏十一、十二次都是陰陽兩氣都消失的死亡脈搏。

一分鐘脈搏一次或兩次,都是陰陽兩氣都消失的死亡脈搏,所以說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遲冷數熱古今傳,《難經》越(越人)度(法度)分明載(遲則為冷,數則為熱,冷則為陰,熱則為陽,人之脈一息四至五至為平,六至以上皆為之熱,二至以下皆為之冷。而秦越人《難經》內其法度己載之明白矣。此二句總結上文之意)。

白話文:

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遲冷數熱」的說法。《難經》裡越人記載的法則寫得很清楚:

  • 脈搏跳動緩慢,代表身體偏寒。
  • 脈搏跳動頻繁,代表身體偏熱。
  • 偏寒會讓身體虛弱,偏熱會讓身體亢奮。
  • 人的正常脈搏每分鐘跳動 4-5 次,6 次以上為偏熱,2 次以下為偏寒。
  • 秦越人寫的《難經》裡明確記載了這個法則。這兩句話總結了前文的內容。

熱積生風冷生氣,用心指下叮嚀記(熱積多則生風,冷積多則動氣,此則重伸冷熱之意也。總之,叮嚀醫家要用心於指下,審察寒熱虛實之理也)。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經分節氣(春季肝木主令,其脈當弦;夏季心火主令,其脈當洪;秋季肺金主令,其脈當浮澀而短曰毛;冬季腎水主令,其脈當沉細而滑,曰石。然四季之脈,必依經旨合節氣而見為順也,反而為病矣)。

白話文:

熱氣過多會生風,寒氣過多會動氣,所以要用心觀察病患的症狀。

春天肝氣旺盛,脈象應當是弦細;夏天心火旺盛,脈象應當是洪大;秋天肺氣旺盛,脈象應當是浮澀而短;冬天腎水旺盛,脈象應當是沉細而滑。

但是四季的脈象變化,必須根據經絡和節氣而定,不然就會出現病症。

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阿阿,寬舒之貌,言脾脈譬如春之楊柳,其風和,其枝嫩,動搖寬舒緩慢,則是脾之正脈。然脾經旺於四季,辰戌丑未之月各主十八日,當此之時,土王用事而脾家更健壯也)。在意專心察細微,靈機曉解通玄記(此言為醫者必專心在意,沉潛體悟脈理之精微,則識病之應變靈機自然曉悟之,豈不通玄哉)。

白話文:

脾脈舒緩如春天的楊柳,是因為脾主掌四季。脾脈旺盛於四季中,辰月、戌月、丑月、未月各管轄十八天,這段時間是土主事的季節,脾氣也會更強健。

為醫之人必須用心專注地觀察脈理的細微變化,細心體會脈理的奧妙,自然就能靈活應變地識別疾病,難道這不神奇嗎?

浮芤滑實弦緊洪,名為七表屬陽宮(此七脈者,皆屬乎表陽也);微沉緩澀遲並伏,濡弱為陰八里同(此八脈者皆屬乎里陰也);長短虛細促動結,代革同歸九道中(此九脈者屬乎陰陽相半,如長動促陽也,短虛細結代革陰也);更有數牢散三脈,二十七脈名須窮(數字牢者、陽也。散者、陰也)。

白話文:

表脈:

  • 浮:摸起來很淺
  • 芤:摸起來很滑
  • 實:摸起來很有力
  • 弦:摸起來像弦一樣緊
  • 緊:摸起來很硬
  • 洪:摸起來很寬大

裏脈:

  • 微沉:摸起來稍深
  • 緩:摸起來很慢
  • 澀:摸起來很粗糙
  • 遲:摸起來很慢
  • 並:兩隻手同時摸到不同的脈象
  • 伏:摸起來很弱
  • 濡:摸起來很潤澤
  • 弱:摸起來很虛弱

陰陽半表半里脈:

  • 長:脈象很長
  • 短:脈象很短
  • 虛:脈象很弱
  • 細:脈象很細
  • 促:脈象很快
  • 動:脈象跳得很明顯
  • 結:脈象連續不斷
  • 代:脈象斷續
  • 革:脈象突然變化

特殊脈象:

  • 牢:脈象很硬
  • 散:脈象很亂
  • 三脈:指榮、衛、氣三脈

血榮氣衛定息數,一萬三千五百通(血為榮,氣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晝夜周流運行不息。一日一夜,呼吸定息通計一萬三千五百息也);晝夜八百一十丈,呼吸定息六寸行(凡人之呼一吸為一息,脈行六寸,晝夜以一萬三千五百息算之,共行八百一十丈也)。十二經絡周流遍,一十六丈二尺零(十二經絡始於手太陰肺經,終於足厥陰肝經,共長十六丈二尺,晝夜循環五十度算之,得八百一十丈。按、下言某病主某脈)。

白話文:

血液滋養著氣血,氣血持續不斷地在體內運行(血液運行在脈絡中,氣血運行在脈絡外,晝夜不停地循環運行)。

一天一夜之間,呼吸的定息次數為一萬三千五百次;

晝夜之間,氣血運行距離為八百一十丈,每呼吸一次,氣血運行六寸(一個人的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脈搏跳動一次運行六寸,晝夜以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計算,共運行八百一十丈)。

十二條經絡周而復始地運行,總長度為一十六丈二尺(十二條經絡從手太陰肺經開始,到足厥陰肝經結束,總長度為十六丈二尺,晝夜循環五十次,共八百一十丈。按:下文將會說明某些疾病對應著某些脈絡)。

浮風芤血滑多痰(浮主風者,風氣浮蕩也。芤主血虛失血,血屬陰,陰道當之,故中間空也。滑主血多,隨氣壅上為痰),實熱弦勞緊痛間(實主氣實有熱,血隨氣行,氣血俱熱也。弦主勞傷,氣血拘斂也。緊主邪搏,氣血沸亂,故痛也)。洪熱微寒臍下積(洪乃氣血燔灼,表裡熱極。

白話文:

浮風虛血多痰:

  • 浮:代表風氣浮動。
  • 芤:代表血虛失血,血屬陰,中間空虛。
  • 滑:代表血多,隨著氣血壅塞上升成為痰。

實熱弦勞緊痛間:

  • 實:代表氣實有熱,血隨氣行,氣血都熱。
  • 弦:代表勞傷,氣血拘束。
  • 緊:代表邪氣搏擊,氣血沸亂,所以疼痛。

洪熱微寒臍下積:

  • 洪:指氣血燔灼,表裡發熱極盛。

微乃氣血虛寒,臍下冷積,作痛作瀉),沉因氣痛緩皮頑(沉為氣鬱於裡,故疼痛。緩若非時得之,則氣血不運,故皮膚頑痹麻木也)。澀則傷精陰血敗(澀主精血枯燥,男子得之房勞傷精;女子有胎得之,為胎中少血作痛;無孕得之,為瘀血滯也),又聞遲冷伏格關(遲為陽虛里寒,多見冷症。伏乃陰陽潛伏,主關格閉塞也)。

白話文:

  • **氣血虛寒:**臍下有冷氣積聚,導致腹痛腹瀉。
  • **氣鬱緩皮頑:**氣鬱在體內,造成疼痛。緩是因氣血不暢通,導致皮膚麻木不仁。
  • **傷精陰血敗:**男子因房事過度,傷了精血;女子懷孕時,胎中血氣不足,導致疼痛;非懷孕時,則是血瘀滯留。
  • **遲冷伏格關:**陽氣虛弱,體內有寒氣,多見於冷症。伏是陰陽相交,導致關節閉塞。

濡多自汗偏宜老(濡主氣血衰疲,陽虛自汗。老人氣血已衰,故宜。壯年氣血強壯,故危),弱脈精虛骨體酸(弱脈主真元精氣虛極,骨髓空虛故作痠痛。若年老之人得之,亦無妨也)。長則氣理短則病(長則氣血有條理而不亂,雖有病易治。短則氣血衰少,又主酒病,因酒多傷神故也。

白話文:

自發性出汗特別適合老年人(自發性出汗表示氣血衰弱,陽氣虛而自汗。老年人氣血已衰,所以自發性出汗是正常的)。脈搏微弱、腎精虛,骨頭痠痛(脈搏微弱表示真元精氣極度虛弱,骨髓空虛,所以產生痠痛。如果老年人出現這種情況,也無妨)。身體健康時氣血有條理,容易治病。身體衰弱時氣血衰少,主要是因為過度飲酒,因為過量飲酒會傷神。

諸病見短難治),細為氣乏代衰然(細本元氣不足,精血虛乏也。代乃元氣衰極,他藏代至死脈也),促為熱極結為積(促乃陽盛而陰不相濟,熱蓄於裡也。結乃陰盛而陽不相入,內外邪滯為積也),虛驚動脫血頻來(虛主氣血俱虛,故多恍惚驚悸;又主傷暑自汗;動亦虛勞之脈,主脫而崩中,帶下泄痢,血分之疾也)。數則心煩大病進(數乃熱極之脈也,主心煩發狂,大熱之症。

白話文:

(1)諸病症狀短促,難以治療。(因為患者先天元氣不足,精血虧虛。衰極是指元氣衰竭,其他臟腑代償到死亡的脈象)

(2)脈象急促,表示陽氣過盛,陰氣不足,體內蓄熱。(結是指陰氣過盛,陽氣不能進入,內外邪氣停滯形成積滯)

(3)虛弱驚恐,氣血耗損,經常出血。(虛是指氣血虛弱,容易恍惚驚悸,也容易因暑熱自汗;動脈也是虛勞之脈,主脫出、崩漏、帶下、腹瀉痢疾等血分疾病)

(4)脈象頻數,心煩,有大病即將發作。(頻數是熱極之脈,主心煩發狂,大熱之症)

大為邪盛,氣血虛弱,不能相制,故病進也),革為精漏血虛寒(革乃變易血氣去留常度,男子不交精泄,女子崩中漏下,有孕為半產,總之虛寒怪脈也)。牢堅裡急心腹痛(牢為邪氣在裡,故里急心腹疼痛也),散似楊花氣不全(散乃真氣離散之意,故知氣不全也)。按半弦而若緊,欲識澀而似微,浮芤其狀相反,沉伏殊途同歸。

白話文:

洪與實而形同彷彿,濡與弱而性帶依稀。滑動體殊不一,革牢按之似疑。緩比遲之小快,結促指下疾遲。虛散薄而無力,代則歇而中止(各脈形狀俱詳申於後。但此等脈體有相類者,有相反者,有主病相同者,有主病相異者,總在醫家臨期審辨而施治之。又諸脈相類歌曰:浮似芤,芤則中斷浮不斷。

強有力的脈搏和虛弱的脈搏形狀相似,但性質不同。輕柔的脈搏和無力的脈搏感覺相似,但速度不同。滑動的脈搏與快速不同的脈搏感覺類似,但按壓起來卻讓人猶豫不決。緩慢的脈搏和遲緩的脈搏感覺接近,但在手指下卻疾遲不同。虛浮鬆散的脈搏沒有力氣,如果按壓則會消失。

(各種脈搏的形狀都在後面詳細說明。但這些脈搏有相似的,有相反的,有主治相同的疾病,有主治不同的疾病,總之醫生需要在臨牀上進行審辨,然後施以治療。關於相似的脈搏,有一首歌謠:浮脈像浮萍,浮萍中斷則浮脈不斷。)

浮似洪,力薄為浮厚者洪。浮似虛,輕手為浮無力虛。滑似動,滑珠朗朗動混混。滑似數,滑利往來數至多。實似革,革按不移實長大。弦似緊,弦言有力緊言象。洪似大,大按無力洪有力。微以澀,澀短遲細微如毛。沉似伏,伏極其沉深復深。緩似遲,緩均遲之仍小快。遲似澀,遲息三至澀短難。

白話文:

**浮似洪:**像大水一樣浮在上面,但力度較弱,像厚重的洪水。

浮似虛: 像空虛一樣浮在上面,按壓下去感覺很輕,像沒有力氣的虛浮。

滑似動: 像滑動的珠子一樣,順暢而連續,像攪動的混濁液體。

滑似數: 像滑利地往來一樣,次數很多。

實似革: 像皮革一樣堅實,按壓下去不會移動,像又長又大的實體。

弦似緊: 像弓弦一樣繃緊,形容有力量,像緊繃的樣子。

洪似大: 像大水一樣,按壓下去沒有力氣,但有很大的體積。

微以澀: 微小而滯澀,形容細小而遲緩,像毛髮一樣。

沉似伏: 像伏在地上一樣,極其下沉,比深還深。

緩似遲: 像緩慢一樣,勻速而遲緩,但還是比慢快一些。

遲似澀: 像遲鈍一樣,呼吸三到四次才會緩慢下來,像滯澀而難以活動。

弱似濡,濡力柔薄弱如無。結促代,結緩促數止無定,代歇有常命鮮回。散似大,散形緩慢里全無,大則其中還翕翕)。

白話文:

弱似濡: 力量柔弱如水,薄弱得彷彿不存在。

結促代: 心跳緩慢,時而急促,停頓不定的,代指脈搏歇息後又重新跳動。

散似大: 脈象散漫,緩慢而無力,甚至摸不到脈搏,但仔細感受仍能感覺到微弱的搏動。

先辨此情,後論其理,更復通於藥性,然後可以為醫(此言為醫者既能辨諸脈之精,又能論五行生剋之理,更復通於藥性溫涼補瀉之法,斯乃可以為醫也)。既已明其諸脈,須知疾之所有(既明諸脈之形,則主病之寒熱虛實無不知矣)。寸脈急而頭痛,弦為心下之咎。緊是肚痛之微,緩即皮頑之候。

白話文:

先辨別這些脈象,然後推論其原理,再深入瞭解藥物的性質,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這句話的意思是,成為一名醫生不僅要能夠辨別各種脈象的精妙,還要了解五行生剋的原理,更要通曉藥物的溫涼補瀉之法,如此才能成為一名醫生)。既然已經弄清楚了各種脈象,就要了解疾病的所在(既然已經瞭解了各種脈象的形狀,那麼主病的寒熱虛實也就無所不知了)。寸脈急促而頭痛,弦脈是心下有毛病。脈搏緊是肚子痛的徵兆,脈搏緩慢是皮膚頑固不化的徵兆。

微微冷入胸中,數數熱居胃口。滑主痰多,澀而血少。胸連脅滿只為洪,滑而莫瘥項引背。痛多緣沉緊而不謬(此一節論寸口諸脈之主病也),更過關中浮緩不飧。緊牢痛滿,喘急難痊。弱以數兮胃之虛熱,弦以滑兮胃之食痰。微澀心下脹滿,沉兮膈上吞酸。弱即宜為虛視,沉實須作食看。

白話文:

現代

輕微的寒氣進入胸中,反覆的熱氣佔據胃脘。滑脈主痰飲多,澀脈主血虛。胸肋脹滿是因氣血壅盛,滑脈持續不癒,頸部牽引背部。疼痛多由脈沉緊造成,不會錯。更過寸關脈位,脈浮緩不飽滿。脈緊實疼痛脹滿,氣喘急促難以痊癒。脈弱兼數,說明胃氣虛熱;脈弦兼滑,說明胃中食痰。脈微微澀,心下脹滿;脈沉,膈上反酸。脈弱應視為氣虛;脈沉實應視為食物所致。

下腫緣濡(濡脈),女萎散療之在急,水症因伏(伏脈),牽牛湯瀉則令安(此一節論關中諸脈之主病也)。爾乃尺中脈滑,定知女經不調;男子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難消。伏脈谷兮不化,微即腹痛無憀(音聊,賴也〕。數緣內熱便壅(大小便壅塞也),遲是寒於下焦。胃冷嘔逆澀候,腹脹陰疝弦牢。

白話文:

下半身腫脹是濕氣引起的(濕脈),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急迫的治療目標。水腫是由於體內水氣滯留(伏脈)所致,可以用牽牛湯來瀉出水液,讓病情穩定(這一段討論了關中諸經絡的主要病症)。

如果你發現尺部的脈搏滑利,可以確定是女性經期不調;男性遇到這樣的脈象,必定會有小腹難以消化的問題。伏脈如果谷氣不化,就會稍微腹痛,感到無所依靠。

脈象浮數是因為內熱導致大便硬結(大小便不通)。脈象遲緩說明下焦有寒。胃寒會導致嘔逆,腹部腫脹,陰疝疼痛,脈象堅硬。

緊則痛居其腹,沉乃疾在其腰。濡數浮芤皆主小便赤澀,細詳如此之候何處能逃(此一節論尺部諸脈之主病也)。若問女子何因,尺中不絕,胎脈方真(不絕,謂脈滑而流利不絕也。腎居尺部,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若脈滑而流利必有孕矣)。太陰洪而女孕,太陽大而男娠(太陰指右手,謂手足太陰皆在右手也。

白話文:

如果是脈絡緊的話,疼痛會集中在腹部;脈絡沉的話,疾病會轉移到腰部。脈絡濡濕、數量多、浮浮腫脹,這些都主導著小便發紅發黏。如果仔細察看,這樣的脈象哪能逃得過(這一段論述的是尺脈所主的疾病)。如果問到女性的緣故,尺脈不絕,胎脈才真正顯現出來(不絕,指脈搏滑利流暢,不間斷。腎位於尺脈部位,男性藏精,女性繫胞,如果脈搏滑利流暢,必定有孕)。太陰脈洪大,女性會懷孕;太陽脈洪大,男性會懷孕(太陰指右手,因為手太陽和足太陰都在右手)。

太陽指左手,謂手足太陽皆在左手也)。若遇俱洪而當雙產,此法推之其驗若神(若兩手俱洪,謂陰陽俱盛,必雙胎也)。月數斷之,各依其部;假令中衝若動,此乃將及九旬(《靈樞經》曰:中衝應足陽明胃經,少衝應手太陽小腸,太衝應手陽明大腸。故知中衝主三四個月,少衝主五六個月,太衝主七八個月。

白話文:

太陽指左手,表示手足太陽經都位在左手。如果兩手都脈氣旺盛,則應是雙胞胎。

根據月數判斷,每個部位都有對應的月數。例如,中衝穴脈動,表示懷孕約九個月(《靈樞經》記載:中衝穴對應足陽明胃經,少衝穴對應手太陽小腸經,太衝穴對應手陽明大腸經。因此,中衝穴掌管懷孕三四個月,少衝穴掌管五六個月,太衝穴掌管七八個月)。

今則中衝足陽明胃脈滑疾而動,知受孕三月矣。余經仿此)。患者欲知生死,須詳脈之動止(此言要知患者之生死吉凶,須詳脈之動狀也。此以下論諸脈之死候也)。彈石劈劈而又急(劈劈,逼迫之貌。彈石之脈,若堅硬之物擊於石上,劈劈然尋之卻散絕,此腎氣已絕,胃氣空虛也),解索散散而無聚(解索之脈,猶解亂索之狀,指下數動,乍疏乍數,無復次序。緣精枯血竭,心脾兩絕也)。

白話文:

現在中衝穴位於足陽明胃經,脈象滑動迅速,表示已經懷孕三個月了。其他情況也與此類似。

如果病人想要知道自己的生死吉凶,必須詳細觀察脈象的動向(這裏的脈象指的是病人的脈搏)。

彈石脈:脈象急促而堅硬,就像敲擊石頭一樣,但很快就散開消失,說明腎氣已經耗盡,胃氣空虛。

解索脈:脈象疏散而無力,就像解開亂繩一樣,一會兒疏散一會兒急促,沒有規律。這是因爲精血枯竭,心脾兩虛導致的。

雀啄頓來而又住(雀啄之脈,猶雀啄食連連,湊指且堅且銳,忽然頓絕,良久復來。此肝經絕也),屋漏將絕又復起(屋漏之脈,狀如屋上之水殘漏於地,良久一滴,四畔測起無力。此皆脾胃衰絕,心脈敗也)。蝦游冉冉而進退難尋(蝦游之脈者,蝦之遊水始則冉冉不動,少焉瞥然驚跳而去,杳然不見,良久指下又准前來。

白話文:

雀啄:

脈象就像麻雀啄食,連續快速,手指感覺到堅硬鋒利,但突然停止,過後又恢復。這是肝經衰竭的表現。

屋漏:

脈象就像屋頂漏水滴落在地上,過了好久才滴一滴,周圍潮濕無力。這是脾胃極度衰弱,心脈虛衰的表現。

蝦遊:

脈象就像蝦子游水,一開始緩慢不動,過一會兒突然驚跳而去,消失不見,過了好久才又回到手指下,就像之前一樣。

此脾胃兩絕,魂離魄散也),魚翔澄澄而遲疑掉尾(魚翔,猶魚之在水中,頭身貼然不動而尾悠搖之狀,良久倏然沉沒。此心氣已絕,榮衛兩亡,五藏俱敗也)。釜沸之脈湧如羹,一占此脈旦夕死(釜沸之脈出皮膚,有出無入,湧湧如羹上波。旦診夕死,夕診旦死,藏氣絕矣)。

白話文:

這時脾胃都已經衰竭,靈魂和肉體都分開了。

魚在水中游動時猶豫不決,還垂下了尾巴(魚在水中遊動時,頭和身體貼在水面上不動,只有尾巴悠然地搖擺著,過了一會兒突然沉了下去。這表示心氣已經耗盡,氣血流通不通暢,五臟都敗壞了)。

脈搏像鍋裡沸騰的湯水一樣湧動,看到這種脈象,早上看的話,晚上就會死;晚上看的話,早上就會死(這種脈象顯示在皮膚上,只有輸出沒有輸入,像沸騰的湯水一樣湧動。早上看到這種脈象,晚上就會死去;晚上看到這種脈象,早上就會死去,這是因為體內的氣絕了)。

嗟乎,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總有丸丹天命而已(此結上文之意,見此七種脈則不可治也)。復有困重沉沉,聲音劣劣,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往來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憂殞滅(沉沉是神昏也,劣劣是少氣也,息均是脈息調勻也。踝中不歇,是足太谿之脈動而不也。

白話文:

唉,遇到這種情況肯定不能治癒了,只能看老天給的天命如何。

還有另一種病症,神志昏沉,聲音微弱,寸口脈和關脈雖然沒有了,但尺脈還沒有完全斷絕。呼吸平穩,足太谿脈搏動不停止。像這樣的情況,還用擔心會死嗎?

流、類也。殞滅是歿滅。言上七脈一見則不可治也,若遇此類之病尚可治之,須參耆大補之)。經文具載,樹無葉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當更治(此結上文之意,詳十四難,經下謂人之有尺,如樹之有根,雖沉困猶可治也)。

白話文:

流,是一種現象。傾覆滅絕就是死亡。

上文提到,如果發現了七條脈絡,就表示患者無藥可救了;但如果患者出現了類似的症狀,還是可以治療的,需要用人參和黃耆等補藥來大補。

經文中有具體記載:樹木雖然沒有了葉子,但還有根;人即使到了如此困頓的狀態,瀕臨死亡時也應該繼續治療(這句話總結了上文的意思,詳見第十四條難題。經文下文提到,人體有尺脈,就像樹木有根,即使處於極度虛弱的狀態,也還是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