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鈔》~ 卷二 (16)
卷二 (16)
1. 病熱脈候二十
熱病肺氣絕,喘逆,咳唾血,手足腹腫,面黃振慄,不能言語,死。魄與皮毛俱去,故肺先死,丙日篤,丁日死。
熱病脾氣絕,頭痛嘔宿汁,不得食,嘔逆吐血,水漿不得入,狂言譫語,腹大滿,四肢不收,意不樂,死。脈與肉氣俱去,故脾先死,甲日篤,乙日死。
熱病心主氣絕,煩滿骨痛(原注:「痛」,一作「瘛」),嗌腫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哭而笑,死。神與營脈俱去,故心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熱病肝氣絕,僵仆,足不安地,嘔血,恐懼,灑淅惡寒,血妄出,遺矢溺,死(矢,古通屎)。魂與筋血俱去,故肝先死,庚日篤,辛日死。
熱病腎氣絕,喘悸吐逆,踵疽尻癰,目視不明,骨痛短氣,喘滿汗出如珠,死。精與骨髓俱去,故腎先死,戊日篤,己日死。
外見瞳子青,小爪甲枯,發墮身澀,齒挺而垢,人皮面厚塵黑,咳而吐血,渴欲數飲,腹大滿,此五藏絕,表病也。
上熱病五藏氣絕死期(題仍舊篇名)。
熱病脈四至,三日死。脈四至者,平人一至,病人脈四至也。
熱病脈五至,一日死。時一大至,半日死。忽悶亂者死。
熱病脈六至,半日死。忽急疾大至,有頃死。
熱病脈四損,三日死。所謂四損者,平人四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
熱病脈五損,一日死。所謂五損者,平人五至,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
熱病脈六損,一時死。所謂六損者,平人六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若絕不至,或久乃至,立死(通篇出《脈經》七)。
上熱病損至脈死期(「至」,當作「亟」,形誤。題仍舊,舊以損至分二篇)。
白話文:
熱病肺氣衰竭:呼吸急促且不順暢,咳嗽吐血,手腳和腹部腫脹,臉色發黃,身體顫抖,無法說話,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肺的精氣和體表功能都衰退了,所以肺會先衰竭而死。如果在丙日病情加重,通常會在丁日死亡。
熱病脾氣衰竭:頭痛,嘔吐出積存在胃裡的食物殘渣,無法進食,想吐血,水也喝不下,開始胡言亂語,肚子脹大,四肢無力,情緒低落,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脾的精氣和肌肉功能都衰退了,所以脾會先衰竭而死。如果在甲日病情加重,通常會在乙日死亡。
熱病心氣衰竭:煩躁不安,骨頭疼痛(也可能是抽搐),咽喉腫脹難以吞嚥,想咳卻咳不出來,時而唱歌哭泣時而大笑,就會死亡。這是因為心的精氣和血液循環功能都衰退了,所以心會先衰竭而死。如果在壬日病情加重,通常會在癸日死亡。
熱病肝氣衰竭:身體僵硬倒地,腳無法站穩,嘔血,感到恐懼,怕冷發抖,異常出血,大小便失禁,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肝的精氣和筋骨血液功能都衰退了,所以肝會先衰竭而死。如果在庚日病情加重,通常會在辛日死亡。
熱病腎氣衰竭:呼吸急促,心悸,嘔吐,腳跟或臀部生瘡,視力模糊,骨頭疼痛,呼吸短促,呼吸困難且大汗淋漓,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腎的精氣和骨髓功能都衰退了,所以腎會先衰竭而死。如果在戊日病情加重,通常會在己日死亡。
外觀可見五臟衰竭徵兆:眼珠發青,指甲枯槁,頭髮脫落,皮膚粗糙,牙齒鬆動且有污垢,臉皮粗厚且佈滿灰塵,咳嗽吐血,口渴想頻繁喝水,肚子脹大,這是五臟都衰竭的表現。
熱病脈搏跳動次數與死亡時限:
- 脈搏一息之間跳動四次,約三日死亡。(正常人一息跳動一次,病人脈搏跳動四次)
- 脈搏一息之間跳動五次,約一日死亡。若脈搏時快時慢,半日死亡。若突然昏迷或混亂,則會死亡。
- 脈搏一息之間跳動六次,約半日死亡。若脈搏突然快速且強勁,不久就會死亡。
- 脈搏一息之間跳動次數,比正常人減少四次,約三日死亡。(正常人一息跳動四次,病人一息只跳動一次)
- 脈搏一息之間跳動次數,比正常人減少五次,約一日死亡。(正常人一息跳動五次,病人一息只跳動一次)
- 脈搏一息之間跳動次數,比正常人減少六次,約一個時辰死亡。(正常人一息跳動六次,病人一息只跳動一次)若脈搏完全摸不到,或是隔很久才跳動一下,馬上就會死亡。
以上是根據熱病脈象推斷的死亡時限。(文中"至"應為"亟"的筆誤,這裡應指脈搏快速或緩慢。)
2. 五積脈候二十一
診得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脅下氣(《千金》十七:「氣」字作「時時痛」三字)逆,背相引痛,少氣善忘,目瞑(《千金》有「結癰」二字)皮膚寒,秋差夏劇,主皮中時痛,如蟲緣之狀,甚者如針刺(《病源》、《千金》均有「之狀」二字),時癢,其色白。
診得心積,脈沉而芤(《病源·伏梁候》下有「時」字),上下無常處,病胸滿悸(《病源》無「胸滿」二字,伏梁候下無「悸」字),腹中熱,面赤嗌乾(《病源》、《千金》十三均作「咽乾」),心煩(《病源》無「心」字。一條又有),掌中熱甚即唾血,主(《千金》無「主」字)身瘛瘲,主血厥,夏差冬劇,其色赤(《病源·伏梁候》下有「唾膿血者死」五字)。
診得脾積,脈浮大而長,飢則減,飽則見䐜起,與谷爭,減心下(《病源》無三字),累累如桃李,起見於外,腹滿,嘔泄腸鳴,四肢重,足(足上《病源》有「手」字)脛腫厥,不能臥起(《病源》、《千金》十五上「起」字均作「是」),主肌肉損,其色黃。
診得肝積,脈弦而細,兩脅下痛,邪(《千金》十一有「氣」字)走心下,足腫(《病源》、《千金》「腫」均作「脛」)寒,脅痛引少腹,男子積疝,女子瘕淋(《病源》作「病淋」),身無膏澤,喜轉筋,爪甲枯黑,春差秋劇,其色青。
診得腎積,脈沉而急,苦脊與腰相引痛(《病源》無「痛」字),飢則見,飽則減(《病源》有「病腰痛」三字),少腹裡急,口乾,咽腫傷爛,目䀮䀮,骨中寒,主髓厥善忘,其色黑(《脈經》八、《病源》十九)。
白話文:
檢查到肺部有積聚的情況,其脈象浮而微弱,按壓會有避讓感,患者會感到脅下氣息不順,甚至背痛相牽,容易氣短健忘,眼睛疲倦,皮膚感覺寒冷,這種症狀在秋天較輕,夏天則加重,主要表現為皮膚偶爾疼痛,就像有蟲子爬過一樣,嚴重的會像被針刺一樣,時常會感到瘙癢,病人的面色偏白。
檢查到心臟有積聚的情況,脈象呈現沉而空虛的狀態,病痛部位不定,胸部有悶脹和心悸的感覺,腹部感覺熱,面色紅潤且喉嚨乾燥,心緒煩躁,手掌熱度高,嚴重的話可能會吐血,主要影響身體的抽搐,可能導致血厥,這種情況在夏天較輕,冬天則加重,病人的面色偏紅。
檢查到脾臟有積聚的情況,脈象浮大且長,飢餓時症狀減輕,飽食後會更明顯,胃部有膨脹感,腹部可摸到像桃李一樣的硬塊,腹部滿漲,會有嘔吐,腹瀉和腸鳴的症狀,四肢沉重,手腳和小腿可能腫脹,不能正常躺下或起身,主要影響肌肉健康,病人的面色偏黃。
檢查到肝臟有積聚的情況,脈象呈現弦細的特徵,兩側脅下有疼痛感,異常的氣流會影響到胃部,腳部腫脹且冰冷,脅下疼痛並牽連到小腹,男性可能有疝氣,女性可能有癥瘕或淋病,身體缺乏油脂,易抽筋,指甲枯黃或變黑,這種情況在春天較輕,秋天則加重,病人的面色偏青。
檢查到腎臟有積聚的情況,脈象沉而急促,背部和腰部會有相互牽扯的疼痛,飢餓時症狀更明顯,飽食後則減輕,小腹緊繃,口乾,咽喉腫痛,眼睛疲倦,骨骼感覺寒冷,主要影響骨髓和記憶力,病人的面色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