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宜

《脈經鈔》~ 卷二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5)

1. 病熱脈候二十

熱病陰陽交者死。

熱病煩已而汗,脈當靜。

太陽病,脈反躁盛者,是陰陽交,死;復得汗,脈靜者生(此條補入仲景)。

熱病陰陽交者,熱煩身躁,太陰寸口脈兩沖尚躁盛,是陰陽交,死。得汗脈靜者生。

熱病陽進陰退,頭獨汗出,死。○陰進陽退,腰以下至足汗出亦死。○陰陽俱進,汗出已,熱如故亦死。○陰陽俱退,汗出已,寒慄不止,鼻口氣冷亦死。

上熱病陰陽交部(題仍舊)。

熱病,所謂並陰者,熱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謂並陰,故治(原注:「治」,一作「活」)。

熱病所謂並陽者,熱病已得汗,脈尚躁盛,大熱,汗之雖不汗出,若衄,是謂並陽,故治。

上熱病並陰陽部(題仍舊)。

熱病在腎,令人渴,口乾舌焦黃赤,晝夜欲飲不止,腹大而脹,尚不厭飲,目無精光,死不治。

吐舌下卷者死,唾如膠者難解。舌頭四邊徐有津液,此為欲解。

病者至經,上唇有色,脈自和,為欲解。色急者,未解(此二條舊上連「結胸證,具而躁者死」。漏載熱病證候)。

上熱病死生部(舊題陰陽竭盡部)。

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所謂陰附陰者,腰以上至頭熱,以下寒,陽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上陰陽相附部(仍舊)。

熱病三四日脈不喘,其動均者,身雖煩熱,今自得汗,生。傳曰:始府入藏,終陰復還陽,故得汗。

熱病七八日,脈不喘,其動均者生。微熱在陽,不入陰,今自汗也。

熱病七八日,脈不喘,動數均者,病當喑,期三日不得汗,四日死。

熱病身面盡黃而腫,心熱口乾,舌卷焦黃黑,身麻臭,伏毒傷肺中脾者死。

熱病瘛瘲,狂言不得汗,瘛瘲不已,伏毒傷肝,中膽者死。

熱病汗不出,出不至足,嘔膽吐血,善驚不得臥,伏毒在肝府(府,真本作肺)足少陽者死。

上熱病生死期日(仍舊篇名)。

熱病腹滿䐜張,身熱者,不得大小便,脈澀小疾,一逆見,死。

熱病腸鳴腹滿,四肢清,泄注,脈浮大而洪不已,二逆見,死。

熱病大衄不止,腹中痛,脈浮大絕,喘而短氣,三逆見,死。

熱病嘔且便血,奪形肉,身熱甚,脈絕動疾,四逆見,死。

熱病咳喘悸眩,身熱脈小疾,奪形肉,五逆見,死。

熱病腹大而脹,四肢清,奪形肉,短氣,六逆見,一旬內死。

熱病腹脹便血,脈大,時時小絕,汗出而喘,口乾舌焦,視不見人,七逆見,一旬死。

熱病身熱甚,脈轉小、咳而便血,目眶陷,妄言,手循衣縫,口乾,躁擾不得臥,八逆見,一時死。

熱病瘛瘲,狂走不能食,腹滿,胸痛引腰臍背,嘔血,九逆見,一時死。

熱病嘔血,喘咳煩滿,身黃,其腹鼓張,泄不止,脈絕,十逆見,一時死。

上熱病十逆死證(仍舊篇名)。

白話文:

發熱疾病的脈象與病況二十則

發熱疾病,如果身體的陰氣和陽氣互相交戰,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如果感到煩躁不安但之後出了汗,脈搏應該會趨於平靜。

太陽病,脈搏反而變得急促強盛,這是陰陽之氣交戰的現象,會導致死亡;如果之後出了汗,脈搏平靜下來,就能活下來。(這條是後人加入仲景醫書的)

發熱疾病,陰陽之氣交戰,會出現發熱煩躁、身體不安,太陰部位的寸口脈搏兩邊都急促強盛,這就是陰陽之氣交戰,會死亡。如果之後出了汗,脈搏平靜下來,就能活下來。

發熱疾病,如果陽氣不斷增強而陰氣衰退,只有頭部出汗,會死亡。如果陰氣不斷增強而陽氣衰退,腰部以下到腳部出汗,也會死亡。如果陰陽之氣同時增強,出了汗之後,身體仍然像之前一樣發熱,也會死亡。如果陰陽之氣同時衰退,出了汗之後,身體仍然不斷發冷發抖,鼻子和嘴巴呼出的氣體冰冷,也會死亡。

以上是發熱疾病陰陽交戰的情況(標題同舊)。

發熱疾病,所謂陰氣並盛,是指發熱疾病已經出汗,又出現腹瀉,這就叫做陰氣並盛,應該要治療(或作「救活」)。

發熱疾病,所謂陽氣並盛,是指發熱疾病已經出汗,脈搏仍然急促強盛,而且身體非常熱,即使再發汗也不會出汗,或者出現流鼻血,這就叫做陽氣並盛,應該要治療。

以上是發熱疾病陰陽並盛的情況(標題同舊)。

發熱疾病,病位在腎,會讓人感到口渴,口乾舌頭焦黃發紅,日夜不停地想要喝水,腹部脹大,但仍然不覺得喝夠,眼睛沒有光彩,這種情況難以治癒,會死亡。

如果病人的舌頭向下捲曲,會死亡。如果病人流出的唾液像膠水一樣黏稠,很難治癒。如果病人舌頭四周慢慢出現津液,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

病人到了經期,上嘴唇出現顏色,脈搏也趨於平和,表示病情將要好轉。如果顏色很急促,表示病情還沒好轉。(這兩條是舊版連在「結胸證,如果出現煩躁不安就會死亡」的後面。漏載了發熱疾病的症狀。)

以上是發熱疾病的生死徵兆(舊標題為陰陽耗盡的情況)。

發熱疾病,所謂陽氣依附陰氣,是指腰部以下到腳部發熱,陰氣向下聚集,反而導致心腹脹滿,這種情況會死亡。所謂陰氣依附陰氣,是指腰部以上到頭部發熱,以下卻發冷,陽氣向上聚集,如果之後出了汗就能活下來。

以上是陰陽互相依附的情況(標題同舊)。

發熱疾病三四天,脈搏不急促,跳動均勻,即使身體感到煩熱,如果之後自己出汗,就能活下來。古人說:病初從府傳到臟,最終陰氣會回復陽氣,所以會出汗。

發熱疾病七八天,脈搏不急促,跳動均勻就能活下來。微熱停留在陽經,沒有進入陰經,現在自己出汗了也是好的現象。

發熱疾病七八天,脈搏不急促,跳動頻率均勻,疾病會導致失聲,如果三天都不能出汗,第四天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全身皮膚和臉部都發黃腫脹,心中發熱,口乾,舌頭捲曲焦黃發黑,身體麻木發臭,這是毒素侵入肺和脾臟,會死亡。

發熱疾病,出現抽搐、胡言亂語而且不出汗,抽搐不停,這是毒素侵入肝和膽,會死亡。

發熱疾病不出汗,或汗出不到腳部,嘔吐膽汁或吐血,容易驚嚇、無法入睡,這是毒素積聚在肝(真本作肺)和足少陽經,會死亡。

以上是發熱疾病的生死期限(標題同舊)。

發熱疾病,腹部脹滿,身體發熱,大小便不通暢,脈搏細澀且快,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腸鳴腹脹,四肢冰冷,腹瀉不止,脈搏浮大且持續強盛,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大量流鼻血不止,腹痛,脈搏浮大且消失,呼吸急促短淺,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嘔吐且便血,身體消瘦,身體發熱嚴重,脈搏微弱跳動快,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咳嗽氣喘心悸頭暈,身體發熱脈搏細小而快,身體消瘦,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腹部脹大,四肢冰冷,身體消瘦,呼吸短促,如果出現這種逆證,會在十天內死亡。

發熱疾病,腹脹便血,脈搏強大,時而微弱消失,出汗且呼吸急促,口乾舌頭焦枯,視力模糊看不見人,如果出現這種逆證,會在十天內死亡。

發熱疾病,身體發熱嚴重,脈搏反而變小,咳嗽且便血,眼眶凹陷,胡言亂語,手不停地摸著衣服邊緣,口乾躁動無法入睡,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很快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出現抽搐、狂躁亂跑無法進食,腹部脹滿,胸痛牽引到腰臍背部,嘔吐血,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很快就會死亡。

發熱疾病,嘔吐血,呼吸急促咳嗽煩躁,身體發黃,腹部脹大,腹瀉不止,脈搏消失,如果出現這種逆證,很快就會死亡。

以上是發熱疾病十種逆證死亡的情況(標題同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