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鈔》~ 卷二 (4)
卷二 (4)
1. 五藏脈十二
肝(《千金》作「凡肝藏」。下逐條有此二字不復出)象木(原注:肝於五行象木),與膽為府(原注:膽為清淨之府),其經足厥陰與足少陽為表裡(原注:厥陰肝脈、少陽膽脈也,藏陰府陽,故為表裡)。
其脈弦(原注:弦,肝脈之大形也),其相冬三月(原注:冬水王木相),王春三月,廢夏三月(原注:夏火王木廢),囚季夏六月(原注:季夏土王木囚),死秋三月(原注:秋金王木死)。其王日甲乙,王時平旦日出(原注:並木也)。其困日戊己,困時食時日跌(原注:並土也)。
其死日庚辛,死時晡時日入(原注:並金也)。其神魂(原注:肝之所藏者魂),其主色,其養筋(原注:《月令》云,其臭膻),其液泣(原注:泣出肝),其味酸,其宜苦(原注:苦,火味也),其惡辛(原注:辛,金味)。肝輸在背第九椎,募在期門(原注:直兩乳下二肋端);膽輸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原注:穴在期門下五分)。
心象火,與小腸合為府(原注:小腸為受盛之府也),其經手少陰與手太陽為表裡(原注:手少陰心脈,手太陽小腸脈也)。其脈洪(原注:洪,心脈之大形),其相春三月(原注:木王火相),王夏三月,廢季夏六月,囚秋三月(原注:金王火囚),死冬三月(原注:水王火死)。其王日丙丁,王時禺中日中(日在巳曰禺中,謂巳午時也)。
其困日庚辛,困時晡時日入。其死日壬癸,死時人定夜半。其藏神(原注:心之所藏者神也),其主臭,其養血(原注:心氣所養者血),其候舌,其聲言(原注:言由心出,故主言),其色赤,其臭焦,其液汗,其味苦,其宜甘(原注:甘,脾味也),其惡咸(原注:咸腎味也)。心輸在背第五椎(原注:或云第七椎。
按,五椎是,七椎乃鬲輸也),募在巨闕(原注:在心下一寸),小腸輸在背第十八椎,募在關元(原注:臍下三寸)。
脾象土,與胃合為府(原注:胃為水穀之府),其經足太陰與足陽明為表裡(原注:太陰脾脈,陽明胃脈也)。其脈緩(原注:緩,脾之大形也),其相夏三月(原注:火王土相),王季夏六月,廢秋三月,囚冬三月,死春三月。其王日戊己,王時食時日跌。其困日壬癸(一脫「其」字),困時人定夜半。
其死日甲乙,死時平旦日出(原注:並木時也)。其神意,其主味,其養肉,其候口,其聲歌,其色黃,其臭香,其液涎,其味甘,其宜辛,其惡酸。脾輸在背第十一椎,募在章門(原注:季肋端是),胃輸在背第十二椎,募在太倉(太倉即中脘任脈穴,在臍上四寸。原注缺)。
肺象金,與大腸合為府(原注:大腸為傳導之府也),其經手太陰與手陽明為表裡(原注:手太陰肺脈、手陽明大腸脈也)。其脈浮(原注:浮、肺脈之大形也),其相季夏六月(原注:季夏土王金相),其王秋三月,廢冬三月,囚春三月,死夏三月(原注:夏火王金死)。其王日庚辛,王時晡時日入。
白話文:
肝臟,在五行中屬木,與膽相配為腑(膽是清淨的腑),其經脈是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兩者互為表裡(肝經屬陰,膽經屬陽,故為表裡)。
肝脈的脈象是弦,在五行相生關係中,冬季三個月屬於相生的狀態(水生木),春季三個月當令,夏季三個月則衰弱(火剋木),季夏六個月被囚困(土耗木),秋季三個月處於死亡的狀態(金剋木)。肝臟當令的日子是甲乙日,當令的時辰是早晨日出之時。肝臟被困的日子是戊己日,被困的時辰是上午吃飯時段。肝臟死亡的日子是庚辛日,死亡的時辰是傍晚太陽下山時。肝臟所藏的神是魂,主管人的氣色,滋養筋,其分泌的液體是眼淚,味道是酸味,適合吃苦味的食物,討厭辛辣的味道。肝臟的俞穴在背部第九椎,募穴在期門穴(約在兩乳直下,肋骨末端),膽的俞穴在背部第十椎,募穴在日月穴(在期門穴下方約五分處)。
心臟,在五行中屬火,與小腸相配為腑(小腸是接受盛裝的腑),其經脈是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兩者互為表裡。心脈的脈象是洪,在五行相生關係中,春季三個月屬於相生的狀態(木生火),夏季三個月當令,季夏六個月衰弱,秋季三個月被囚困(金耗火),冬季三個月處於死亡的狀態(水剋火)。心臟當令的日子是丙丁日,當令的時辰是上午九點到中午之間。心臟被困的日子是庚辛日,被困的時辰是傍晚太陽下山時。心臟死亡的日子是壬癸日,死亡的時辰是深夜子時。心臟所藏的神是神,主管人的氣味,滋養血液,反映在舌頭,主導說話,氣色是紅色,氣味是焦味,分泌的液體是汗液,味道是苦味,適合吃甜味的食物,討厭鹹味。心臟的俞穴在背部第五椎(或說是第七椎,但第五椎才是正確的,第七椎是膈俞穴),募穴在巨闕穴(在心口下方一寸處),小腸的俞穴在背部第十八椎,募穴在關元穴(在肚臍下方三寸處)。
脾臟,在五行中屬土,與胃相配為腑(胃是容納水穀的腑),其經脈是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兩者互為表裡。脾脈的脈象是緩,在五行相生關係中,夏季三個月屬於相生的狀態(火生土),季夏六個月當令,秋季三個月衰弱,冬季三個月被囚困,春季三個月處於死亡的狀態。脾臟當令的日子是戊己日,當令的時辰是上午吃飯時段。脾臟被困的日子是壬癸日,被困的時辰是深夜子時。脾臟死亡的日子是甲乙日,死亡的時辰是早晨日出時。脾臟所藏的神是意,主管人的味覺,滋養肌肉,反映在嘴巴,主導歌唱,氣色是黃色,氣味是香味,分泌的液體是口水,味道是甜味,適合吃辛辣的食物,討厭酸味。脾臟的俞穴在背部第十一椎,募穴在章門穴(約在肋骨末端),胃的俞穴在背部第十二椎,募穴在太倉穴(即中脘穴,在肚臍上方四寸處)。
肺臟,在五行中屬金,與大腸相配為腑(大腸是傳導的腑),其經脈是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兩者互為表裡。肺脈的脈象是浮,在五行相生關係中,季夏六個月屬於相生的狀態(土生金),秋季三個月當令,冬季三個月衰弱,春季三個月被囚困,夏季三個月處於死亡的狀態(火剋金)。肺臟當令的日子是庚辛日,當令的時辰是傍晚太陽下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