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宜

《脈經鈔》~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四時脈十一

秋金肺王,其脈浮(《千金》十七「浮」作「微」。與《病源》同)澀而短,名曰平脈也。反得洪大而散者(原注:《千金》作「浮大而洪」。按、與《病源》同),是心之乘肺,火之剋金,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原注:一本云,「日月年數至四,忌丙丁」)。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肺,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四字《病源》作「不治」)。

反得大而緩者(《病源》作「反得緩大而長阿阿者」),是脾之乘肺,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弦細而長者(《病源》無「細」字),是肝之乘肺,木之凌金,為微邪,雖病即差。

冬腎水王,其脈沉濡而滑(「濡」,《病源》作「細」),名曰平脈也。反得大(《病源》作「浮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腎,土之剋水,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原注:一本云,「日月年數至;忌戊己」)。反得弦細而長者,是肝之乘腎,子之扶母,為實邪,雖病自愈。

反得浮澀而短者(原注:《千金》「浮」作「微」),是肺之乘腎,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病源》作「可治」)。反得洪大而散者(原注:《千金》作「浮大而洪」。按、與《病源》同),是心之乘腎,火之淩水,為微邪,雖病即差(四字,《病源》作「治之不死也」。○並《脈經》三、《病源》十五)。

上詳舉五藏脈有平、有賊邪、有實邪、有虛邪、有微邪五種不同(《千金》每條平脈後,通以虛實賊微為次)。

春三月木王,肝脈治(治、謂乘其王時修其德令),當先至,心脈次之(次之,謂至夏三月心脈治也。下疑脫脾脈次之四字),肺脈次之,腎脈次之,此為四時(《千金》無二字)王相順脈也(王相見後)。到六月土王,脾脈當先至,而反不至,反得腎脈,此為腎反脾也,七十日死。

何謂腎反脾?夏火王,心脈當先至(當作季夏土王,脾脈當先至),肺脈次之,而反得腎脈,是謂腎反脾。期五月六月,忌丙丁。

脾反肝三十日死。何謂脾反肝?春肝脈當先至,而反不至,脾脈來至,是謂脾反肝也。期正月、二月,忌甲乙。

腎反肝三歲死。何謂腎反肝?春肝脈當先至,而反不至,腎脈先至,是謂腎反肝也。期七月、八月,忌庚辛。

腎反心二歲死。何謂腎反心?夏心脈當先至,而反不至,腎脈先至,是謂腎反心也。期六月,忌戊己(並《脈經》四、《千金》二十八)。

上五藏相反脈證(侮其所勝者二條,侮其所不勝,及母侵子者各一條,蓋使人類推。林氏謂其疏略,誤也)。

何以知(《千金》有「人」字)春得病無肝脈也,無心脈夏得病,無肺脈秋得病,無腎脈冬得病,無脾脈四季之月得病(《脈經》一)。

上以無五藏脈定五時得病。

白話文:

秋天金氣旺盛,對應肺臟,正常的脈象應該是輕微浮起、摸起來有點澀而且短促,這就稱為平和的脈象。如果反而摸到脈象洪大而且散亂,這表示心火過旺侵犯肺金,屬於火剋金的逆亂現象,病情非常危險,幾乎無藥可救。如果反而摸到脈象沉在下面、柔軟而滑順,這表示腎水滋養肺金,屬於子來扶持母親的順應現象,雖然生病也會自行痊癒。

如果反而摸到脈象大而緩慢,這表示脾土滋養肺金,屬於母親歸向兒子的順應現象,是虛弱的病象,雖然生病也容易治好。如果反而摸到脈象細長如琴弦,這表示肝木侵犯肺金,屬於木剋金的輕微逆亂現象,雖然生病也會很快好轉。

冬天水氣旺盛,對應腎臟,正常的脈象應該是沉在下面、柔軟而滑順,這就稱為平和的脈象。如果反而摸到脈象大而緩慢,這表示脾土過旺侵犯腎水,屬於土剋水的逆亂現象,病情非常危險,幾乎無藥可救。如果反而摸到脈象細長如琴弦,這表示肝木滋養腎水,屬於子來扶持母親的順應現象,雖然生病也會自行痊癒。

如果反而摸到脈象輕微浮起、摸起來有點澀而且短促,這表示肺金滋養腎水,屬於母親歸向兒子的順應現象,是虛弱的病象,雖然生病也容易治好。如果反而摸到脈象洪大而且散亂,這表示心火過旺侵犯腎水,屬於火剋水的輕微逆亂現象,雖然生病也會很快好轉。

以上詳細說明了五臟的脈象,有平和、賊邪、實邪、虛邪、微邪這五種不同的表現。

春天三個月木氣旺盛,對應肝臟,肝脈應該先出現,心脈其次,肺脈再次,腎脈最後,這就是四時順應的正常脈象。到了六月土氣旺盛,對應脾臟,脾脈應該先出現,如果反而沒有出現,反而出現腎脈,這就稱為腎反脾,大約七十天就會死亡。

什麼是腎反脾呢?夏天火氣旺盛,心脈應該先出現(應為季夏土氣旺盛,脾脈應該先出現),肺脈其次,如果反而出現腎脈,就稱為腎反脾。病期可能在五月或六月,要避免丙丁日。

脾反肝大約三十天會死亡。什麼是脾反肝呢?春天肝脈應該先出現,如果反而沒有出現,反而出現脾脈,就稱為脾反肝。病期可能在一月或二月,要避免甲乙日。

腎反肝大約三年會死亡。什麼是腎反肝呢?春天肝脈應該先出現,如果反而沒有出現,腎脈先出現,就稱為腎反肝。病期可能在七月或八月,要避免庚辛日。

腎反心大約二年會死亡。什麼是腎反心呢?夏天心脈應該先出現,如果反而沒有出現,腎脈先出現,就稱為腎反心。病期可能在六月,要避免戊己日。

以上說明了五臟脈象相反的病症(有兩種是侵犯所勝的臟腑,有兩種是侵犯所不能勝的,以及母親侵犯兒子的情況,目的是讓人們加以推論)。

如何知道春天生病卻沒有肝脈?夏天生病卻沒有心脈?秋天生病卻沒有肺脈?冬天生病卻沒有腎脈?一年四季各月生病卻沒有脾脈?

以上說明了沒有五臟脈象,可以判斷五時發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