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鈔》~
1. 卷末
2. 王叔和《脈經》序
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繫,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叔和《傷寒例》云:桂枝下咽,陽盛以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
自謂其例耳。非仲景有此語),嘔噦發下焦之問(未詳所出,《傷寒雜病論》有上焦竭善噫,下焦竭即遺溺失便,殆因此誤記)。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互滋偏見,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固,古通痼),良有以也(當云良可嘆也)。
今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陀經論要訣,合為十卷(言上自岐伯,下至華陀之書,各撰集之,叔和未曾下一語也。今按其註明出處者,有《素問》、《針經》、扁鵲、華陀、張仲景,又有《脈法贊》、《醫律》二種,未知誰氏之書。其餘不注出者甚多,注而今亡者亦有,今各補輯之,以還原書。
惟以不知所出者類為二卷,又有新撰及四時經者,疑叔和句集群書而題上事,撰此名目,非別有一書也。又更有不注出而書尚存者,若《難經》是),百病根源,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之(八人者,未詳其名,蓋謂自岐伯以及華陀之書,有此八人傳寫本不同。今注中有一曰、一云者即是,咸悉載錄其異同也)。
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橫即傷寒病別名,見《千金方》四)。
白話文:
【脈經】這本書的序文,由王叔和所作。他提到脈象的原理十分微妙,實際的脈象很難辨認。像是弦脈、緊脈、浮脈、芤脈,這些脈象之間相互類似,轉換不易分辨。在心中容易理解,但在手指下的感覺卻難以明確描述。若將沉脈誤判為伏脈,治療的方向就會永遠錯誤。如果把緩脈誤認為遲脈,病情可能瞬間急轉直下。更何況,有時候數種症狀同時出現,不同的疾病卻可能有相同的脈象呢?
醫藥的使用,關乎人的生命安全。即使是像扁鵲這樣的醫術高超的大師,也必須深思熟慮。張仲景的診斷明確,也要結合病人的症狀來判斷,只要有一點疑慮,就必須反覆核對以確保診斷正確。因此,對於傷寒病,他有著服用承氣湯的警戒,指出如果服用了不適合的藥物,可能會導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然而,這些珍貴的醫學知識和經驗,後世能真正理解和運用的人很少。古老的醫書中隱藏的醫學智慧,深奧難懂,沒有被廣泛傳播。這使得後學者對醫學的本源知識缺乏理解,產生各種偏見,各憑自己的能力行事,導致小病變成了重病,病情固結,失去了治療的希望。
現在,我將從岐伯到華佗的醫學理論和要訣,整理成十卷書籍。這些書籍涵蓋了各種疾病的根源,按照類別整理,包括症狀、面色、聲音、脈象等,內容全面。其中,王、阮、傅、戴、吳、葛、呂、張等人所傳授的醫學知識,無論是相同還是不同,我都一一記錄下來。
如果能用心研究,深入理解這些醫學知識,就可以追隨古人的腳步,讓世人免受疾病之苦。"橫"在此處是指傷寒病,這是根據《千金方》第四卷中的記載。
3. 叔和事略
後魏高湛《養生論》云: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經方,洞識攝生之道。嘗謂人曰: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千金》三十六載高平王熙稱食不欲雜,與此正同。然則熙乃王叔和之名,今世通稱其字,其名則鮮有知者)。當時或無災患,積久為人作疾。尋常飲食,每令得所多飧,令人彭亨短氣,或致暴疾。
夏至秋分,少食肥膩餅臛之屬,此物與酒食瓜果相妨。當時不必即病,入秋節變陽消陰長,寒氣總至,多至暴卒。良由涉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而不達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謂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來者漸矣,豈不惑哉(《御覽》七百二十《養生》)!
又曰:王叔和性沉靜,好著述。考覈遺文,採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編次張仲景方論為三十六卷(有誤),大行於世(《御覽》七百二十二醫二按:宋熙寧林億等校定《脈經》進呈。札子云:叔和,西晉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經方,精意診處,洞識修養之道。
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醫傳》中,高湛此論猶較在前也。孫星衍《續古文苑》前條採入,後條失收,蓋偶疏略。又按:皇甫謐《甲乙》序稱,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甘露中吾病風百日方治,乃撰集三部,是叔和著書在甘露前。但甘露即太始元年,士安不書曲午年號,豈稱近代謂吳之太醫邪?而世通以叔和為晉人,蓋習讀億書故也。高湛論亦未明著時代也)。
白話文:
後魏的高湛在他的《養生論》裡提到:王叔和,是高平地方的人。他對醫學有廣泛且深入的研究,精通養生的法則。他曾告訴人們,吃東西不要混雜,因為混雜可能會導致食物之間相互衝突。雖然當下可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疾病。日常的飲食,如果吃得太多,會讓人感到脹滿、呼吸困難,甚至引發急病。
從夏至到秋分期間,要少吃肥肉和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和酒、瓜果搭配食用會相互影響。雖然當時不一定會生病,但進入秋季,天氣轉涼,身體開始出現陰盛陽衰的情況,寒氣來臨,就容易突然死亡。這都是因為夏天過度吃冷食,飲食沒有節制所致。然而,不懂這些道理的人,都以為病發的那天就是生病的開始,卻不知道病根是慢慢累積的,這不是很讓人困惑嗎?
此外,王叔和本人性格沉穩,喜好寫作。他核對古籍,收集各種觀點,撰寫了《脈經》十卷,並編輯整理了張仲景的藥方論述為三十六卷,這些著作在當時非常流行。他的生平詳情可以在唐代甘伯宗的《名醫傳》中找到。高湛的評論是在甘伯宗之前,孫星衍的《續古文苑》只收錄了前面的評論,後面的評論漏掉了,可能是不小心遺漏的。據皇甫謐的《甲乙》序言,近代的太醫令王叔和,精心整理了張仲景的醫學理論,他在甘露年間因風濕病治療了百日,於是整理了三部醫書。由此可見,王叔和的著作是在甘露年間之前的。但是甘露年間就是太始元年,為什麼士安不記載這個年號,難道他說的近代是指吳國的太醫嗎?然而,世人普遍認為王叔和是晉朝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熟悉林億的書籍所致。高湛的評論也沒有清楚地指出王叔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