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鼎宜

《脈經鈔》~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醫律二十三(題仍舊)

傷寒有五,皆熱病之類也。其形相象,根本異源,同病異名,同脈異經。病雖俱傷於風,其人自有痼疾,則不得同法。其人素傷於風,因復傷於熱,風熱相搏,則發風溫,四肢不收,頭痛身熱,常汗出不解。治在少陰、厥陰,不可發汗。汗出譫語,獨語內煩,躁擾不得臥,善驚,目亂無精,治之復發其汗,如此者(《醫門法律》引作「如此死者」。下條同),醫殺之也(末二句與十二難同)。

白話文:

傷寒有五種,都是熱性病的一種。它們的症狀相似,但根本原因不同,病名相同但影響經脈不同。雖然這些病都是由風邪引起的,但患者本身如果有舊病,就無法採用相同的治療方法。如果患者原本就有風邪的疾患,後來又受到熱邪的侵襲,風熱相合,就會發作風溫,導致四肢抽搐、頭痛發熱、經常出汗而不解。這種情況的治療應該針對少陰經和厥陰經,不能發汗。如果出汗後出現胡言亂語、自言自語、內心煩躁、坐立不安而無法入睡、容易受驚、雙眼無神等症狀,再繼續使其發汗,患者就會因此而死亡。這種情況是醫生治療不當所致。

傷寒、濕溫,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暍,濕熱相薄(薄、搏,通用字),則發濕溫。病苦兩脛逆冷,腹滿叉胸(叉胸,叉手冒胸也),頭目痛苦,妄言,治在足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者,醫殺之也(《脈經》七)。

白話文:

傷寒、濕溫,這些人通常是受濕氣侵襲,因此中暑,濕氣和熱氣相結合,就會導致濕溫。

患病時,雙小腿發冷,腹部脹滿,胸膛悶痛,頭和眼睛疼痛,胡言亂語。治療部位在足太陰。不可讓病人發汗,發汗後會失去語言能力,耳聾,不知道疼痛在哪裡。身體發青,面色改變,稱為重暑。出現這種情況,是醫生治療不當造成的。

上就熱病誤汗,正其名曰醫殺。

2. 平婦人脈二十四

脈平而虛者,乳子法也(一)○(《病源》四十一無此條)。○經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此是血氣和調,陽施陰化也(二)。○診其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妊」,《病源》作「任」。古通)。少陰,心脈也,心主血脈(三)。又腎名胞門子戶,尺中腎脈也。尺中之脈按之不絕,法妊娠也(四字《病源》作「妊娠脈也」)(四)。

白話文:

(一) 脈搏微弱而平穩,這是懷孕的徵兆。

(二) 《傷寒論》中說,陰陽不和,導致陽經氣血流失到陰經,稱為「有子」,這是氣血調和,陽氣濡養陰血的表現。

(三) 診斷時,如果手少陰脈(心經)脈搏跳動明顯,則表示懷孕。少陰脈是心臟的脈搏,心臟主導血脈。

(四) 腎臟又稱為「胞門子戶」,尺脈是腎經的脈搏。如果尺脈按壓不絕,則表示懷孕。

左右三部脈(《病源》、《千金》均無「左右」二字)沉浮正等,按之無絕者(「絕」上《病源》有「斷」字),妊娠也(五)。○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言寸脈數),至三月而尺數也(六)(言三月尺寸俱數。《千金》無至字)。○脈滑疾(疾即數),重以手按之散者(「散」上疑脫「不」字),胎已三月也(七)。

白話文:

左右三部脈(《病源》、《千金》這兩本書都沒有「左右」這兩個字)沉浮正等,按壓時沒有消失的(《病源》在「絕」字前面有「斷」字),是懷孕了(五條)。○懷孕初期,寸部脈搏微弱,呼吸五次(指寸脈脈數),到三月時,尺部脈搏也出現了(六條)(指三月時,尺寸兩部脈搏都出現了。《千金》沒有「至」字)。○脈搏滑動而快(快指脈數),用手再次按壓時脈搏散開的(「散」字前面可能脫漏了「不」字),胎兒已經有三月了(七條)。

○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八)(首法出仲景,二、三出《內經》。《內經》作「少陰動甚」,無「手」字,此以為心脈。第四又以為足少陰腎脈,余不知所出,殆匯萃諸家言為之○《脈經》九)。

白話文:

脈象沉重,按壓時不容易消散,但是速度不快也不滑溜,這是五行歸屬於土的五月(脈象)。(這個說法最早出自仲景,第二、三個說法出自《內經》。《內經》的原文是「少陰動甚」,沒有「手」字,這裡將其理解為心脈。第四個說法又認為是足少陰腎脈,來源不可考,可能綜合了多家說法。)

上娠妊脈法。

婦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千金》作「左右俱疾」)為生二子(一)(以遲數分。《病源》無此條)。

白話文:

婦人懷孕大約四個月時,想要知道胎兒性別的辦法是:如果腹中左邊胎動較多,是男孩;如果右邊胎動較多,是女孩;如果左右兩邊都較多,是懷了雙胞胎。

又法,得太陰脈為男,得太陽脈為女,太陰脈沉,太陽脈浮(二)(以浮沉分)。

又法。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沉實,猥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猥生二女(三),(以浮沉虛實分。猥,發聲詞。《病源》無「猥」字)。

白話文:

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左手沉重有力,表示是男胎;右手寬鬆肥大,表示是女胎。左右手都沉重有力,可能會生兩個男孩;左右手都寬鬆肥大,可能會生兩個女孩。(根據浮沉和虛實來區分。猥,只是發聲詞。《病源》沒有「猥」字。)

又法,尺脈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大者,如實狀(四)(以大小分。《病源》無末五字)。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尺脈位於左邊較大表示男性,位於右邊較大表示女性,左右都大表示會生雙胞胎。大的脈象,像手指的大小(四)(根據大小區分,但《病源》沒有後面的五行字)。

又法,左右尺(《病源》作「左右手尺脈」)俱浮為產二男,不爾則女作男生(《千金》作「不然」。《病源》、《千金》均無「則」字)。左右尺(三字《病源》、《千金》均無)俱沉為產二女,不爾則男作女生也(五)(同第二法,以浮沉分女作男、男作女。未詳)。

白話文:

另外一個方法:如果左右尺脈皆浮,就會生兩個男孩;否則,就是有女性會生男孩(《千金》方作「不然」)。如果左右尺脈皆沉,就會生兩個女孩;否則,就是有男性會生女孩(《病源》、《千金》方均無「則」字)。(第五個方法,跟第二個方法相似,以脈象浮沉來區分生男生女的狀況。但具體細節不明。)

又法(《病源》無「法」字,依前後文補),左手尺中脈浮大者男,右手尺中脈沉細者女(六)(此條據《病源》補。《千金》此下又有「若來而斷絕者,月水不利」十字)。

白話文:

其他方法:男生的左手尺脈浮大,女生的右手尺脈沉細。(這條根據《病源論》補充。《千金方》中這段後還有「如果脈象斷斷續續,表示月經不順」這十個字。)

又法,(《病源》作「欲知男女」四字)遣妊娠人(《病源》無三字)面南行,還復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也(七)(《病源》、《千金》均無也字)。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是,讓懷孕的人面向南方走,然後喊她回來。她如果向左轉頭,就是男孩;如果向右轉頭,就是女孩。

又法,看上圊時,夫從後(《病源》有「急」字)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也(八)(《病源》無也字。《千金》無此條。迴、回,通用字。並上條同以左右顧分)。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在廁所見到時,丈夫從病人背後(《病源》有「急」字)呼叫病人的名字,病人左顧右盼是男性,右顧左盼是女性(《病源》沒有「也」字。《千金方》沒有這個條目。迴和回是通假字。和上條一樣,以左右顧盼區分)。

又法,婦人妊娠,其夫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也(九)(以夫之乳核分,蓋亦雜纂諸家言,而仲景法反見漏,後世所謂男腹如釜,女腹如箕,則又以妊腹形狀分。若僅以脈言,恐有時不準。○《脈經》九)。

白話文:

還有一種方法,婦女懷孕時,她的丈夫左乳房有硬塊是男孩,右乳房有硬塊是女孩。(根據丈夫的乳房硬塊來判斷,這也是收集了各家的說法,但仲景的方法卻反見遺漏。後世所說的「男腹如鍋,女腹如箕」,則是根據懷孕的腹部形狀來分。如果僅憑脈象來判斷,恐怕有時不準確。○《脈經》第九卷)

上分男女法(九條。《病源》、《千金》或有或無,敘次不同)。

婦人懷妊離經(離經謂脈來洪急,異於平人。見《難經》),其脈浮,設腹痛引腰脊,為今欲生也(《千金》二作為「今出也」)。但離經者不病也。

白話文:

婦女懷孕時,脈象洪大而急促,與常人不同,稱之為「離經」。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腹痛伴隨腰痠背痛的症狀,說明胎兒即將臨盆。但「離經」本身並非是一種疾病。

又法,婦人慾生,其脈離經,半夜覺(《千金》作「夜半覺痛」),日中則生也(《脈經》九)。

上平將產脈法。

診婦人(三字《病源》三十七作「又」,置下條後)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數升,脈急疾者死,遲者生。

診婦人漏下赤白不止,脈小虛滑者生(《病源》有「脈」字),大緊實數者死。

診婦人新生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

診婦人疝瘕積聚(《病源》三十八「積聚」二字作「其」),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

診婦人新生乳子,因得熱病,其脈弦小,四肢溫者生,寒清者死。

診婦人生產,因中風傷寒熱病,喘鳴而肩息,脈實大浮緩者生,小急者死。

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焱疾不調者死(焱,大。見前老人脈弱條。或云當作猋,形誤。《楚詞》雲中君注:猋,去疾貌),沉微附骨不絕者生。

白話文:

診斷產婦生產後,寸口脈浮大而快速不均勻的,會死亡(浮大,見前面老人脈弱條。或有說應作「猋」,文字寫錯。《楚辭》中雲中君注:「猋」,急疾的樣子);沉細附著在骨脈上不斷的,會活下來。

金創在陰處,出血不絕,陰脈不能至陽者死,接陽而復出者生(《脈經》九)。

上婦人雜病生死脈法(八條)。

3. 平小兒脈二十五

小兒脈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

診小兒脈法多雀鬥(雀鬥,謂脈來急如雀之斗然也),要以三部脈為主(言一部不足憑),若緊為風癇,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氣。

白話文:

診斷小兒脈象時,如果脈象急促如雀鳥相鬥,則需以三部脈為依據(只憑一部脈象無法做出判斷)。如果脈象緊促,可能是風癇;沉穩的脈象表示乳食不消化;弦急的脈象表示有外邪氣侵犯。

小兒是其日數應變蒸之時,身熱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觀者(《說文》哯,不嘔而吐也。《廣韻》:小兒嘔乳也),脈亂(當從《病源》,作「脈和者」三字)無苦也(變蒸日數詳見《病源》。無苦,言不須治)。

白話文:

嬰幼兒到了蒸化的時候,就會出現發燒、脈搏混亂、不出汗、不想吃飯、吃了東西就會吐(《說文》:不吐而出,稱之為觀。 《廣韻》:小兒吐出母乳)、脈搏混亂(應從《病源》的說法,改為「脈搏和緩」,這三字)這種情況就不需要治療(蒸化的時間詳見《病源》。不用治療,表示無需服藥)。

小兒脈沉而數者,骨間有熱,欲以腹按,冷清也。

小兒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

小兒病而囟陷入,其口唇乾,目皮反,口中氣出冷,足與頭相抵,臥不舉身,手足四肢垂,其臥正直,如得縛,其掌中冷皆死,至十日不可復治之(《脈經》九)。

白話文:

小孩子生病,囟門凹陷,嘴巴和嘴脣乾裂,眼皮翻轉,嘴巴裡呼出的氣是冷的,雙腳和頭頂相對,不能全身平躺,手腳四肢垂著。睡覺時身體筆直僵硬,好像被綁著一樣,手心冰涼的人都會死亡,滿十天就無法醫治了。(《脈經》第九卷)

上小兒雜病生死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