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鈔》~ 卷一 (13)
卷一 (13)
1. 三部虛實八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齊痹(齊,古通臍),少腹中有癥瘕(症,《千金》作「疝」),王月即冷上搶心(「王」,《千金》作:「主」),刺手心主經(《千金》十四無「經」字。余條分載,並同)。治陰心主,在掌後橫理中(原注:即大陵穴。《千金》下有「入一分」三字)。
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痹(原注:「痹」一作「痛」。按:《千金》痹上有「熱」字),小腸有熱(《千金》作「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經,治陽(原注:一作手少陽,誤)、太陽(《千金》作手太陽),在手小指外側本節陷中(原注:即後谿穴)。
左手關前寸口(六字《病源》十六作「左手寸口脈沉則為陰」九字)陰絕者,無心脈也,苦心下毒痛(毒,《千金》十三作「熱」),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說文》:創也),刺手太陽經(《千金》作手少陽),治陽(不知穴,當即謂後谿也。下仿此)。
左手關前寸口陰實者,心實也,苦心下有水氣,憂恚發之(「之」字誤),刺手心主經,治陰。
左手關上陽絕者,無膽脈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眯,讀曰寐,聲誤。《說文》寐,寐而厭也。《淮南·精神》:楚人謂厭為眯,目,疑為且字,形誤)善畏,如見鬼狀,多驚,少力,刺足厥陰經,治陰,在足大指間(原注:即行間穴)。或刺三毛中。
左手關上陽實者,膽實也,苦腹中實(二字《病源》十五作「內冒冒」。《千金》無「實」字),不安,身軀習習也(習,讀曰翕,仲景曰翕翕發熱),刺足少陽經,治陽,在足上第一指(三字原注:當云小指次指。案、居敬本與此同,泰定本、袁校本、及《千金》十二均作第二指,並誤)本節後一寸(原注:即臨泣穴。《千金》寸下有「是」字〕。
左手關上(《病源》十四有「脈沉為陰」四字)陰絕者,無肝脈也,苦癃,遺溺,難言,脅下有邪氣,善吐,刺足少陽經,治陽。
左手關上(《病源》二十二有「脈沉為陰」四字)陰實者,肝實也,苦肉中痛,動善轉筋(八字《病源》作「苦肉痛轉筋」。《千金》十一轉筋下有「吐」字),刺足厥陰經,治陰。
左手關後尺中(「尺中」二字,《病源》三十七作「尺內浮為陽」)陽絕者,無膀胱脈也,苦逆冷,婦人月水不調,三月則閉(八字《病源》作「月事則閉」。《千金》水字作「便」。一本誤「月使」,「三」誤「王」),,男子失精,鑱(病源作溺)有餘瀝,刺足少陰經,治陰,在足內踝下動脈(原注:即太谿穴。《千金》二十有「是也」二字〕。
左手關後尺中陽實者,膀胱實也,苦逆冷,脅下有邪氣相引痛,刺足太陽經,治陽,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原注:即束骨穴)。
白話文:
左手寸口關前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完全消失(陽絕),代表沒有小腸的脈氣,會感到肚臍周圍麻木不適,小腹內有腫塊,月經來時會感到寒冷往上衝到心臟。治療時,要針刺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在手掌後方的橫紋中點,也就是大陵穴。
左手寸口關前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充實有力(陽實),代表小腸實熱,會感到心下急迫不舒服,有灼熱感,小便顏色赤黃。治療時,要針刺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在手小指外側根部關節後的凹陷處,也就是後谿穴。
左手寸口關前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完全消失(陰絕),代表沒有心臟的脈氣,會感到心下熱痛,手掌發熱,時常想嘔吐,嘴巴內有傷口潰爛。治療時,要針刺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也就是後谿穴。
左手寸口關前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充實有力(陰實),代表心臟實熱,會感到心下有水氣,容易因憂愁憤怒而發病。治療時,要針刺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
左手關上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完全消失(陽絕),代表沒有膽的脈氣,會感到膝蓋疼痛,口中發苦,眼睛看不清楚,容易感到害怕,好像看到鬼一樣,常常驚嚇,身體無力。治療時,要針刺足厥陰肝經的穴位,在腳大拇趾間,也就是行間穴,或者針刺腳上的三毛穴。
左手關上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充實有力(陽實),代表膽實熱,會感到腹中脹滿不舒服,身體躁動不安,並且發熱。治療時,要針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在腳小指次趾的根部關節後一寸處,也就是臨泣穴。
左手關上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完全消失(陰絕),代表沒有肝的脈氣,會感到排尿困難,小便失禁,說話困難,脅下有邪氣,容易嘔吐。治療時,要針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
左手關上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充實有力(陰實),代表肝實熱,會感到肌肉疼痛,容易抽筋。治療時,要針刺足厥陰肝經的穴位。
左手關後尺中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完全消失(陽絕),代表沒有膀胱的脈氣,會感到身體逆冷,婦女月經不調,甚至三個月不來,男子遺精,小便有殘餘。治療時,要針刺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在腳內踝下的動脈處,也就是太谿穴。
左手關後尺中位置,如果摸到脈象充實有力(陽實),代表膀胱實熱,會感到身體逆冷,脅下有邪氣牽引疼痛。治療時,要針刺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在腳小指外側根部關節後的凹陷處,也就是束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