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鈔》~ 卷二 (5)
卷二 (5)
1. 病熱脈候二十
熱病陰陽交者死。
熱病煩已而汗,脈當靜。
太陽病,脈反躁盛者,是陰陽交,死;復得汗,脈靜者生(此條補入仲景)。
熱病陰陽交者,熱煩身躁,太陰寸口脈兩沖尚躁盛,是陰陽交,死。得汗脈靜者生。
白話文:
熱病如果出現陰陽交錯的情況,病人會死亡。
熱病在煩躁後出汗,脈搏應該平穩。
太陽病,如果脈搏反而變得躁動旺盛,這是陰陽交錯,病人會死亡;但如果再出現出汗,脈搏恢復平穩,則會康復。
熱病出現陰陽交錯時,病人會感到熱且煩躁不安,太陰部的寸口脈兩側仍然躁動旺盛,這是陰陽交錯,病人會死亡。若出汗後脈搏恢復平穩,則會康復。
熱病陽進陰退,頭獨汗出,死。○陰進陽退,腰以下至足汗出亦死。○陰陽俱進,汗出已,熱如故亦死。○陰陽俱退,汗出已,寒慄不止,鼻口氣冷亦死。
白話文:
-
熱病時陽氣壯盛,陰氣虛弱,只有頭部出汗,會死亡。
-
陰氣壯盛,陽氣虛弱,腰以下到腳出汗,也會死亡。
-
陰陽兩氣都壯盛,汗出後,仍然發熱,也會死亡。
-
陰陽兩氣都虛弱,汗出後,仍然發冷,鼻口呼出的氣息冰涼,也會死亡。
上熱病陰陽交部(題仍舊)。
熱病,所謂並陰者,熱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謂並陰,故治(原注:「治」,一作「活」)。
熱病所謂並陽者,熱病已得汗,脈尚躁盛,大熱,汗之雖不汗出,若衄,是謂並陽,故治。
上熱病並陰陽部(題仍舊)。
熱病在腎,令人渴,口乾舌焦黃赤,晝夜欲飲不止,腹大而脹,尚不厭飲,目無精光,死不治。
吐舌下卷者死,唾如膠者難解。舌頭四邊徐有津液,此為欲解。
白話文:
熱病,指的是陰陽交戰的病症。
熱病中,所謂「並陰」,指的是已經發汗,但又因為汗液流失過多而導致陰氣不足,因此需要治療。
熱病中,所謂「並陽」,指的是已經發汗,但脈搏仍然躁盛,體溫仍然很高,即使發汗也無法排汗,而且還伴隨著鼻出血的症狀,因此需要治療。
熱病在腎臟,會讓人感到口渴,嘴巴乾燥,舌頭發黃發紅,無論白天黑夜都想要喝水,肚子腫脹,但仍然不滿足,眼睛沒有光澤,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
如果舌頭向下捲曲,則會死亡。如果唾液像膠水一樣粘稠,則很難治癒。如果舌頭四周慢慢出現津液,則表示病症將要痊癒。
病者至經,上唇有色,脈自和,為欲解。色急者,未解(此二條舊上連「結胸證,具而躁者死」。漏載熱病證候)。
上熱病死生部(舊題陰陽竭盡部)。
白話文:
病人來到診所時,上脣有顏色,脈象平和,表示病症即將緩解。上脣顏色若深且急促,則表示病症尚未緩解。
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所謂陰附陰者,腰以上至頭熱,以下寒,陽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白話文:
熱性病所謂陽氣侵犯陰氣的,從腰部以下到腳部發熱,陰氣下降爭鬥,胸腹滿脹的人會死亡。所謂陰氣侵犯陰氣的,從腰部以上到頭部發熱,而以下肢發冷,陽氣上升爭鬥,能出汗的人會存活。
上陰陽相附部(仍舊)。
熱病三四日脈不喘,其動均者,身雖煩熱,今自得汗,生。傳曰:始府入藏,終陰復還陽,故得汗。
熱病七八日,脈不喘,其動均者生。微熱在陽,不入陰,今自汗也。
熱病七八日,脈不喘,動數均者,病當喑,期三日不得汗,四日死。
熱病身面盡黃而腫,心熱口乾,舌卷焦黃黑,身麻臭,伏毒傷肺中脾者死。
熱病瘛瘲,狂言不得汗,瘛瘲不已,伏毒傷肝,中膽者死。
熱病汗不出,出不至足,嘔膽吐血,善驚不得臥,伏毒在肝府(府,真本作肺)足少陽者死。
上熱病生死期日(仍舊篇名)。
熱病腹滿䐜張,身熱者,不得大小便,脈澀小疾,一逆見,死。
熱病腸鳴腹滿,四肢清,泄注,脈浮大而洪不已,二逆見,死。
熱病大衄不止,腹中痛,脈浮大絕,喘而短氣,三逆見,死。
熱病嘔且便血,奪形肉,身熱甚,脈絕動疾,四逆見,死。
熱病咳喘悸眩,身熱脈小疾,奪形肉,五逆見,死。
熱病腹大而脹,四肢清,奪形肉,短氣,六逆見,一旬內死。
熱病腹脹便血,脈大,時時小絕,汗出而喘,口乾舌焦,視不見人,七逆見,一旬死。
熱病身熱甚,脈轉小、咳而便血,目眶陷,妄言,手循衣縫,口乾,躁擾不得臥,八逆見,一時死。
熱病瘛瘲,狂走不能食,腹滿,胸痛引腰臍背,嘔血,九逆見,一時死。
熱病嘔血,喘咳煩滿,身黃,其腹鼓張,泄不止,脈絕,十逆見,一時死。
上熱病十逆死證(仍舊篇名)。
白話文:
上陰陽相附部
熱病三四日脈不喘,其動均者,身雖煩熱,今自得汗,生。傳曰:始府入藏,終陰復還陽,故得汗。
熱病發作三四天,脈象不喘,脈搏跳動均勻,雖然身體感到煩躁發熱,但現在已經開始流汗了,病患可以活下來。醫書上說,熱病初期,病邪入侵人體的陽氣,到了後期,陽氣收斂,陰氣復回,所以病人開始出汗。
熱病七八日,脈不喘,其動均者生。微熱在陽,不入陰,今自汗也。
熱病發作七八天,脈象不喘,脈搏跳動均勻,病患可以活下來。因為熱邪只停留在陽氣層面,沒有入侵陰氣,現在開始出汗,說明病情正在好轉。
熱病七八日,脈不喘,動數均者,病當喑,期三日不得汗,四日死。
熱病發作七八天,脈象不喘,但脈搏跳動速度快而均勻,這說明病情已經轉為危重,即將昏迷。如果三天內不出汗,第四天就會死亡。
熱病身面盡黃而腫,心熱口乾,舌卷焦黃黑,身麻臭,伏毒傷肺中脾者死。
熱病患者,全身面部發黃腫脹,心煩口渴,舌頭捲縮、乾燥、發黃發黑,身體麻木並且散發惡臭,這是因為毒邪傷到了肺部和脾臟,病患會死亡。
熱病瘛瘲,狂言不得汗,瘛瘲不已,伏毒傷肝,中膽者死。
熱病患者出現抽搐、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並且無法出汗,抽搐不止,這是因為毒邪傷到了肝臟和膽囊,病患會死亡。
熱病汗不出,出不至足,嘔膽吐血,善驚不得臥,伏毒在肝府(府,真本作肺)足少陽者死。
熱病患者無法出汗,即使出汗也無法達到四肢末端,並且嘔吐膽汁、吐血,容易驚恐,無法平躺休息,這是因為毒邪停留在肝臟(真本作肺臟)和足少陽經脈,病患會死亡。
上熱病生死期日
熱病腹滿䐜張,身熱者,不得大小便,脈澀小疾,一逆見,死。
熱病患者腹部脹滿,身體發熱,無法大小便,脈象澀滯且跳動緩慢,這是第一個死亡徵兆,病患會死亡。
熱病腸鳴腹滿,四肢清,泄注,脈浮大而洪不已,二逆見,死。
熱病患者腸鳴腹脹,四肢冰冷,腹瀉不止,脈象浮大而洪,這是第二個死亡徵兆,病患會死亡。
熱病大衄不止,腹中痛,脈浮大絕,喘而短氣,三逆見,死。
熱病患者大量流鼻血,腹部疼痛,脈象浮大而微弱,呼吸急促而短暫,這是第三個死亡徵兆,病患會死亡。
熱病嘔且便血,奪形肉,身熱甚,脈絕動疾,四逆見,死。
熱病患者嘔吐並伴隨便血,身體消瘦,發熱嚴重,脈象微弱而跳動快速,這是第四個死亡徵兆,病患會死亡。
熱病咳喘悸眩,身熱脈小疾,奪形肉,五逆見,死。
熱病患者咳嗽喘息、心悸頭昏,身體發熱,脈象細弱而跳動緩慢,身體消瘦,這是第五個死亡徵兆,病患會死亡。
熱病腹大而脹,四肢清,奪形肉,短氣,六逆見,一旬內死。
熱病患者腹部膨脹,四肢冰冷,身體消瘦,呼吸短促,這是第六個死亡徵兆,病患在一週內會死亡。
熱病腹脹便血,脈大,時時小絕,汗出而喘,口乾舌焦,視不見人,七逆見,一旬死。
熱病患者腹部脹滿,便血不止,脈象浮大,時常微弱,出汗且呼吸急促,口渴舌燥,視力模糊,無法看清人,這是第七個死亡徵兆,病患在一週內會死亡。
熱病身熱甚,脈轉小、咳而便血,目眶陷,妄言,手循衣縫,口乾,躁擾不得臥,八逆見,一時死。
熱病患者發熱嚴重,脈象轉變為細弱,咳嗽並伴隨便血,眼窩凹陷,胡言亂語,手不停地沿著衣縫摸索,口渴,躁動不安無法入睡,這是第八個死亡徵兆,病患會立即死亡。
熱病瘛瘲,狂走不能食,腹滿,胸痛引腰臍背,嘔血,九逆見,一時死。
熱病患者抽搐,神志不清,狂躁不安,無法進食,腹部脹滿,胸部疼痛牽引到腰部、肚臍和背部,嘔吐鮮血,這是第九個死亡徵兆,病患會立即死亡。
熱病嘔血,喘咳煩滿,身黃,其腹鼓張,泄不止,脈絕,十逆見,一時死。
熱病患者嘔吐鮮血,呼吸急促咳嗽,煩躁不安,全身發黃,腹部鼓脹,腹瀉不止,脈象消失,這是第十個死亡徵兆,病患會立即死亡。
上熱病十逆死證
熱病肺氣絕,喘逆,咳唾血,手足腹腫,面黃振慄,不能言語,死。魄與皮毛俱去,故肺先死,丙日篤,丁日死。
白話文:
熱病時肺氣耗絕,導致呼吸困難、咳嗽咳血、手腳腹部長水腫、臉色發黃、發抖、無法言語,最後死亡。魂魄與皮毛同時離去,所以肺是首先死亡的器官。在丙日病情加重,丁日死亡。
熱病脾氣絕,頭痛嘔宿汁,不得食,嘔逆吐血,水漿不得入,狂言譫語,腹大滿,四肢不收,意不樂,死。脈與肉氣俱去,故脾先死,甲日篤,乙日死。
白話文:
嚴重的發熱病會導致脾氣耗盡,出現頭痛、嘔吐過夜的食物殘渣,無法進食,嘔血,連水都喝不進去的症狀。病人會胡言亂語、腹脹滿,四肢蜷縮,精神不振,最終死亡。脈搏和肉氣都消失,表明脾臟最先死亡。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甲日(天干的第一個),病人會在乙日(天干的第二個)死亡。
熱病心主氣絕,煩滿骨痛(原注:「痛」,一作「瘛」),嗌腫不可咽,欲咳不能咳,歌哭而笑,死。神與營脈俱去,故心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白話文:
高熱病時,心臟主導的氣血已經絕亡,頭腦昏沉、全身疼痛,喉嚨腫脹導致無法吞嚥,想咳卻咳不出來,又哭又笑,不久後就會死亡。這是因為神智和營脈一同消失的緣故,所以心臟會先死亡,壬日病情惡化,癸日死亡。
熱病肝氣絕,僵仆,足不安地,嘔血,恐懼,灑淅惡寒,血妄出,遺矢溺,死(矢,古通屎)。魂與筋血俱去,故肝先死,庚日篤,辛日死。
白話文:
當熱病導致肝氣耗盡時,身體會僵硬癱軟,腳無法著地,嘔吐血液,感到恐懼,張口流口水,畏寒,出血不止,大小便失禁,死亡(「矢」通「屎」)。
因為肝氣與筋血一起流失,所以肝臟最先死亡。在庚日發病,辛日死亡。
熱病腎氣絕,喘悸吐逆,踵疽尻癰,目視不明,骨痛短氣,喘滿汗出如珠,死。精與骨髓俱去,故腎先死,戊日篤,己日死。
白話文:
如果患有高熱症,腎氣已經耗盡,出現氣喘、心悸、嘔吐、腳後跟長疽瘡、臀部生癰瘡、視力模糊、骨頭疼痛、氣短,呼吸急促,全身大汗淋漓如雨珠,就會死亡。這是因為精氣和骨髓都已經耗盡,所以腎臟最先死去。病情在戊日加重,己日死亡。
外見瞳子青,小爪甲枯,發墮身澀,齒挺而垢,人皮面厚塵黑,咳而吐血,渴欲數飲,腹大滿,此五藏絕,表病也。
白話文:
外觀上,瞳孔青黑色、指甲又小又乾枯、頭髮脫落、身體皮膚粗糙、牙齒外露且有污垢、皮膚蠟黃、面色晦暗、咳嗽並吐血、口渴想頻頻喝水、腹部腫脹,這些都是五臟衰竭的徵象,屬於表證。
上熱病五藏氣絕死期(題仍舊篇名)。
熱病脈四至,三日死。脈四至者,平人一至,病人脈四至也。
熱病脈五至,一日死。時一大至,半日死。忽悶亂者死。
熱病脈六至,半日死。忽急疾大至,有頃死。
熱病脈四損,三日死。所謂四損者,平人四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
熱病脈五損,一日死。所謂五損者,平人五至,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
白話文:
上熱病五藏氣絕死期(題仍舊篇名)
熱病脈搏四至,三日內必死。 脈搏四至指的是,正常人脈搏跳動一次,而病人脈搏跳動四次。
熱病脈搏五至,一日內必死。 如果脈搏跳動速度很快,達到了一次跳動五下,病人將在半日內死亡。 忽然感到胸悶氣亂,也將會死亡。
熱病脈搏六至,半日內必死。 脈搏突然變得急促有力,跳動六下,病人將在短時間內死亡。
熱病脈搏四損,三日內必死。 所謂四損,指的是正常人脈搏跳動四次,而病人脈搏只跳動一次,這種脈象稱為四損。
熱病脈搏五損,一日內必死。 所謂五損,指的是正常人脈搏跳動五次,而病人脈搏只跳動一次,這種脈象稱為五損。
熱病脈六損,一時死。所謂六損者,平人六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若絕不至,或久乃至,立死(通篇出《脈經》七)。
上熱病損至脈死期(「至」,當作「亟」,形誤。題仍舊,舊以損至分二篇)。
白話文:
當熱性疾病出現脈象虛弱到六種程度時,患者將很快死亡。所謂的「六種程度」,是指健康人脈搏出現六種變化,而病人卻只出現一種變化,這稱為「六種程度」。如果脈搏完全停止跳動,或者很長時間才跳動一次,患者將立刻死亡。(這段內容摘自《脈經》第七章)
2. 五積脈候二十一
診得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脅下氣(《千金》十七:「氣」字作「時時痛」三字)逆,背相引痛,少氣善忘,目瞑(《千金》有「結癰」二字)皮膚寒,秋差夏劇,主皮中時痛,如蟲緣之狀,甚者如針刺(《病源》、《千金》均有「之狀」二字),時癢,其色白。
白話文:
診斷出肺積,脈象浮而散,按壓時會退縮,肋骨下方有氣逆,背部相互牽引疼痛,少氣善忘,眼睛閉合發炎,皮膚發寒,秋天較輕,夏天較重,主要表現為皮膚內部時而疼痛,像蟲子爬過的感覺,嚴重的像針刺一樣,有時會發癢,皮膚顏色變白。
診得心積,脈沉而芤(《病源·伏梁候》下有「時」字),上下無常處,病胸滿悸(《病源》無「胸滿」二字,伏梁候下無「悸」字),腹中熱,面赤嗌乾(《病源》、《千金》十三均作「咽乾」),心煩(《病源》無「心」字。一條又有),掌中熱甚即唾血,主(《千金》無「主」字)身瘛瘲,主血厥,夏差冬劇,其色赤(《病源·伏梁候》下有「唾膿血者死」五字)。
白話文:
診斷為心積,脈搏沉而緩,有時位置不定,伴有胸悶、心悸(胸悶和心悸為《千金方》記載),腹熱,面赤、咽乾,心煩,掌心發熱嚴重時會咳血,導致身體痠痛僵硬,容易發生血厥,夏季症狀減輕,冬季加重,面色發赤(《病源》記載:咳出膿血者會死亡)。
診得脾積,脈浮大而長,飢則減,飽則見䐜起,與谷爭,減心下(《病源》無三字),累累如桃李,起見於外,腹滿,嘔泄腸鳴,四肢重,足(足上《病源》有「手」字)脛腫厥,不能臥起(《病源》、《千金》十五上「起」字均作「是」),主肌肉損,其色黃。
白話文:
診斷出脾臟腫大,脈象浮腫有力而綿長,飢餓時症狀會減輕,吃飽後會出現腹部鼓脹,與食物爭奪空間,壓迫心下,腫塊累累如桃李,從外表可見,腹部腫脹,伴有嘔吐、腹瀉、腸鳴,四肢沉重,腿部(也可能包括手臂)腫脹,無法躺下或起身,推測是肌肉受損,面色發黃。
診得肝積,脈弦而細,兩脅下痛,邪(《千金》十一有「氣」字)走心下,足腫(《病源》、《千金》「腫」均作「脛」)寒,脅痛引少腹,男子積疝,女子瘕淋(《病源》作「病淋」),身無膏澤,喜轉筋,爪甲枯黑,春差秋劇,其色青。
白話文:
診斷為肝積,脈象弦細,兩脅下疼痛,邪氣進入心下,導致腿腳水腫寒冷,脅痛牽引到少腹,男性會出現疝氣,女性會出現瘕淋,全身皮膚枯槁無光澤,經常手腳抽筋,指甲乾枯發黑,春天情況較好,秋天病情加重,患者的面色青白。
診得腎積,脈沉而急,苦脊與腰相引痛(《病源》無「痛」字),飢則見,飽則減(《病源》有「病腰痛」三字),少腹裡急,口乾,咽腫傷爛,目䀮䀮,骨中寒,主髓厥善忘,其色黑(《脈經》八、《病源》十九)。
白話文:
診斷出患有腎積水,脈象沉細而急促,腰脊痠痛,飢餓時症狀加重,飽食後減輕(《病源》一書中寫作「病腰痛」),小腹部疼痛急迫,口乾,咽喉腫痛紅爛,眼睛昏花,骨頭感到寒冷,容易昏厥,健忘,面色發黑(《脈經》卷八、《病源》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