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彙辨》~ 卷十 (4)
卷十 (4)
1. 宗營衛三氣解
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決氣篇》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者,是謂宗氣。」宗之為言大也。
營氣者,陰氣也,水穀之精氣也。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營氣出於中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上注於肺,受氣取汁,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其行始於太陰肺經,漸降而下,而終於厥陰肝經,隨宗氣而行於十二經隧之中。故曰:「清者為營,營行脈中。」
衛氣者,陽氣也,水穀之悍氣也。其浮氣之慓疾滑利而不循於經者,為衛氣。衛氣出於下焦,漸升而上,每日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之睛明穴,上行於頭,晝自足太陽始,行於六陽經,以下陰分;夜自足少陰始,行於六陰經,復注於腎。晝夜各二十五周,不隨宗氣而自行於各經皮膚分肉之間。故曰:「濁者為衛,衛行脈外。」
白話文:
【對於宗氣、營氣和衛氣的理解】
宗氣聚集在胸部,從喉嚨位置發出,貫穿心臟的脈絡,控制著呼吸的節奏。根據《決氣篇》的描述:「上焦的功能是開放和發散,宣佈五穀的精華味道,滋潤肌膚,充盈全身,使毛髮光澤,如同霧露的滋養,這就是所謂的宗氣。」宗氣的「宗」字,即代表著它的宏大。
營氣,是陰性的氣,也是水穀中的精華氣息。當這種精華氣息在經絡中運行時,就成為了營氣。營氣源自中焦,與胃部相連,在上焦後方出現,然後向上流入肺部,接受氣息並提取精華,轉化為血液,供應身體所需,無比珍貴。營氣的運行始於肺經,逐漸下降,最終在肝經結束,跟隨著宗氣在十二經絡中運行。因此有說法:「清潔的氣息稱為營氣,營氣在脈絡中運行。」
衛氣,是陽性的氣,也是水穀中較強烈的氣息。那些飄忽不定,流動迅速,不在經絡中運行的浮氣,就被稱為衛氣。衛氣源自下焦,逐漸上升。每天清晨,當陰氣消盡,陽氣會從眼睛的睛明穴開始發出,向上到達頭部,白天則從足太陽經開始,運行於六條陽性經絡,然後進入陰性區域;夜晚則從足少陰經開始,運行於六條陰性經絡,再回到腎臟。晝夜各運行二十五週,不會跟隨宗氣,而是在各經絡的皮膚和肌肉間自行運行。因此有說法:「混濁的氣息稱為衛氣,衛氣在脈絡外運行。」
2. 面部分位
《五色篇》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臟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
白話文:
根據《五色篇》所述:「明堂」指的是鼻子,「闕」指的是兩眉之間,「庭」指的是額頭,「蕃」指的是臉頰的兩側,「蔽」則指的是耳朵前面的地方。這些部位應當方正寬大,即使在十步遠的地方也能清楚看見,如果一個人有這樣的面相特徵,壽命很可能達到一百歲。
再進一步講,如果「明堂」也就是鼻子的骨頭高挺且直,五臟位於面部的中央位置,六腑則位於兩側,額頭和兩眉之間反映腦部狀況,而人中部位代表生殖系統,五臟在胸部運作正常,面色呈現健康的本色,不會出現病態的顏色,鼻子周圍皮膚光澤且清澈,這樣的話,五官的功能怎麼可能不好呢?」
3. 臟腑色見面部
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
「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圓直為莖痛;在女子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摶為聚。」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人體臟腑的健康狀況會反映在臉部不同區域的顏色上。具體對應如下:額頭對應的是整個面部的健康狀態。兩眉之間的上方,代表的是咽喉的健康。兩眉間的下方,反映的是肺部狀況。再往下,是心臟的健康反映區。繼續直下的部位,則與肝臟相關。肝臟位置的左側,反映的是膽的狀況。再往下的地方,則是脾臟的反映區。接近下巴的上方,代表的是胃部健康。正位於臉部中央的,反映的是大腸的健康狀況。而夾在大腸反映區兩側的,是腎臟的反映區。正對著腎臟反映區的,就是肚臍的位置。臉部的「面王」位置以上的區域,反映的是小腸的健康。而「面王」位置以下的區域,則是膀胱和女性子宮的健康反映區。
如果男性臉部的「面王」位置顏色異常,可能會有小腹疼痛,或是睪丸疼痛的問題,若是顏色呈現圓形且直線狀,可能代表有生殖器的疼痛。對於女性來說,這個顏色異常則可能表示膀胱或子宮的疾病。顏色散開表示疼痛,顏色集中則表示有病竈聚集。
4. 肢節色見面部
「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兩頰的部分對應到肩膀。兩頰後方的區域則對應到手臂。手臂下方的區域對應到手。眼睛內角上方的部位對應到胸部和乳房。從頸部兩側延伸上去的區域對應到背部。沿著顎骨下去的區域對應到大腿。正中央的區域對應到膝蓋。膝蓋下方的區域對應到小腿。小腿以下一直到腳的部分,當然就是對應到腳了。『巨分』這個部位對應到大腿內側。『巨屈』這個部位對應到膝蓋後方。這些都是人體內臟、六腑以及四肢關節在臉上的對應部位。」
5. 脈案圖式
脈案者,竊公案之義。凡醫者治病察脈,譬諸老吏斷獄,一字莫移,使病家洞然信從,始可以接從上之道,塞紛紜之口。吳鶴皋向有此式,余為訂定,以質之同志焉。
白話文:
【脈案圖式的現代解釋】
脈案的意思,是借用了公案的含義。凡是醫生在診治病患、觀察脈象時,就像經驗豐富的官員判案一樣,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更改,讓病人完全明白並信任醫生的診斷,這樣纔能夠順利傳承醫學上的道理,並且堵住那些無謂的議論。吳鶴皋以前就有這種模式,我進行了修正與制定,現在將其呈現給有相同理念的人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