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彙辨》~ 卷十 (1)
卷十 (1)
1. 卷十
小序,經絡藏象,稍關診法者,靡不疏解於前矣。又恐初學記誦為難,乃悉摹其形於右,使一覽無遺,亦古人左圖右史之意也。若臟腑之輕重,悉准之經文。至人之大小不齊,未可執一而論,要不過示其大略耳。折衷前賢之說以釋焉,間附臆見,惟識者鑑之。
白話文:
序言:經絡藏象(人體內器官與經絡的關係)是中醫診病的基礎,很多相關的書籍都有詳細的介紹。但我擔心初學者會覺得難以記憶,因此我把有關的圖形全部摹寫出來,讓大家一目瞭然,這也是古人「左圖右史」的用意。至於各臟腑的重量,完全按照經書中的記載。由於每個人的身體大小不一,不能拘泥於某一標準,我這裡只是大致說明一下。在前面幾位醫家的說法基礎上,我折中調和了他們的觀點,並偶爾加入自己的看法,希望有識之士能夠辨別。
2. 十二經歌
(附十二經臟腑圖。)
太陽小腸足膀胱,陽明大腸足胃當;少陽三焦足膽配,太陰手肺足脾鄉;少陰心經足為腎,厥陰包絡足肝方。
此歌上者為手。
白話文:
太陽經絡連接著小腸和足部的膀胱,陽明經絡連著大腸和足部的胃;少陽經絡配對的是三焦和足部的膽,太陰經絡則是手部的肺和足部的脾;少陰經絡走手心經和足部的腎,厥陰經絡連著心包絡和足部的肝。
這首歌訣中,上面提到的是手部的經絡。
3. 十二經納甲歌
(此歌諸腑配陽,諸臟配陰。)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陽府須歸丙。包絡從陰丁火旁。
白話文:
(這首歌訣是將六腑配屬陽經,五臟配屬陰經。)
甲對應膽,乙對應肝,丙對應小腸,丁對應心,戊對應胃,己對應脾,庚對應大腸,辛對應肺,壬對應膀胱,癸對應腎。三焦作為陽性腑臟歸屬於丙。心包絡則屬於陰,與丁火相連。
舊云:「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雖三焦為決瀆,猶可言壬;而包絡附心主,安得云癸?且二臟表裡皆相火也。今改正之。
白話文:
過去有說法:「三焦也寄居在壬位,包絡同歸屬於癸位。」雖然三焦為人體的疏通水道,勉強可以說是屬壬水;但包絡依附於心主,怎麼能說是癸水?而且這兩個臟腑的表裡都是屬火的。因此,現在將錯誤的說法更正。
4.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多氣多血惟陽明,少氣太陽同厥陰,二少太陰常少血,六經氣血須分明。
白話文:
氣血充盛的是陽明經,氣少的是太陽經和厥陰經,太陰經和平常一樣是血少的,六經的氣血必須要區分清楚。
5. 經絡周流解
人身正脈,十有二經。每於平旦寅時,營氣始於中焦,上注手太陰肺經,自胸中而出於中府,至於少商。以次行於手陽明大腸等十二經,終於足厥陰肝經,而復始於太陰之肺也。凡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周流不息,如環無端。前三圖者,誦後十二經營行次序逆順歌,則其首尾一貫,按圖可悉矣。
白話文:
人體主要的經脈有十二條。每天早上寅時(凌晨3-5點),營養物質開始從脾胃輸送,先經過手太陰肺經,從胸部通過中府穴,再到少商穴。然後依序流經手陽明大腸經等十二條經脈,最後到達足厥陰肝經,再回到手太陰肺經,如此循環不息。所有的左手經脈(三陰)從臟腑通往手部;所有右手經脈(三陽)從手部通往頭部;所有右足經脈(三陽)從頭部通往足部;所有左足經脈(三陰)從足部通往腹部。這些經脈循環流動,就像一個無始無終的環形。瞭解前三張圖,再頌讀「十二經營行次序逆順歌」,就能理解這些經脈運行順序和首尾相連的關係。
6. 十二經營行次序逆順歌
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續;手陰臟手陽手頭,足陰足腹陽頭足。(此臟腑相傳之序,及上下所行之次也。)
白話文:
肺和脾胃心小腸,膀胱腎和包絡膽肝連。
手部陰經臟,手部陽經手頭連。
足部陰經足,足部陽經頭和足。
(這是臟腑相傳的順序,以及上下運行的次序。)
7. 經絡次序
(出《十四經發揮》。)
白話文:
出自《十四經發揮》。
(經絡,十二經臟腑表裡圖,十二經納甲歌,十二經氣血多少歌,經絡周流解,十二經營行次序逆順歌,經絡次序)
白話文:
經絡
經絡是人體內運行的通道,就像道路一樣。
十二經臟腑表裡圖
這個圖表示了十二條經絡與臟腑之間的關係,哪些經絡與哪些臟腑是相互表裡的。
十二經納甲歌
這首歌用天干地支表示了十二條經絡的順序和五行屬性。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這首歌記錄了十二條經絡中氣血的多少。
經絡周流解
這段文字解釋了經絡如何運行,就像一條循環的河流一樣。
十二經營行次序逆順歌
這首歌介紹了十二條經絡的運行順序,可以順行或逆行。
經絡次序
列出了十二條經絡的順序和名稱: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絡,始於手太陰。其支者,從腕後出次指端,而交於手陽明。手陽明之支者,從缺盆上挾口鼻,而交於足陽明。足陽明之支者,從跗上出大指端,而交於足太陰。足太陰之支者。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而交於手少陰。手少陰無支者,直自本經少衝穴而交於手太陽。手太陽之支者,別頰上至目內眥,而交於足太陽。
白話文:
人體的十二條經絡,從手太陰經開始。手太陰經的分支從手腕後方出來,經過手指末端,與手陽明經相交。手陽明經的分支從缺盆穴(顴骨處)向上經過口鼻,與足陽明經相交。足陽明經的分支從腳背向上經過大拇指末端,與足太陰經相交。足太陰經的分支從胃上方穿過膈肌,進入心臟,與手少陰經相交。手少陰經沒有分支,直接從本經的少衝穴與手太陽經相交。手太陽經的分支從臉頰旁經過,到眼睛內眼角,與足太陽經相交。
足太陽之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合膕中,下至小指外側端,而交於足少陰。足少陰之支者,從肺出注胸中,而交於手厥陰。手厥陰之支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於手少陽。手少陽之支者,從耳後出至目銳眥,而交於足少陽。足少陽之支者,從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於足厥陰。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的支脈:從肩膀內側左右分開,在膝窩處會合,再向下延伸到小指外側端,與足少陰腎經交會。
足少陰腎經的支脈:從肺中出發,經過胸腔,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會。
手厥陰心包經的支脈:從手掌開始,沿著小指次指(無名指)延伸到其末端,與手少陽三焦經交會。
手少陽三焦經的支脈:從耳後出發,經過眼角外側,與足少陽膽經交會。
足少陽膽經的支脈:從腳背進入大拇指的指甲根部,從三個毛孔中穿出,與足厥陰肝經交會。
足厥陰之支者,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入喉嚨之後,上額循巔,行督脈,絡陰器,過毛中,行任脈,入缺盆,下注肺中,而復交於手太陰也。
白話文:
肝經(足厥陰經)的分支:從肝臟分出來,經過橫膈,向上貫通肺部,進入喉嚨,沿著額頭向上走,與督脈相連,絡於陰部,經過陰毛,沿著任脈走,進入缺盆(恥骨聯合處),向下貫通肺部,再次與手太陰肺經相交。
8. 十二經脈起止歌
(附十二經脈起止圖。)
白話文:
(附有十二經脈的起始和終止點的圖示。)
經始太陰,而厥陰最後。穴先中府,而終則期門。原夫肺脈,胸中始生,出腋下而行於少商,絡食指而接乎陽明。大腸起自商陽,終迎香於鼻外。胃歷承泣而降,尋厲兌於足經。脾自足之隱白,趨大包於腋下。心由極泉而出,注小指之少衝。小腸兮起端於少澤,維肩後上絡乎聽宮。
白話文:
中醫經絡系統中,太陰經最先開始,厥陰經最後結束。太陰經的穴位從中府穴開始,到期門穴結束。
肺經起源於胸中,從腋下經過,延伸到少商穴,並連繫食指,與陽明經相接。
大腸經起自商陽穴,終結於鼻外的迎香穴。
胃經經過承泣穴下行,再循著厲兌穴與足經相連。
脾經從足部的隱白穴開始,經由大包穴延伸到腋下。
心經從極泉穴出發,流注到小指的少衝穴。
小腸經發源於少澤穴,經過肩部後向上連繫到聽宮穴。
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陰於足外。腎以湧泉發脈,通俞府於前胸。心包起乳後之天池。絡中衝於手中指。三焦始名指之外側,從關衝而絲竹空。膽從瞳子髎穴,連竅陰於足之四指。肝因大敦而上,至期門而復於太陰肺經。
白話文:
膀胱經絡起始於眼睛明穴,沿外耳後方、後頸部、腰部,到達腳外側。
腎經絡從湧泉穴發出,通過前胸俞府穴。
心包經絡從乳後的天池穴開始,連接到手的中指。
三焦經絡起始於無名指外側,從關衝穴到絲竹空穴。
膽經絡從瞳子髎穴開始,連接到腳的四個腳趾。
肝經絡從大敦穴開始,向上經過期門穴,然後再連接到太陰肺經。
9. 周身經絡部位歌
脈絡周身十四經,六經表裡督和任。陰陽手足經皆六,督總諸陽任總陰。諸陽行外陰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督由脊骨過齦交,臍腹中行任脈是。足太陽經小指藏,從跟入膕會尻旁,上行夾脊行分四,前系睛明脈最長。少陽四指端前起,外踝陽關、環跳里,從脅貫肩行曲鬢,耳前耳後連眥尾。
白話文:
脈絡遍佈全身的十四條經脈中,有六條經脈表裡相配,分別是督脈和任脈。
陰陽手足經各有三條,督脈總管所有陽經,任脈總管所有陰經。所有陽經都行走於表層,所有陰經都行走於裡層,四肢、腹背的經脈都遵循這個規律。
督脈從脊椎骨穿過齦交穴,在臍部和腹部中間行走,任脈則在這些部位的裡側。
足太陽膀胱經從小指內側開始,從腳後跟進入小腿後側,會合在臀部旁邊,向上沿著脊柱旁行走,分為四支,其中前支與睛明穴相連,是所有經脈中最長的一支。
足少陽膽經從四指尖端開始,從外踝的陽關穴、環跳穴行進,穿過肋骨,貫通肩部,沿著耳邊的曲鬢穴行走,與耳前、耳後、外眼角相連接。
大指次指足陽明,三里、天樞貫乳行,腹第三行通上齒,環唇俠鼻目顴迎。足有三陰行內廉,厥中少後太交前。腎出足心從內踝,俠任胸腹上廉泉。太厥兩陰皆足拇,內側外側非相聯。太陰內側衝門去,腹四行兮挨次編。厥陰毛際循陰器,斜絡期門乳肋間。手外三陽誰在上,陽明食指肩髃向,頰中鑽入下牙床,相逢鼻外迎香傍。
白話文:
大拇指和食指
大拇指和食指屬於足陽明經。陽明經從三里穴出發,經過天樞穴,貫通乳房和乳頭,接著從腹部第三行經絡上行至上齒,環繞嘴脣、鼻樑、眼睛和顴骨。
足部三陰經
足的三條陰經行走於足內側,其中厥陰經位於後方,少陰經位於前。腎經從足心出發,沿著內踝向上,與任脈和胸腹上的廉泉穴相鄰。
足太陰經和足太厥陰經
太陰經和太厥陰經都起於足大拇指。太陰經位於足內側,衝脈從太陰經旁經過,腹部第四行經絡與太陰經相連。太厥陰經位於足外側,從毛際沿著會陰向上,斜行經過期門穴和乳肋之間。
手上三條外陽經
手上的三條外陽經誰在最上面?陽明經起於食指,向上經過肩部和後頸,進入面頰,鑽過下牙牀,與鼻外的迎香穴相交。
三焦名指陽明後,貼耳周迴眉竹湊。太陽小指下行低,肩後盤旋耳顴遘。還有三陰行臂內,太陰大指肩前配,厥從中指腋連胸,極泉小內心經位。手足三陽俱上頭,三陰穴止乳胸遊;唯有厥陰由顙後,上巔會督下任流。經脈從來皆直行,絡從本部絡他經。經凡十四絡十六,請君切記須分明。
十六絡者,自十五絡之外,復有胃之大絡,名曰虛里也。
白話文:
三焦,指從陽明經之後延伸,沿著耳周圍,經眉骨、竹節穴,再到太陽經的小指下方,然後向上經過肩後,環繞耳朵,到達顴骨。
另外的三條陰經則運行在手臂內側:太陰經從大拇指開始,沿著肩前向上;厥陰經從中指開始,經過腋窩,連接到胸部;極泉穴位於小指內側,是心經的穴位。
手足三條陽經都向上行經頭部,三條陰經的穴位止於乳房和胸部,只有厥陰經從後腦勺開始,沿著頭頂的巔脈會合督脈,然後向下行經任脈。
經脈一般都直行,而絡脈則從本經分支,連接其他經脈。經脈共有十四條,絡脈有十六條,請務必仔細記清楚。
10. 十二經流注時序歌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腎酉心包戌,亥三膽子醜肝通。
白話文:
肺在寅時最旺盛,大腸在卯時最旺盛,胃在辰時最旺盛,脾在巳時最旺盛,心在午時最旺盛,小腸在未時最旺盛,膀胱在申時最旺盛,腎在酉時最旺盛,心包在戌時最旺盛,三焦在亥時最旺盛,膽在子時最旺盛,肝在丑時最旺盛。
此歌出子午流注等書及張世賢等註釋。其以十二時分配十二經,似乎近理。然而經之長短,穴之多寡,大相懸絕,又安能按時分配?且失五十周於身之義。今亦錄之,以俟辨正。
白話文:
這首詩出自《子午流注》等書籍,還有張世賢等的註釋。詩中以十二個時辰分配給十二條經絡,看上去頗有道理。然而,各條經絡的長短,穴位的多寡,相差很大,又怎麼能按時辰分配呢?而且,這種分配方式忽略了「五十週於身」的原則。如今我也把這首詩記錄下來,期待有機會釐清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