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彙辨》~ 卷七 (5)
卷七 (5)
1. 嗜欲苦藥
問其嗜欲,以知其病。
物性不齊,各有嗜欲。聲色臭味,各有相宜。
好食某味,病在某歲。當分順逆,以辨吉凶。
白話文:
問他的飲食喜好,來了解他的病情。
事物的性質不同,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喜好。對於聲音、色彩、氣味、味道,各人有不同的偏好。
喜歡吃某種味道的食物,可能表示他在某個年齡會有疾病。應當區分這些喜好的順逆,來判斷病情的吉凶。
清陽化氣出乎天,故天以五氣食人者,臊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也。濁陰成味出乎地,故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也。凡臟虛必求助於味,如肝虛者欲食酸是也。此謂之順應者,易治。若心病而受咸,肺病而欲苦,脾弱而喜酸,肝病而好辣,腎病而嗜甘,此謂之逆候;病輕必危重者必死。
白話文:
清澈陽氣化為氣體來自於天空,所以天空用五種氣息滋養人:酸味進入肝臟,焦味進入心臟,香味進入脾臟,腥味進入肺臟,腐味進入腎臟。渾濁陰氣化為味道來自於大地,所以大地用五種味道滋養人:酸味首先進入肝臟,苦味首先進入心臟,甜味首先進入脾臟,辛味首先進入肺臟,鹹味首先進入腎臟。
當臟腑虛弱時,必定需要味道的幫助,例如肝臟虛弱者渴望酸味。這種情況稱為順應,容易治療。如果心臟有病卻攝取鹹味,肺部有病卻渴望苦味,脾臟虛弱卻喜歡酸味,肝臟有病卻偏好辛辣,腎臟有病卻嗜好甜味,這種情況稱為逆候;病情輕微者必定會惡化,病情嚴重者必定會死亡。
心喜熱者,知其為寒;心喜冷者知其為熱。好靜惡動,知其為虛;煩躁不寧,知其為實。傷食惡食,傷風惡風,傷寒惡寒。
白話文:
- 心臟喜熱的,知道這是寒症;心臟喜冷的,知道這是熱症。
- 喜歡安靜厭惡運動的,知道這是虛症;煩躁不安的,知道這是實症。
- 食傷後厭惡食物,風寒後厭惡風,傷寒後厭惡寒。
此顯然可證者,尤須詳問。惟煩躁不寧者亦有屬虛,然必脈來無神,再以他證參之。或常縱酒。
縱酒者不惟內有濕熱,而且防其乘醉入房。或久齋素。
白話文:
這顯然可以證明的情況,仍需詳細詢問。只是表現出煩躁不安的人也有屬於虛證的情況,但一定會伴有脈象無力的現象,再結合其他症狀來參考。有的人可能是經常過量飲酒。
經常過量飲酒的人不僅體內會有濕熱,還需防範他們在醉酒時進行性行為。或者有的人長期吃素食。
清虛固保壽之道,然亦有太枯槁而致病者。或齋素而偏嗜一物,如麵筋、熟慄之類,最為難化,故須詳察。
白話文:
保持身心清靜虛無是養生的根本之道,但是過於清靜虛無,也會導致身體過於枯槁而生病。有些人在吃素時,偏好某一種食物,例如麵筋或熟栗子,這類食物最難消化,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始終境遇須辨三常。
《素問·疏五過論》曰:「診有三常。」謂常貴賤、常貧富、常苦樂也。
封君敗傷,及欲侯王。
封君敗傷者,追悔已往。及欲侯王者,妄想將來。皆致病之因也。
常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
白話文:
始終境遇,須辨三常。
《素問·疏五過論》說:「診病有三種常態。」指的是常貴賤、常貧富、常苦樂。
封君敗傷,及欲侯王。
封君敗傷的人,總是追悔過去;想要成為侯王的人,又總是妄想未來。這些都是導致生病的原因。
常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
常年富貴,後來卻變得貧賤,即使沒有外來的邪氣入侵,也會因為內心的變化而生病,這種病叫做「脫營」。
常貴後賤者,其心屈辱,神氣不伸,雖不中邪,而病生於內。營者,陰氣也。營行脈中,心之所主。心志不舒,則血無以生,脈日以竭,故為脫營。
常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流連,病有所並。
白話文:
總是很重視早上的時間,而輕視晚上的時間,這種人心裡感到屈辱,精神鬱悶,即使沒有受到外邪的侵害,也會在體內產生疾病。營氣屬於陰氣,它在經脈中運行,由心臟主宰。如果心志不舒暢,血就不能生長,經脈就會一天天耗竭,因此就會導致脫營。
常富後貧者,憂煎日切,奉養日廉,故其五臟之精,日加消敗,是謂失精。精失則氣衰,氣衰則不運,故為留聚而病有所並矣。
常富大傷,斬筋絕脈;身體復行,令澤不息。
白話文:
原本富有的人後來變窮,憂慮煩惱日益加劇,生活變得節儉,因此五臟精氣逐漸虛耗,這叫做失精。失精導致氣血衰弱,氣血衰弱則運行不暢,因此容易導致疾病纏身。
大傷,謂甚勞甚苦也。故其筋如斬,脈如絕,以耗傷之故也。雖身體猶能復舊而行,然令澤不息矣。澤,精液也。息,生長也。故傷敗結,留薄歸陽,膿積寒炅。
白話文:
嚴重的勞損,是指非常疲勞和辛苦。因此,這時筋脈就像被砍斷一樣,血脈就像中斷了一樣,都是因為消耗過度造成的。雖然身體還能夠恢復健康並活動,但是,已經造成了精液的消耗,並且這種消耗是無法恢復的。精液是身體的精華,消耗了它,身體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傷後就會出現結塊,留有稀薄的精液,並且容易陽虛,導致膿液積聚和寒冷發燒。
故,舊也。言舊之所傷,有所敗結,血氣留薄不散,則鬱而成熟,歸於陽分,故膿血蓄積,令人寒熱交作也。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亦尋敗。
白話文:
「故」表示舊傷,指的是舊有的受傷部位有所損傷和瘀結,血液和氣血留滯不散,於是鬱積成熟,歸屬於陽性部分,因此膿血會蓄積,導致人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而「暴樂暴苦」是指剛開始快樂之後痛苦,這些都屬於損傷精氣的行為。精氣一旦耗盡,身體也會逐漸衰敗。
樂則喜,喜則氣緩。苦則悲,悲則氣消。故苦樂失常,皆失精氣,甚至竭絕而形體毀阻矣。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怒傷肝,肝藏血,故傷陰。喜傷心,心藏神,故傷陽。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厥氣,逆氣也。凡喜怒過度而傷其精氣者,皆能令人氣厥逆而上行。氣逆於脈故滿脈,精脫於中故去形。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以灸刺。
形樂者身無勞,志苦者心多慮。心主脈,深思過慮,則脈病矣。脈病者當治結絡,故當隨其宜而灸刺之。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以針石。
白話文:
快樂就會喜悅,喜悅就會使氣息放緩。痛苦就會悲傷,悲傷就會使氣息消散。因此,苦樂失衡,都會損傷精氣,甚至耗竭精氣,導致形體衰敗。
暴怒會傷陰,暴喜會傷陽。
怒氣傷肝,肝臟藏血,所以傷陰。喜悅傷心,心臟藏神,所以傷陽。
厥氣上行,脈絡充盈,身體消瘦。
厥氣,就是逆氣。凡是喜怒過度,損傷精氣的人,都會導致氣機逆流上行。氣逆於脈絡,所以脈絡充盈;精氣脫散,所以身體消瘦。
身體安逸,精神苦惱,病症源於脈絡,可以用灸法和針刺治療。
身體安逸的人,身體沒有勞累;精神苦惱的人,心中多思多慮。心臟主管脈絡,過度思慮,就會導致脈絡疾病。脈絡病症,應該治療其阻塞不通,所以應該根據情況,用灸法和針刺治療。
身體安逸,精神愉悅,病症源於肌肉,可以用針灸和藥物治療。
形樂者逸,志樂者閒。飽食終日,無所運動,多傷於脾。脾主肌肉,故病生焉。肉病者或為衛氣留,或為膿血聚,故當用針石取之。
白話文:
飲食娛樂的人會放縱,精神娛樂的人會感到悠閒。整天吃飽喝足而不運動,會對脾臟造成傷害。脾臟主宰肌肉,因此會產生疾病。肌肉疾病可能是因為衛氣滯留,也可能是膿血積聚,所以應該用針灸和中藥來治療。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以熨引。
形苦者身多勞,志樂者心無慮。勞則傷筋,故病生於筋。熨以藥熨,引謂導引。
形苦志苦,病生咽嗌,調以甘藥。
白話文:
身體過度勞累而心情愉悅,疾病會從筋骨產生,治療時應使用藥敷和導引術。
身體過度勞累且心情也苦惱,疾病會從咽喉產生,應使用甘味的藥物來調理。
形苦志苦,必多憂思。憂則傷肺,思則傷脾。脾肺氣傷,則虛而不行,氣必滯矣。脾肺之脈上循咽嗌,故病生焉。如人之悲憂過度,則喉嚨咽哽,食飲難進;思慮過度,則上焦否隔,咽中核塞;即其徵也。
白話文:
個性拘謹、想法消極的人,容易產生憂愁和煩惱。憂愁會損傷肺,思考過度會損傷脾。脾肺之氣受損,就會虛弱而運行不暢,導致氣滯。脾肺的經絡向上循行到咽喉,因此容易在此處產生疾病。例如,當人過度悲傷或憂慮時,就會出現喉嚨哽噎、飲食難以進食的現象;過度思考時,就會出現上焦不通暢、咽喉堵塞的狀況。這些都是氣滯的徵兆。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有「調以甘藥」。《終始篇》曰:「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若《素問·血氣形志篇》則曰「治之以甘藥」者,誤也。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不仁,按摩醪藥。
白話文: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中提到「用甘味的藥物來調理」。《終始篇》說:「將要使用甘味的藥物,不能飲用太大的劑量。」但是《素問·血氣形志篇》中說的「用甘味的藥物來治療」,是錯誤的。
形體勞苦,數受驚恐,則亦不樂,其經絡不通,而不仁之病生,如𤸆重不知寒熱痛癢也。當治以按摩,及飲之酒藥,使血氣宣暢。
起居何似?
白話文:
身體疲勞、經常受驚嚇,也會感到不快樂,這會導致經絡不通暢,而產生麻木不仁的症狀,像拿著重物一樣,感覺不到冷熱、痛癢。這時需要用按摩療法,以及飲用含有藥物的酒,來促進氣血暢通。
起居,凡一切房室之燥濕,坐臥之動靜,所包者廣。如肺病好曲,脾病好歌,腎病好吟,肝病好叫,心病好妄言之類,當一一審之。
白話文:
在起居方面,包括所有房屋的濕度和乾燥度、坐臥姿勢的動與靜,所涵蓋的範圍很廣泛。例如,肺病患者喜歡彎曲著身體,脾病患者喜歡唱歌,腎病患者喜歡吟詠,肝病患者喜歡大聲叫喊,心病患者喜歡胡言亂語,這些現象都應該一一審視。
曾問損傷。
或飲食不當,或勞欲不時,或為庸醫攻補失宜。便利何如?
熱則小便黃赤,大便硬塞;寒則小便澄白,下利清穀之類。
曾服何藥?
如服寒不驗,服熱不靈,察證與脈,思當變計。
有無脹悶?
胸腹脹悶,或氣,或血,或食,或寒、或虛,皆當以脈合之。
性情常變,一一詳明。
病者大都喜怒改常。
白話文:
曾經詢問過你的損傷情況。
可能是飲食不當,或是勞逸不節,也可能是因為庸醫治療,補瀉失宜造成的。方便告訴我詳細情況嗎?
如果是熱證,小便會呈現黃赤色,大便會乾燥難解;如果是寒證,小便會清澈發白,容易腹瀉,排出稀薄的米湯樣便。
之前服用了什麼藥物?
如果服用寒涼藥物無效,服用溫熱藥物也不見效,就需要仔細觀察你的症狀和脈象,思考應當如何變換治療策略。
有沒有出現脹悶的感覺?
胸腹部脹悶,可能是氣滯、血瘀、食積、寒凝,或是虛弱所致,都需要根據脈象進行綜合判斷。
你最近性情是否經常變幻,請一一詳細說明。
因為病人通常會因為生病而出現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變化。
2. 病證
問病不答,必系耳聾。即當詢之,是素聾否?不則病久,或經汗下,過傷元氣。問而懶答,唯點頭者,是中氣虛。昏憒不知,問是暴厥,抑是久病。婦女僵厥,多是中氣,須問怒否。婦人凡病,當問月水,或前或後。師尼寡婦,氣血凝滯,兩尺多滑,不可言胎,室女亦同。心腹脹痛,須問舊新。
白話文:
- **詢問病情卻不回答,**可能是耳聾。應確認是否一直耳聾?如果不是,可能是生病時間過久,或是曾經大量出汗,元氣受損。
- **詢問後懶得回答,只點頭,**是中氣虛弱。
- **神志不清,不知所云,**詢問是否是突然昏厥,還是久病所致。
- **婦女昏厥,**多是中氣不足,需詢問是否有發怒。
- **婦女所有疾病,**都應詢問月經是否準時。
- **出家尼姑和寡婦,**氣血不暢,雙腳容易滑動,不可懷疑懷孕,未婚女子也一樣。
- **心腹脹痛,**需詢問是新發還是舊疾。
產後須問,坐草難易,惡露多少,飲食遲早,生子存亡,飲食失節。若問病處,按之而痛止者為虛。按之而痛甚者為實。痛而不易,知為死血。痛無定者,知其為氣。凡問百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氣病血否;夜則增劇,晝則安靜,血病氣否。晝熱夜靜,陽氣獨旺,入於陽分;晝靜夜熱,陽氣下陷,入於陰中。
白話文:
產後需要詢問以下情況:
- 分娩是否順利,產後惡露量多少
- 飲食進食的時間是否正常
- 孩子是否存活,飲食是否得當
詢問疼痛情況時:
- 按壓疼痛部位後疼痛減輕,表示虛證。
- 按壓疼痛部位後疼痛加重,表示實證。
- 疼痛持續不緩解,表示有死血。
- 疼痛不定時發生,表示與氣有關。
一般詢問各種疾病時,以下原則可以幫助辨別:
- 白天症狀加重,晚上緩解,表示氣病夾血。
- 夜晚症狀加重,白天緩解,表示血病夾氣。
- 白天發熱,晚上安靜,表示陽氣過於旺盛,進入陽分。
- 白天安靜,晚上發熱,表示陽氣不足,進入陰分。
晝夜俱熱,重陽無陰,亟瀉其陽,而補其陰;晝夜俱寒,重陰無陽,亟瀉其陰,而補其陽。四肢作痛,天陰轉甚,必問以前,患黴瘡否?
白話文:
如果白天和晚上都很熱,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就要及時瀉掉陽氣,補充陰氣。如果白天和晚上都很冷,陰氣過盛,陽氣不足,就要及時瀉掉陰氣,補充陽氣。
四肢痠痛,如果天氣陰天轉為更陰,一定要詢問患者以前是否有患過黴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