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彙辨》~ 卷四 (4)
卷四 (4)
1. 伏脈(陰)
體象,伏為隱伏,更下於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伏之為義,隱伏而不見之謂也。浮中二候,絕無影響;雖至沉候,亦不可見;必推筋至骨,方始得見耳。
白話文:
體質的特徵,伏是指脈象隱藏得很深,比沉脈還要更深;必須推開肌肉觸及骨頭,才能感受到它的形態。
伏的意義,是指脈象隱藏而不顯現。在浮脈和中脈這兩種脈象上,完全沒有跡象;即使到了沉脈,也看不到它的影子;一定要推開肌肉,觸摸到骨頭,才能感覺到它。
主病,伏脈為陰,受病入深。左寸伏者,血鬱之愆。伏在左關,肝血在腹。左尺得伏,疝瘕可驗。右寸伏者,氣鬱之殃。伏在右關,寒凝水穀。右尺得伏,少火消亡。
白話文:
主要病症:
- 脈搏潛伏,代表陰氣過重,疾病深入體內。
- 左寸脈潛伏:血脈瘀滯所致。
- 左關脈潛伏:肝血鬱積於腹中。
- 左尺脈潛伏:疝氣或瘕核。
- 右寸脈潛伏:氣機鬱滯所致。
- 右關脈潛伏:寒凝導致水穀運化不暢。
- 右尺脈潛伏:元氣不足。
其主病多在沉陰之分,隱深之地,非輕淺之劑所能破其籓垣也。諸證莫非氣血結滯,惟右關、右尺責其無火。蓋火性炎上,推筋至骨而形始見,積衰可知。更須以有力無力細為分辨,則伏中之虛實燎然矣。
白話文:
這些疾病大多發生在隱蔽深處,不是輕微的藥物可以治癒的。所有的症狀都是氣血不通造成的,但右手關脈、尺脈顯示沒有熱氣。火性往上,推動筋肉乃至骨頭,形體才會顯現,所以積弱才這麼嚴重。還要仔細分辨是有力還是無力,才能清楚看出內部虛實的狀況。
按《傷寒論》中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脈為例也。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故脈伏者,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又有陰證傷寒,先有伏陰在內,而外復感冒寒邪,陰氣壯盛,陽氣衰微,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薑、附及灸關元,陽乃復回,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則必死無疑。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如果只有一隻手脈搏很弱,稱為單伏;如果兩隻手脈搏都弱,稱為雙伏。不能用陽症卻出現陰脈為例。
當邪火鬱結於體內,無法發散,會導致陽氣極盛而類似陰脈。所以脈搏很弱的人,一定會大汗淋漓後才會好,就像久旱要下雨之前,天空一定會先一片陰暗,雨後萬物才會重新恢復生機。
還有另一種情況是陰證傷寒,體內本來就有伏陰,後來又感冒受寒,導致陰氣旺盛,陽氣衰弱,四肢冰冷,六脈脈搏微弱。這時需要用薑附劑和灸關元穴,陽氣才會恢復,脈搏才會重新出現。
如果太谿穴和衝陽穴都沒有脈搏,則病人必死無疑。
劉玄賓云:「伏脈不可發汗。」為其非表脈也,亦為其將自有汗也。乃偽訣云:「徐徐發汗。」而潔古欲以附子細辛麻黃湯發之,皆非伏脈所宜也。偽訣論形象則妄曰「尋之似有,定息全無」,是於中候見形矣,於伏之名義何居乎?
白話文:
劉玄賓說:「伏脈不可發汗。」是因為它不是表脈,而且它自己會出汗。但是偽訣中卻說:「徐徐發汗。」而潔古想用附子細辛麻黃湯來發汗,這些都不適合伏脈。偽訣中根據形象妄說「尋之似有,定息全無」,這是在中候看見形象了,那伏脈的名義又從何而來呢?
2. 動脈(陽)
體象,動無頭尾,其形如豆,厥厥動搖,必兼滑數。
白話文:
這個東西的形象,動的時候沒有頭尾之分,它的形狀像豆子一樣,搖動時會顫動,而且一定會伴有滑利和快速的特徵。
動脈厥厥動搖,急數有力,兩頭俯下,中間突起,極與短脈相類。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
白話文:
動脈有力地跳動,跳動急促有力,兩端低沉,中央隆起,非常類似短脈。但短脈是陰脈,跳動不快、不硬、不滑;而動脈是陽脈,跳動快、硬、滑。
主病,動脈主痛,亦主於驚。左寸動者,驚悸可斷。動在左關,驚及拘攣。左尺得動,亡精失血。右寸動者,自汗無疑。動在右關,心脾疼痛。右尺得動,龍火奮迅。
白話文:
主要症狀:
- 動脈疼痛
- 驚悸
脈象:
- 左寸脈動:驚悸
- 左關脈動:驚悸和抽筋
- 左尺脈動:精血不足
- 右寸脈動:自汗
- 右關脈動:心脾疼痛
- 右尺脈動:體內熱盛,病情嚴重
陰陽不和,氣搏擊則痛,氣攛迸則驚。動居左寸,心主受侮,驚悸至矣。肝膽同居,肝主筋而膽主震定,動則皆病。人之根蒂在尺,動則陽不能衛,陰不能守,亡精失血,可立而待。肺家主氣。動則外衛不密,汗因之泄。陰陽相搏,心脾不安,動乃痛作。右尺真陽潛伏之所,而亦見動象,則陽氣不得蟄藏,必有非時奮迅之患。
白話文:
當陰陽失衡,氣機相衝擊就會產生疼痛,如果氣機突然衝出就會驚厥。如果左寸脈跳動異常,代表心臟受到攻擊,就會導致心悸驚厥加劇。肝膽相鄰而居,肝主筋而膽主鎮定安神,如果肝膽受影響就會同時出現疾病。人的根本在於尺脈,如果尺脈跳動異常,陽氣無法保護,陰氣不能守護,就會失精失血,很快就會死亡。肺主一身之氣,如果肺氣受影響,外衛功能就不密實,汗液就會流出。陰陽相搏,會導致心脾不安,進而引起疼痛。右尺脈是真陽潛伏的地方,如果出現異常跳動,表示陽氣不能冬藏,必會出現不合時令的亢奮之症。
按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故仲景云:「陽動則汗出。」分明指左寸之心,汗為心之液;右寸之肺,肺主皮毛而司腠理,故汗出也。又曰:「陰動則發熱。」分明指左尺見動,為腎水不足;右尺見動,謂相火虛炎,故發熱也。因是而知舊說言動脈只見於關上者,非也。且《素問》曰:「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為妊子也。
白話文:
關前脈為陽,關後脈為陰。因此,仲景說:「陽氣太盛會出汗。」這明顯是指左寸的心脈,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右寸的肺脈,肺主導皮膚和毛髮,主管汗液排出,所以出汗。又說:「陰氣太盛會發燒。」這明顯是指左尺脈有動,表示腎水不足;右尺脈有動,表示心火虛旺,所以發燒。由此可知,舊說中認為動脈只出現在關上的說法是錯誤的。並且《素問》中說:「婦女左手少陰心脈跳動很厲害的,是懷孕的徵兆。」
」然則手少陰明隸於左寸矣,而謂獨見於關可乎?成無己曰:「陰陽相搏而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以關前為陽主汗出,關後為陰主發熱。」豈不精妥。而龐安常強為之說云:「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二分為陰,正當關位半陰半陽,故動隨虛見。」是亦泥動脈只見於關之說也。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的脈絡確實從左手寸口出發,難道說只能在「關」穴看到它嗎?成無己說:「陰陽彼此搏擊,虛弱的一方就會活動。所以,陽虛則陽氣活動,陰虛則陰氣活動。關穴前面是陽位,掌管汗液的分泌;關穴後面是陰位,掌管熱量的產生。」這種說法真是精闢妥當。
而龐安常硬要提出另一種說法:「關穴前面三分之一是陽位,關穴後面三分之二是陰位,關穴正好位於陰陽之間,因此動脈脈象會隨著虛弱的一方而顯示出來。」這種說法也是拘泥於「動脈脈象只出現在關穴」的舊說。
偽訣云:「尋之似有,舉之還無。」是弱脈而非動脈矣。又曰:「不離其處,不往不來,三關沉沉。」含糊謬妄無一字與動脈合義矣。詹氏曰:「如鉤如毛。」則混於浮大之脈,尤堪捧腹。
白話文:
偽訣說:「感覺有脈搏,舉手一摸又沒有。」這是弱脈而不是動脈。又說:「不離開原處,不來不去,三關脈位(上關、中關、下關)都沉細。」模糊謬誤,沒有一個字與動脈脈象相符。詹氏說動脈「像鉤子或毛髮」,卻將它混淆成浮大脈,非常可笑。
王宇泰曰:「陽生陰降,二者交通,上下往來於尺寸之內,方且沖和安靜,焉睹所謂動者哉!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陰欲升而陽逆之,兩者相搏,不得上下,擊鼓之勢,隴然高起,而動脈之形著矣。」此言不啻與動脈寫照。
白話文:
王宇泰說:「陽氣生長,陰氣下降,兩者相互作用,在人體中穿行。這時氣血平和,安靜穩定,哪能看到什麼脈動呢?只有當陽氣要下降而陰氣阻擋它,陰氣要上升而陽氣阻擋它,兩者互相抗衡,無法正常上下運行,就像擊鼓一樣,高高隆起,於是脈搏的形狀就顯現出來了。」這番話猶如對脈搏的寫照。
3. 促脈(陽)
體象,促為急促,數時一止;如趨而蹶,進則必死。
白話文:
體質表現為急促,脈搏時快時停;就像奔跑時絆倒一樣,病情進展的話必然會有生命危險。
促之為義,於急促之中,時見一歇止,為陽盛之象也。黎氏曰:「如蹶之趨,徐疾不常。」深得其義。叔和云:「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亦頗明快。
白話文:
所謂「促」脈,就是在脈搏急促中,偶爾出現一瞬停頓,這是陽氣過盛的徵兆。黎氏說:「就像蹶跛的人走路,速度快慢不定。」他的理解很深刻。叔和說:「促脈來去頻繁,偶爾一停,然後又繼續。」他的解釋也頗為清晰。
主病,促因火亢,亦因物停。左寸促者,心火炎炎。促在左關,血滯為殃。左尺得促,遺滑堪憂。右寸促者,肺鳴咯咯。促在右關,脾宮食滯。右尺得促,灼熱為定。
白話文:
發生的主因是火氣過盛,也有可能是因為食物滯留。
左寸脈搏跳動急促:表示心火旺盛。
左關脈搏跳動急促:表示有血瘀問題。
左尺脈搏跳動急促:表示容易遺精或滑精。
右寸脈搏跳動急促:表示肺部有痰或咯血。
右關脈搏跳動急促:表示脾胃積食。
右尺脈搏跳動急促:表示有發熱的症狀。
按人身之氣血貫注於經脈之間者,刻刻流行,綿綿不息,凡一晝夜當五十營,不應數者,名曰狂生。其應於脈之至數者,如鼓應桴,罔或有忒也。藏氣乖違,則稽留凝泣,阻其運行之機,因而歇止者,其止為輕;若真元衰憊,則陽弛陰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為重。然促脈之故,得於藏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於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
白話文:
人體中的氣血在經脈中流動,一刻不停,綿延不絕,一天一夜大約循環五十次。如果次數不符合這個規律,就稱為「狂生」。脈搏與氣血應和,就像鼓應槌一樣,沒有任何偏差。
如果內在的氣血出現不平衡,就會導致氣血運行阻塞,因而停滯。這種停滯屬於「輕」的程度。如果身體的根本能量(真元)衰弱,就會導致陽氣消退,陰液枯竭,失去運行規律,因而停滯。這種停滯屬於「重」的程度。
然而,導致脈搏停滯的原因中,有六七成是由內在氣血不平衡引起的,而只有二三成是由真元衰弱引起的。
或因氣滯,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氣,或內因七情,皆能阻遏其運行之機,故雖當往來急數之時,忽見一止耳。如止數漸稀,則為病瘥;止數漸增,則為病劇。所見諸症,不出血凝氣滯,更當與他脈相參耳。促脈隨病呈形,偽訣但言「並居寸口」,已非促脈之義;且不言時止,猶為瞶瞶矣。
白話文:
可能因為氣滯、血凝、痰停、食物堵塞、外在六氣影響,或內在七情變化,這些因素都能阻礙脈搏運行,所以即使在脈搏應該快速跳動的時候,也會突然停止跳動。如果停止跳動的次數逐漸減少,表示病情逐漸好轉;如果停止跳動的次數逐漸增加,表示病情加重。所見到的各種症狀,不外乎是血凝氣滯,更應該與其他脈象參考對照。促脈會隨著病情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形狀,偽訣只說「在寸口處並列」,這已經不符合促脈的定義了;而且沒有提到脈搏會時停,還是太過模糊不清。
4. 結脈(陰)
體象,結為凝結,緩時一止;徐行而怠,頗得其旨。
結而不散,遲滯中時見一止也。古人譬諸徐行而怠,偶羈一步,可為結脈傳神。
白話文:
身體的狀況,像是有東西凝結在一起,過程中偶爾會停頓一下;就像慢慢走著卻有些慵懶,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意蘊。
凝結而不散開,在遲滯的過程中偶爾會有一個停頓。古人用慢步行走時偶爾停一步來比喻這種脈象的特徵。
主病,結屬陰寒,亦由凝積。左寸結者,心寒疼痛。結在左關,疝瘕必現。左尺得結,痿躄之疴。右寸結者,肺虛氣寒。結在右關,痰滯食停。右尺得結,陰寒為楚。
白話文:
主要疾病:
這些疾病是由於陰寒凝結所致。
按脈象判斷:
- **左寸脈結實:**心寒疼痛
- **左關脈結實:**疝氣和腫塊
- **左尺脈結實:**痿痺(手腳無力)
- **右寸脈結實:**肺氣虛寒
- **右關脈結實:**痰濕積滯,食積
- **右尺脈結實:**陰寒導致腹痛
熱則流行,寒則停凝,理勢然也。夫陰寒之中,且挾凝結,喻如隆冬天氣嚴肅,流水冰堅也。少火衰弱,中氣虛寒,失其乾健之運,則血氣痰食,互相糾纏,浮結者外有痛積,伏結者內有積聚。故知結而有力者,方為積聚;而無力者,是真氣衰弱,違其運化之常,惟一味溫補為正治。
越人云:「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是知又當以止歇之多寡,而斷病之重輕也。
白話文:
熱氣盛行時,會導致氣血運行暢通;寒氣盛行時,會導致氣血停滯凝結,這是自然法則。在寒冷的環境中,容易凝結,就像在嚴冬時節,流水會結冰。如果體內火氣衰弱,中氣虛寒,失去了運行氣血的功能,那麼血液和痰液就會相互糾結,浮在上層的會形成外在的疼痛和積塊,沉在裡面的會形成內在的積聚。因此,如果結塊並伴有疼痛,纔是真正的積聚;如果沒有疼痛,說明是真氣衰弱,違背了運化氣血的規律,此時需要溫補氣血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
按運行之機緘不利,則脈應之而成結。仲景云:「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叔和云:「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為結。」則結之體狀,有非淺人所領會也。夫是三者,雖同名為結,而義實有別。浮分得之為陽結;沉分得之為陰結;止數頻多,三五不調,為不治之症。
白話文:
如果氣血運行不順暢,則脈搏會反應出來並變成「結」。仲景說:「脈搏細而長,感覺像在拉長竿,這種叫陰結。脈搏大而散,感覺像車蓋,這種叫陽結。」叔和說:「脈搏像麻籽一樣搖動,忽快忽慢、忽聚忽散,這種叫結。」因此,結的形狀有很多種,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至於這三種結(陽結、陰結、不治之症),雖然都叫「結」,但性質其實不同:浮脈的結是陽結;沉脈的結是陰結;脈搏次數過多、節奏不正常,就是不治之症。
由斯測之,結之主症,未可以一端盡也。偽訣云:「或來或去,聚而卻還。」律以緩時一止之義,全無相涉。豈欲彷彿叔和旋引旋收之狀,而詞不達意乎?此著述之所以不可易易也。
白話文:
根據這些情況來推測,結氣的症狀,不能只從一個方面來判定。偽訣記載:「時而出現時而消失,聚集時又散去。」用緩解時又停止的方法來衡量,完全不吻合。難道是想描繪出叔和旋轉引伸和旋轉收縮的模樣,卻詞不達意嗎?這就是著述不能輕易更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