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重訂診家直訣》~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醫學之有叢書,莫著於吳勉學之《古今醫統》,而近則《東垣十書》《當歸草堂醫學叢書》《醫林指月》諸刻,不一而足。古人苦心良法,得以類聚而不朽,洵醫林之盛業也。獨是校讎不精,則一字之訛,害深白刃。如吾初校《脈經》第四卷「診損至脈篇」脈再動為一至,「再」誤為「一」,則於黃帝、扁鵲論脈諸語有難通者矣。故《素問·玉機真臟論》一息五六至者死,林億不知,轉以為誤文也。

白話文:

在醫學書籍中,最有名的當屬吳勉學的《古今醫統》。而現代的《東垣十書》、《當歸草堂醫學叢書》、《醫林指月》等,也是經典著作。古人的智慧得以被收集整理,流傳後世,這是醫學界的盛舉。

但是,如果書籍校對不仔細,一個字的錯誤,可能帶來致命的危害。比如我校對《脈經》第四卷「診損至脈篇」時,發現「脈再動為一至」中的「再」被誤寫成「一」,這就使得黃帝和扁鵲討論脈象的說法變得難以理解。因此,《素問·玉機真臟論》中關於「一息五六至者死」的說法,林億誤以為是錯誤的文字。

一動一至者,蓋始於《難經》也。又如第三卷「腎部篇」中,引《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入咽還出,「洞」下增「下」字。《中藏經》《甲乙經》亦增「泄」字。夫洞,即《靈樞·根結篇》所謂膈。洞專為食入復出證名,與洞下何與耶?徐靈胎《蘭臺軌範》有膈洞條,即引「根結篇」及此文也。

白話文:

「一動一至」這個詞,最早出自《難經》。像在《難經》第三卷的「腎部篇」中,引用了《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中的「腎脈微緩為洞」。「洞」的意思是食物不能消化,進入食道後又吐出來。在「洞」字下面加了「下」字。《中藏經》和《甲乙經》也加了「泄」字。這個「洞」,也就是《靈樞·根結篇》中所說的膈。洞這個詞專門用來表示食物吞進去又吐出來的症狀,和洞下面加的「下」字有什麼關係呢?徐靈胎的《蘭臺軌範》中有一個「膈洞」條目,就是引用了「根結篇」和這篇文章。

又如《脈訣刊誤》,戴同甫極詆《靈樞·衛氣行篇》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二刻在少陽,三刻在陽明,四刻在陰分之語,以為衍文。不知此必當時別法有以晝夜為二百刻者。衛氣,二刻一度,百刻五十度,此易曉也。而細析其行陰行陽之數,則又以別法之二百刻者四分之,尤易曉也。

白話文:

就像《脈訣刊誤》中提到的,戴同甫強烈批評《靈樞·衛氣行篇》中「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二刻在少陽,三刻在陽明,四刻在陰分」的說法,認為這是衍生的文字。

殊不知,這一定是當時一種特殊的計算方法,以晝夜為 200 刻。衛氣每 2 刻走一圈,100 刻走 50 圈,這很容易理解。

仔細分析衛氣運行陰陽的數字,是用 200 刻這個特殊方法的四分之一,這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太陽、少陽、陽明、陰分云者,非十二經之三陰三陽也。蓋人身最外一層即為太陽,次為少陽,再次為陽明,里膜近臟腑者為陰分。戴氏謂二刻一度,當是一刻在三陽,二刻在三陰。豈知衛氣本不循經,即營氣之循經者,亦是陰陽互注,無截然先行三陽,後行三陰之事也。

白話文:

「太陽」、「少陽」、「陽明」和「陰分」這些名詞,並不是指十二經脈中的三陰三陽。它們指的是人體的結構層次:最外層是太陽,次之是少陽,再往裡是陽明,靠近臟腑的內層是陰分。

戴氏說,人體每兩小時會經歷一次循環,其中一小時在「三陽」層次,另一小時在「三陰」層次。但事實上,衛氣並不循經脈而行。即使是循經脈而行的營氣,也是陰陽交替循環,並不存在先走三陽,後走三陰的情況。

此皆醫學之大者也,豈可悖謬至此?蓋凡取此書之善本以校此書,其脫誤常不可見;合眾書之善本以校一書,其是否猶未可決,必博覽深思,心通其意,庶灼然有以見其得失而釐正之。然而舊本如是,則例又不得而擅改。甚矣!校讎匪易也。又如《難經·八難》寸口脈平而死,徐氏詆之,謂如是則寸口何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哉?不知此正推進一義,以見診脈貴察其神,勿泥形也。平者,非真平也,但不見死法耳,其形雖平,其神必敗。

白話文:

這些都是醫學中的重要內容,怎麼可以錯謬到這種地步呢?一般而言,拿這本書的善本(好的版本)與這本書對照,它的缺失錯誤往往難以發現;把多本善本合起來與一本書對照,它的對錯是否正確都還不能確定。一定要廣泛閱讀、深入思考,用心領會它的意思,才能明確地看出它的得失並加以釐清改正。然而舊版本就是這樣,按規定又不能擅自更改。唉!校勘書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又如《難經·八難》中提到寸口脈象平穩卻死亡,徐氏批評這說法,認為如果是這樣,寸口脈象怎麼能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吉凶呢?卻不知道這正是進一步說明一個道理,就是要觀察脈象的神氣,不要只拘泥於形狀。平穩的脈象,並不是真正的平穩,只是沒顯露出死亡的徵兆罷了。儘管脈形平穩,但它的神氣一定是敗壞的。

「十八難」曰:內有積聚,脈不結伏;外有痼疾,脈不浮結,脈不應病,是為死病也。張石頑曰:常有變證多端,而脈見小弱,指下微和,似有可愈之機,此元氣與病氣俱脫,反無病象發見,此脈不應病,法在不救。慎柔和尚曰:凡久病人,脈大、小、洪、細、浮、沉、弦、滑,或尺浮寸沉,或寸浮尺沉,但有病脈,反屬可治。如久病,浮、中、沉俱和緩,體倦者,決死。

白話文:

「十八難」經上說:內有積聚(疾病),脈象卻不沉滯;外有痼疾(長期疾病),脈象卻不浮結。脈象與病情不相符合,這是難以治癒的疾病。

張石頑說:常常有變證,脈象雖然微弱,但手指觸摸起來卻感覺柔和,好像還有治癒的希望。這說明元氣和病氣都已經脫離,反而沒有病象出現。這種脈象與病情不相符,不應該用藥治療。

慎柔和尚說:凡是久病的人,脈象大、小、洪、細、浮、沉、弦、滑,或者尺部脈象浮起而寸部脈象沉伏,或者寸部脈象浮起而尺部脈象沉伏,只要有與疾病相符的脈象,反而可以治癒。如果久病的人,浮、中、沉三部脈象都平穩緩和,並且身體疲倦,那一定是必死無疑。

此皆與經旨相發也。又「六十六難」曰: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八難」亦同此說。是越人明明以兩腎中間為命門矣,復以右腎為命門者,指命門真陽發動之機,始於右腎,以明診於右尺之故也。後世執右腎命門之語以詆越人,豈未見腎間動氣云云耶?好名好勝之私,填滿胸中,務以新奇動人耳目,遂有不暇求詳者也。

白話文:

上述說法都遵循經典的旨意。另外,《六十六難》中說:「臍下腎間有動氣,是人的生命所在。」《八難》中也說法相同。所以越人明顯是把兩腎中間當作命門,後來又把右腎當作命門,是指命門真陽發動的關鍵之處,開始於右腎,因此才會在診察時著重於右尺脈。後世有些人抓住右腎命門這個說法來批評越人,難道他們沒看到「腎間有動氣」的說法嗎?好名好勝之心充斥胸中,只求用新奇的方法討好世人,因此就沒時間去仔細探究了。

是刻也,校萊雖反復數次,而疏漏仍多;論辨雖薈萃眾長,而發明終少,但當古籍淪湮之際,使古人一線靈光,得以稍延而不至遽沒,亦幸矣!

周學海記

白話文:

現在,校對古籍《萊》雖經過多次反覆,但疏漏的還是很多;討論辯論雖融合各家優點,但創見最終還是很少。但當古籍流傳湮滅之際,能讓古人一絲靈光暫時留存而不致於立刻消失,這也是一件幸運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