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六 (18)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8)

1. 小兒徵病說

推法,先取生薑水蔥搗碎,巾裹揪出自然汁三盞暖熱,用二大拇指醮汁,先從眉心雙推二十四下,次從眉心分推左右至太陰太陽九下,次從天庭步步下至承漿各穴,掐一下以代針法。

更於太陰太陽二穴或發汗或止汗,次將兩耳下垂尖掐而揉之,次將兩手捧頭而搖之以順其氣,次看寒熱,向手推三關六腑,運八卦,分推胸口,並揉臍,挨委中畢,再揉井肩,至於別穴看症再加揉法。

推三關退六腑運八卦,男女俱在左手,以男左女右分論大誤。

兒眼翻上者,將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掌心一掐即平。又眼翻上者將大指甲在小天心向總筋一掐即平。

凡推上三關十下,必須退下六腑三下以應之,宜輕。如退下六腑十下,當輕輕推上三關三下以應之,庶為補瀉得宜。

推往手背一頭為上,推往五指尖梢為下。三關陽也,此處為陽極陰生之地。女陰道,故從陰生處推上為涼為瀉。六腑陰也,此處為陰極陽生之地。男陽道,故從陽生處退下為涼為瀉。

訣曰:腎水一紋為後谿,推上為清下補之。小便閉赤清之妙,腎虛便速補為宜。心肝脾肺四臟在上,故以推上為補,推下為瀉。腎臟在下,故以推下為補,推上疏通水道而小便自清,故為瀉。反此必推之不驗。

凡驚搐來,急於大墩穴拿之,或鞋帶穴對拿。如小兒溺死,在大墩穴按之無脈,再按解谿穴又無脈,不必醫治。若二處稍有,急以參附大方救之即蘇。凡驚搐來時兒身往前僕,即將委中穴向下掐住,身便正。若身往後仰,即將膝上鬼眼穴向下掐住,身便正。

白話文:

推拿的方法是,先將生薑和蔥搗碎,用布包起來擠出汁液約三小杯,稍微加熱。然後用兩個大拇指沾取汁液,先從眉心向上推二十四下,再從眉心分別向左右推到太陽穴各九下,接著從額頭逐步向下推到下巴的承漿穴,每到一個穴位就掐一下,代替針灸。

接著在太陰穴和太陽穴這兩個穴位,根據情況決定是發汗還是止汗。然後將兩耳的耳垂下拉,並揉捏。再用雙手捧住頭部搖晃,讓氣順暢。接下來觀察是寒症還是熱症,然後往手背方向推三關,往手心方向推六腑,再推運八卦穴位,分推胸口,並揉捏肚臍,最後按壓尾椎骨的位置,再揉捏肩井穴。至於其他的穴位,則要看病情再決定是否加揉。

推三關退六腑運八卦,不論男女都用左手,認為男性用左手,女性用右手是錯誤的。

如果小孩子的眼睛向上翻,就用大拇指指甲在小天心穴往掌心方向掐一下,眼睛就會恢復正常。或者,用大拇指指甲在小天心穴往總筋方向掐一下,也會恢復正常。

凡是向上推三關十下,必須向下退六腑三下配合,力道要輕。如果向下退六腑十下,就應該輕輕向上推三關三下配合,這樣才能達到補瀉平衡的效果。

推向手背方向為上,推向五指尖端為下。三關屬陽,這裡是陽氣達到極點,陰氣開始產生的地方。女性的陰道屬於陰,所以從陰氣產生的地方向上推,是清熱瀉火的作用。六腑屬陰,這裡是陰氣達到極點,陽氣開始產生的地方。男性的陽道屬於陽,所以從陽氣產生的地方向下推,是清熱瀉火的作用。

訣竅說:腎臟在手上的紋路對應後溪穴,向上推是清熱,向下推是補腎。小便閉塞而且顏色赤紅,用清熱的方法很好,腎虛導致小便頻繁,用補腎的方法比較適宜。心、肝、脾、肺這四個臟器位置都在上方,所以向上推是補益,向下推是瀉。腎臟位置在下方,所以向下推是補益,向上推可以疏通水道,讓小便清澈,所以是瀉。如果反過來推,效果一定不靈驗。

凡是發生驚厥抽搐,要趕緊按壓腳上的大敦穴,或者按壓鞋帶穴對應的位置。如果小孩子溺水,按壓大敦穴沒有脈搏,再按壓解谿穴也沒有脈搏,就不必醫治了。如果這兩個地方稍微有脈搏,要趕緊用人參附子湯等急救方劑救治,或許可以甦醒。凡是驚厥抽搐來臨時,如果孩子身體往前倒,就向下掐住尾椎骨的委中穴,身體就會恢復正常。如果身體往後仰,就向下掐住膝蓋上方的鬼眼穴,身體也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