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五 (3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0)

1. 傷寒用藥舉要

夫發表之藥用溫,攻裡之藥用寒,溫里之藥用熱者何也?蓋表既有邪,則為陽虛陰盛,溫之乃所以扶陽,陽有所助而長,則陰邪所由以消,故用辛甘溫之劑發散為陽,此發表之藥宜溫也。里既有邪,則為陰虛陽盛,寒之,乃所以助陰而抑陽,陽受其抑則微,而真陰所由以長,故用酸苦之劑湧泄為陰,此攻裡之藥宜寒也。

陰經自受寒邪則為臟病,主陽不足而陰有餘,故用辛溫之劑,以助陽抑陰,此溫經之藥宜熱也。表有邪不汗,其邪從何而去?里有邪不下,其邪從何而出?臟有寒不溫,其寒何自而除?此三者乃傷寒用藥之大要也。然而五劑之藥醫所當識,如表汗用麻黃無蔥白不發,吐痰用瓜蒂無豉不湧。

去實熱用大黃無枳實不通,溫經用附子無干姜不熱,甚則以沉清水加蔥白煎之。竹瀝無薑汁不能行經絡,蜜導無皂角不能通秘結。非半夏薑汁不能止嘔吐,非人參竹葉不能止虛煩。非小柴胡不能和解表裡,非五苓散不能通利小便。非天花粉乾葛不能消渴解肌,非人參麥冬五味不能生脈補元。

非犀角地黃不能止上焦之吐衄,非桃仁承氣不能破下焦之瘀血。非黃耆桂枝不能實表間虛汗,非茯苓白朮不能去濕助脾。非茵陳柏皮不能除黃疸,非大承氣不能制發狂,非枳桔不能除痞滿,非陷胸湯不能開結胸。非羌活沖和不能治四時之感冒身痛,非人參敗毒散不能治春溫。

非四逆湯不能救陰厥,非人參白虎不能化斑,非理中烏梅不能治蛔厥。非桂枝麻黃不能治冬月之惡寒,熱隨汗解,非姜附湯不能止陰寒之泄利,非大柴胡不能除實熱之妄言。陰陽咳嗽,上氣喘急,用加減小青龍,分表裡而汗下,此用藥之大法,不可不知也。

若夫兩感傷寒,用沖和靈寶湯取微汗可愈。如不愈,表症多而甚急者,方可用麻黃葛根湯解之。表解如里症多而甚急者,先以調胃承氣湯下之。如陰經自中,病發熱下利身痛,脈沉細無力,不渴,倦臥昏重者,又當先救里溫之,回陽救急湯分表裡寒熱而治,此權變大法也。古云:兩感雖為死症,猶有可救之理,若發表攻裡一誤則枉死者多,良可痛矣。

至於劫病之法亦有不可忽者,如傷寒發狂奔走,人難制伏,先於病人處坐火一盤,用醋一碗傾於火上,其煙沖鼻,入內即安,方可察其陽狂陰躁,親切用藥,庶無差也。

若病初起,頭痛發熱惡寒方除,以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大渴欲死,脈來有力者,乃因邪熱傳裡,陽盛發狂,此為陽狂,當用寒藥下之,凡見舌卷囊縮者,不治。若病初起無頭痛,身微熱,面赤戴陽,煩躁,脈來沉微無力,欲坐臥泥水中者,乃因寒極而發躁,即陰症似陽,此為陰躁,當用熱藥溫之。凡見厥冷下利、譫語者,不治。

白話文:

發表的藥物要用溫性的,攻裡的藥物要用寒性的,溫裡的藥物要用熱性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表層有了邪氣,就屬於陽氣虛弱而陰氣旺盛的狀態,用溫藥是為了扶助陽氣,陽氣得到了幫助而增強,陰邪自然就會消退,所以用辛溫甘味的藥物來發散,這些屬於陽性藥,因此發表的藥適合用溫性的。裡層有了邪氣,就屬於陰氣虛弱而陽氣旺盛的狀態,用寒藥是為了幫助陰氣而抑制陽氣,陽氣受到了抑制就會減弱,而陰氣自然就會增強,所以用酸苦味的藥物來往下疏導,這些屬於陰性藥,因此攻裡的藥適合用寒性的。

陰經自己受到寒邪侵襲就會導致臟腑生病,主要是因為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所以要用辛溫的藥物來幫助陽氣而抑制陰氣,因此溫經的藥適合用熱性的。表層有邪氣不出汗,邪氣要從哪裡去除?裡層有邪氣不排泄,邪氣要從哪裡出來?臟腑有寒氣不溫暖,寒氣要怎麼消除?這三點是治療傷寒用藥的重點。然而,有五種藥物的配伍是醫生必須知道的,例如發汗用麻黃,沒有蔥白就無法發汗;催吐用瓜蒂,沒有豆豉就無法催吐;

清除實熱用大黃,沒有枳實就無法通便;溫經用附子,沒有乾薑就不會溫熱;嚴重時可以用沉靜的清水加上蔥白煎服。竹瀝沒有薑汁就無法通行經絡,蜜導沒有皂角就無法通利便秘。沒有半夏薑汁就不能止嘔吐,沒有人參竹葉就不能止虛煩。沒有小柴胡湯就不能調和表裡,沒有五苓散就不能通利小便。沒有天花粉乾葛就不能解除口渴和肌肉的緊繃,沒有人參麥冬五味子就不能產生脈搏和補充元氣。

沒有犀角地黃湯就不能止上焦的吐血和鼻血,沒有桃仁承氣湯就不能破除下焦的瘀血。沒有黃耆桂枝湯就不能固表止虛汗,沒有茯苓白朮湯就不能去除濕氣幫助脾胃。沒有茵陳柏皮就不能去除黃疸,沒有大承氣湯就不能控制發狂,沒有枳殼桔梗就不能消除胸腹的痞滿,沒有陷胸湯就不能打開胸部的結塊。沒有羌活沖和湯就不能治療四時的感冒和身體疼痛,沒有人參敗毒散就不能治療春天的溫病。

沒有四逆湯就不能救治陰厥,沒有人參白虎湯就不能化解斑疹,沒有理中湯烏梅丸就不能治療蛔蟲引起的厥逆。沒有桂枝麻黃湯就不能治療冬天怕冷,熱隨汗解,沒有姜附湯就不能停止陰寒引起的腹瀉,沒有大柴胡湯就不能消除實熱引起的胡言亂語。陰虛陽虛引起的咳嗽、氣喘急促,可以用加減小青龍湯,分別針對表裡而發汗或攻下,這是用藥的大原則,不可不知。

至於兩感傷寒,可以用沖和靈寶湯來取得微微的汗就可以痊癒。如果沒有痊癒,表症多而又急迫的,才能用麻黃葛根湯來解除。表症解除了,如果裡症多而又急迫的,先用調胃承氣湯攻下。如果陰經自己受到傷害,病發燒、腹瀉、身體疼痛、脈搏沉細無力、口不渴、疲倦想睡、意識模糊,又應該先溫裡,用回陽救急湯來區分表裡寒熱而治療,這是權宜應變的治療大法。古人說:兩感雖然是死症,但仍然有可以救治的道理,如果發表攻裡有任何錯誤,就會導致很多人枉死,實在令人痛心啊。

至於劫病的方法也有不可忽略之處,例如傷寒發狂奔走,難以制伏,可以先在病人旁邊放一盆火,用一碗醋倒在火上,用煙熏他的鼻子,病人就會安靜下來,這樣才能觀察他是屬於陽狂還是陰躁,然後仔細用藥,就不會出錯了。

如果病剛開始,頭痛發熱怕冷才剛剛去除,之後就登高唱歌、拋棄衣服奔跑、口渴得要死、脈搏有力,這是因為邪熱傳入裡層,陽氣過盛導致發狂,這是陽狂,應該用寒性藥物攻下。如果見到舌頭蜷縮、陰囊收縮,就無法治療了。如果病剛開始沒有頭痛,身體微微發熱,面色發紅,虛陽上浮,煩躁不安,脈搏沉細無力,想要坐在泥水裡,這是因為寒氣太過而導致躁動,屬於陰證表現出像陽證的樣子,這是陰躁,應該用熱性藥物來溫暖。如果見到手腳冰冷、腹瀉、說胡話,就無法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