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學指要》~ 卷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0)

1. 診病方脈總論

病症方脈扼要用方

參蘇飲,人參,白苓,半夏,陳皮,前胡,枳殼,桔梗,粉葛,木香,甘草

加麻茸。

金沸草散,旋覆花(一名金沸草),麻黃,白芍,半夏,前胡,荊芥,甘草,姜(引)

半夏溫肺湯,半夏,陳皮,白芍,杏仁,五味,北辛,肉桂,乾薑,甘草

小青龍湯,麻黃,桂枝,白芍,半夏,五味,乾薑,北辛,甘草

蘇沉九寶湯,麻黃,桂枝,杏仁,蘇葉,桑皮,陳皮,腹毛,甘草

茯苓補心湯

五積散,當歸,川芎,白芍,白苓,半夏,陳皮,桔梗,枳殼,蒼朮,川樸,麻黃,桂枝,乾薑,甘草,加羌活,防風

蒼防敗毒散,桔梗,川芎,白苓,枳殼,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蒼朮,防風,薄葉,姜(引)

麻黃桂枝湯,麻黃,桂枝,杏仁,白芍,甘草

藿香正氣散,藿香,蒼朮,白苓,川樸,半夏,陳皮,桔梗,蘇葉,腹毛,白芷,神麯,甘草,加砂仁,桂枝,楂肉

補中益氣湯,加淨風。

建中湯,熟地,白芍,白苓,生薑,桂枝,飴糖

真武湯,白苓,白芍,白朮,熟附,甘草,姜(引)

加桂枝。

桂附六君子湯,六君子湯加熟附、肉桂。

歸脾湯

調中益氣湯,人參,黃耆,蒼朮,陳皮,升麻,柴胡,木香,甘草

四七湯,香蘇散

補中益氣湯,加肉桂、熟附。

建中湯

真武湯,加桂枝、粉葛

理中湯,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加熟附、黃耆、川椒。渴,加粉葛;汗,倍黃耆;頭痛,加蔓荊、白芷;體痛,倍熟附、白朮,或加菟絲、淮藥、棗皮,或加五味、巴戟、金毛;陽弱,加熟附、肉桂、固脂;陰虛,加枸杞、熟地、肉蓯蓉。

不換金正氣散,蒼朮,白苓,川樸,半夏,陳皮,藿香,甘草,加砂仁,楂肉

香砂平胃散,倍加神麯。

五苓飲,白朮,白苓,豬苓,澤泄,肉桂

養胃湯

補中益氣湯,加砂仁。

正氣散

枳朮丸,白朮,枳實

荷葉燒飯和丸。加砂仁。

保和丸

香砂六君子湯,茯苓補心湯

四物湯

地黃湯,除丹皮、澤泄,加龜膠、鹿膠、肉蓯蓉,或龜板、鹿茸。

七寶美髯丹,加淮藥、金狗。

還少丹,熟地,淮藥,淮膝,巴戟,枸杞,杜仲,白苓,棗皮,遠志,五味,楮實,小茴,蓯蓉,石菖蒲

加楂肉,蜜丸。

人參養榮湯,人參,黃耆,白朮,白苓,熟地,當歸,白芍,肉桂,五味,遠志,陳皮,甘草,姜,棗(引)

或去陳皮、白芍,加肉蓯蓉、淮藥,或添淮藥、熟附,倍用五味、黃耆、白朮。脾虛,除熟地;遺泄,加龍骨。

五積散,麻黃湯

半夏越婢湯,麻黃,半夏,石膏,甘草,姜,棗(引)

白話文:

診病方脈重點用藥

**參蘇飲:**使用人參、茯苓、半夏、陳皮、前胡、枳殼、桔梗、葛根、木香、甘草。可加麻黃茸。

**金沸草散:**使用旋覆花(又名金沸草)、麻黃、白芍、半夏、前胡、荊芥、甘草,並用薑來引藥。

**半夏溫肺湯:**使用半夏、陳皮、白芍、杏仁、五味子、細辛、肉桂、乾薑、甘草。

**小青龍湯:**使用麻黃、桂枝、白芍、半夏、五味子、乾薑、細辛、甘草。

**蘇沉九寶湯:**使用麻黃、桂枝、杏仁、蘇葉、桑白皮、陳皮、腹毛、甘草。

茯苓補心湯:

**五積散:**使用當歸、川芎、白芍、茯苓、半夏、陳皮、桔梗、枳殼、蒼朮、厚朴、麻黃、桂枝、乾薑、甘草。可加羌活、防風。

**蒼防敗毒散:**使用桔梗、川芎、茯苓、枳殼、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蒼朮、防風、薄荷,並用薑來引藥。

**麻黃桂枝湯:**使用麻黃、桂枝、杏仁、白芍、甘草。

**藿香正氣散:**使用藿香、蒼朮、茯苓、厚朴、半夏、陳皮、桔梗、蘇葉、腹毛、白芷、神麯、甘草。可加砂仁、桂枝、山楂肉。

**補中益氣湯:**可加防風。

**建中湯:**使用熟地黃、白芍、茯苓、生薑、桂枝、飴糖。

**真武湯:**使用茯苓、白芍、白朮、熟附子、甘草,並用薑來引藥。可加桂枝。

**桂附六君子湯:**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熟附子、肉桂。

歸脾湯:

**調中益氣湯:**使用人參、黃耆、蒼朮、陳皮、升麻、柴胡、木香、甘草。

**四七湯:**等同於香蘇散。

**補中益氣湯:**可加肉桂、熟附子。

建中湯:

**真武湯:**可加桂枝、葛根。

**理中湯:**使用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可加熟附子、黃耆、川椒。如果感到口渴,可加葛根;如果出汗,可加倍黃耆;如果頭痛,可加蔓荊子、白芷;如果身體疼痛,可加倍熟附子、白朮,或加菟絲子、山藥、大棗皮,或加五味子、巴戟天、金毛狗脊;如果陽氣虛弱,可加熟附子、肉桂、補骨脂;如果陰液不足,可加枸杞子、熟地黃、肉蓯蓉。

**不換金正氣散:**使用蒼朮、茯苓、厚朴、半夏、陳皮、藿香、甘草。可加砂仁、山楂肉。

**香砂平胃散:**可加倍神麯。

**五苓飲:**使用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肉桂。

養胃湯:

**補中益氣湯:**可加砂仁。

正氣散:

**枳朮丸:**使用白朮、枳實。用荷葉燒飯製成藥丸,可加砂仁。

保和丸:

**香砂六君子湯:**等同於茯苓補心湯。

四物湯:

**地黃湯:**去除丹皮、澤瀉,加入龜板膠、鹿角膠、肉蓯蓉,或龜板、鹿茸。

**七寶美髯丹:**可加山藥、金狗脊。

**還少丹:**使用熟地黃、山藥、牛膝、巴戟天、枸杞子、杜仲、茯苓、大棗皮、遠志、五味子、楮實子、小茴香、肉蓯蓉、石菖蒲。可加山楂肉,製成蜜丸。

**人參養榮湯:**使用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熟地黃、當歸、白芍、肉桂、五味子、遠志、陳皮、甘草,並用薑、棗來引藥。可去除陳皮、白芍,加入肉蓯蓉、山藥,或添加山藥、熟附子,並加倍使用五味子、黃耆、白朮。如果脾虛,去除熟地黃;如果遺精滑泄,可加龍骨。

**五積散:**等同於麻黃湯。

**半夏越婢湯:**使用麻黃、半夏、石膏、甘草,並用薑、棗來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