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要》~ 卷五 (8)
卷五 (8)
1. 診治六部虛實
香砂平胃散,蒼朮,川樸,陳皮,藿香,砂仁,神麯,甘草
保和丸,神麯,山楂,白苓,半夏,連翹,菔子,麥芽
養胃湯,蒼朮,川樸,白苓,半夏,陳皮,藿枝,草果,人參,甘草,姜,棗(引)
一方,有熟附八分。
脾脈虛用方
朮附湯,熟附,生薑,白朮,甘草,大棗
四君子湯,耆附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
參苓白朮散,人參,白苓,白朮,淮藥,薏仁,蓮肉,砂仁,桔梗,扁豆,甘草,棗(引)
桂附四君子湯,人參,白苓,白朮,熟附,肉桂,甘草
真武湯,白芍,白朮,白苓,熟附,甘草,姜(引)
命門脈實用方
元麥地黃湯,即地黃湯重用丹皮、元參、麥冬。
六味地黃湯,熟地,淮藥,白苓,棗皮,澤泄,丹皮
一陰前,熟地,生地,白芍,麥冬,牛膝,丹參,甘草
命門脈虛用方
右歸丸,熟地,淮藥,當歸,棗皮,枸杞,菟絲,杜仲,鹿膠,肉桂,熟附
右歸飲,熟地,淮藥,熟附,棗皮,枸杞,肉桂,杜仲,甘草
黑錫丹,黑鉛,硫黃(各二兩)
將錫溶化,漸入硫黃,俟結成片,傾地上出火毒,研至無聲為度。治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
硫黃丸
桂附湯,肉桂,熟附
耆附湯,黃耆,熟附,姜(引)
白話文:
診治六部虛實
香砂平胃散:用蒼朮、厚朴、陳皮、藿香、砂仁、神麴、甘草。
保和丸:用神麴、山楂、茯苓、半夏、連翹、萊菔子、麥芽。
養胃湯:用蒼朮、厚朴、茯苓、半夏、陳皮、藿香、草果、人參、甘草、生薑、紅棗(引藥)。
另外有一種配方,會加入熟附子八分。
脾脈虛弱時用的方子
朮附湯:用熟附子、生薑、白朮、甘草、大棗。
四君子湯:(可以加黃耆和附子變成耆附六君子湯);也可以用補中益氣湯。
參苓白朮散:用人參、茯苓、白朮、淮山藥、薏仁、蓮子肉、砂仁、桔梗、扁豆、甘草、紅棗(引藥)。
桂附四君子湯:用人參、茯苓、白朮、熟附子、肉桂、甘草。
真武湯:用白芍、白朮、茯苓、熟附子、甘草、生薑(引藥)。
命門脈實時用的方子
元麥地黃湯:也就是地黃湯,但加重丹皮、元參、麥冬的用量。
六味地黃湯:用熟地黃、淮山藥、茯苓、山茱萸、澤瀉、丹皮。
一陰煎:用熟地黃、生地黃、白芍、麥冬、牛膝、丹參、甘草。
命門脈虛弱時用的方子
右歸丸:用熟地黃、淮山藥、當歸、山茱萸、枸杞、菟絲子、杜仲、鹿角膠、肉桂、熟附子。
右歸飲:用熟地黃、淮山藥、熟附子、山茱萸、枸杞、肉桂、杜仲、甘草。
黑錫丹:用黑鉛和硫黃各二兩。做法是將錫熔化,慢慢加入硫黃,等結成片狀後,倒在地上去除火毒,研磨到沒有聲音為止。這個方子用來治療陰陽不協調,出現上盛下虛的情況。
硫黃丸:(未說明內容)
桂附湯:用肉桂和熟附子。
耆附湯:用黃耆、熟附子、生薑(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