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貽績

《醫會元要》~ 十二經穴脈筋主病圖注(各經藥性並列) (1)

回本書目錄

十二經穴脈筋主病圖注(各經藥性並列) (1)

1. 手三陰三陽歌訣

手太陰肺少陰心,心之包絡為厥陰。太陽小腸三焦少,陽明原是大腸經。

白話文:

手太陰是肺經,手少陰是心經,手厥陰是心包經。手太陽是小腸經,手少陽是三焦經,手陽明是大腸經。

2. 足三陰三陽歌訣

足太陰脾少陰腎,厥陰乃以肝經定。太陽膀胱少陽膽,胃為陽明各相應。

白話文:

腳部的脾經和腎經屬於太陰和少陰,肝經則是厥陰的一部分。背部的膀胱經和側面的膽經分別屬於太陽和少陽,而胃經則是陽明經的一部分,它們各自相互對應。

3. 手太陰肺脈主病

經曰:肺脈來厭厭聶聶(澀之象也),如落榆莢(毛之象也,言其輕浮和緩也),曰肺平。脈來不上不下(澀之象也),如循鵝羽(浮之象也,毛多胃少),曰肺病。又如毛多胃少曰肺病,毛甚曰今病。但毛無胃曰死。又如風熌擺燈焰,倐滅倐明,似無似有,往來不耐指按者,此肺家真臟脈也,肺絕,丙丁日時死。

白話文:

經書上說:脈象來時感覺澀滯,像掉落的榆莢般輕浮緩慢,這是肺氣平穩的表現。脈象來時不上不下,也感覺澀滯,像沿著鵝羽般浮動,這是肺氣有病的徵兆。如果脈象浮動多於沉降,說明肺病,如果浮動很明顯,說明病情嚴重。如果完全浮動沒有沉降,則會導致死亡。另外,如果脈象像風吹燭焰般忽明忽滅,似有似無,來去不定,而且不耐手指按壓,這就是肺臟本身的脈象,如果肺氣完全消失,就會在丙丁日時死去。

又曰:肺脈急甚為癲疾(寒甚故也,所謂重陰則癲),微急為肺寒熱(皮熱寒也,寒在皮毛),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痛,鼻息不通(肺主氣此皆肺氣虛寒之所致也)。緩甚為多汗(熱甚故也),微緩為痿瘻(肺熱葉焦為痿也),偏風(身偏枯不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腠理開也。頭以下者,頭項胸背之間,肺之外部也)。

白話文:

文中提到:

  • 肺脈跳動非常急促,會引起癲癇(這是因為寒氣過重,所謂「重陰則癲」)。
  • 脈搏微微急促,表示肺部有寒熱(皮膚發熱但身體寒冷,寒氣在皮膚表面)。
  • 脈搏遲緩且無力,會導致咳血,引發腰背胸痛,鼻塞不通氣(肺主氣,這些症狀都是由於肺氣虛寒造成的)。
  • 脈搏非常緩慢,會導致多汗(這是熱氣過重的緣故)。
  • 脈搏微微緩慢,會導致痿瘻(肺熱導致肺葉乾燥萎縮而形成痿疾)。
  • 偏風(身體一側偏癱無力)。
  • 汗從頭以下的地方冒出,且無法止住(這是因為腠理開張。頭以下指頭、頸、胸、背之間,是肺部的外部)。

大甚為勝腫,微大為肺痹引胸背(大即滿指主多氣少血和血氣盛於下則為胚腫微盛於上則為肺痹引胸背也),起惡日光(陰血少,故惡日光,金畏火也)。小甚為泄(氣血皆虛故也。肺與大腸相表裡,故泄),微小為消癉(肺主津水生之源也)。滑甚為息賁上氣(陽氣盛故如此),微滑為上下出血(血氣隨行者也)。

白話文:

**腫脹嚴重:**表示氣血旺盛,氣多血少,氣血充盈於下方形成胚腫;氣血略微旺盛於上方,則會引起肺部痹阻,導致胸背不適。此類患者怕曬太陽(因為陰血不足,所以怕見陽光。金屬怕火)。

腹瀉嚴重: 表示氣血皆虛。肺和大腸表裡相合,因此會導致腹瀉。

腹瀉輕微: 表示消癉病(一種因肺部津液不足而引起的疾病)。肺是津液(水液)的來源。

喘息嚴重: 表示陽氣旺盛,所以會出現氣喘和上氣不接下氣的症狀。

喘息輕微: 表示氣血隨上下而行,因此會出現上吐血或下吐血的症狀。

澀甚為嘔血(血留不行故嘔),微澀為鼠瘻,在頸支腋之間(寒熱病也),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痠矣(痠者,為陰寒痠削而不能行,肺主氣而發原在下,少氣有寒,則下不勝其上矣)。白,肺之色也,好悲,肺之志也。右脅動氣,肺之部位也,咳動肩背,肺之腧也,胸痹而痛,肺之府也。

灑淅惡寒,膚痛汗出,肺主皮毛也。咳嗽唾痰,噴嚏流涕,喘呼氣促,氣短不續,肺氣虛也。

白話文:

  • 澀甚為嘔血:血流不暢而嘔吐。
  • 微澀為鼠瘻:輕微堵塞導致鼠瘻,位於脖子和腋窩之間(因寒熱疾病所致)。
  • 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痠矣:下方氣力不足以勝過上方,應當容易痠痛(痠痛是因為陰寒侵蝕而導致身體虛弱,肺主導氣息,源於下方,如果肺氣有寒,則下方氣力不足以勝過上方)。
  • 白,肺之色也,好悲,肺之志也:白是肺的顏色,悲傷是肺的志向。
  • 右脅動氣,肺之部位也:右脅疼痛,是肺氣活動的部位。
  • 咳動肩背,肺之腧也:咳嗽牽動肩背,是肺的輸注穴位。
  • 胸痹而痛,肺之府也:胸悶疼痛,是肺的臟器。

肺之經脈主病,曰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腹脹)而喘咳,缺盆中痛(缺盆胃穴也,肺之陽氣不能通布故痛),甚則交兩手而瞀(音茂,兩手相交,低目俯首),此為臂厥(皆肺之陽氣不能通布也)。

白話文:

肺經的病症主訴包括以下症狀:當肺經氣血運行不暢時,會導致肺氣脹滿,腹脹,喘咳,胃穴缺盆疼痛(由於肺的陽氣無法通達而導致疼痛),嚴重時會出現兩手交疊,低頭眯眼的症狀(皆因肺的陽氣無法通達所致)。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肺氣病也),渴(金不能生水也),煩心(心脈上於肺也),胸滿,臂內前廉痛(肺經脈循此),厥,掌中熱(臂冷厥,肺脈行少陰心主脈之前,故掌中熱也)。

白話文:

這些症狀主要與肺部疾病有關:

  • 咳嗽和氣喘(肺氣疾病)
  • 口渴(金不能生水)
  • 心煩(心臟的脈絡通向肺部)
  • 胸悶
  • 手臂內側疼痛(肺經循行此處)
  • 手腳冰冷(手臂冷,肺脈行於心主脈之前,所以掌心發熱)

氣盛有餘,則肩背痛(肺腧在肩背,因氣而動俞,所謂氣傷痛也),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不時為數)而欠(氣少為欠),氣虛則肩痛寒(氣虛則畏寒,不能通布則痛),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氣虛不能化也)。肺之絡脈主病,曰實則手銳掌熱(氣盛於外),虛則欠㰦(㰦與呿同,張口也),小便遺數(氣虛於內)。

白話文:

如果氣盛有餘,就會出現肩背疼痛(肺部俞穴在肩背,氣運行到俞穴就會產生疼痛,這就是所謂的「氣傷痛」)。如果風寒汗出、中風、小便頻繁(不固定的尿量)而且氣喘(氣少會氣喘),氣虛就會出現肩痛伴隨寒氣(氣虛就會畏寒,氣不能暢通也會疼痛),氣息淺短不足以呼吸,小便顏色改變(氣虛不能促進尿液排出)。肺經絡主治的疾病,如果氣實就會手指尖銳手掌發熱(氣盛於外),如果氣虛就會氣喘、張口呼吸(氣虛於內)。

肺之經筋主病,曰十二經筋秉三陰三陽之氣而生,此經氣逆則為喘急息賁,血隨氣奔,則為吐血(經言是動者氣也,言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也,氣留則寒,血滯則熱也)。

白話文:

肺部經絡和筋肉主掌的疾病,稱為「十二經筋」,它們由三陰三陽之氣生長而來。此經脈之氣逆行,會造成喘急、呼吸困難;而血隨氣奔流,則會導致吐血。(經文提到:「動者是氣」,「所生病者是血」,意指邪氣在氣中,氣就會動;邪氣在血中,血就會生病。氣停滯會導致寒,血滯會導致熱。)

4. 手太陰肺經用藥

補:人參,沙參,黃耆,麥冬,阿膠,五味子,紫菀,百部,款冬,知母,山藥,木瓜,茯苓,沙蒺藜

白話文:

補益類中藥:

  • 人參:補氣血
  • 沙參:補肺陰
  • 黃耆:補氣衛外
  • 麥冬:補血滋陰
  • 阿膠:補血止血
  • 五味子:補氣固腎
  • 紫菀:補肺散寒止咳
  • 百部:清熱化痰止咳
  • 款冬:潤肺止咳化痰
  • 知母:清熱瀉火生津
  • 山藥:補腎健脾
  • 木瓜:消食健胃
  • 茯苓:利水滲濕
  • 沙蒺藜:補腎壯筋骨

瀉:防風,蘇梗,羌活,前胡,桑皮,蘇子,橘紅,杏仁,石膏,貝母,栝蔞,南星,枳殼,薄荷,白芥子,白芍,元胡,葶藶子,鼠黏子,萊菔,香薷,乾薑,生薑

白話文:

驅風化痰的藥材:

  • 防風:驅風止痛
  • 蘇梗:理氣化痰
  • 羌活:驅風散寒
  • 前胡:化痰止咳
  • 桑皮:清熱解毒
  • 蘇子:理氣化痰
  • 橘紅:化痰止咳
  • 杏仁:止咳平喘
  • 石膏:清熱降火
  • 貝母:潤肺止咳
  • 栝蔞:化痰止咳
  • 南星:化痰止呃
  • 枳殼:理氣健脾
  • 薄荷:解熱消暑
  • 白芥子:散寒通竅
  • 白芍:養血止痛
  • 元胡:活血止痛
  • 葶藶子:利尿消腫
  • 鼠黏子:止咳平喘
  • 萊菔:消食化痰
  • 香薷:化濕止嘔
  • 乾薑:溫中散寒
  • 生薑:散寒發汗

溫:乾薑,生薑,半夏,白蔻,砂仁,木香,藿香,桂枝,香附,麻黃

白話文:

溫性藥材:

  • 乾薑:溫暖身體,驅散寒氣。
  • 生薑:溫暖脾胃,調理陽氣。
  • 半夏:溫化寒痰,降逆止嘔。
  • 白蔻:溫化脾胃,祛濕化濁。
  • 砂仁:溫暖脾胃,理氣化濕。
  • 木香:溫中理氣,散寒止痛。
  • 藿香:溫中驅寒,化濕止嘔。
  • 桂枝:溫通血脈,驅散寒邪。
  • 香附:溫中理氣,活血化瘀。
  • 麻黃:溫通發汗,宣肺平喘。

涼:枯芩,竹葉,竹瀝,童便,羚羊角,馬兜鈴,山梔,天冬,元參,桔梗,藕節,枇杷葉,元明粉,地骨皮

白話文:

涼性中藥:

  • 黃芩: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竹葉:味甘苦,性微寒。清熱生津,化痰止咳。
  • 竹瀝:味甘,性寒。滋陰清熱,利尿通淋。
  • 童便:味甘鹹,性寒。清熱解毒,通淋利尿。
  • 羚羊角:味甘鹹,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馬兜鈴:味辛、苦,性寒。清熱利尿,通絡止痛。
  • 山梔:味苦、寒。清熱利濕,清肝瀉火。
  • 天冬:味甘,性涼。潤肺滋陰,清熱止咳。
  • 元參:味鹹,性寒。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 桔梗:味苦辛,性微寒。宣肺利咽,祛痰止咳。
  • 藕節:味甘,性寒。清熱涼血,止血。
  • 枇杷葉:味苦、寒。清熱生津,潤肺化痰。
  • 元明粉:味甘,性寒。清熱涼血,生津止渴。
  • 地骨皮:味苦、甘,性寒。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引經:白芷,升麻,蔥白,生薑

白話文:

藥材:白芷、升麻、蔥白、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