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懸解》~
1. 卷下
2. 三十一難
三十一難曰:營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不?然:經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故知營衛相隨也。
此引《靈樞·營衛生會》文。營自平旦起於手太陰之氣口,五十度而復會於氣口,衛氣自平旦起於足太陽之睛明,五十度而復會於睛明,本不同道,曰相隨者,言其並行於經中也。若宗氣,則與營氣相隨耳(胸中大氣曰宗氣)。義詳《靈樞》「營氣」、「衛氣」諸篇。
白話文:
第三十一難說:營氣的運行,常常和衛氣一起行動嗎?答案是:是的。經典上說人從食物中獲取精氣,食物進入胃,然後傳輸到肺,五臟六腑都因此而得到精氣。其中清純的部分成為營氣,混濁的部分成為衛氣。營氣在血管中運行,衛氣在血管外運行。營氣周而復始地運行,五十周後又回到最初的地方,陰陽相互貫通,像環一樣沒有盡頭,所以知道營氣和衛氣是相伴隨的。
這段話引用了《靈樞·營衛生會》的內容。營氣從早晨開始在手太陰經的氣口處運行,運行五十周後又回到氣口;衛氣從早晨開始在足太陽經的睛明穴運行,運行五十周後又回到睛明穴。它們本來不是在同一條路上運行,說它們相隨,是指它們在經脈中並行。至於宗氣,那是和營氣相伴隨的。(胸中的大氣叫做宗氣)。詳細的道理在《靈樞》中「營氣」、「衛氣」等篇有記載。
3. 三十二難
三十二難曰:五臟俱等,而心肺俱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營,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營衛,通行經絡,營周於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
在臟腑曰氣血,在經絡曰營衛。
白話文:
第三十二難提到:五臟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但為什麼心臟和肺臟都位於橫膈膜之上呢?
答:心臟主導血液的運行,肺臟主導氣的運行。血液是構成營氣的物質基礎,氣則是構成衛氣的物質基礎。營氣和衛氣互相配合,一同在身體中上下運行,稱為營衛之氣。營衛之氣通行於經絡之中,營氣主要分佈在體表,所以心臟和肺臟才會位於橫膈膜之上。
在臟腑裡,氣和血是關鍵;在經絡裡,營氣和衛氣是關鍵。
4. 三十三難
三十三難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義何也?然:夫肝者,非為純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陽,而吸其微陰之氣,其意樂金,又行陰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為純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婚而就火,其意樂火,又行陽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熱而復沉,肝熱而復浮者,何也?故知辛當歸庚,乙當歸甲也。
乙與庚合,其意樂金,又自水位上升,是行於陰道多也,故肝得水沉。辛與丙合,其意樂火,又自火位下降,是行於陽道多也,故肺得水浮。及至肺熱而復沉,肝熱而復浮,則是辛金終當歸庚,乙木終當歸甲也。
白話文:
第三十三個難題說:肝的顏色是青色,像木頭;肺的顏色是白色,像金屬。肝遇到水會下沉,木頭遇到水會漂浮;肺遇到水會漂浮,金屬遇到水會下沉,這是什麼道理呢?
解釋是:肝臟並非純粹的木,它代表著乙木,也代表著角音,同時也包含著庚金的柔和之氣。從大的方面來說,代表陰與陽;從小方面來說,代表丈夫與妻子。它釋放出微小的陽氣,吸收微小的陰氣,它的意向是喜歡金,而且運行陰的通道較多,所以肝臟遇到水會下沉。肺臟並非純粹的金,它代表著辛金,也代表著商音,同時也包含著丙火的柔和之氣。從大的方面來說,代表陰與陽;從小方面來說,代表丈夫與妻子。它釋放出微小的陰氣,與火相結合,它的意向是喜歡火,而且運行陽的通道較多,所以肺臟遇到水會漂浮。
那麼,為什麼肺發熱後反而會下沉,肝發熱後反而會漂浮呢?這是因為辛金最終會回歸庚金,乙木最終會回歸甲木的緣故。
乙木與庚金相合,意向喜歡金,又從水的位置上升,這是因為它運行陰的通道較多,所以肝臟遇到水會下沉。辛金與丙火相合,意向喜歡火,又從火的位置下降,這是因為它運行陽的通道較多,所以肺臟遇到水會漂浮。等到肺發熱後反而下沉,肝發熱後反而漂浮,這是因為辛金最終要回歸庚金,乙木最終要回歸甲木的緣故。
5. 三十四難
三十四難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皆可曉知以不?然: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是五臟聲色臭味也。
肝主五色,心主五臭,脾主五味,肺主五聲,腎主五液。
五臟有七神,各何所主也?然: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魂魄神意智精志,是謂七神。
白話文:
第三十四難說:五臟各有其聲音、顏色、氣味,這些都能夠清楚了解嗎?是的,可以的。
比如,肝的顏色是青色,氣味是臊味,味道是酸味,發出的聲音是呼,對應的液體是眼淚;心的顏色是紅色,氣味是焦味,味道是苦味,發出的聲音是說話,對應的液體是汗;脾的顏色是黃色,氣味是香味,味道是甜味,發出的聲音是唱歌,對應的液體是口水;肺的顏色是白色,氣味是腥味,味道是辛辣味,發出的聲音是哭,對應的液體是鼻涕;腎的顏色是黑色,氣味是腐臭味,味道是鹹味,發出的聲音是呻吟,對應的液體是唾液。這些就是五臟的聲音、顏色、氣味。
肝主要對應五種顏色,心主要對應五種氣味,脾主要對應五種味道,肺主要對應五種聲音,腎主要對應五種液體。
五臟各有七種精神,分別主管什麼呢?是的,臟,是人精神氣息所依附、儲藏的地方,所以肝儲藏魂,肺儲藏魄,心儲藏神,脾儲藏意和智,腎儲藏精和志。
魂、魄、神、意、智、精、志,這就稱為七神。
6. 三十五難
三十五難曰:五臟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謂也?然:經言心營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
心肺行其精華,故居於上,二腸傳其糟粕,故居於下,因而相去之遠也。
又謂腑者,皆陽也,清淨之處,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義何也?然:諸腑者,謂是,非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腑也。大腸者,傳瀉行道之腑也。膽者,清淨之腑也。胃者,水穀之腑。膀胱者,津液之腑。一腑猶無兩名,故知非也。小腸者,心之府;大腸者,肺之府;胃者,脾之府;膽者,肝之府;膀胱者,腎之腑。
小腸為赤腸,大腸為白腸,膽者為青腸,胃者為黃腸,膀胱者為黑腸,下焦所治也。
謂是非也,謂其如是,則非也。經,《素問·十二臟相使)(王冰改為「靈蘭秘典」)。據《內經》所言,清淨之腑,唯有膽也,其餘皆受水穀,而傳渣滓,何得清淨!一腑並無兩名,經之所言,即今之所稱,故知此謂非也。蓋腑者,五臟之府庫也。諸腑皆謂之腸,是腸則傳導糟粕而下,悉屬下焦所治,下為濁陰,故受不淨也。
白話文:
第三十五個難題說:五臟各有其位置,六腑也都互相靠近,但為何只有心和肺離大腸和小腸特別遠呢?
答案是:醫書上說,心主導營氣,肺主導衛氣,它們運行陽氣,所以位於身體上方。而大腸和小腸負責向下傳導陰氣,所以位於身體下方。這就是它們距離較遠的原因。
心和肺運行身體的精華物質,所以位於上方;而大腸和小腸傳送食物殘渣,所以位於下方,這也是它們距離遙遠的原因。
另外,有人說六腑都屬於陽性,應該是清淨的地方,但現在大腸、小腸、胃和膀胱都接受污濁之物,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答案是:說六腑都是清淨的地方,這是錯的。醫書上說,小腸是接受食物的器官,大腸是傳送排泄物的通道,膽是清淨的器官,胃是儲存水穀的器官,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一個腑只有一個名稱,所以說六腑都是清淨的說法是錯的。小腸是心的府邸,大腸是肺的府邸,胃是脾的府邸,膽是肝的府邸,膀胱是腎的府邸。
小腸的顏色是紅色的,大腸的顏色是白色的,膽的顏色是青色的,胃的顏色是黃色的,膀胱的顏色是黑色的,這些都屬於下焦所管轄的範圍。
說它們不是清淨的地方,就是說它們是這樣的,但又不能這樣說。根據《內經》的說法,清淨的腑只有膽,其他的腑都接受水穀,並傳送食物殘渣,怎麼能說是清淨的呢?一個腑只有一個名稱,醫書所說的,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所以說六腑都是清淨的說法是不對的。六腑是五臟的倉庫。所有腑都被稱為腸,腸是負責傳導食物殘渣向下的,都屬於下焦所管轄的範圍,下方是陰濁之氣,所以接受污濁之物。
7. 三十六難
三十六難曰:臟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然: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一也。
火降於右,水升於左,故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神根於此,精藏於中,是一身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之藏精,女子以之系胞,《素問·腹中論》:胞絡者,繫於腎是也。
白話文:
第三十六難提到:五臟各自有一個耳朵(指腎臟以外的其他臟器),為何只有腎臟有兩個呢? 答案是:腎臟的兩個,並非都是腎臟,左邊的才是腎臟,右邊的叫做命門。命門是各種精神所停留的地方,也是人體元氣的繫屬之處。男子用來儲藏精液,女子用來繫連胞胎,所以知道腎臟本質上只有一個。
火氣下降在右邊,水氣上升在左邊,所以左邊的稱為腎,右邊的稱為命門。命門是神氣的根源所在,精華藏於其中,是一身元氣繫屬的地方。男子用它來儲藏精液,女子用它來繫連胞胎,《素問·腹中論》說:胞絡繫於腎臟,就是這個意思。
8. 三十七難
三十七難曰:臟唯有五,腑獨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府也,故言腑有六焉。
腎為原氣之正,三焦為原氣之別。外府,謂在諸腑之外也。按,《靈樞·本臟》曰三焦膀胱厚、三焦膀胱薄,是有形也,與此不同。
白話文:
第三十七難說:臟只有五個,腑卻有六個,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是:腑之所以有六個,是因為還有個三焦。三焦有原氣分化的作用,它主導全身的氣,有名稱但沒有具體的形狀,它的經脈歸屬於手少陽經,是臟腑之外的腑,所以說腑有六個。 腎是原氣的根本來源,三焦是原氣分化出來的。所謂外府,指的是在其他腑之外的腑。 另外,《靈樞·本臟》篇說三焦膀胱有厚薄之分,表示它是有形體的,這和我們這裡所說的三焦不同。
9. 三十八難
三十八難曰:經言腑有五,臟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止有五腑也。然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故言臟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臟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屬於五臟,故言腑有五焉。
其氣與腎通,命門之陽氣通於腎也。
白話文:
第三十八難提到:經典上說腑有五個,臟有六個,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六腑其實只有五個。而五臟卻說有六個,是因為腎有兩個,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命門是精神所居住的地方,男子用來儲藏精氣,女子用來繫住胞胎,它的氣與腎相通,所以說臟有六個。那腑有五個又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五臟各自有一個相對應的腑,再加上三焦也是一個腑,但三焦不屬於五臟,所以說腑有五個。
其中說的「其氣與腎通」,是指命門的陽氣與腎相通。
10. 三十九難
三十九難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之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離太陽尚遠,猶有兩心,故令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心為陽中之太陽,腎為陰中之太陰。(見《素問·六節藏象論》)
白話文:
第三十九難說:肝臟只有兩葉,這是如何對應的呢?
回答是:肝臟,在五行中屬於東方的木,木代表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的時候,就像幼小的生命,心思還未成熟,跟太陰(指陰氣)的關係還很接近,離太陽(指陽氣)則還很遠,就像有兩個心思一樣,所以才會有兩葉,這也呼應了樹木有葉子的道理。
心臟是陽氣中的太陽,腎臟是陰氣中的太陰。(這句話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