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懸解》~ 卷上 (6)
卷上 (6)
1. 十四難
飲食不消,停蓄中脘,陽遏不降,故上部有脈,下部無脈,當吐之則愈。若非吐證,而見此脈者,是根本敗竭,法主死也。
白話文:
飲食無法消化,停積在胃脘部位,陽氣受阻無法下降,因此上部的脈象正常,下部的脈象卻摸不到。這種情況應當用催吐的方法治療,吐完就能痊癒。但如果這不是該用吐法的病症,卻出現這種脈象,表示元氣已經衰敗枯竭,按常理預後極差。
2. 十五難
十五難曰:經言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茂,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來疾去遲,故曰鉤,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花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極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
經,《素問·玉機真臟論》。
如有變奈何?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
《素問·平人氣象論》: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
夏脈鈞,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
「平人氣象論」:實而益數,如雞舉足,曰脾病。
秋脈毛,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曰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
「仲景脈法」: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冬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兌,濡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
「平人氣象論」:銳堅如烏之喙,曰脾死。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
胃者,水穀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生死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喙,如水之下漏,是脾衰之見也。
主稟四時,四時所稟也。
此篇,引「玉機真臟」、「平人氣象」二論,而語微顛倒。
白話文:
第十五難
四季的正常脈象為:春季脈弦、夏季脈鈎、秋季脈毛、冬季脈石。這是健康脈象還是病脈呢?其實,弦、鈎、毛、石是順應四季變化的正常脈象。
- 春季脈弦:因肝屬東方木行,萬物初生,枝葉未茂,故脈象柔和而長,稱為「弦」。
- 夏季脈鈎:因心屬南方火行,萬物繁茂,枝葉下垂如鈎,故脈象來勢急而去勢緩,稱為「鈎」。
- 秋季脈毛:因肺屬西方金行,萬物收斂,草木花葉凋落僅存枝幹,如毫毛般輕浮,故脈象輕虛浮動,稱為「毛」。
- 冬季脈石:因腎屬北方水行,萬物蟄藏,嚴冬時水凝如石,故脈象沈柔滑利,稱為「石」。
若脈象偏離此規律即為病態:
- 太過(脈勢實強):病在體表。
- 不及(脈勢虛微):病在內裡。
健康脈象需含「胃氣」(和緩之象):
- 春季微弦、夏季微鈎、秋季微毛、冬季微石者為平脈。
- 若弦、鈎、毛、石過顯而胃氣不足為病脈。
- 全然無胃氣則為死脈。
胃為水谷之海,是四季脈象的根本,脾居中州,正常時脈象不顯,衰敗時則見雀喙般短促或水滴般斷續之象。
(本篇結合《素問·玉機真臟論》《平人氣象論》內容,文字略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