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難經懸解》~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七十二難

七十二難曰:經言能知迎隨,氣可令調,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然:所謂迎隨者,知營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里,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經,《靈樞》「終始」、「九針十二原」: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是也。

2. 七十三難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曰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諸井穴在手足指端,經脈初發,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用,當刺者,瀉其滎穴。以滎火者,井木之子,所謂實者瀉其子也。井穴宜補不宜瀉,是故經云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也。

3. 七十四難

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臟一病,輒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

《靈樞》刺法,冬刺井,春刺滎,夏刺俞,長夏刺經,秋刺合,與此不同。

井為木,春刺井者,以其邪在肝木也。滎為火,夏刺滎者,以其邪在心火也。俞為土,季夏刺俞者,以其邪在脾土也。經為金,秋刺經者,以其邪在肺金也。合為水,冬刺合者,以其邪在腎水也。然五臟一病,輒有五條,未可拘也。

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肝主色也,臊臭者肝也,而中有心病,心主臭,入肝為臊也,喜酸者肝也,而中有脾病,脾主味,入肝為酸也,喜呼者肝也,而中有肺病,肺主聲,入肝為呼也,喜泣者肝也,而中有腎病,腎主液,入肝為泣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雖四時有數,並繫於春夏秋冬(刺法系於四時),而針之要妙,則在於秋毫之間,其變無窮也。

4. 七十五難

七十五難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穀實,土當平之。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

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得平木也。經曰不得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火者木之子,子能令母實,故瀉其子,水者木之母,母能令子虛,故補其母,瀉火補水,使木氣不實,則金得平之矣。

5. 七十六難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以取氣?當瀉之時,何以置氣?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營置氣。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營衛通行,此其要也。

置,舍置也。衛氣收斂,故從衛取氣。營性疏泄,故從營置氣。

6. 七十七難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現,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也,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肝病傳脾,克其所勝也。

7. 七十八難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厭按所針之處,彈而怒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

補者候呼內針,候吸出針,瀉者候吸內針,候呼出針,此補瀉之恆法耳。持針,右手也,而刺法之妙,全在左手,故知為針者,信其左手,不知為針者,信其右手。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厭(同壓)按所針之處,以指彈而怒之,以爪引而下之,以致其氣,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然後順針而刺之,此方是右手事耳。針下得氣,推其針而內入之,是謂補,動其針而引伸之,是謂瀉。

若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以求之。仍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

8. 七十九難

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所謂實之與虛者,濡牢之意也。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經,《靈樞·九針十二原》。心為火,滎亦為火,瀉手心主俞土,火之子也,是謂迎而奪之,補手心主井木,火之母也,是謂隨而濟之。手少陰無俞,故取手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