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懸解》~ 卷下 (4)
卷下 (4)
1. 五十五難
五十五難曰:經言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何謂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子母相傳,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故言生也。
間臟者,不傳所勝,隔二臟而傳其所生也。
白話文:
第五十五難說:經書上說七傳者死,間臟者生,這是什麼意思?所謂七傳,就是傳到它所勝的臟腑;所謂間臟,就是傳到它的子臟腑。為什麼這樣說?比如說心病傳到肺,肺傳到肝,肝傳到脾,脾傳到腎,腎傳到心,這樣一臟不再受傷,所以說七傳者死。間臟,就是傳到它所生的臟腑;比如說心病傳到脾,脾傳到肺,肺傳到腎,腎傳到肝,肝傳到心,這樣是子母相傳,周而復始,像環狀沒有終點,所以說生。
2. 五十六難
五十六難曰:臟病難治,腑病易治,何謂也?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腑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臟同法也。
白話文:
第五十六難說:臟腑疾病的治療難度不同,臟病難治,腑病較易治癒。為什麼會這樣呢?
臟病之所以難治,是因為它會傳播到剋制它的臟腑。腑病容易治癒,是因為它會傳播到自己的子臟腑。與七傳之間的臟腑相傳法則相同。
臟病之難治者,傳其所勝也,腑病之易治者,傳其所生也。臟病深,故傳所勝,腑病淺,故傳所生。蓋平人無病,皆傳所生,腑病輕微,未至乖常失度,彼此克賊,故傳其所生,與平人相同也。
白話文:
對於臟腑疾病,難以治療的情況是傳給了其所剋制的臟腑,而容易治療的情況是傳給了其所生出的臟腑。
臟病比較深,所以傳給了其所剋制的臟腑,腑病比較淺,所以傳給了其所生出的臟腑。正常情況下,沒有疾病,都是傳給其所生出的臟腑。腑病較輕微,沒有偏離正常範圍,彼此剋制,所以傳給其所生出的臟腑,與健康人相同。
3. 五十七難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便,莖中痛。此五泄之法也。
白話文:
第五十七條難題說:泄瀉有多少種?都有名稱嗎?答:泄瀉共有五種,名稱各不相同。有胃泄、脾泄、大腸泄、小腸泄和有積塊的泄瀉(稱為後重)。
胃泄者:飲食不消化,大便呈黃色。
脾泄者:腹脹滿,泄瀉不止,吃了東西就嘔吐反胃。
大腸泄者:食物剛吃完就感到急迫,大便顏色發白,腸鳴並劇烈疼痛。
小腸泄者:小便和大便帶有膿血,小腹疼痛。
有積塊的泄瀉(後重):肛門裡急下墜,頻繁上廁所卻排不出大便,莖中疼痛。以上便是五種泄瀉的辨法。
胃泄者,甲木之克戊土也。胃以受盛為職,乘以甲木之邪,胃腑郁迫,水穀莫容,則生吐泄。傷寒陽明少陽之泄,皆此證也。脾泄者,乙木之賊己土也。脾土濕寒,不能蒸水化氣,水穀並下,脾濕愈滋,土陷木遏,肝氣不達,風木沖決,開其後竅,則生泄注。內傷之泄,皆此證也。
白話文:
胃泄:是甲木剋制戊土所致。胃的功能是盛納飲食,被甲木邪氣侵襲後,胃腑就會受阻,食物和水液難以容納,因此會發生嘔吐和腹瀉。傷寒病中陽明病和少陽病的腹瀉,都是這種情況。
脾泄:是乙木剋制己土所致。脾土性濕寒,不能將水液蒸化成氣,導致水液和食物一起下瀉,脾臟濕氣加重,泥濘不堪,木氣被土氣阻遏,肝氣受阻,風木之氣衝撞,使後竅開通,就會發生泄瀉。內傷引起的腹瀉,都是這種情況。
食則嘔吐逆者,脾陷則胃逆也。大腸泄者,金斂而木不泄也。乙木陷於大腸,上達無路,欲沖後竅而出,而大腸斂之,不得暢泄,故窘迫欲後,腸鳴而痛切也。大便白者,金色也。小腸泄者,寒水鬱其丙火也。小腸以丙火而化寒水,水寒生泄,不過大便溏注而已,不作膿血也,病則丙火不化寒水,鬱於濕土之中(丙火不化寒水,因於土濕)。內熱淫蒸,膿血腐化。
白話文:
吃東西就吐出來,這是脾虛導致的胃部反胃。大腸腹瀉,是因為金屬收斂而肝木不瀉泄。肝木陷在大腸中,不能向上通達,就想從後竅衝出來,但大腸收斂,無法順暢排出,因此感到憋悶疼痛,腸子鳴叫,疼痛劇烈。大便呈白色,是因為金屬性過盛。小腸腹瀉,是因為寒水堵塞了命門之火。小腸用命門之火來化解寒水,寒水化解後會導致腹瀉,但不會產生膿血。如果生病了,命門之火無法化解寒水,就會鬱積在濕土之中。內熱蒸發,導致膿血腐爛。
寒水絕其上源,故溲溺淋澀。風木鬱沖,故小腹痛作也。大瘕泄者,水土之郁陷也。水土濕寒,陰氣凝結,瘕塊累生。乙木不得溫升,陷沖後竅,而疏泄失政,未能順下,故溲便頻數,裡急後重,而糞溺艱澀不利也。泄雖有五,唯胃泄為膽胃病,其四皆脾肝之證,而癸水之寒,乃其根本也。
白話文:
寒氣水液阻塞了上游,所以小便和排尿會不通暢。風氣木氣鬱結沖逆,所以小腹會疼痛。
嚴重的腹瀉是因為水氣和土氣鬱結下陷造成的。水土濕寒,陰氣凝結,就會產生腫塊和硬塊。乙木(肝氣)不能得到溫升,下陷到肛門,導致疏泄失常,不能正常下行,所以小便和排便頻繁,腹中急迫,但排泄物乾澀不利。
腹瀉雖然有五種,但只有胃瀉是膽胃疾病,其他四種都是脾肝疾病,而癸水(腎氣)的寒性是其根本原因。
4. 五十八難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白話文:
第五十八難說:傷寒有幾種?它們的脈象會有變化嗎?答:傷寒有五種,分別是中風、傷寒、濕溫、熱病和溫病,它們的症狀各不相同。
中風,風傷衛也,傷寒,寒傷營也,詳仲景《傷寒》。濕溫,中濕而發熱者也。熱病,暑病也,即仲景暍病。溫病,春月而病感者也。《素問》熱病,即溫病之發於夏月者(「評熱病論」:先夏至者為病溫,後夏至者為病暑是也),與此不同。
白話文:
**中風:**是風邪侵襲人體的衛氣所致。
傷寒: 是寒邪侵襲人體的營氣所致,詳細記載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
濕溫: 是濕邪入侵人體,導致發熱的疾病。
熱病: 是暑邪侵襲人體所致的疾病,也就是張仲景記載的暑病。
溫病: 是春季受到病邪侵襲而發生的疾病。
《素問》中的熱病,指的是夏季發生的溫病。(《評熱病論》記載:夏至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夏至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這與這裡提到的溫病有所不同。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甚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
白話文:
**中風的脈象:**陽氣浮動而滑利,陰氣濕潤而虛弱。
濕熱的脈象: 陽氣濕潤而虛弱,陰氣細小而急促。
傷寒的脈象: 陰陽氣都很盛而緊澀。
熱病的脈象: 陰陽氣都浮於表,浮按時滑利,沉按時散亂且澀滯。
溫病的脈象: 行於各條經絡,不知是哪條經絡有問題,應根據疼痛或病症所在位置的不同,按對應的經絡取脈。
溫病各經不同,行在於諸經之中,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溫病不過六經,而經隨日傳,六日而盡,須逐日診之,難以預定也。(溫病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法詳《素問·熱論》)
白話文:
溫病在不同的經絡之間轉移,不知道是由哪條經絡引發的,需要根據溫病所在經絡的情況來治療。溫病不超過六條經絡,而且每天都會傳到不同的經絡,六天就會遍及所有經絡。因此,需要每天診斷,難以提前預測。
(溫病的傳變規律如下:第一日侵犯太陽經,第二日傳入陽明經,第三日傳入少陽經,第四日傳入太陰經,第五日傳入少陰經,第六日傳入厥陰經。具體的規律詳見《素問·熱論》。)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陽虛陰盛,下則亡陽,故可汗愈,陽盛陰虛,汗則亡陰,故可下愈。
白話文:
傷寒病患中有出汗而痊癒的,也有腹瀉而死亡的;有出汗而死亡的,也有腹瀉而痊癒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陽氣虛弱、陰氣旺盛時,出汗而痊癒,腹瀉就會立即導致死亡;陽氣旺盛、陰氣虛弱時,出汗而死亡,腹瀉反而會痊癒。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槁,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
此段引《靈樞·寒熱病》文。
白話文:
如何辨別寒熱之病?
- 皮寒熱:肌膚寒冷發熱,不能靠近蓆子,毛髮焦枯,鼻孔乾枯,不出汗。
- 肌寒熱:皮膚疼痛,嘴脣和舌頭乾枯,不出汗。
- 骨寒熱:全身痠痛不安,大量出汗不止,牙根乾枯疼痛。
5. 五十九難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病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此引《靈樞·癲狂》文。
白話文:
59 道疑難: 狂癲之病,如何區分?
答案:
狂病初發時,患者睡眠少而無飢餓感,自以為高人一等,能言善辯,看不起他人,喜歡無故發笑唱歌,行動不羈,不能停止。
癲病初發時,患者意態不佳,目光呆滯,身體僵硬,脈象三部(寸、關、尺)陰陽兩脈均盛。
6. 六十難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其五臟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清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此難,《靈樞·厥病》:厥病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白話文:
第六十難說:頭部和心臟的疾病,有厥痛和真痛的區別,這是什麼意思呢?
厥頭痛是指手三陽經脈受了風寒,寒邪伏留不去所致,如果深入頭腦,則稱為真頭痛。
厥心痛是指五臟相互影響所致,疼痛較為嚴重,但位於心臟,手腳卻發涼發青;而真心痛是指上午發病,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病,早上就會死亡。
7. 六十一難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以外知之,驗其外而知之也。以內知之,洞其內而知之也。
白話文:
第六十一難問說:經文中說,憑藉觀察就能知道病情的人稱為「神」,憑藉聆聽就能知道病情的人稱為「聖」,憑藉詢問就能知道病情的人稱為「工」,憑藉切脈就能知道病情的人稱為「巧」,這是什麼意思呢?
「望」而知之的人,觀察病人的五色(面色、脣色、舌色、脈色、眼色),就能知道他的疾病。「聞」而知之的人,聽病人的五音(咳嗽聲、吐氣聲、呻吟聲、噴嚏聲、說話聲),就能辨別他的疾病。「問」而知之的人,詢問病人想要什麼五味(酸、甜、苦、辣、鹹),就能瞭解疾病的成因和部位。「切」而知之的人,切診病人的寸口脈,判斷脈象的虛實,就能知道疾病在哪些臟腑。
經文中說,「以外部徵兆知道病情的人是聖人,以內部徵兆知道病情的人是神人」,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