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 下卷 (1)
下卷 (1)
1. 下卷
三十一難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其治常在何許?可曉以不?然: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傍。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
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一本作沖)
白話文:
三焦是什麼?它是怎麼形成的?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它平常在哪裡運作?可以解釋一下嗎?
三焦是水穀經過的道路,也是氣的始終所在。上焦位於心臟下方,橫膈膜之上,胃的上口,掌管內收,不出。它的治病部位在膻中,也就是玉堂穴向下1.6寸,兩乳頭之間的凹陷處。
中焦位於胃的中脘,既不上也不下,掌管腐熟水穀,它的治病部位在臍旁。
下焦位於膀胱上口,掌管分辨清濁,主導排出而不內收,以傳導水穀,它的治病部位在臍下1寸。
因此稱為三焦,它的府在氣街。
人身之腑臟,有形有狀,有稟有生。如肝稟氣於木,生於水;心稟氣於火,生於木之類,莫不皆然。唯三焦既無形狀,而所稟所生,則元氣與胃氣而已。故云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其治在膻中,中焦其治在臍傍天樞穴,下焦其治在臍下一寸陰交穴。治,猶司也,猶郡縣治之治,謂三焦處所也。
白話文:
人體的臟腑都有固定的形狀、特性和來源。例如,肝臟的特性是木,來自水。心臟的特性是火,來自木等等,無一例外。只有三焦既沒有固定的形狀,也沒有明確的來源,只有元氣和胃氣。因此說,水穀(食物)的運化管道,就是氣運行的終點和起點。上焦的部位在胸骨後方的膻中穴,中焦的部位在肚臍旁的天樞穴,下焦的部位在肚臍下一寸的陰交穴。這裡的「治」字,類似於郡縣的治所,指三焦所處的位置。
或云治作平聲。謂讀三焦有病,當各治其處,蓋刺法也。三焦,相火也。火能腐熟萬物,焦從火,亦腐物之氣,命名取義,或有在於此歟?《靈樞》第十八篇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衛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
白話文:
也有人認為治療時發音應為「平聲」。意思是說,如果診斷出三焦有病,就要針對各個部位進行治療,這其實就是針刺療法。
三焦,就是相火。火能使萬物腐爛成熟,「焦」字從「火」字得來,也有腐爛物體的意思,或許命名時就取了這個意思吧?
《靈樞》第十八篇說:上焦起始於胃的上口,包括咽喉以上,穿過橫膈分佈於胸中,通過腋窩,沿著足太陰的路線運行,再回到足陽明,最後到達舌下。足陽明通常與營氣和衛氣一起運行於陽經 25 度,運行於陰經也是 25 度,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循環。
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中焦亦傍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養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小腸,而成下焦。
白話文:
因此,到了五十歲時,精氣會重新匯聚到手太陰經。中焦靠近胃和食道,接續上焦之後,它所接收的氣血會過濾廢物和蒸發津液,提取其精華,輸送至肺脈,然後轉化為血液,用來滋養身體,這是最重要的。因此,它可以單獨在經絡中運行,稱為營氣。下焦接續迴腸,連接到膀胱,並滲入其中。所以,水和穀物通常會同時存在於胃中,形成廢物並共同進入大腸和小腸,形成下焦。
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謝氏曰:詳《靈樞》本文,則三焦有名無形,尤可見矣。古益袁氏曰:所謂三焦者,於膈膜脂膏之內,五臟五腑之隙,水穀流化之關,其氣融會於其間,熏蒸膈膜,發達皮膚分肉,運行四旁,曰上中下,各隨所屬部分而名之,實元氣之別使也。是故雖無其形,倚內外之形而得名;雖無其實,合內外之實而為位者也。
白話文:
水分滲透並向下流動,滋潤各個器官分泌的液體,沿著下焦向下滲入膀胱。謝氏說:《靈樞》本文中,三焦有名字卻無形體,由此可見一斑。古人袁氏補充道:所謂三焦,位於膈膜的脂肪內,五臟六腑的縫隙中,水穀流化的關口,氣血在其中交匯融合,蒸熏膈膜,滋養皮膚和肌肉,運行於四肢各處,稱為上焦、中焦、下焦,分別依其所屬部位命名,實際上是元氣的分支作用。所以,雖然三焦沒有形體,卻依賴內外器官的形狀而得名;雖然三焦沒有實質,卻結合內外器官的實質而定位。
愚按:其府在氣街一句,疑錯簡,或衍。三焦自屬諸府,其經為手少陽與手心主配,且各有治所,不應又有府也。
白話文:
我認為「其府在氣街一句」這句話可能寫錯了,或者多寫了一個字。三焦屬於所有臟腑,它的經脈是手少陽和手心主,而且各個部位都有自己的治病範圍,不應該再有「府」這種說法。
三十二難曰:五臟俱等,而心肺獨在鬲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營周於外,故令心肺在鬲上也。
白話文:
《難經·三十二難》說:五臟的地位都一樣,為什麼只有心肺在橫膈膜以上呢?原因是這樣:心主血,肺主氣,血能濡養全身,使人面色紅潤,氣能保護身體,抵禦邪氣,它們互相配合,上下往來,這就是榮衛之氣。榮衛之氣運行在經絡中,在體表巡行,所以讓心肺位於橫膈膜以上。
心榮肺衛,通行經絡,營周於外,猶天道之運於上也。鬲者隔也,凡人心下有鬲膜,與脊脅周迴相著,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薰於心肺也。四明陳氏曰:此特言其位之高下耳。若以五臟德化論之,則尤有說焉。心肺既能以血氣生育人身,則此身之父母也。以父母之尊,亦自然居於上矣。《內經》曰: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此之謂也。
白話文:
心肺功能強健,就能運行經絡,營氣在體外循環周流,就像天道運行於上層空間一樣。鬲是隔膜的意思,人體的胸腔內有膈膜,與脊椎和脅骨周圍相連,可以阻隔濁氣,防止濁氣上薰至心肺。四明的陳氏說:這句話只說明瞭鬲膜的位置高低而已。如果從五臟的德性化育功能來說,則又有其他說法。心肺用氣血生養人體,因此是人體的父母。依照父母尊貴的地位,自然位居於上。《內經》說:膈膜和盲區的上方,住著父母。就是這個意思。
三十三難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然:肝者,非為純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陽而吸其微陰之氣,其意樂金,又行陰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為純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婚而就火,其意樂火,又行陽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復沉,肝熟而復浮者何也?故知辛當歸庚,乙當歸甲也。
(有圖)
白話文:
《三十三難》中說:肝臟呈青色,像木;肺臟呈白色,像金。肝臟得到水就會沉下去,就像木頭得到水就會浮起來;肺臟得到水就會浮起來,就像金子得到水就會沉下去,這是什麼道理呢?
實際上:肝臟並非純粹的木,而是乙木之角。乙木的庚金之柔,大體上說是陰陽,小體上說是丈夫和妻子。乙木釋放微小的陽氣,吸收微小的陰氣,它喜歡金,又經常行使陰道,所以才會讓肝臟得到水而沉下去。
肺臟並非純粹的金,而是辛金之商。辛金的丙火之柔,大體上說是陰陽,小體上說是丈夫和妻子。辛金釋放微小的陰氣,靠近丙火,它喜歡火,又經常行使陽道,所以才會讓肺臟得到水而浮起來。
肺臟成熟後又會沉下去,肝臟成熟後又會浮起來,這是為什麼?所以知道辛金應該歸屬於庚金,乙木應該歸屬於甲木。
四明陳氏曰:肝屬甲乙木,應角音而重濁。析而言之,則甲為木之陽,乙為木之陰;合而言之,則皆陽也。以其屬少陽而位於人身之陰分,故為陰中之陽。夫陽者必合陰,甲乙之陰陽,本自為配合,而乙與庚通,剛柔之道,乙乃合甲之微陽,而反樂金,故吸受庚金微陰之,為之夫婦。木之性本浮,以其受金之氣而居陰道,故得水而沉也。
白話文:
及熟之,則所受金之氣去,乙復歸之甲,而木之本體自然還浮也。肺屬庚辛金,應商音而輕清。析而言之,則庚為金之陽,辛為金之陰;合而言之,則皆陰也。以其屬太陰而位於人身之陽分,故為陽中之陰。夫陰者必合陽,庚辛之陰陽,本自為配合,而辛與丙通,剛柔之道,辛乃合庚之微陰,而反樂夫火,故就丙火之陽,為之夫婦。金之性本沉,以其受火之氣,炎上而居陽道,故得水而浮也。
當腎臟功能健全時,肺部所吸收的金氣就會消散,乙木自然而然地回到甲木,而甲木的本質也就能夠自然地恢復。
肺臟屬庚辛金,它與商音相應,性質輕清。細分而言,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合起來看,它們都是陰的。
肺臟雖然屬太陰,但它位於人體的陽部,所以是陽中之陰。陰性必然與陽性結合,庚辛之陰陽本就相互調和,而辛又與丙火相通。
在剛柔之道中,辛屬於庚的微陰,但它卻喜好丙火,所以它依附於丙火之陽,成為它的配偶。
金屬的性質原本是沉重的,但由於它吸收了丙火的氣息,便會炎上而居於陽道,所以得到水的滋潤後便能漂浮起來。
白話文:
腎臟健康時,肺部吸收的精華氣息便會自然消散,肝臟的功能也隨之恢復正常。肺臟屬金,與金屬的聲音「商」相應,性質輕盈。庚金屬陽,辛金屬陰,兩者皆屬陰性。雖然肺臟屬太陰,但它位於人體上半身,因此是陽中之陰。陰性必然需要陽性相配,庚辛金的陰陽相輔相成,辛金更與丙火相通。在金屬的剛柔之道中,辛金屬庚金的陰柔之氣,但它偏愛丙火,因此依附於丙火的陽性,成為其配偶。金屬本性沉重,但吸收了丙火的氣息後,便會向上升騰,位於陽道,因此遇水後便能漂浮。
及熟之,則所受火之氣乃去,辛復歸之庚,而金之本體自然還沉也。古益袁氏曰:肝為陰木,乙也。肺為陰金,辛也。角商各其音也。乙與庚合,丙與辛合,猶夫婦也。故皆暫舍其本性,而隨夫之氣習,以見陰陽相感之義焉。況肝位鬲下,肺居鬲上,上陽下陰,所行之道,性隨而分,故木浮而反肖金之沈,金沈而反肖火之上行而浮也。凡物極則反,及其經制化變革,則歸根覆命焉。
白話文:
調適好肝臟功能,讓肝臟內的火氣消除後,肺部的金氣會回到原來的庚位,金的本性就會自然地回穩。古代名醫袁氏說:肝屬陰木,對應乙木;肺屬陰金,對應辛金。角聲和商聲各自代表肝和肺的音律。乙和庚結合,丙和辛結合,就像夫妻一樣,所以都會暫時拋棄自己的本性,順從對方的氣息,以此展現陰陽相感的道理。
況且,肝臟位於季肋下方,肺部位於季肋上方,上為陽、下為陰。身體運作的規律是,性質不同的器官按其特性而分配到不同的部位,所以肝臟屬木性質浮動,卻反而像金屬一樣沉穩;肺臟屬金性質沉穩,卻反而像火一樣上升浮動。任何物體發展到極致就會反過來,等到身體調節、轉化、改變之後,就會恢復到原來的本質。
是以肝肺熟而各肖其木金之本性矣。紀氏曰:肝為陰中之陽,陰性尚多,不隨於木,故得水而沉也。肺為陽中之陰,陽性尚多,不隨於金,故得水而浮也。此乃言其大者耳。若言其小,則乙庚丙辛,夫婦之道也。及其熟而沉浮反者,各歸所屬,見其本性故也。周氏曰:肝畜血,血,陰也,多血少氣,體凝中窒,雖有脈絡內經,非玲瓏空虛之比,故得火而沉也。及其熟也,濡而潤者,轉為乾燥,凝而窒者,變為通虛,宜其浮也。
白話文:
因此,肝臟和肺部的本質被煮熟後,各自分別表現出木和金的本性。紀氏說:肝臟是陰中的陽,陰的屬性還比較多,不順從木的屬性,所以接觸到水會下沉。肺臟是陽中的陰,陽的屬性還比較多,不順從金的屬性,所以接觸到水會浮在上面。這只是說它們的大概性質。如果說它們的細微性質,那麼乙與庚、丙與辛,就像夫妻之道一樣,它們的本質是相對的。等到它們成熟,浮沉的性質發生變化,各歸屬於自己的本性,所以表現出它們的本質。周氏說:肝臟儲藏血液,血液屬於陰,血液多氣血少,身體凝結而阻塞不暢通,即使有脈絡存在,也比不上玲瓏空虛的管道,所以接觸到火會下沉。等到它成熟後,濕潤的部分轉變為乾燥,凝結而阻塞的部分轉變為通暢虛空,所以它會浮在上面。
肺主氣,氣,陽也,多氣少血,體四垂而輕泛,孔竅玲瓏,脈絡旁達,故得水而浮也。熟則體皆揪斂,孔竅窒實,輕舒者變而緊縮,宜其沉也。斯物理之當然,與五行造化,默相符合耳。謝氏曰:此因物之性而推其理也。愚謂肝為陽,陰中之陽也,陰性尚多,故曰微陽。其居在下,行陰道也。
白話文:
肺屬陰,但卻是陽中之陰,陽性特質仍較多,所以稱作「微陰」。肺位於上焦,運行陽氣的經絡。肺氣強健時,不會喜歡溫熱事物,反而會想要恢復到原本的清涼狀態。為什麼呢?因為肺氣充足,肺與外界環境的交感之氣就會散開。
肺為陰,陽中之陰也,陽性尚多,故曰微陰。其居在上,行陽道也。熟則無所樂而反其本矣。何也?物熟而相交之氣散也。
三十四難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皆可曉知以不?然: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是五臟聲色臭味也。(有圖)
白話文:
在《難經‧三十四難》裡提到:「五臟各有不同的顏色、氣味、味道和聲音,這些特徵是否可以明白?」回答:「可以。十二變指肝臟是青色的,氣味是臊,味道是酸,聲音是呼,液體是淚。心臟是紅色的,氣味是焦,味道是苦,聲音是用言語表達,液體是汗。脾臟是黃色的,氣味是香,味道是甜,聲音是歌聲,液體是唾液。肺臟是白色的,氣味是腥,味道是辣,聲音是哭聲,液體是鼻涕。腎臟是黑色的,氣味是腐爛,味道是鹹,聲音是呻吟,液體是口水。這些就是五臟的不同特徵。」(附圖)
此五臟之用也。聲色臭味下欠液字。肝色青臭臊,木化也。呼,出木也。味酸,曲直作酸也。液位,通乎目也。心色赤臭焦,火化也。言,揚火也。味苦,炎上作苦也。液汗,心主血,汗為血之屬也。脾色黃臭香,土化也。歌,緩土也。一云脾神好樂,故其聲主歌。味甘,稼穡作甘也。
白話文:
這是五臟的功能。
肝:顏色是青色,氣味是酸臭的,是木的性質。發出的聲音是「呼」,是木的聲音。味道是酸的,是因為彎曲的東西會產生酸味。與液體有關,能通達眼睛。
心:顏色是紅色,氣味是焦臭的,是火的性質。發出的聲音是「言」,是火揚起的聲音。味道是苦的,是因為火炎上會產生苦味。與汗液有關,因為心主血,汗液是血的附屬物。
脾:顏色是黃色,氣味是香的,是土的性質。發出的聲音是「歌」,是土緩慢的聲音。一種說法是脾神喜歡音樂,所以它的聲音是歌聲。味道是甜的,是因為穀物可以產生甘味。
液涎,通乎口也。肺色白臭腥,金化也。哭,慘金也。味辛,從革作辛也。液涕,通乎鼻也。腎色黑臭腐,水化也。呻,吟誦也,象水之聲。味鹹,潤下作咸也。液唾,水之屬也。四明陳氏曰:腎位遠,非呻之則氣不得及於息,故聲之呻者,自腎出也。然肺主聲,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腎主液,五臟錯綜互相有之,故云十變也。
白話文:
流涎,通於嘴巴。肺的顏色發白有腥臭味,是金屬元素的變化。 哭泣,是悲傷的象徵,代表肺金屬性。味道辛辣 ,與皮革的加工有關,屬金。
流鼻涕,通於鼻子。腎的顏色發黑有腐臭味,是水元素的變化。呻吟,形容哀慼的聲音,像水的聲音。味道鹹 ,具有滋潤下行的作用,屬水。
流唾液 ,屬於水。四明陳氏說:腎的位置偏遠,如果不出聲呻吟,氣就無法到達呼吸,所以呻吟的聲音是從腎發出的。但是,肺主聲音,肝主顏色,心主氣味,脾主味道,腎主體液,五臟功能錯綜複雜,互相影響,因此稱之為「十變」。
五臟有七神,各何所臟耶?然: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臟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白話文:
人體五臟各有七種神魂,分別存於哪些臟腑呢?這裡的「臟」是指人體神氣寄居的地方。所以肝臟寄存魂,肺臟寄存魄,心臟寄存神,脾臟寄存意和智,腎臟寄存精和志。
臟者藏也,人之神氣藏於內焉。魂者,神明之輔弼也,隨神往來謂之魂。魄者,精氣之匡佐也,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神者,精氣之化成也,兩精相薄謂之神。脾主思,故藏意與智。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故藏精與志也。此因五臟之用而言五臟之神,是故五用著於外,七神蘊於內也。
白話文:
臟腑是儲藏人體精氣的地方。魂魄是精神的左右手,隨著精神的出入而活動。神是精氣的精華,兩種精氣交互作用就產生了精神。脾臟掌管思考,所以蘊含著思想和智慧。腎臟是強盛的器官,掌管著靈巧,所以蘊藏著精華和志向。這是根據五臟的功能來論述五臟的精神,因此五臟的功能顯現於外,七神隱藏於內。
三十五難曰:五臟各有所,府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也?然:經言心榮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
白話文:
第35個問題:五臟都有自己的位置,府臟都相鄰近,但是心臟和肺部卻遠離大腸和小腸,這是為什麼?答案是:經書說心臟滋養肺部,肺部保護心臟,共同運行體內的陽氣,所以心臟位於上方;大腸和小腸傳輸體內的陰氣,所以位於下方。這就是心臟和肺部遠離大腸和小腸的原因。
心榮肺衛,行陽氣而居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居下,不得不相遠也。
又諸府者,皆陽也,清淨之處。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
又問諸府既皆陽也,則當為清淨之處,何故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耶?
白話文:
心臟和肺臟是人體陽氣聚集的地方,它們負責保護人體,所以位於上半身。大腸和小腸則負責吸收和排泄,是陰氣所在,因此位於下半身,兩者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
此外,人體內的所有臟腑都屬於陽性,應該保持清潔。但為什麼大腸、小腸、胃和膀胱卻容易受到污染呢?
這是一個疑問,既然所有的臟腑都是陽性,理應是乾淨的,為什麼大腸、小腸、胃和膀胱會受到污染呢?
然:諸府者,謂是非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府也。大腸者,傳瀉行道之府也。膽者,清淨之府也。胃者,水穀之府也。膀胱者,津液之府也。一腑猶無兩名,故知非也。小腸者,心之府。大腸者,肺之府。膽者,肝之府。胃者,脾之府。膀胱者,腎之府。
白話文:
在這裡提到的「府」是錯誤的說法。經書中記載:小腸是接受、貯存食物的「心之府」。大腸是傳送、排泄的「肺之府」。膽是清淨的「肝之府」。胃是儲存和消化食物的「脾之府」。膀胱是儲存津液的「腎之府」。一個臟腑不會有兩個名稱,所以說「府」是不正確的。
謂諸府為清淨之處者,其說非也。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各有受任,則非陽之清淨矣。各為五臟之府,固不得而兩名也。蓋諸府體為陽而用則陰,經所謂濁陰歸六腑是也。云諸府皆陽,清淨之處,唯膽足以當之。
白話文:
有人說臟器都是淨化的地方,這種說法是錯的。大腸、小腸、胃和膀胱,各有自己的功能,因此它們不可能是陽氣的淨化地方。它們各自是五臟(心、肝、脾、肺、腎)的府,所以不能同時稱為陽和淨化地方。實際上,臟腑的本質是陽,但功能是陰,中醫典籍中所說的「污濁的陰氣歸於六腑」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說臟腑都是陽氣,淨化的地方,那麼只有膽符合這個說法。
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者謂青腸,胃者謂黃腸,膀胱者謂黑腸,下焦之所治也。
此以五臟之色分別五腑,而皆以腸名之也。下焦所治一旬,屬膀胱,謂膀胱當下焦所治,主分別清濁也。
白話文:
小腸是紅色的腸,大腸是白色的腸,膽是青色的腸,胃是黃色的腸,膀胱是黑色的腸,這些都是下焦所主管的。
這是用五臟的顏色來區分五腑,而且都用腸來命名。下焦主管的十天裡,屬於膀胱,表示膀胱在下焦的主管之下,負責分清泌濁的功能。
三十六難曰:藏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然: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一也。
白話文:
《三十六難》中說:「膀胱各有一個腎,而腎臟卻有兩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腎臟兩個並非都是腎臟。左邊的是腎臟,右邊的是命門。命門是諸神藏精的地方,也是人體原氣所繫之地。對於男性而言,命門能儲藏精華;對於女性而言,命門能關係到胞宮。所以,腎臟實際上只有一個。
腎之有兩者,以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也。男子於此而藏精,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也;女子於此而系胞,是得精而能施化,胞則受胎之所也。原氣,謂齊下腎間動氣,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也。此篇非皆腎也,三十九難亦言左為腎,右為命門,而又云其氣與腎通,是腎之兩者,其實則一耳。
白話文:
腎臟有兩個,左邊的是腎,右邊的是命門。對於男性來說,腎臟是儲藏精華的地方,它會接收來自五臟六腑的精華並儲藏起來;對於女性來說,腎臟與子宮相連,可以獲得精華並進行轉化,而子宮則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地方。
原氣指的是位於腎臟下方並流動的一種氣體,它是人體生命力的來源,也是十二條經絡的根源。這篇文章不完全關於腎臟,但在「三十九難」中也有提到,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並且說它們的氣息與腎相通。因此,腎臟的兩個部分實際上是一體的。
故《項氏家說》引沙隨程可久曰:北方常配二物,故惟坎加習,於物為龜為蛇,於方為朔為北,於大玄為罔為冥。《難經》曰:藏有一而腎獨兩。此之謂也。
此通三十八、三十九難諸篇,前後參考,其義乃盡。
白話文:
因此,《項氏家說》引用沙隨程可久的話說:北方通常搭配兩種事物,所以只有坎卦加上習卦,在生物中為龜、蛇,在方位中為朔方、北方,在大玄中為罔、冥。《難經》說:臟腑中只有一種獨有兩個的,就是腎臟。這句話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三十七難曰:五臟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可曉以不?然:五臟者,當上關於九竅也。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知黑白矣;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白話文:
三十七個問題中說:五臟之氣,從哪裡開始發生,通向哪裡,可以告訴我嗎?
肺氣通到鼻子,鼻子健康就能辨別香臭;肝氣通到眼睛,眼睛健康就能辨別黑白;脾氣通到嘴巴,嘴巴健康就能品嚐穀物的味道;心氣通到舌頭,舌頭健康就能辨別各種味道;腎氣通到耳朵,耳朵健康就能分辨各種聲音。
謝氏曰:本篇問五臟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答文止言五臟通九竅之義,而不及五臟之發起,恐有缺文。愚按五臟發起,當如二十三難流注之說。上關九竅,《靈樞》作七竅者是。下同。
白話文:
謝氏說:本篇的問題是詢問五臟之氣從哪裡發起,通往何處。而回答的文字只說明瞭五臟與九竅相通的意思,並沒有涉及五臟的發起,恐怕是缺失了部分文字。我認為五臟的發起,應該像《內經》二十三難中流注的說法那樣。上面與九竅相通,而《靈樞》中寫的是七竅,這是相同的。
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
此二句,結上起下之辭。五臟陰也,陰不和則病於內。六腑陽也,陽不和則病於外。
白話文:
如果五臟不協調,那麼九竅就會不通暢。如果六腑不協調,那麼就會形成結塊成為膿腫。
這兩句是連接上下文的語句。五臟屬於陰,陰如果不協調就會在內部生病。六腑屬於陽,陽如果不協調就會在外部生病。
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陽氣大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故曰關。陰陽俱盛,不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白話文:
邪氣在六腑內,則陽脈會虛弱不和;陽脈虛弱不和,則氣血就會瘀滯;氣血瘀滯,陽脈就會更加虛弱。邪氣在五臟內,則陰脈會虛弱不和;陰脈虛弱不和,則血液就會瘀滯;血液瘀滯,陰脈就會更加虛弱。陰氣太過旺盛,陽氣就會無法正常運作,所以稱之為格。陽氣過度旺盛,陰氣就會無法正常運作,所以稱之為關。陰陽兩氣都過於旺盛,無法相互調和,所以稱之為關格。出現關格的情況,就會導致人無法壽終正寢而死亡。
此與《靈樞》十七篇文大同小異。或云二十八難「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十二字當為此章之結語。蓋陰陽之氣太盛,而至於關格者,必死。若但受邪氣,畜則宜砭射之。其者,指物之辭,因上文六腑不和,及邪在六腑而言之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與《靈樞》十七篇的內容大致相同,略有差異。有人認為「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這十二個字應該是這章的結尾。因為陰陽之氣過度旺盛而導致關閉阻隔,必定會導致死亡。如果只是受到邪氣侵襲,積蓄起來則應該進行針灸或放血治療。「其」字是用來指代事物的詞,是因為上文提到了六腑不調和,以及邪氣在六腑中。
經言氣獨行於五臟,不營於六腑者,何也?然:夫氣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不覆溢,人氣內溫於臟腑,外濡於腠理。
白話文:
經典中說氣只運行於五臟,而不運轉於六腑,這是為什麼呢?然而,氣運行的道理,就像水流一樣,不能停止。所以陰脈運轉於五臟,陽脈運轉於六腑,就像環狀物沒有起點,不知道它的規律,循環往復,不會滿溢出來。人體的氣內部溫暖著臟腑,外部潤澤著皮膚腠理。
此因上章營字之意而推及之也,亦與《靈樞》十七篇文大同小異。所謂氣行於五臟,不營於六腑者,非不營於六腑也,謂在陰經則營於五臟,在陽經則營於六腑。脈氣周流,如環無端,則無關格覆溢之患,而人之氣內得以溫於臟腑,外得以濡於腠理矣。
白話文:
這一段是從前面「營」字的含義推論出來的,和《靈樞經》十七篇的文字大體相同,只是有些地方稍有不同。
所謂氣血在五臟中運行,而不在六腑中運行,並不是說氣血不在六腑中運行,而是說氣血在陰經的時候在五臟中運行,在陽經的時候在六腑中運行。脈氣周而復始地循環不息,就像一個沒有頭尾的環一樣,這樣就不會出現阻塞、閉塞或溢出的情況,人體內部的氣血就能溫暖臟腑,外部就能滋潤皮膚腠理。
四明陳氏曰:府有邪則陽脈盛,藏有邪則陰脈盛。陰脈盛者,陰氣關於下;陽脈盛者,陽氣格於上。然而未至於死。陰陽俱盛,則既關且格,格則吐而食不下,關則二陰閉,不得大小便而死矣。臟腑氣和而相營,陰不覆,陽不溢,又何關格之有?
白話文:
浙江餘姚的陳氏說:如果身體內部有病邪,陽氣就會旺盛,腹部內臟有病邪,陰氣就會旺盛。陰脈旺盛的人,陰氣下注;陽脈旺盛的人,陽氣會上逆。但是這樣的狀況通常還不至於死亡。如果陰陽都過度旺盛,就會同時出現上逆和下注。上逆就會導致嘔吐,無法進食,下注就會導致大小便不通,最後死亡。如果臟腑之氣調和,相互配合,陰氣不向下,陽氣不向上,那麼身體又怎麼會出現上逆和下注呢?
三十八難曰:藏唯有五,府獨有六者,何也?然:所以府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白話文:
「三十八難」一書說:藏腑只有五臟五腑,為什麼府臟有六個呢?因為府臟的六個是指三焦。三焦有獨特的元氣,它主宰著全身的氣,有名字但沒有形體,它的經絡屬於手少陽經,因此說府臟有六個。
三焦主持諸氣,謂原氣別使者,以原氣賴其導引,潛行默運於一身之中,無或間斷也。外府,指其經為手少陽而言。蓋三焦外有經而內無形,故云。詳見六十六難。
白話文:
三焦主掌全身氣機的暢通,被稱為「原氣」的引導者。因為原氣依靠三焦的引導,才能在體內運行不息,一刻不停。外府是指三焦經絡,即手少陽經。因為三焦經絡在體表有具體的經脈走行,而內部沒有具體的形質,所以這樣說。詳細內容請參閱《難經》中的「六十六難」。
三十九難曰:經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五臟亦有六臟者,謂腎有兩藏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故言藏有六也,府有五者何也?然:五臟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屬於五臟,故言府有五焉。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人體有五府、六臟,這是什麼意思呢?
六腑實際上只有五腑,即胃、大腸、小腸、膀胱、膽。而五臟同時也有六臟,這是因為腎臟實際上分為兩個部分,左邊的部分稱為腎,右邊的部分稱為命門。命門是精神寄居的地方,男性用來儲藏精液,女性用來連接子宮,它的氣息與腎臟相通。因此,才說藏有六臟。
五府又是什麼意思呢?五臟各有一個相對應的腑,比如肺對應大腸、心對應小腸、肝對應膽、脾對應胃、腎對應膀胱。除此之外,三焦也是一個腑,但它不屬於五臟,所以說府有五。
前篇言藏有五腑有六,此言府有五臟有六者,以腎之有兩也。腎之兩雖有左右命門之分,其氣相通,實皆腎而已。府有五者,以三焦配合手心主也。合諸篇而觀之,謂五臟六腑可也,五臟五腑亦可也,六臟六腑亦可也。
白話文:
上文提到藏中有五腑六腑,而這裡提到府有五臟六腑,是因為腎臟有一對。腎臟雖然左右有命門的區別,但氣息相通,實際上都是腎臟而已。府臟有五個,是因為把三焦與心主合在一起的緣故。綜合各篇來看,可以說五臟六腑、五臟五腑或六臟六腑。
四十難曰:經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白話文:
《難經·四十難篇》中記載:經典上說肝臟掌管視力,心臟掌管嗅覺,脾臟掌管味覺,肺臟掌管聽覺,腎臟掌管體液。而鼻子是肺臟的表現部位,但卻能嗅到氣味;耳朵是腎臟的表現部位,但卻能聽到聲音,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因為:肺臟屬西方金,金元素在巳時(上午九點至十一點)生長,巳時屬南方火,火屬心臟,心臟掌管嗅覺,所以讓鼻子能嗅到氣味。腎臟屬北方水,水元素在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生長,申時屬西方金,金屬肺臟,肺臟掌管聽覺,所以讓耳朵能聽到聲音。
四明陳氏曰:臭者心所主,鼻者肺之竅,心之脈上肺,故令鼻能知香臭也。耳者腎之竅,聲者肺所主,腎之脈上肺,故令耳能聞聲也。愚按越人此說,蓋以五行相生之理而言,且見其相因而為用也。
白話文:
明朝四明陳氏說:氣味由心掌管,鼻子是肺通向外界的地方,心的經絡上通於肺,所以鼻子能辨別氣味。耳朵是腎通向外界的地方,聲音由肺掌管,腎的經絡上通於肺,所以耳朵能聽見聲音。
我認為越人的這個說法,是根據五行相生的原理來說的,而且能看出它們相互作用、發揮作用的關係。
四十一難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陰尚近,離太陽不遠,猶有兩心,故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白話文:
第 41 個問題:肝臟獨有兩片,這是什麼道理?
答:肝臟屬於東方五行中的木。木代表春天,萬物開始萌發,它們還很幼小,沒有親近之心,距離太陰(脾)很近,離開太陽(心)也不遠,所以肝臟猶豫不決,所以有兩片葉子,這也符合木葉的特性。
四明陳氏曰:五臟之相生,母子之道也。故腎為肝之母,屬陰中之太陰;心為肝之子,屬陽中之太陽。肝之位,切近乎腎,亦不遠乎心也。愚謂肝有兩葉,應東方之木。木者春也,萬物始生,草木甲折,兩葉之義也。越人偶有見於此而立為論說,不必然,不必不然也。其曰太陰太陽,固不必指藏氣及月令而言。
白話文:
明朝的陳氏說:「五臟之間的相生關係,就像母子一樣。因此,腎是肝的母親,屬於陰中的太陰;心是肝的兒子,屬於陽中的太陽。肝的位置,很靠近腎,也不遠離心。我認為肝有兩片葉子,對應東方屬木的五行。木性屬春,萬物開始生長,草木生長出嫩葉,這就是兩片葉子的意思。古代越地的人偶爾看到這一點,而提出了論述,不一定是正確,也不一定是錯誤。至於太陰和太陽,不一定是指藏氣和月令。」
但隆冬為陰之極,首夏為陽之盛,謂之太陰太陽,無不可也。凡讀書須要融活,不可滯泥。先儒所謂以意逆志,是謂得之,信矣!後篇謂肝左三葉,右四葉,此云兩葉,總其大者爾。
白話文:
隆冬是陰氣極盛的時候,初夏是陽氣極盛的時候,可以稱之為太陰和太陽。讀書要融會貫通,不能拘泥於形式。前人所說的「以意逆志」,正是這個意思,真是令人信服!後篇說肝臟左邊有三葉,右邊有四葉,這裡說它有兩葉,其實是概括了大的部位。
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白話文:
古文中的第 42 個疑難說:人的腸胃長度不同,能容納的食物和水量是多少?
答:胃長一尺五寸(約 45 公分)、寬五寸(約 15 公分)、高二尺六寸(約 78 公分),可容納三鬥五升(約 6.7 公升)的食物和水。其中,通常會殘留兩鬥(約 3.8 公升)的食物和一斗五升(約 2.9 公升)的水。
小腸寬二寸半(約 7.5 公分)、直徑八分之少半(約 2 公分),長三丈二尺(約 9.6 公尺),可容納二斗四升(約 4.6 公升)的食物和六升三合多半(約 1.2 公升)的水。
回腸寬四寸(約 12 公分)、直徑一寸半(約 4.5 公分),長二丈一尺(約 6.3 公尺),可容納一斗(約 1.9 公升)的食物和七升半(約 1.4 公升)的水。
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
迴腸,即大腸。廣腸、肛門之總稱也。
白話文:
大腸長八寸,直徑兩寸半,全長兩尺八寸,可容納約九升三合八分之一的穀物。因此,胃腸的總長度是五丈八尺四寸,可以容納約八斗七升六合八分之一的水和穀物。這說明瞭胃腸的長度和容納水和穀物的量。
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銑,盛精汁三合。
白話文:
肝臟重兩斤四兩,有左邊三個葉片,右邊四個葉片,總共有七個葉片,主要負責儲藏靈魂(魂)。
心臟重十二兩,其中有七個孔和三根毛,盛裝著精華三合,主要負責儲藏精神(神)。
脾臟重兩斤三兩,扁而寬,有散膏半斤,主要負責包裹血液,溫暖五臟,儲藏意念。
肺臟重三斤三兩,有六個葉片和兩個耳狀突起,總共有八個葉片,主要負責儲藏形體(魄)。
腎臟有兩個,重一斤一兩,主要負責儲藏意志(志)。
膽囊位於肝臟短葉之間,重三兩三錢,盛裝著精華三合。
胃重二斤一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齊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白話文:
胃的重量為二斤一兩,彎曲伸展,長度為二尺六寸,寬度為一尺五寸,直徑為五寸,可盛放約兩斗的穀物,一斗五升的水。
小腸的重量為二斤十四兩,長度為三丈二尺,寬度為二寸半,直徑約為八分之七,左邊盤繞疊疊,呈十六個曲折,可盛放約兩鬥四升的穀物,六升三合多半的水。
大腸的重量為二斤十二兩,長度為二丈一尺,寬度為四寸,直徑為一寸,位置偏右,也盤繞疊疊,形成十六個曲折,可盛放約一斗的穀物,七升半的水。
膀胱的重量為九兩二銖,長度和寬度均為九寸,可盛放約九升九合的尿液。
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白話文:
嘴巴寬度為二寸半。從嘴脣到牙齒長九分。從牙齒後面到會厭骨的深度為三寸半,容量約為五合。舌頭重達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喉重十二兩,寬二寸半,到胃的長度為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寬二寸,長一尺二寸,有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直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可以容納九升三合八分之一的穀物。
此篇之義,《靈樞》三十一、三十二篇皆有之。越人併為一篇,而後段增入五臟輕重,所盛所藏,雖覺前後重複,不害其為丁寧也。但其間受盛之數,各不相同,然非大義之所關,姑闕之,以俟知者。
白話文:
這段話的意思,《靈樞》第三十一、三十二篇都有提到。越人將它們合併成一篇,而在後段補充了五臟的輕重、盛藏之物。雖然前後重複,但絲毫不影響其詳細性。不過其中藏盛的數量各不相同,但這不是主要重點,暫且存疑,等待有識之士解答。
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當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即死矣。
白話文:
古文:「四十三難曰:人不吃不喝,七天就會死亡,這是為什麼?」
一般人胃裡會有大約兩斗食物殘渣和一斗五升水分。所以,普通人一天要上兩次廁所,每次大約排出二升半糞便。而一天約排出五升糞便,七天就是五乘七等於三鬥五升。這樣,胃裡的食物和水就都排光了。所以,普通人七天不吃不喝會死亡,是因為人體的津液都耗盡了,就會死去。
此篇與《靈樞》三十篇文,大同小異。平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皆盡也。故曰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依,此之謂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與《靈樞》中的三十篇內容大同小異。
健康人胃部飽滿時,腸子就會空虛;腸子飽滿時,胃部就會空虛。這樣相互交替,氣息才能上下循環,五臟器官才能安定,血脈和順,精神才會充沛。
因此,精神是由水穀(食物和水分)的精氣所化生的。健康人不吃不喝七天就會死亡,這是因為體內的水穀津液都被消耗殆盡了。
所以說,水份散失了,榮氣就會衰散;食物消化完了,衛氣就會消亡。榮氣和衛氣都消失後,精神就無處依附了,這就是死亡的原因。
四十四難曰:七衝門何在?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衝門也。
白話文:
第四十四個疑問:七個「衝門」位於何處?
回答:脣為「飛門」,牙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的下方開口為「幽門」,大腸和小腸相會的地方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所以稱為七個「衝門」。
沖,衝要之沖。會厭,謂咽嗌會合也。厭,猶掩也,謂當咽物時,合掩喉嚨,不使食物誤入,以阻其氣之噓吸出入也。賁,與奔同,言物之所奔響也。太倉下口,胃之下口也,在臍上二寸,下脫之分。大腸小腸會在臍上一寸水分穴。下極,肛門也,云魄門,亦取幽陰之義。
白話文:
**沖:**指衝要穴位。
會厭: 指咽喉會合的地方。厭,意思是遮掩,指吞嚥食物時,喉嚨會遮掩起來,防止食物誤入,阻礙氣息的出入。
賁: 通「奔」,指食物所流向的地方。
太倉下口: 指胃的出口,位於臍上二寸,是脫肛和下痢的分界線。
大腸小腸會: 指大腸和小腸在臍上一寸水分穴會合。
下極: 指肛門,又稱「魄門」,取其幽暗和陰寒之意。
四十五難曰:經言八會者,何也?然:府會太倉,藏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抒,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白話文:
古文中的「四十五難」提到:中醫經典中提出的「八會」是什麼意思呢?
- **府會太倉:**指的是脾胃的會穴,主要負責消化和吸收營養。
- **藏會季脅:**指的是肝膽的會穴,主要負責疏泄和儲藏。
- **筋會陽陵泉:**指的是膽經的會穴,主要負責舒展筋骨。
- **髓會絕骨:**指的是腎臟的會穴,主要負責生成骨髓。
- **血會鬲俞:**指的是膀胱經的會穴,主要負責統攝血液。
- **骨會大抒:**指的是胃經的會穴,主要負責強健骨骼。
- **脈會太淵:**指的是肺經的會穴,主要負責調節脈搏。
- **氣會三焦外:**指的是三焦經的會穴,主要負責氣化的功能。
- **一筋直兩乳內:**指的是任脈,是一條直通兩乳的筋絡。
如果出現內熱的病症,就要針對這些會穴進行治療,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太倉,一名中脘,在齊上四寸,六腑取稟於胃,故為府會。季脅,章門穴也,在大橫外,直齊季肋端,為脾之募,五臟取稟於脾,故為藏會。足少陽之經結於膝外廉陽陵泉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又膽與肝為配,肝者筋之合,故為筋會。絕骨,一名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諸髓皆屬於骨,故為髓會。
白話文:
- **太倉(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四寸,是六腑從胃中獲取營養的地方,因此稱為「府會」。
- **季脅(章門穴):**位於大橫肌外側,正對肚臍兩側肋骨的末端,是脾臟的募穴,五臟從脾臟獲取營養,因此稱為「藏會」。
- **陽陵泉穴:**足少陽膽經的經穴,位於膝蓋外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由於膽與肝臟相配,而肝臟與筋腱有關,因此陽陵泉穴稱為「筋會」。
- **絕骨(陽輔穴):**位於足外踝上方四寸,輔骨前方,絕骨末端。絕骨與骨骼有關,而骨骼中含有骨髓,因此絕骨穴稱為「髓會」。
鬲俞,在背第七椎下,去脊兩旁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也,太陽多血,又血乃水之象,故為血會。大杼,在項下第一椎下,去脊兩旁各一寸半。太淵,在掌後陷中動脈即所謂寸口者,脈之大會也。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即膻中,為氣海者也,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熱病在內者,各視其所屬而取之會也。
白話文:
鬲俞穴,位於背部第七節頸椎下,距離脊椎兩側各一寸半,是足太陽經脈氣發出的地方。太陽經絡氣血充盈,而血是水的象徵,因此鬲俞穴是血脈匯集之處。
大杼穴 ,位於項部第一節頸椎下,距離脊椎兩側各一寸半。
太淵穴 ,位於手掌後方凹陷處,有動脈搏動,也就是俗稱的「寸口」,是經脈氣血匯集之處。
氣脈匯集於三焦之外,有一條筋直達兩乳之間,即為膻中穴,是氣海所在。位置在玉堂穴下約一寸六分。
對於內熱的疾病,應根據其病因,取用相應的會穴進行治療。
謝氏曰:三焦當作上焦。四明陳氏曰:髓會絕骨,髓屬於腎,腎主骨,於足少陽無所關。腦為髓海,腦有枕骨穴,則當會枕骨,絕骨誤也。血會鬲俞,血者心所統,肝所藏,鬲俞在七椎下兩旁,上則心俞,下則肝俞,故為血會。骨會大杼,骨者髓所養,髓自腦下注於大杼,大杼滲入脊心,下貫尾骶,滲諸骨節,故骨之氣皆會於此,亦通。古益袁氏曰:人能健步,以髓會絕骨也。
肩能任重,以骨會大杼也。
白話文:
謝氏說:三焦應該作為上焦。四明的陳氏說:髓會合於絕骨,髓屬於腎,腎主骨,與足少陽沒有關係。腦是髓海,腦有枕骨穴,所以髓會合於枕骨,會合於絕骨是錯誤的。血會合於鬲俞穴,血由心統管,肝儲藏,鬲俞穴在第七椎骨下方兩側,向上是心俞穴,向下是肝俞穴,所以是血會合的地方。骨會合於大杼穴,骨由髓滋養,髓從腦部向下注到大杼穴,大杼穴滲入脊柱中央,向下貫通尾骨和骶骨,滲入各個骨節,所以骨之氣都會合於此,也是相通的。古時候的袁氏說:人能夠健步如飛,是因為髓會合於絕骨的緣故。
四十六難曰:老人臥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能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老人之寤而不寐,少壯之寐而不寤,系乎榮衛血氣之有餘不足也,與《靈樞》十八篇同。
白話文:
古文中說:老人躺在牀上卻睡不著,年輕人睡著了卻醒不來,這是為什麼呢?
古醫書上說,年輕人血氣旺盛,肌肉柔軟,氣血運行通暢,所以白天精神充沛,晚上不會醒來。而老年人血氣衰弱,肌肉發緊,氣血運行不暢,所以白天不能精神,晚上不能入眠。因此,老人睡不著覺是正常的。
四十七難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白話文:
第四十七個疑問:為什麼只有人臉特別耐寒?
回答:人頭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所有陰脈都到達頸部和胸部後返回,只有所有陽脈都向上延伸到頭部和耳朵,所以使面部耐寒。
《靈樞》第四篇曰: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於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濁氣出於胃走唇口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大熱盛寒不能勝之也。
白話文:
《靈樞》第四篇記載:頭面與身體相連,骨骼、肌腱、血液和氣血都是相通的。天氣寒冷時,地面會開裂,冰塊會結冰,突然受寒時,手腳可能會麻痺虛弱,但為什麼臉部不會被凍傷呢?岐伯說:十二條經脈,三百六十五條經絡,他們的血氣都會上升到臉部並流經頭部空穴。其中最精華的陽氣向上流到眼睛,成為瞳孔;而偏旁的氣息流到耳朵,負責聽覺;肝氣上升到鼻子,產生嗅覺;濁氣從胃部排出,經過嘴脣和口腔,產生味覺。這些氣和津液都上升到面部,而面部的皮膚又厚實,肌肉又結實,所以無論是酷暑嚴寒,都無法傷害到它。
愚按手之三陽,從手上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手之三陰,從腹走至手;足之三陰,從足走入腹。此所以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也。
白話文:
在我看來,手的三條陽經從手上行走到頭部;足的三條陽經從頭部向下行走到足部;手的三條陰經從腹部行走到手上;足的三條陰經從足部行走到腹部。這是因為所有陰經脈都到頸胸部位後折回,只有所有陽經脈都向上行走到頭部的緣故。
四十八難曰: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然: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緊牢者為實。病之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診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故曰虛實也。
白話文:
「四十八難」中說:人有三種虛,有三種實,它們是什麼呢?也就是脈的虛實、病的虛實、診治的虛實。
脈的虛實:
- 脈搏濡軟無力為虛。
- 脈搏緊繃堅實為實。
病的虛實:
- 病出於外為虛。
- 病深入體內為實。
- 多言為虛。
- 不言為實。
- 病程緩慢為虛。
- 病情急迫為實。
診治的虛實:
- 脈搏濡軟為虛。
- 脈搏牢固為實。
- 皮膚癢為虛。
- 皮膚痛為實。
- 體外疼痛而體內舒暢為外實內虛。
- 體內疼痛而體外舒暢為內實外虛。
因此,虛實的判斷是根據脈搏、病情和症狀綜合分析的。
濡者為虛,緊牢者為實,此脈之虛實也。出者為虛,是五臟自病,由內而之外,東垣家所謂內傷是也。入者為實,是五邪所傷,由外而之內,東垣家所謂外傷是也。言者為虛,以五臟自病,不由外邪,故惺惺而不妨於言也。不言者為實,以人之邪氣內郁,故昏亂而不言也。緩者為虛,緩,不急也,言內之出者,徐徐而遲,非一朝一夕之病也。
白話文:
濕滑無力的脈象代表虛症,緊繃強勁的脈象代表實症,這是脈象虛實的判斷依據。
脈象發出的代表虛症,因為這是五臟自身疾病所致,由內而外。東垣學派稱之為內傷。
脈象沉入的代表實症,因為這是外邪侵害所致,由外而內。東垣學派稱之為外傷。
言語流利的代表虛症,因為五臟自身疾病,並非外邪所致,所以神志清醒,不影響言語。
言語不流利的代表實症,因為外邪內侵,導致神志昏亂,不能言語。
緩慢的脈象代表虛症,緩慢,就是不急促。這表示體內的病邪出現在緩慢且持久的過程中,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疾病。
急者為實,言外邪所中,風寒溫熱等病,死生在五六日之間也。此病之虛實也。診,按也,候也。按其外而知之,非診脈之診也。濡者為虛,牢者為實,《脈經》無此二句,謝氏以為衍文。楊氏謂按之皮肉柔濡者為虛,牢強者為實。然則有亦無害。夫按病者之處所,知痛者為實,則知不痛而癢者非實矣。
又知外痛內快,為邪盛之在外;內痛外快,為邪盛之在內矣。大抵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此診之虛實也。
白話文:
病情急劇的是實證,也就是說,是由外邪引起的,比如風寒、溫熱等疾病,生死可以發生在五六天之內。這就是疾病的虛實之分。
"診",就是按壓和觀察。按壓外在部位可以得知病情,這裡說的"診"不是診脈。
濕潤的是虛證,堅硬的是實證。《脈經》中沒有這兩句話,謝氏認為是衍文。楊氏認為,按壓時皮膚肌肉柔軟濕潤的是虛證,堅硬有力的則是實證。因此,這兩句話的存在也沒有損害。
按壓病痛的部位,如果感到疼痛,就是實證。那麼,可以知道不痛而瘙癢的不是實證。
四十九難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然: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之自病也。
白話文:
在發病過程中,將有內在正經的自身病變,也有外在五邪的侵襲之分,如何區分它們呢?憂慮、思考過度會傷心;感受寒氣、喝下冷水會傷肺;憤怒、氣血逆流而上會傷肝;飲食過量、過度勞累會傷脾;長時間坐在地上,強行下水會傷腎,這些都是正經的自身病變。
心主思慮,君主之官也,故憂愁思慮則傷心。肺主皮毛而在上,是為嫩藏,故形寒飲冷則傷肺。肝主怒,怒則傷肝。脾主飲食及四肢,故飲食勞倦則傷脾。腎主骨而屬水,故用力作強,坐濕入水則傷腎。凡此,蓋憂思恚怒,飲食動作之過而致然也。夫憂思恚怒,飲食動作,人之所不能無者,發而中節,烏能無害,過則傷人必矣。
故善養生者,去泰去甚,適其中而已。昧者拘焉,乃欲一切拒絕之,豈理也哉。
白話文:
心主導思考,是人體的君主器官。過度憂慮、思考會傷心。肺主導皮膚,位置在上,是嬌嫩的臟腑。因此,接觸寒冷、飲用冷飲會傷肺。肝主導憤怒,憤怒會傷肝。脾主導飲食和四肢,過度飲食勞動會傷脾。腎主導骨骼,屬水,過度勞動、久坐潮濕、接觸水會傷腎。
這些病症,都是因為過度憂愁思考、憤怒、飲食不當、動作過度所致。憂愁思考、憤怒、飲食動作是人不可避免的生理活動,適量進行無害,但過度就會傷身。
此與《靈樞》第四篇文大同小異,但傷脾一節,作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不同爾。謝氏曰:飲食勞倦,自是二事。飲食得者,飢飽失時;勞倦者,勞形力而致倦怠也。此本經自病者,病由內作,非外邪之干,所謂內傷者也。或曰坐濕入水,亦從外得之也,何謂正經自病?曰:此非天之六淫也。
何謂五邪?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白話文:
這段話與《靈樞》第四篇的內容大致相同,但關於「傷脾」的內容有所不同,文中提到「好像喝醉了酒進入房間,汗流出來後吹了冷風就會傷脾」。謝氏說:飲食和勞累,這本來就是兩件事。飲食不當是指飢飽不按時;勞累是指過度使用身體而導致疲勞。這段經文所說的是內因導致的疾病,疾病是由內部產生,不是外邪入侵所致,這就是所謂的內傷。有人說,坐濕或泡水,也是從外部得來的,怎麼能說是正經自病呢?他說:這不是六淫之邪造成的。
風,木也,喜傷肝。暑,火也,喜傷心。土爰稼穡,脾主四肢,故飲食勞倦喜傷脾。寒,金氣也,喜傷肺。《左氏傳》狐突云金寒是也。濕,水也,喜傷腎,霧雨蒸氣之類也。此五者,邪由外至,所謂外傷者也。謝氏曰:脾冒正經之病,得之勞倦;五邪之傷,得之飲食。
白話文:
風屬於木,容易傷害肝臟。炎熱屬於火,容易傷害心臟。土地適合種植莊稼,脾臟主司四肢,因此飲食勞倦容易傷害脾臟。寒冷屬於金氣,容易傷害肺臟。就像《左氏傳》所說的「金寒」一樣。濕氣屬於水,容易傷害腎臟,例如霧、雨、水蒸汽等。這五種因素,是從外部進入身體的,也就是所謂的「外傷」。謝氏說:脾臟疾病來自正經,是由於勞累所致;五邪之傷,則是由於飲食所致。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此以心經一部,設假令而發其例也。肝主色,肝為心邪,故色赤。身熱,脈浮大,心也;脅痛脈弦,肝也。
白話文:
如果得了心臟病,怎麼知道是由中風引起的?那麼,它的顏色應該是紅色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肝臟主導顏色,進入自身時為青色,進入心臟時為赤色,進入脾臟時為黃色,進入肺部時為白色,進入腎臟時為黑色。肝臟是心臟的邪氣,所以知道(中風)應該是赤色的。這種病症會出現身體發熱,脅部(肋骨下方)疼痛,脈搏浮大而有力。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心主臭,心傷暑而自病,故惡臭。而證狀脈診,皆屬乎心也。
白話文:
如何知道中暑是由於心氣受傷造成的呢?因為患者會感到惡臭。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心臟主導感知氣味,如果心氣受損,就會產生焦臭;如果心氣入侵脾臟,就會產生香臭;如果入侵肝臟,就會產生臊臭;如果入侵腎臟,就會產生腐臭;如果入侵肺臟,就會產生腥臭。因此,如果心臟受傷且中暑,患者就會感到惡臭。此病症狀包括:身體發熱、煩躁、心痛,脈搏浮大而散。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
白話文:
如何知道是飲食過量或勞累造成的疾病?這樣的人:會喜歡吃苦味的東西。虛證表現為不想吃東西,實證表現為想吃東西。為什麼這麼說?脾胃主導味覺,脾氣進入肝臟化為酸味,進入心臟化為苦味,進入肺臟化為辣味,進入腎臟化為鹹味,脾氣本身化為甜味。所以,如果脾氣入侵心臟,就會喜歡吃苦味的東西。這種疾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體重增加、嗜睡、四肢無力,脈象浮大而緩慢。
脾主味,脾為心邪,故喜苦味。身熱脈浮大,心也。體重嗜臥,四肢不收,脈緩,脾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二句,於上下文無所發,疑錯簡衍文也。
白話文:
脾臟掌管味道,脾臟是心臟的對應臟腑,所以喜歡苦味。身體發熱,脈搏浮腫且強勁:這是心臟的問題。身體沉重,嗜睡,四肢無力,脈搏緩慢:這是脾臟的問題。「虛就沒有食慾,實就有食慾」這兩句話與上下文無關,懷疑是簡化的衍生文字。
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洒洒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
肺主聲,肺為心邪,故譫言妄語。身熱,脈浮大,心也;惡寒喘咳,脈澀,肺也。
白話文: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傷寒?因為: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為什麼這麼說?肺主管聲音,進入肝臟的時候就會呼氣,進入心臟的時候就會說話,進入脾臟的時候就會唱歌,進入腎臟的時候就會呻吟,自己發出的聲音就是哭泣。所以,知道肺部的邪氣進入心臟,就會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這種疾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害怕冷風,嚴重時會出現喘息和咳嗽,脈象浮大而且澀滯。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濕,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腎主濕,濕化五液,腎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身熱脈大,心也;小腹痛,足脛寒,脈沉濡,腎也。
白話文:
如何知道體內有濕氣?因為會覺得一直流汗,而且止不住。為什麼會這樣說?腎臟掌管水濕,水濕進入肝臟就會哭泣,進入心臟就會出汗,進入脾臟就會流口水,進入肺臟就會流鼻涕,本身就會流口水。因此可以知道腎臟的病邪進入心臟,就會導致一直流汗,止不住。這種病症會出現身體發熱、小腹疼痛、腳踝發涼且水腫、脈象沉緩而有力。這是五種病邪的徵兆。
凡陰陽臟腑經絡之氣,虛實相等,正也。偏虛偏實,失其正也。失其正,則為邪矣。此篇越人蓋言陰陽臟腑經絡之偏虛偏實者也。由偏實也,故內邪得而生;由偏虛也,故外邪得而入。
白話文:
所有陰陽臟腑經絡中的能量,如果平衡穩定,就是正常的。如果不平衡,過度虛弱或過度旺盛,就是不正常的。不正常,就是病邪。這篇文章主要討論陰陽臟腑經絡不平衡的問題。不平衡過度旺盛,會產生內在病邪;不平衡過度虛弱,會讓外在病邪入侵。
五十難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然: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有圖。
白話文:
《五十難》說:疾病有虛邪、實邪、賊邪、微邪、正邪,如何分辨它們?答案是:
- 虛邪:從後方而來
- 實邪:從前方而來
- 賊邪:從人體薄弱處而來
- 微邪:從人體強盛處而來
- 正邪:由自身疾病而產生
五行之道,生我者體,其氣虛也,居吾之後而來為邪,故曰虛邪。我生者相,氣方實也,居吾之前而來為邪,故曰實邪。正邪則本經自病者也。
白話文:
五行運行的法則:
- **生我者為體:**生產我的五行,它的氣虛弱了,會從我身後來偷襲,成為邪氣,所以稱之為「虛邪」。
- **我生者為相:**我生產的五行,它的氣強盛了,會從我身前來侵犯,成為邪氣,所以稱之為「實邪」。
- **正邪:**氣虛、氣盛的邪氣,均會造成身體疾病。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白話文:
為什麼這樣說呢?假如心臟疾病,中風導致的是虛弱之邪,傷暑導致的是純正之邪,飲食過度和疲勞導致的是實證之邪,傷寒導致的是輕微之邪,中濕導致的是急迫之邪。
假心為例,發明上文之義。中風為虛邪,從後而來,火前水後也。傷暑為正邪,火自病也。飲食勞倦為實邪,從前而來,土前火後也。傷寒為微邪,從所勝而來,火勝金也。中濕為賊邪,從所不勝而來,水剋火也。與上篇互相發,宜通考之。
白話文:
以虛假的心為例,可以看出前文的含義。中風是虛邪,從後面而來,像火在前面,水在後面。傷暑是正邪,火是從自身而來。飲食過度或勞累是實邪,從前面而來,像土在前面,火在後面。傷寒是微邪,從被它剋制的一方而來,像火剋金。中濕是賊邪,從不能剋制它的一方而來,像水剋火。本段與上文互相呼應,應仔細靈活理解。
五十一難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臟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府也;病欲得溫,而不欲見人者,病在藏也。何以言之?府者陽也,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藏者陰也,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白話文:
第51難題說:生病有想要保暖的,有想要冰敷的,有想要見人的,有不想見人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到底是哪個臟腑出了問題?這樣說:想要冰敷,但又想要見人的,是身體表層的疾病;想要保暖,又不想要見人的,是身體內部的疾病。為什麼這樣說?身體表層是陽性,陽性疾病想要冰敷,而且想要見人;身體內部是陰性,陰性疾病想要保暖,而且想要關起門來獨處,討厭聽到人聲。所以可以根據這些症狀來區分身體表層還是內部的疾病。
紀氏曰:府為陽,陽病則熱有餘而寒不足,故飲食衣服居處,皆欲就寒也。陽主動而應乎外,故欲得見人。藏為陰,陰病則寒有餘而熱不足,故飲食衣服居處,皆欲就溫也。陰主靜而應乎內,故欲閉戶獨處而惡聞人聲也。
白話文:
紀氏說:人體的腑屬陽,陽氣過盛時,會出現熱象而寒氣不足,所以飲食、衣著和居住環境都應該傾向於涼爽。陽氣主動,對應於外,所以喜歡見到人。
人體的臟屬陰,陰氣過盛時,會出現寒象而熱氣不足,所以飲食、衣著和居住環境都應該傾向於溫暖。陰氣主靜,對應於內,所以喜歡關起門來獨處,不喜歡聽到人聲。
五十二難曰:府藏發病,根本等不?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府病者,彷彿賁響,上下行流,居處無常。故以此知臟腑根本不同也。
丁氏曰:藏為陰,陰主靜,故止而不移。府為陽,陽主動,故上下流行,居處無常也。與五十五難文義互發。
白話文:
《難經·五十二難》說:臟腑發病,它們的基本情況是一樣的嗎?回答:不一樣。它們不一樣在什麼地方呢?回答:臟病,停留在一個地方而不移動,它的病症不離開發病處;腑病,就像水流動時發出的波浪聲,在上下游動、流動,沒有固定的位置。因此,由此可知臟腑的根本情況是不一樣的。
五十三難曰:經言七傳者死,間藏者生,何謂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藏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有圖。
白話文:
《醫經》中說:病症經過七次傳播就會死亡,而間藏傳播則能夠存活,這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七傳者」,是指病邪傳播到它所勝之藏。而「間藏者」,是指病邪傳播到相鄰的藏腑。
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心臟有病傳播到肺,肺傳播到肝,肝傳播到脾,脾傳播到腎,腎傳播到心,每個臟腑只遭受一次傷害,所以說「七傳者死」。
(附有插圖說明)
紀氏云:心火傳肺金,肺金傳肝木,肝木傳脾土,脾土傳腎水,腎水傳心火。心火受水之傳一也,肺金復受火之傳再也。自心而始,以次相傳,至肺之再,是七傳也。故七傳死者,一臟不受再傷也。
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子母相傳,竟而復始,如環無端,故曰生也。
白話文:
紀氏說:心火傳給肺金,肺金傳給肝木,肝木傳給脾土,脾土傳給腎水,腎水傳給心火。心火受到水氣的傳遞(一次),肺金再次受到火氣的傳遞(兩次)。從心臟開始,依次傳遞,到肺部第二次傳遞,就是七次傳遞。所以,七次傳遞而死,是因為有一個臟器不受第二次傷害。
呂氏曰:間藏者,間其所勝之藏而相傳也。心勝肺,脾間之;脾勝腎,肺間之;肺勝肝,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肝勝脾,心間之。此謂傳其所生也。
白話文:
呂氏說:間藏指的是,相勝的臟腑間相互傳遞。心勝肺,脾護衛肺;脾勝腎,肺護衛腎;肺勝肝,腎護衛肝;腎勝心,肝護衛心;肝勝脾,心護衛脾。這種現象叫「傳其所生」。
按《素問·標本病傳論》曰: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蓋並者並也,相併而傳,傳其所間。如呂氏之說是也。獨者特也,特傳其所勝,如紀氏之說是也。越人之義蓋本諸此。詳見本篇,及《靈樞》四十二篇。但二經之義,則以五臟與胃、膀胱七者相傳發其例,而其篇題皆以病傳為名。
白話文:
根據《素問·標本病傳論》中寫道:仔細觀察病情,根據病情輕重製定相應治療方案。病症同時並發稱為「並」,病症單獨出現稱為「甚」。所謂「並」就是病情同時出現,互相影響,並依次傳播。就像呂氏的說法那樣。所謂「甚」就是特殊,單獨傳遞其致病根源,就像紀氏的說法那樣。越人一派的治療原則大致就是根據這一點的。詳情請參閱本篇以及《靈樞》的第四十二篇。但是這兩本經典中的理論原則以五臟與胃、膀胱這七個臟腑之間的關係為例,詳細說明瞭發病傳變的規律。而且他們的篇名都以「病傳」為題。
今越人則以七傳間藏之目推明二經,假心為例,以見病之相傳。若傳所勝,至一臟再傷則死。若間其所勝,是子母相傳,則生也。尤簡而明。
白話文:
如今,南方的人使用「七傳間藏」的觀點來理解《靈樞經》和《素問經》。以「心」為例,來探討疾病的相生相剋規律。如果疾病傳遞到相剋的臟腑,並再次受傷,則患者會死亡。如果疾病傳遞到相生或相剋的臟腑,則會產生生化育生的作用,患者可以存活。這種理論簡單明瞭。
五十四難曰:藏病難治,府病易治,何謂也?然:藏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府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藏同法也。
白話文:
「藏病難治,府病易治」,這是《難經》中的「五十四難」中的一句話。
「藏病」難治的原因是:它會傳遞自己所剋制的臟腑的病邪,導致多臟腑受累。
「府病」容易治的原因是:它會傳遞自己所生的臟腑的病邪,所以只會累及一個或兩個臟腑。
這種傳遞規律與「七傳間藏」的方法是相同的,即:
- 肝傳膽,心傳小腸,脾傳胃,肺傳大腸,腎傳膀胱
- 每個藏器傳給自己所生的府器後,還會繼續傳給與自己有相生關係的藏器
四明陳氏曰:五臟者,七神內守,則邪之微者不易傳。若大氣之人,則神亦失守而病深,故病難治,亦或至於死矣。六腑為轉輸傳化者,其氣常通,況膽又清淨之處,雖邪入之,終難深留,故府病易治也。愚按:以越人之意推之,則藏病難治者,以傳其所勝也;府病易治者,以傳其所生也。
白話文:
四明陳氏說:五臟保存著七魄,邪氣難以傳入。如果人的陽氣很盛,那麼七魄也會鬆懈而導致病情加重,因此難以治療,甚至可能致命。六腑負責轉輸和消化,它們的氣機經常通暢。特別是膽囊是一個清淨的地方,即使邪氣進入,也很難深入停留,所以腑臟的病症容易治療。
我認為:根據越人的觀點,藏腑的疾病之所以難以治療,是因為邪氣傳到其所勝的臟腑;而腑臟的疾病之所以容易治療,是因為邪氣傳到其所生的臟腑。
雖然,此特各舉其一偏而言爾。若藏病傳其所生,亦易治;府病傳其所勝,亦難治也。故龐安常云:世之醫書,唯扁鵲之言為深,所謂《難經》者也。越人寓術於其書,而言之有不詳者,使後人自求之歟。今以此篇詳之,龐氏可謂得越人之心者矣。
白話文:
儘管只粗略地舉了一些例子。如果臟腑疾病傳給了它們所生的部位,治療起來也容易;如果臟腑疾病傳給了它們所勝的部位,則治療起來就困難。所以龐安常說:世間的醫書中,只有扁鵲的學說最深刻,這就是《難經》所說的。越人將他的醫術隱藏在這本書中,有些地方說得不夠詳細,似乎是讓後人自己去探求。現在用這篇文章詳細說明這些地方,龐安常可說是體會到了越人的用意。
五十五難曰:疾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白話文:
五十五難說:疾病分為「積」與「聚」,如何區別呢?積是由陰氣導致,而聚是由陽氣引起。因此,積症陰沉潛伏,聚症浮動遊走。氣聚集的地方稱為積,氣停留的地方稱為聚。因此,積症是由五臟所生,而聚症是由六腑所成。積症是陰氣,開始發作時常在特定部位,疼痛不會離開該部位,上下左右都有開始和結束的地方。聚症是陽氣,開始發作時沒有固定位置,上下游走不定,疼痛沒有固定部位,這就是聚症。因此,可以通過這些特徵區分積聚。
積者五臟所生,五臟屬陰,陰主靜,故其病沉伏而不離其處。聚者六腑所成,六腑屬陽,陽主動,故其病浮動而無所留止也。楊氏日:積,蓄也,言血脈不行,蓄積而成病也。周仲立曰:陰沉而伏,初亦未覺,漸以滋長,日積月累是也。聚者病之所在,與血氣偶然邂逅,故無常處也。與五十二難意同。
白話文:
「積」是由五臟所產生,因為五臟屬陰,陰氣主安靜,所以它們的病症會深沉隱伏而不會離開原處。
「聚」是由六腑所形成,因為六腑屬陽,陽氣主活動,所以它們的病症會浮動不定,沒有固定的停留處。
楊氏說:「積」就是積蓄,是指血液和脈絡運行不暢,積蓄起來變成疾病。
周仲立說:「陰氣沉伏,初時並未察覺,逐漸滋長,日積月累。而『聚』指疾病所在,和血氣偶然相遇,所以沒有固定的位置。」
這和「五十二難」中的意思相同。
五十六難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膕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已日得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五十六難》中說:五臟的積聚,都有專門的名字嗎?是在哪個月份哪一天得的?
肝臟的積聚叫做「肥氣」,在左肋下方,形狀像一個覆蓋的杯子,有頭有腳,時間久了治不好,會讓人發咳、打嗝、四肢抽動並且持續好幾年,是在仲夏戊己日得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肺部疾病傳到了肝臟,肝臟應該傳到脾臟,而脾臟在仲夏正當旺盛的時候,旺盛的東西不能夠接受邪氣,所以肝臟又想傳回肺部,肺部不願意接受,於是邪氣留結在肝臟形成了積聚,所以知道「肥氣」是在仲夏戊己日得的。
肥之言盛也。有頭足者,有大小本末也。咳逆者,足厥陰之別,貫膈,上注肺,肝病故胸中咳而逆也。二日一發為㾬瘧,《內經》五臟皆有瘧,此在肝,為風瘧也,抑以瘧為寒熱。病多屬少陽,肝與之為表裡,故云左脅,肝之部也。
白話文:
肥,指盛大。有頭尾的,指有大有小、有本有末。咳嗽逆氣,是足厥陰經的別脈,貫穿橫膈,向上聯繫到肺,肝臟病變,故胸中咳嗽並且逆氣。隔日一次發作的,稱作間日瘧,《內經》記載五臟都有瘧疾,此處位於肝臟,稱為風瘧,用瘧疾來表達寒熱交替的症狀。疾病多半屬於少陽,肝臟與少陽表裡相合,故云左脅,肝臟所屬的部位。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齊上,大如脅。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欲復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伏梁,伏而不動,如梁木然。
白話文:
心臟積聚的名稱叫做「伏梁」,它的位置在上腹部,大得像肋骨側。從上一直延伸到心臟下方,長久不癒,會讓人感到心煩。這種病症是在秋天的庚申或辛酉日發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腎臟的病傳到了心臟,心臟應該把病傳到肺臟,但肺臟在秋天正當令強盛,正當旺盛的君王不會接受邪氣的。心臟想把病傳回腎臟,但腎臟不願意接受,所以這個病就留結在心臟而成為了積聚。因此,我們知道伏梁這種病是在秋天的庚申或辛酉日發生的。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
痞氣,痞塞而不通也。疸病,發黃也。濕熱為疸。
白話文:
脾胃中形成了積塊,稱為痞氣,積塊位於胃部,像個大盤子一樣覆蓋住整個胃,長期不癒,會導致四肢抽搐、黃疸,吃東西也長不胖,容易在冬天的壬癸日患上。為什麼這麼說呢?肝病會傳給脾,脾應該將病氣傳給腎,腎在冬季最旺盛,旺盛之時不會受到邪氣侵襲,脾想把病氣再傳回肝,但肝不願意接受,因此病氣滯留在體內形成積塊,所以說痞氣是在冬天的壬癸日患上的。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之甲乙日得之。
白話文:
肺部生長出的積聚物,稱為「息賁」,位於右邊脅骨下方,覆蓋面積和杯子一樣大。如果長時間不癒合,會讓患者出現發冷發熱、喘咳等症狀,並引發肺部堵塞。在春天的甲乙日,容易患上息賁。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心臟的疾病傳給了肺部,肺部應該再傳給肝臟。肝臟在春天正好處於旺盛時期,而旺盛的臟腑不容易受到邪氣的侵襲。這時,肺部想將息賁傳迴心臟,但心臟不願意接受,因此息賁就停留在肺部,形成積聚。所以,我們知道息賁是在春天的甲乙日形成的。
息賁,或息或賁也。右脅,肺之部。肺主皮毛,故灑淅寒熱。或謂藏病止而不移,今肺積或息或賁,何也?然或息或賁,非居處無常,如府病也,特以肺主氣,故其病有時而動息爾。腎亦主氣,故賁豚亦然。
白話文:
喘息,有時氣喘有時不喘。右脅是肺部所在。肺主司皮毛,所以會出現體溫忽冷忽熱的現象。有人認為臟腑的病症只會固定在一處而不移動,現在肺部的病症有時會喘有時不喘,這是為什麼呢?然而,喘息時而發生時而消失,並不是像臟腑疾病那樣沒有固定的位置,而是肺主司氣,所以其病症會隨著氣的流動而時有時無。腎也主司氣,因此水腫(賁豚)也是如此。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積之要法也。
白話文:
腎臟積聚的疾病稱為「賁豚」,病症會出現在下腹部,向上發展到達心臟下方,像是小豬的形狀,有時會上升有時會下降,時間不定,長期不癒,會導致人氣喘、骨頭萎縮、氣短。這種疾病通常在夏季的丙丁日發作。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脾臟生病會傳染給腎臟,腎臟應該將病氣傳給心臟,心臟在夏季適逢當令,正值旺盛時期,不會接受病邪。腎臟又想將病氣傳回脾臟,但脾臟拒絕接受,所以病氣滯留在體內形成積聚,因此知道賁豚這種病會在夏季的丙丁日發作。這是五積病的重要法規,有助於瞭解和治療積聚性疾病。
賁豚,言若豚之賁突,不常定也。豚性躁,故以名之。令人喘逆者,足少陰之支,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也。
此難但言藏病而不言府病者,紀氏謂以其發無常處也。楊氏謂六腑亦相傳,行如五臟之傳也。
白話文:
贲豚,就是像小猪那样奔突,位置不定。小猪的性情急躁,所以用这个名字来形容。让人呼吸急促的原因是,足少阴肾经的一个分支,从肺出来络于心,注入胸中所致。
这里只提到脏病而没有提到腑病,纪氏认为是因为发作的位置不固定。杨氏则认为六腑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如同五脏之间的传变一样。
或問:天下之物理,有感有傳。感者情也,傳者氣也。有情斯有感,有氣斯有傳。今夫五臟之積,特以氣之所勝,傳所不勝云爾。至於王者不受邪,是固然也。若不勝者,反欲還所勝,所勝不納,而留結為積,則是有情而為感矣。且五臟在人身中,各為一物,猶耳司聽,目司視,各有所職,而不能思。
白話文:
有人問:世間萬物都有互相感應和傳導的作用。感應是人體的情緒反應,傳導是人體內的能量運行。有情緒才會產生感應,有能量才會產生傳導。五臟會積存病症,就是因為能量受勝方控制,而傳導受制於失勝方所造成的。至於國王不受邪氣侵襲,這是當然的。如果能量受制於失勝方,反過來想把勝利方收復回來,但勝利方不接納失勝方的能量,以致失勝方的能量停滯結塊,形成病症,這就是情緒導致的感應。而且五臟位於人體的不同部位,各有其職責,就像耳朵負責聽覺,眼睛負責視覺,各自有自己的功能,而不能互相思考。
非若人之感物,則心為之主,而乘氣機者也。然則五臟果各能有情而感乎?曰:越人之意,蓋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勢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論其情感,亦不必論其還不還,與其必然否也。讀者但以所勝傳不勝,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結為積觀之,則不以辭害志,而思過半矣。
白話文:
這種情感並非像人受外界事物影響,而是由心支配,並且順應氣機的運作。那麼,五臟真的都能有情感並感知萬物嗎?
越人(指《內經》作者)的本意,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推論出事物的發展規律,進而寫成文字。一開始並沒有討論情感,也沒有討論是否回歸本位或必然發生這些情況。
讀者只要理解「勝者能影響敗者,王者的氣機不受邪氣入侵,邪氣就會滯留導致疾病」這個道理,就不會被文字表面的意思所迷惑,思考時就能獲得一半以上的真意了。
或又問:子言情感氣傳,先儒之言則日形交氣感,是又氣能感矣,於吾子之言何如?曰:先儒之說,雖曰氣感,由形交也。形指人身而言,所以感之主也。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您說的情感會傳遞氣,而前人說法是形體接觸才會產生氣的感應,因此氣也能感應,這和您的說法有什麼不同?
答:前人的說法雖然說氣能感應,但也因為有形體接觸。這裡的形指的是人體,所以形體是感應的主體。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白話文:
第57個難題:腹瀉總共有幾種,它們都有不同的名字嗎?是的,腹瀉有五種,它們的名稱各不相同,有的是胃引起腹瀉,有的是脾引起腹瀉,有的是大腸引起腹瀉,有的是小腸引起腹瀉,有的是大便祕結引起的腹瀉,這種腹瀉也叫做“後重”。
此五泄之目,下文詳之。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胃受病,故食不化。胃屬土,故色黃。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有聲無物為嘔,有聲有物為吐。脾受病,故腹脹泄注,食即嘔吐而上逆也。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食方已即窘迫,欲利也。白者,金之色。謝氏曰:此腸寒之證也。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溲,小利也。便,指大便而言。溲而便膿血,謂小便不悶,大便不裡急後重也。
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白話文:
此五泄之目,下文詳之。
這五種泄症,下面會詳細說明。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胃泄的人,飲食無法消化,排泄物呈現黃色。
胃受病,故食不化。胃屬土,故色黃。
由於胃部病變,所以食物無法消化。胃臟屬土,因此排泄物呈現黃色。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脾泄的人,腹部脹滿,排泄物會大量排出,一吃東西就嘔吐,食物逆流。
有聲無物為嘔,有聲有物為吐。脾受病,故腹脹泄注,食即嘔吐而上逆也。
嘔吐是指有聲音但沒有東西吐出來,吐是指有聲音且有東西吐出來。脾臟病變,所以腹部脹滿,排泄物大量排出,一吃東西就嘔吐,食物逆流。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大腸泄的人,吃東西後就感到腹部不適,大便呈白色,腸鳴且疼痛。
食方已即窘迫,欲利也。白者,金之色。謝氏曰:此腸寒之證也。
吃東西後就感到腹部不適,想要排泄。白色是金的顏色,謝氏說這是腸寒的徵兆。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小腸泄的人,小便無礙,但大便帶有膿血,下腹部疼痛。
溲,小利也。便,指大便而言。溲而便膿血,謂小便不悶,大便不裡急後重也。
溲是指小便,便是指大便。小便無礙,大便不裡急後重,指的是小便不憋,大便不排泄困難。
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大瘕泄的人,排泄困難,多次想上廁所卻無法排便,還會伴隨陰莖疼痛。這是五種泄症的重點。
瘕,結也,謂因有凝結而成者。裡急,謂腹內急迫。後重,謂肛門下墜。惟其裡急後重,故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者,小便亦不利也。
白話文:
瘕:是一種結塊,因為裡面形成了凝結物。
裡急 :腹部裡感覺急迫。
後重 :肛門有下墜感。
裡急後重 的情況下,會經常跑廁所,但卻排不出東西。
莖中痛 :小便也不順暢。
謝氏謂小腸、大瘕二泄,今所謂痢疾也。《內經》曰腸澼故下利赤白者,灸小腸俞是也。穴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累驗。
白話文:
謝氏認為小腸和大瘕導致的腹瀉,就是現在所說的痢疾。《內經》中說,腸道潰瘍會導致腹瀉排出紅色和白色的物質,此時可以灸治小腸的俞穴。這個穴位在下腹部第十六椎下,左右兩側各一寸五分,臨牀驗證有效。
四明陳氏曰: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腸泄,即涸泄也。小腸泄,謂凡泄則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腸癖也。
白話文:
四明陳氏說:胃泄就是飧泄。脾泄就是濡泄。大腸泄就是涸泄。小腸泄,是指所有泄瀉時,小便先出來,而大便帶血,就是血泄。大瘕泄,就是腸癖。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否?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變當作辨,謂分別其脈也。
白話文:
五十八個疑難病症說:傷寒有多少種?它的脈象會有變化嗎?是的,傷寒有五種:中風、傷寒、濕溫、熱病和溫病,各人的病症都不一樣。
紀氏曰:汗出惡風者,謂之傷風。無汗惡寒者,謂之傷寒。一身盡疼,不可轉測者,謂之濕溫。冬傷於寒,至夏而發者,謂之熱病。非其時而有其氣,一歲之中,病多相似者,謂之溫病。
白話文:
紀氏說:出汗怕風的,稱為傷風。不流汗怕冷的,稱為傷寒。全身疼痛難以翻身的,稱為濕熱。冬天受了寒,到了夏天發作的,叫做熱病。時序不對卻發生了季節病症,一年當中,病症多半相似的,稱為溫病。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浮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白話文:
中風的脈象:
- 陽脈浮起而流利
- 陰脈濡濕而微弱
濕溫的脈象:
- 陽脈浮起而軟弱
- 陰脈細小而急促
傷寒的脈象:
- 陰脈和陽脈都盛實而緊硬
熱病的脈象:
- 陰脈和陽脈都浮起
- 浮時流利,沉時散亂而緊澀
溫病的脈象:
- 脈象遊走於各條經絡之中
- 不確定哪條經絡出了問題
- 根據脈象所在經絡的位置取穴
上文言傷寒之目,此言其脈之辨也。陰陽字,皆指尺寸而言。楊氏曰:溫病乃是疫癘之氣,非冬感於寒,至春變為溫病者。散行諸經,故不可預知,臨病人而診之,知在何經之動,乃隨而治之。
白話文:
上文的「目」是指傷寒的脈象,這裡主要談論脈象的辨別。文中提到的「陰陽」,是指寸口脈和尺脈。「楊氏」指明朝醫家楊繼洲。他說:溫病是疫癘之氣導致的,不是冬天的寒氣到了春天轉變成溫病。溫病會散佈在各經脈中,所以無法提前預測。只有臨症診脈,才能知道病症在何經發動,然後根據辨證施治。
謝氏曰:仲景傷寒例云:冬時嚴寒,萬類收藏,君子周密,則不傷於寒。觸冒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而重於溫也。又曰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白話文:
謝氏說:傷寒論中提到,冬天寒冷時,萬物收藏,如果人能周密防寒,就不會受到寒氣侵襲。只有遭受寒氣侵襲的,才稱為傷寒。
四季之氣的侵襲,都能引起疾病。其中,將傷寒稱為毒病,是因為寒氣最具有殺傷力。寒氣侵入後立即發病的,稱為傷寒。如果寒毒暫時不發病,就潛藏在肌膚之中,到了春天會轉變為溫病,到了夏天會轉變為暑病。暑病是由於暑熱極重於溫病。
此外,如果陽脈浮滑,陰脈濡弱,再遇到風邪,就會轉變為風溫病。
今按仲景例,風溫與《難經》中風脈同,而無濕溫之說。又曰:《難經》言溫病,即仲景傷寒例中所言溫瘧、風溫、溫毒、溫疫四溫病也。越人言其概而未詳,仲景則發其秘而條其脈,可謂詳矣。龐安常《傷寒總論》云:難經載五種傷寒,言溫病之脈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所在而取之。據《難經》,溫病又是四種傷寒感異氣而變成者也。
白話文:
根據現代醫學的理解,傷寒和《難經》中的中風的症狀相似,但沒有溫濕的說法。另外,《難經》提到的溫病,就是傷寒論中所說的溫瘧、風溫、溫毒和溫疫這四種溫熱性疾病。越人只概述了這些疾病,而張仲景則揭示了它們的祕密,並詳細分析了它們的脈象。龐安常在《傷寒總論》中說:難經記載了五種傷寒,溫病的脈象存在於不同的經絡中,但不知道是哪個經絡出了問題,需要根據病變所在的經絡來取穴治療。根據《難經》,溫病也是由四種傷寒感染其他病氣而轉變而來的。
所以王叔和云: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濕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濕氣,變為濕溫。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斯乃同病異名,同脈異經者也。所謂隨其經所在而取之者,此也。
龐氏此說,雖不與《難經》同,然亦自一義例。但傷寒例言溫疫而無濕溫,叔和言濕溫而無溫疫此亦異耳。
白話文:
因此,王叔和說:陽脈浮動順滑,陰脈濡濕虛弱,再遇上風寒,就會變成風溫。陽脈洪大急促,陰脈實大,再遇上濕熱,就會變成溫毒。溫毒之症,是最嚴重的。陽脈濡濕虛弱,陰脈弦緊,再遇上濕氣,就會變成濕溫。陰陽脈皆強盛,重受寒邪,就會變成溫瘧。這些都是同病異名,同脈異經的。所謂根據經絡所在的位置來治療,就是這個道理。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白話文:
傷寒時,有的人出汗後會痊癒,但用瀉藥瀉下後會死亡;有的人出汗後會死亡,但用瀉藥瀉下後會痊癒。原因何在?因為:若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出汗後會痊癒,瀉下後就會死亡;若陽氣旺盛,陰氣虛弱,出汗後會死亡,瀉下後會痊癒。
受病為虛,不受病者為盛。唯其虛也,是以邪湊之;唯其盛也,是以邪不入。即《外臺》所謂表病里和,里病表和之謂,指傷寒傳變者而言之也。表病里和,汗之可也。而反下之,表邪不除,裡氣復奪矣;里病表和,下之可也,而反汗之,里邪不退,表氣復奪矣,故云死。所以然者,汗能亡陽,下能損陰也。
此陰陽字,指表裡言之。經曰:誅伐無過,命曰大惑。此之謂歟?
白話文:
容易生病的人是身體虛弱的,不容易生病的人是身體強壯的。正是因為虛弱,所以邪氣才會侵襲;正是因為強壯,所以邪氣纔不能入侵。這就像《外臺祕要》中所說的「表證病癒,裡證安和」、「裡證病癒,表證安和」的意思,是指傷寒病症發生轉變的情況說的。表證已癒,下法可行。反之,下法會使表證未除,裡氣再次受損;裡證已癒,汗法可行。反之,汗法會使裡證未退,表氣再次受損,所以說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汗法會損耗陽氣,下法會損耗陰氣。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藁,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藁痛。
白話文:
寒冷與發熱的症狀,該如何辨別呢?
- **皮膚寒冷發熱:**皮膚無法接近席子,毛髮焦枯,鼻孔乾癟,出不了汗。
- **肌肉寒冷發熱:**皮膚疼痛,嘴脣舌頭僵硬,不出汗。
- **骨頭寒冷發熱:**身體感到不舒服,不停冒冷汗,牙根僵痛。
《靈樞》二十一篇曰: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謂一身百脈無有是處也),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
愚按:此蓋內傷之病,因以類附之。東垣內外傷辨,其兆於此乎。
白話文:
《靈樞》的二十一篇文章說:
皮寒熱
- 皮膚發冷發熱
- 不能蓋被子保暖
- 毛髮焦枯
- 鼻孔乾燥龜裂
- 出不了汗
治療: 採取手陽明、足陽明、足少陽三條經脈的絡脈,用來補益手太陰肺經。
肌寒熱
- 肌肉發冷發熱
- 肌肉痠痛
- 毛髮焦枯,嘴脣乾燥龜裂
- 出不了汗
治療: 從下肢採取手陽明、足陽明、足少陽三條經脈,放血以去除病血;補益足太陰脾經以促進出汗。
骨寒熱
- 病痛難以安穩
- 汗水不斷
- 牙齒尚未乾燥
治療: 採取足少陰腎經股部的絡脈;
- 牙齒已經乾燥的,不治。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腎也,自辨智也,自倨貴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白話文:
《難經》第五十九難說:狂癲的疾病,怎麼區別呢?狂疾發作初期,睡眠少、不覺得餓,自認為腎氣強盛、智謀過人、身份高貴,無端發笑、喜歡聽歌作樂,舉止反常而無法控制。癲疾發作初期,心情鬱悶,身體僵直、目光呆滯,脈搏三部(上、中、下)的陰脈和陽脈都旺盛。
狂疾發於陽,故其狀皆自有餘而主動;癲疾發於陰,故其狀皆自不足而主靜。其三部陰陽俱盛者,謂發於陽為狂,則陽脈俱盛;發於陰為癲,則陰脈俱盛也。接二十難中,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四句,當屬之此下。重,讀如再重之重(去聲)。重陽重陰,於以再明上文陰陽俱盛之意。
白話文:
瘋狂的發作源於陽氣過盛,所以症狀都是因為能量過剩而主動發作。癲癇的發作源於陰氣不足,所以症狀都是因為能量不足而呈現安靜狀態。
而同時陰陽能量都過盛的人,如果發作於陽則為狂症,此時陽脈都過盛;發作於陰則為癲症,此時陰脈都過盛。
在《接二十難》中,「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這四句話應該屬於這裡的說明。
「重」字發音為「再重」的「重」(去聲)。「重陽」、「重陰」更加說明瞭上文中陰陽同時俱盛的意思。
又推其極,至脫陰脫陽,則不止於重陽重陰矣。蓋陰盛而極,陽之脫也,鬼為幽陰之物,故見之。陽盛而極,陰之脫也,一水不能勝五火,故目盲。四明陳氏曰:氣並於陽,則為重陽;血並於陰,則為重陰。脫陽見鬼,氣不守也;脫陰目盲,血不榮也。
白話文:
再進一步探究,到了陰陽脫離的情況,就不只會出現重陽重陰的狀況了。
因為陰氣過剩達到極點,陽氣就會脫離,而鬼魂是屬於陰邪之物,所以就會見到。陽氣過剩達到極點,陰氣就會脫離,一方水不能勝過五方火,所以就會目盲。
浙江四明的陳氏說:精氣全部聚集在陽方,就會出現重陽;血氣全部聚集在陰方,就會出現重陰。脫離陽氣會見到鬼魂,是因為精氣沒有守住;脫離陰氣會目盲,是因為血氣無法滋養。
狂癲之病,《靈樞》二十一篇其論詳矣。越人特舉其概,正龐氏所謂引而不發,使後人自求之歟。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
詳見《靈樞》二十四篇厥逆也。
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真頭痛,其痛甚,腦盡痛,手足青至節,死不治。蓋腦為髓海,真氣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則死。
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
《靈樞》載厥心痛凡五,胃心痛,腎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皆五臟邪氣相干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白話文:
狂癲之病,與厥頭痛、真頭痛、厥心痛、真心痛
狂癲之病,在《靈樞》二十一篇中已詳盡論述。越人在此僅概括其要點,應是效法龐氏「引而不發」的教導,讓後人自行深究。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
答曰: 手三陽經脈受風寒,停留在體內不去,則稱為厥頭痛。詳細內容可參閱《靈樞》二十四篇「厥逆」。
若風寒侵入腦部,則稱為真頭痛。
真頭痛疼痛劇烈,整個腦部都痛,手足青黑至關節處,無藥可救。 這是因為腦為髓海,是真氣聚集之處,一旦受到邪氣入侵,就會致命。
五臟之氣互相影響,則稱為厥心痛。
《靈樞》中記載的厥心痛有五種:胃心痛、腎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都是五臟邪氣互相影響所致。
厥心痛疼痛劇烈,僅限於心臟部位,手足青黑者,則稱為真心痛。真心痛發作後,白天發病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病早上就會死亡。
《靈樞》曰: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為真心痛。又七十一篇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心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藏堅固,邪不能客,客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其真心痛者,真字下當欠一頭字,蓋閥文也。手足青之青,當作清,冷也。
白話文:
靈樞中記載:真正的胸痛,手腳會冰冷至關節,胸口疼痛劇烈,這纔是真正的胸痛。而另一部醫書中則說:少陰經就是心臟的經脈,心臟是五臟六腑的大主宰,就像君王一樣,是精神寄託之所。心臟的藏象堅固,邪氣無法入侵,如果邪氣入侵,就會損傷心臟,心臟受損,精神就會離去,精神一散,人也會死去。文中所提到的「真心痛」,「真」字下方應有「亢」字,這是缺字的緣故。文中提到的「青」,應作「清」,指冰冷之意。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白話文:
《黃帝內經》難經第61篇中說:用眼睛觀察就能知道的稱為神聖,用耳朵聽診就能知道的稱為聖人,通過詢問就能知道的稱為能工巧匠,切脈就能知道的稱為靈巧。為什麼呢?所謂用眼睛觀察就能知道,是指通過觀察患者的五官顏色,來判斷他們的病情。
《素問·五臟生成篇》曰: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積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者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鳥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生於心,欲如以鎬裹朱。生於肺,欲如以縞裹紅。
白話文:
《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記載:
死亡之色:
- 青如青草:死亡
- 黃如熟果:死亡
- 黑如燒焦:死亡
- 紅如血塊:死亡
- 白如枯骨:死亡
生氣之色:
- 青如翠鳥羽毛:生機勃勃
- 紅如雞冠:生氣旺盛
- 黃如螃蟹腹部:生命力強
- 白如豬油:身體健康
- 黑如鳥羽:活潑好動
與臟腑相關之色:
- 生於心:面色紅潤透亮,如用硃砂包裹
- 生於肺:面色白裡透紅,如用白絹包裹紅色
生於肝,欲如以縞裹鉗。生於脾,欲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欲如以縞裹紫。此五臟生色之外榮也。《靈樞》四十九篇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又曰:赤色出於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庭者顏也),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又七十四篇曰: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黑、多赤、多青皆見者,為寒熱身痛。面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疽也。
白話文:
如果肝臟出了問題,臉色就會像白布包著鉗子一樣。如果脾臟出了問題,臉色就會像白布包著栝樓果實一樣。如果腎臟出了問題,臉色就會像白布包著紫草一樣。這些都是五臟在體外表現在臉上的顏色變化。《靈樞》第四十九篇說:青黑色代表疼痛,黃紅色代表發熱,白色代表寒冷。又說:兩顴出現大拇指大小的紅色,即使是小病,也會突然死亡。如果臉上出現大拇指大小的黑色,雖然沒有生病,但也會突然死亡。又第七十四篇說:診視脈絡時,如果脈絡多為紅色,就代表發熱;如果多為青色,就代表疼痛;如果多為黑色,就代表久病的痹症;如果同時出現黑色、紅色和青色,就代表寒熱身痛。如果面色微微發黃,牙齒上有黃垢,指甲發黃,這就是黃疸。
又如驗產婦,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青,沫出,母死子活;唇口俱青,子母俱死之類也。袁氏曰:五臟之色見於面者,各有部分,以應相生相剋之候,察之以知其病也。
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
白話文:
再如檢查產婦的症狀,如果臉色發紅而舌頭發青,則母親活著,孩子死了;如果臉色發青而舌頭發青,並且有泡沫從口中湧出,則母親死了,孩子活著;如果嘴脣和口腔都發青,則母親和孩子都死了。袁氏說:五臟的顏色反映在臉上,各有其對應的部分,根據五行生剋的原理,觀察這些顏色可以瞭解病症。
四明陳氏曰:五臟有聲,而聲有音。肝聲呼,音應角,調而直。音聲相應則無病,角亂則病在肝。心聲笑,音應徵,和而長。音聲相應則無病,徵亂則病在心。脾聲歌,音應宮,大而和。音聲相應則無病,宮亂則病在脾。肺聲哭,音應商,輕而勁。音聲相應則無病,商亂則病在肺。
白話文:
四明陳氏說:五臟各自有聲音,且聲音有相應的音調。肝臟的聲音是呼,音調應對角音,調和而正直。聲音與音調相應則沒有疾病,角音失調則表明肝臟有病。心臟的聲音是笑,音調應對徵音,和諧而綿長。聲音與音調相應則沒有疾病,徵音失調則表明心臟有病。脾臟的聲音是歌,音調應對宮音,寬厚而和諧。聲音與音調相應則沒有疾病,宮音失調則表明脾臟有病。肺臟的聲音是哭,音調應對商音,輕盈而有力。聲音與音調相應則沒有疾病,商音失調則表明肺臟有病。
腎聲呻,音應羽,沉而深。音聲相應則無病,羽亂則病在腎。袁氏曰:聞五臟五聲,以應五音之清濁,或互相勝負,或其音嘶嘎之類;別其病也。
白話文:
腎臟有呻吟的聲音,音調如同羽調,低沉而深沉。音聲相應,則沒有疾病;羽音紊亂,則疾病在腎臟。袁氏說:聽取五臟五音,以對應五音的清濁,或互相勝出,或聲音嘶啞等;由此辨別疾病。
此一節,當於《素問》陰陽應象論、金匱真言諸篇言五臟聲音,及三十四難云云求之,則聞其聲足以別其病也。
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白話文:
這一段應該在《素問》的《陰陽應象論》和《金匱真言》等篇章中關於五臟發出的聲音,以及在第三十四難中的相關描述去尋找,那麼聽到聲音就足以辨別疾病了。
通過詢問得知病情,是通過了解病人偏好的五味來判斷疾病的起源和所在。
《靈樞》六十三篇日: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心而與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惋心(悗音悶)。推此則知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白話文:
《靈樞》一書記載:不同的味道進入身體後,會影響到不同的部位,並導致不同的疾病。
酸味走脾經和肝經,如果攝取過多,會導致筋攣。
鹹味走血脈,如果攝取過多,會導致口渴。
辛味走肺經,如果攝取過多,會導致胸痛。因為辛味與肺氣同走,所以辛味進入心臟後,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苦味走骨頭,如果攝取過多,會導致嘔吐。
甘味走肌肉,如果攝取過多,會導致胸悶。
根據這些原理,我們可以詢問患者喜歡的五味是什麼,從而推測出他們疾病的起因和所在部位。
袁氏日:問其所欲五味中,偏嗜偏多食之物,則知藏氣有偏勝偏絕之候也。
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
白話文:
袁先生說:問他平時在五種味道中是否有特別喜愛或多吃的東西,這樣就可以知道體內的臟器是否有偏盛或衰弱的情況。
通過把脈來了解,就是診察手腕的脈搏,看其虛實情況,從而判斷疾病的所在,以及疾病影響的是哪個臟腑。
診寸口,即第一難之義。視虛實,見六難並四十八難。王氏脈法贊日: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常經,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脈一周身,旋覆寸口,虛實見焉。此之謂也。
白話文:
把脈寸口,是中醫診脈的第一難。觀察身體虛實,有六難和四十八難。王氏脈法讚曰:脈有三個部位,寸關尺。氣血運行,保持平衡。腎氣下沉,心氣充盈,肺氣浮揚,肝氣弦動。這是正常情況,分毫不差。氣血運行,周而復始,水下兩刻鐘,脈行遍全身,反覆循環寸口,虛實即可見。這就是寸口診脈的原理。
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以外知之望聞,以內知之問切也。神,微妙。聖,通明也。又總結之,言神聖則功巧在內矣。
白話文:
經典上說,能從外在了解病情的是聖人,能從內在了解病情的是神人,就是這個意思。
從外在了解病情是通過望診和聞診,從內在了解病情是通過問診和切脈。神,指的是微妙的能力;聖,指的是通達明澈的能力。再總結來說,提到神聖,那麼診病的技巧就在於內在的理解了。
六十二難曰:藏井滎有五,府獨有六者,何謂也?然:府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府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白話文:
《難經》第六十二難說:藏、井、滎的經絡俞穴有五處,而府的俞穴卻有六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府屬於陽經,而三焦經行於所有陽經,所以另設了一處俞穴,稱為原。府的俞穴有六處,也是因為它與三焦經有相同的氣機。
藏之井滎有五,謂井、滎、俞、經、合也。府之井滎有六,以三焦行於諸陽,故又置一俞而名曰原。所以府有六者,與三焦共一氣也。虞氏日:此篇疑有缺誤,當與六十六難參考。
白話文:
藏府的井穴與滎穴共有五個,它們是:井穴、滎穴、俞穴、經穴和合穴。府腑的井穴與滎穴共有六個,因為三焦穴位運行為所有的陽經,所以又增加了一個俞穴,叫做原穴。府腑有六個井穴與滎穴,是因為它們與三焦穴位共用一股氣。虞氏說:這一篇可能有錯漏,應該與《六十六難》參照。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汯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
白話文:
《難經》第六十三篇說:《十變》篇提到五臟六腑的滎合穴,都從井穴開始,為什麼呢?
因為:井穴代表東方和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所有魚類、爬蟲類、鳥類和蠕蟲類的動物,都要在春天出生。因此,年歲的計算從春天開始,日子的計算從甲子開始,所以以井穴為起始。
十二經所出之穴,皆謂之井,而以為滎俞之始者,以井主東方木。木者①春也,萬物發生之始。諸蚑者行,喘者息。息謂噓吸氣也。公孫洪傳作蚑行喙息,義尤明白。蜎者飛,蠕者動,皆蟲豸之屬。凡當生之物,皆以春而生。是以歲之數則始於春,日之數則始於甲,人之滎合則始於井也。
白話文:
十二經絡所發出的穴位,都稱為「井穴」,而且被認為是「滎俞穴」的起始點,這是因為「井穴」主屬東方木。木屬性代表春季,是萬物生發的開始。各種昆蟲開始爬行,喘息的動物開始休息。「息」指呼吸吐納。公孫洪的傳本寫作「蚑行喙息」,意思更明確。「蜎」指飛行,蠕指蠕動,都是蟲豸類。凡是應該生長的事物,都是從春天開始生長。所以,一年的計數從春天開始,一天的計數從「甲」開始,人體的滎合穴也從井穴開始。
馮氏日:井,谷井之井,泉源之所出也。四明陳氏日:經穴之氣所生,則自井始。而溜滎注俞,過經入合,故以萬物及歲數日數之始為譬也。
白話文:
馮氏說:「井」指谷中的井,是泉水發源的地方。明朝四明的陳氏說:「經穴上的氣血產生,就從「井」穴開始。經脈上的氣血流動經過「溜」、「滎」、「俞」等穴位,最終匯聚於「經合」穴位。因此,以萬物和歲月、日子的開始來比喻「井」穴。」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土;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有圖。
白話文:
六十四難說:《十變》又說,陰井屬木,陽井屬金;陰滎屬火,陽滎屬水;陰俞屬土,陽俞也屬土;陰經屬金,陽經屬火;陰合屬水,陽合屬土。附有圖形。
十二經起於井穴,陰井為木,故陰井木生陰滎火。陰滎火生陰俞土,陰俞土生陰經金,陰經金生陰合水。陽井為金,故陽井金生陽滎水,陽滎水生陽俞木,陽俞木生陽經火,陽經火生陽合土。
白話文:
12條經絡都起源於井穴,陰井穴屬木,所以陰井穴的木氣生出陰滎穴的火氣。陰滎穴的火氣生出陰俞穴的土氣,陰俞穴的土氣生出陰經穴的金氣,陰經穴的金氣生出陰合穴的水氣。陽井穴屬金,所以陽井穴的金氣生出陽滎穴的水氣,陽滎穴的水氣生出陽俞穴的木氣,陽俞穴的木氣生出陽經穴的火氣,陽經穴的火氣生出陽合穴的土氣。
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
白話文:
陰陽本質不同,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它們指的是剛和柔。陰井是乙木,陽井是庚金。陽井庚金,庚是乙的剛性部分;陰井乙木,乙是庚的柔性部分。乙是木,所以稱為陰井木;庚是金,所以稱為陽井金。其他的陰陽對應關係也類推如此。
剛柔者,即乙庚之相配也。十干所以自乙庚而言者,蓋諸臟腑穴皆始於井,而陰脈之井始於乙木,陽脈之井始於庚金,故自乙庚而言剛柔之配。而其餘五行之配,皆仿此也。丁氏日:剛柔者謂陰井木,陽井金,庚金為剛,乙木為柔。陰滎火,陽滎水,壬水為剛,丁火為柔。陰俞土,陽俞木,甲木為剛,己土為柔。
白話文:
剛性和柔性是指甲木和庚金的搭配。十天干從甲木和庚金開始,這是因為所有臟腑的經脈都從井穴開始,而陰脈的井穴從甲木開始,陽脈的井穴從庚金開始。因此,從甲木和庚金開始講述剛柔的搭配。其他五行元素的搭配也以此為例。丁氏說:剛柔是指陰井木和陽井金。庚金為剛,甲木為柔。陰滎火和陽滎水。壬水為剛,丁火為柔。陰俞土和陽俞木。甲木為剛,己土為柔。
陰經金,陽經火,丙火為剛,辛金為柔。陰合水,陽合土,戊土為剛,癸水為柔。蓋五行之道,相生者母子之義,相剋相制者夫婦之類。故夫道皆剛,婦道皆柔,自然之理也。《易》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其是之謂歟。
白話文:
陰經屬金性質寒涼,陽經屬火性質溫熱。丙火陽剛,辛金陰柔。陰合水,陽合土。戊土陽剛,癸水陰柔。五行相生相剋,相生猶如母子,相剋猶如夫婦。所以為人夫之道都剛強,為人婦之道都溫順,這是自然規律。《易經》中說:「分陰分陽,交替使用柔道剛道。」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此以經穴流注之始終言也。
白話文:
六十五難中提到:中醫經典記載,陽氣的來源稱為「井」,陽氣的歸入稱為「合」,請問這是什麼道理呢?
解釋如下:所出為井,是指井穴的東方,也就是春季,是萬物開始生長的時候,所以說「所出為井」。所入為合,是指合穴的北方,也就是冬季,是陽氣收斂、入藏的時候,所以說「所入為合」。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太衝,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少陰之原出於兌骨(神門穴也),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衝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
白話文:
在《六十六難經》中提到:
肺的本源出自太淵穴(手腕內側橈骨莖突與尺骨莖突之間)。
心的本源出自大陵穴(手掌大拇指後方第一個掌骨基底的橈側)。
肝的本源出自太衝穴(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位的前方)。
脾的本源出自太白穴(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基底下方)。
腎的本源出自太谿穴(腳內踝尖下方的跟腱溝凹陷處)。
少陰(心經)的本源出自神門穴(手腕掌側,尺側腕屈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膽的本源出自丘墟穴(足外側,第四、五蹠骨結合部位的前方)。
胃的本源出自衝陽穴(小腿前外側,腓骨頭前緣)。
三焦的本源出自陽池穴(手腕背側,前臂撓側伸肌與尺側伸肌之間)。
膀胱的本源出自京骨穴(足外踝尖)。
大腸的本源出自合谷穴(手背側,第一、二掌骨間)。
小腸的本源出自腕骨穴(手腕背側,尺骨小頭後緣)。
肺之原太淵,至腎之原太谿,見《靈樞》第一篇。其第二篇曰:肺之俞太淵,心之俞大陵,肝之俞太衝,脾之俞太白,腎之俞太谿。膀胱之俞束骨,過於京骨為原。膽之俞臨泣,過於丘墟為原。胃之俞陷谷,過於衝陽為原。三焦之俞中渚,過於陽池為原。小腸之俞後谿,過於腕骨為原。
白話文:
肺經的原穴在太淵穴,通到腎經的原穴太谿穴,這記載在《靈樞經》的第一篇。第二篇說:肺俞在太淵穴,心俞在大陵穴,肝俞在太衝穴,脾俞在太白穴,腎俞在太谿穴。膀胱俞在束骨穴,超過京骨就是原穴。膽俞在臨泣穴,超過丘墟穴就是原穴。胃俞在陷谷穴,超過衝陽穴就是原穴。三焦俞在中渚穴,超過陽池穴就是原穴。小腸俞在後谿穴,超過腕骨就是原穴。
大腸之俞三間,過於合谷為原。蓋五臟陰經止以俞為原。六腑為陽,既有俞,仍別有原。或曰:《靈樞》以大陵為心之原,《難經》亦然,而又別以兌骨為少陰之原。諸家針灸書,並以大陵為手厥陰心主之俞,以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者,為心經所注之俞。似此不同者,何也?按《靈樞》七十一篇曰:少陰無輸,心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兌骨之端也。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白話文:
大腸的俞穴在三間穴,超過合谷穴就是原穴。一般來說,五臟的陰經只有一個俞穴,但六腑是陽的,除了俞穴,還另外有一個原穴。有人說:《靈樞》經中記載大陵穴是心經的原穴,《難經》中也這麼說,但又另外把兌骨穴作為少陰經的原穴。各家的針灸書籍都以大陵穴作為手厥陰心主經的俞穴,而神門穴位於手掌後兌骨的盡頭,是心經所注的俞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不同呢?根據《靈樞》經的第71篇記載:少陰經沒有支脈,心臟不會生病嗎?岐伯說:少陰經的外部經脈生病,而藏腑不生病,所以只取其經脈於手掌後兌骨盡頭的部位。其他經脈的出入和彎曲,以及運行速度的快慢,都和手少陰心主經的脈絡運行相似。
又第二篇曰:心出於中衝,溜於勞宮,注於大陵,行於間使,入於曲澤,手少陰也。(按:中衝以下,並手心主經俞,《靈樞》直指為手少陰,而手少陰經俞不別載也)。又《素問·繆刺篇》曰:刺手心主,少陰兌骨之端,各一痏,立已。又氣穴篇曰:藏俞五十穴。王氏注:五臟俞,惟有心包經井俞之穴,而亦無心經井俞穴。
又七十九難曰:假令心病,寫手心主俞,補手心主井。詳此前後各經文義則知手少陰與心主同治也。
白話文:
還有第二篇文章說:心臟的氣血從中衝穴發出,流經勞宮穴,匯聚在大陵穴,經過間使穴,進入曲澤穴,這就是手少陰經。
又有《素問·繆刺篇》說:刺手心主穴,刺少陰經兌骨末端,各刺一針,立即可愈。
又有《氣穴篇》說:藏象俞穴有五十個。王冰註解:五臟的俞穴,只有心包經的井俞穴,而沒有心經的井俞穴。
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然:五臟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白話文:
為什麼十二經都把俞穴看作起源呢?因為五臟的俞穴是三焦經脈所經過、氣血所停留的地方。三焦經脈所經過的俞穴為什麼叫起源呢?因為肚臍下方、腎臟兩側的動氣,是人體的根本,是十二經脈的源頭,所以稱為起源。三焦經脈是起源之氣的特使,負責運轉三氣,通過五臟六腑。起源是三焦經脈的尊稱,所以三焦所經過的地方都稱為起源。五臟六腑有疾病,都應該從起源處治療。
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以十二經之俞,皆系三焦所行,氣所留止之處也。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以臍下腎間動氣,乃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三焦則為原氣之別使,主通行上中下之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也。通行三氣,即紀氏所謂下焦稟真元之氣(即原氣也),上達至於中焦;中焦受水穀精悍之氣,化為榮衛,榮衛之氣,與真元之氣,通行達於上焦也。所以原為三焦之尊號。
白話文:
十二條經脈都把俞穴作為根源,因為十二條經脈的俞穴都連接著三焦,是氣停留的地方。三焦所連的俞穴之所以是根源,是因為肚臍下腎間的動氣是人的生命力,是十二條經脈的根本。三焦是根氣的使者,負責疏通上下三氣,經過五臟六腑。疏通三氣,也就是紀氏所說的下焦吸收真元之氣(也就是原氣),上達中焦;中焦接收到水穀中的精華,化成營氣和衛氣,營氣和衛氣與真元之氣一起疏通到上焦。因此,俞穴是三焦的尊稱。
而所止輒為原,猶警蹕所至,稱行在所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於是而取之,宜哉。
六十七難曰:五臟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何謂也?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
白話文:
凡是疾病停留的地方就被視為原穴,這就像皇帝到達的地方會被稱作行在所一樣。五臟六腑如果有病症,都應該在這些原穴上進行治療,這是合理的。
第六十七難說:五臟的募穴都在陰部,而俞穴都在陽部,這是什麼意思呢?是這樣的:陰經的病要在陽經上治療,陽經的病要在陰經上治療,所以使得募穴位於陰部,而俞穴位於陽部。
募與俞,五臟空穴之總名也。在腹為陰,則謂之募;在背為陽,則謂之俞。募,猶募結之募,言經氣之聚於此也。俞,史扁鵲傳作輸,猶委輸之輸,言經氣由此而輸於彼也。五臟募在腹,肺之募中府,二穴,在胸部雲門下一寸,乳上二肋間,動脈陷中。心之募巨闕,一穴,在鳩尾下一寸。
白話文:
募和俞是五臟空穴的總稱。在腹部屬陰,稱之為募;在背部屬陽,稱之為俞。募,猶如聚集招募之募,表示經氣在此聚集。俞,在《扁鵲傳》中被寫作輸,猶如委託輸送之輸,表示經氣從這裡輸送到其他地方。五臟的募穴位於腹部:
- 肺募穴:中府,兩個穴位,位於胸部雲門下一寸,乳房上方兩肋之間,動脈凹陷處。
- 心募穴:巨闕,一個穴位,位於鳩尾下一寸。
脾之募章門,二穴,在季脅下直臍。肝之募期門,二穴,在不容兩旁各一寸五分。腎之募京門,二穴,在腰中季脅本。五臟俞在背,行足太陽之經。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五椎下,肝俞在九椎下,脾俞在十一椎下,腎俞在十四椎下,皆俠脊兩旁各一寸五分。陰病行陽,陽病行陰者,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所以陰病有時而行陽,陽病有時而行陰也。針法曰:從陽引陰,從陰引陽。
白話文:
脾的募穴:章門
位置:在肋骨下緣,正對肚臍。有兩個穴位。
肝的募穴:期門
位置:在胸腔的兩側,與腋下平行。有兩個穴位,各距腋下 1.5 寸。
腎的募穴:京門
位置:在腰部,與肋骨下緣平行。有兩個穴位。
五臟的俞穴在背部
位於足太陽經循行的路徑上,位置如下:
- 肺俞:第三節胸椎下,脊椎旁 1.5 寸。
- 心俞:第五節胸椎下,脊椎旁 1.5 寸。
- 肝俞:第九節胸椎下,脊椎旁 1.5 寸。
- 脾俞:第十一節胸椎下,脊椎旁 1.5 寸。
- 腎俞:第十四節胸椎下,脊椎旁 1.5 寸。
陰陽經絡相通
陰症有時會影響陽經,陽症有時會影響陰經,這是因為經絡相連通,臟腑與背部也相互影響。
針刺法
針刺時,要從陽經引氣到陰經,從陰經引氣到陽經。
六十八難曰:五臟六腑皆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白話文: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人體五臟六腑的「井、滎、俞、經、合」五個穴位,每個穴位都有其對應的疾病:
- **井穴:**主治心下脹滿。
- **滎穴:**主治身體發熱。
- **俞穴:**主治身體沉重和關節疼痛。
- **經穴:**主治咳嗽、氣喘、寒熱。
- **合穴:**主治逆氣和腹瀉。
這些穴位是五臟六腑疾病的重要反應點。
主,主治也。井,谷井之井,水源之所出也。滎,絕小水也,井之源本微,故所流尚小而為滎。俞,輸也,注也,自滎而注,乃為俞也。由俞而經過於此,乃謂之經。由經而入於所合,合者會也。《靈樞》第一篇曰:五臟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此俞字,空穴之總名。
白話文:
主,指主要的部位。井,像谷中水井的井,是水源的出處。滎,極細小水道,井的源頭很細微,因此流出的水很小,就是滎。俞,指流入或貫通,從滎流入的渠道就是俞。經,從俞流經各種通道。由經流入相會的地方,相會就是匯合。《靈樞》第一篇中說:五臟有五個俞穴,五乘以五得二十五個俞穴;六腑有六個俞穴,六乘以六得三十六個俞穴。(這裡俞穴這個字,是特指所有穴位的總稱。
凡諸空穴,皆可以言俞。)經絡十二,脈絡十五,凡二十七氣所行,皆井滎俞經合之所繫。而所主病各不同,井主心下滿,肝木病也。足厥陰之支,從肝別貫鬲,上注肺,故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心火病也。俞主體重節痛。脾土病也。經主喘咳寒熱,肺金病也。合主逆氣而泄,腎水病也。
謝氏曰:此舉五臟之病各一端為例,余病可以類推而互取也。不言六腑者,舉藏足以該之。
白話文:
凡是身體上的凹陷處,都可以叫做俞穴。經絡有十二條,脈絡有十五條,共二十七條氣血運行的地方,都與井、滎、俞、經、合穴相連接。而這些穴位所主治的疾病也不同:
- 井穴:主治心下脹滿,是肝木病變。足厥陰經的分支,從肝臟分出貫通橫膈,向上貫注肺部,所以井穴主治心下脹滿。
- 滎穴:主治身體發熱,是心火病變。
- 俞穴:主治身體沉重、關節疼痛,是脾土病變。
- 經穴:主治氣喘、咳嗽、寒熱,是肺金病變。
- 合穴:主治逆氣上衝和泄瀉,是腎水病變。
六十九難曰:經言虛者補,實者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何謂也?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白話文:
在《難經》中提到:「虛證需要補益,實證需要瀉下。既不虛也不實,就要根據經絡理論來調治。」這是什麼意思呢?
虛證應補益其母經,實證應瀉下其子經。在治療時,先補益母經,再瀉下子經。
既不虛也不實,就要根據經絡理論來調治,意思是正經本身生病,沒有外邪侵犯。這種情況下,就要根據正經的理論來治療,因此說「以經取之」。
《靈樞》第十篇載:十二經皆有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也。假令肝病虛,即補厥陰之合曲泉是也;實則瀉厥陰之滎行間是也。先補後瀉,即後篇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之意。然於此義不屬,非缺誤即羨文也。
白話文:
《靈樞》第十篇記載:十二經脈的氣血有盛有虛,盛則洩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則根據經絡取穴治療。虛弱的經絡補其母經,氣血旺盛的經絡洩其子經。子經能使母經充實,母經能使子經虛弱。假設肝臟虛弱,則補厥陰經合穴曲泉;虛弱則洩厥陰經榮穴行間。
先補後洩,是指後一篇中所提及的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應當先補其陽,然後洩其陰。不過,這與本文的意義無關,可能是缺文或多餘的文字。
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即四十九難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云云者,蓋正經之自病者也。楊氏曰:不實不虛,是謂藏不相乘也,故云自取其經。
白話文:
不實不虛,通過經絡治療就能恢復。例如說「過度思慮會傷心」、「形寒飲冷會傷肺」等等,這些都是正經本身的疾病。楊氏說:不實不虛,就是說臟腑之間沒有相互傷害,所以說疾病是從經絡中來的。
七十難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白話文:
《七十難》中記載:「春天和夏天時針刺應刺得淺,秋天和冬天時針刺應刺得深,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春天和夏天時,陽氣浮在身體的上部,人體之氣也聚集在上部,所以針刺應淺。秋天和冬天時,陽氣沉降至身體的下部,人體之氣也沉降在下部,所以針刺應深。
春夏之時,陽氣浮而上,人之氣亦然,故刺之當淺,欲其無大過也。秋冬之時,陽氣沉而下,人氣亦然,故刺之當深,欲其無不及也。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此之謂也。四明陳氏曰:春氣在毛,夏氣在皮,秋氣在分肉,冬氣在骨髓,是淺深之應也。
白話文:
春天和夏天,陽氣上升,人體之氣也屬陽性,所以針刺治療時應該淺刺,以免過度。秋冬之際,陽氣下降,人氣也下降,所以針刺治療時應該深刺,以免深度不夠。經書上說:「針刺治療前,必須先了解當年的氣候,不要違背自然規律。」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四明陳氏說:「春天的氣血在皮膚表面,夏天的氣血在皮膚深層,秋天的氣血在肌肉組織中,冬天的氣血在骨髓中。」所以針刺的深度要根據季節不同而調整。
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何謂也?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白話文:
春天和夏天各得一陰,秋天和冬天各得一陽,這是什麼意思?春季和夏季溫暖,必定得一陰,因為在針灸開始時,針刺要深刺至腎肝部位,得氣後引持(針尖)出來的氣是陰氣;秋季和冬季寒冷,必定得一陽,因為在針刺開始時,針刺要淺而浮行至心肺部位,得氣後向內推動的氣是陽氣。這就是所謂的春天和夏天必定得一陰,而秋天和冬天必定得一陽。
致,取也。春夏氣溫,必致一陰者,春夏養陽之義也。初下針,即沉之,至腎肝之部,俟其得氣,乃引針而提之,以至於心肺之分,所謂致一陰也。秋冬氣寒,必致一陽者,秋冬養陰之義也。初內針,淺而浮之當心肺之部,俟其得氣推針而內之,以達於肝腎之分,所謂致一陽也。
此篇致陰致陽之說,越人特推其理,有如是者爾。凡用針補瀉,自有所宜,初不必以是相拘也。
白話文:
「致」,意思是吸引。在春夏氣候溫熱時,必定要吸引一股陰氣,這是春夏養陽的道理。針灸時,一開始將針刺深,到達腎肝部位,等到針感受到氣脈,才將針拔出並提起來,一直移動到心肺部位,這就是所謂的「致一陰」。在秋冬氣候寒冷時,必定要吸引一股陽氣,這是秋冬養陰的道理。針灸時,一開始將針刺淺,在心肺部位輕輕推進,等到針感受到氣脈,就將針往前推並刺入,到達肝腎部位,這就是所謂的「致一陽」。
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滎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白話文:
《難經》上說:經書記載刺陽經不會傷及衛氣,刺衛氣不會傷及陽經,這是什麼意思呢?刺陽經時,針要平臥刺入;刺衛氣時,先用左手按壓要針刺的滎穴和俞穴部位,等到氣散開後再刺入針,這就是所謂刺陽經不會傷及衛氣,刺衛氣不會傷及陽經。
榮為陰,衛為陽。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各有所淺深也。用針之道亦然。針陽必臥針而刺之者,以陽氣輕浮,過之恐傷於榮也。刺陰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氣散乃內針,不然則傷衛氣也。無,毋通,禁止辭。
白話文:
氣血分為陰陽,陰氣稱為「榮」,陽氣稱為「衛」。榮氣在脈絡內運行,衛氣在脈絡外運行,各有不同的深度。針灸治療也是如此。
針刺陽氣時,必須先讓針水平臥著再刺入,因為陽氣輕浮,刺入太深恐怕會傷到榮氣。刺入陰氣時,先用左手按壓要刺入的穴位,等過一段時間,氣散開了再下針,否則會傷到衛氣。
七十二難曰: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
白話文:
《七十二難經》記載:醫經上說,如果能掌握隨氣迎候的技巧,就可以調整身體的氣。調整氣的方法,關鍵在於平衡陰陽。什麼叫做迎隨氣候?意思是明白氣血運行和經脈流動的規律,根據它們的順逆變化來採取措施,所以稱為迎隨。
迎隨之法,補瀉之道也。迎者迎而奪之,隨者隨而濟之。然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榮衛流行,經脈往來,其義一也。知之而後,可以視夫病之逆順,隨其所當而為外瀉也。四明陳氏曰:逆者,逆其氣之方來而未盛也,以瀉之;隨者隨其氣之方往而未虛也,以補之。愚按:迎隨有二,有虛實迎隨,有子母迎隨。
白話文:
迎隨之法,就是補充虛弱和瀉除過盛的方法。迎,是迎著病邪而攻克它;隨,是跟著病邪的變化而濟助元氣。然而必須知道氣血的運行規律和經脈的走向。氣血的運行和經脈的走向,其道理是一樣的。知道了這些,纔可以看到疾病的順逆徵候,然後根據疾病的性質而採取外瀉的方法。四明陳氏說:逆,是指病邪正要來而還未盛實時,就用瀉法來驅除;隨,是指病邪正要走而還未完全離去時,就用補法來扶助元氣。個人愚笨的看法:迎隨有兩種,有虛實迎隨和子母迎隨。
陳氏之說虛實迎隨也,若七十九難所載子母迎隨也。
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里,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白話文:
陳氏所說的虛實迎隨,是指像第七十九難經中記載的子母迎隨。
調理氣機的方法,一定要考慮陰陽,因為要了解人體的內外和表里,並根據陰陽來進行調理。所以說調理氣機的方法,一定要考慮陰陽。
在,察也。內為陰,外為陽。表為陽,里為陰。察其病之在陰在陽而調之也。楊氏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陰虛陽實,則補陰瀉陽;陽虛陰實,則補陽瀉陰。或陽並於陰,陰並於陽,或陰陽俱虛俱實,皆隨其所見而調之。謝氏曰:男外女內,表陽里陰。調陰陽之氣者,如從陽引陰,從陰引陽,陽病治陰,陰病治陽之類。
白話文:
「在」字指診察。身體內部為陰,外部為陽。身體表面為陽,裡面為陰。醫生要診察疾病的陰陽屬性,然後才能調治。楊氏說:調氣的方法,一定要針對陰陽。如果是陰虛陽實,就要補陰瀉陽;如果是陽虛陰實,就要補陽瀉陰。或者陽並於陰,陰並於陽,或者陰陽俱虛俱實,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治。謝氏說:男性外在,女性內在,表面為陽,裡面為陰。調和陰陽之氣的方法,有的從陽引陰,有的從陰引陽,有的陽病治陰,有的陰病治陽。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白話文:
「七十三難」說:肌肉薄弱,氣血不足的穴位叫做「井」,這種穴位針刺不怎麼好使。為什麼呢?因為「井」屬木,「滎」屬火,火是木的兒子,想要針刺「井」,就要用「滎」穴來瀉火。所以經典上說,補的穴位不能用來瀉,瀉的穴位也不能用來補,就是這個意思。
諸經之井,皆在手足指梢肌肉淺薄之處,氣少不足使為補瀉也。故設當刺井者,只瀉其滎,以井為木,滎為火,火者木之子也。詳越人此說,專為瀉井者言也。若當補井,則必補其合。故引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各有攸當也,補瀉反則病益篤,而有實實虛虛之患,可不謹歟。
白話文:
人體十二條經絡的「井穴」,都位於手腳指尖肌肉較薄弱的地方,氣血較少,不足以用於補瀉。因此,考慮到需要針刺「井穴」時,只瀉其「滎穴」,因為「井穴」屬木,「滎穴」屬火,火是木的兒子。詳細解讀越人這個說法,是專門針對「瀉井穴」而言的。如果需要補「井穴」,則必須補其「合穴」。所以經書中所說的補不能瀉,瀉不能補,各有適用的情境。補瀉如果弄反,病情將會加重,出現虛實不分的情況,難道不能謹慎嗎?
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榮者,邪有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
滎俞之系四時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
白話文:
《七十四難》說:經文上說,春天刺井穴,夏天刺滎穴,仲夏刺俞穴,秋天刺經穴,冬天刺合穴,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如下:春天刺井穴,邪氣在肝臟。夏天刺滎穴,邪氣在心臟。仲夏刺俞穴,邪氣在脾臟。秋天刺經穴,邪氣在肺臟。冬天刺合穴,邪氣在腎臟。
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臟一病,輒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也。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
白話文:
人體的肝臟、心臟、脾臟、肺臟和腎臟,分別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聯繫在一起。為什麼呢?因為:五臟一旦生病,就會出現五種不同的症狀。比如:如果肝臟生病了,臉色發青是因為肝火旺盛,身體有異味是因為肝氣鬱結,喜歡吃酸味是因為肝氣不足,喜歡大聲叫喊是因為肝陽上亢,喜歡哭泣是因為肝血虛弱,肝臟的疾病還有很多,說不完。一年四季各有其數,而五臟又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相聯繫。針灸治療要達到精妙的境界,就在於它像秋天的毫毛一樣細微。
五臟一病,不止於五,其病尤眾多也。雖其眾多,而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及井滎俞經合之屬也,用針者必精察之。
詳此篇文義,似有缺誤。今且依此解之,以俟知者。
白話文:
五臟一旦生病,影響的不止於五臟,其相關的疾病就更多了。雖然相關疾病很多,但隨著四時(春夏秋冬)變化而有規律,且與井穴、滎穴、俞穴、經合穴等穴位密切相關。針灸治療者必須仔細觀察這些相關的穴位。
七十五難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有圖。)
金不得平木,「不」字疑衍。
白話文:
針灸難經第 75 難說:經典上說,東方應該實,西方應該虛;洩南方之火,補北方之水,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應該互相平衡。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木氣欲實,金氣就應制衡它;火氣欲實,水氣就應制衡它;土氣欲實,木氣就應制衡它;金氣欲實,火氣就應制衡它;水氣欲實,土氣就應制衡它。東方對應肝臟,所以肝氣實了。西方對應肺臟,所以肺氣虛了。洩南方之火,補北方之水,南方之火,火是木的兒子,北方之水,水是木的母親,水克火,兒子能使母親實,母親能使兒子虛,所以洩火補水,是為了讓金氣無法制衡木氣。經典上說:「連它的虛症都治不好,還問其他的幹什麼?」這就是這個道理。
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者,木金火水欲更相平也。木火土金水之欲實,五行之貪勝而務權也。金木水火土之相平,以五行所勝而制其貪也。經曰: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東方肝也,西方肺也,東方實則知西方虛矣。若西方不虛,則東方安得而過於實耶?或瀉或補,要亦抑其甚而濟其不足,損過就中之道也。水能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
白話文:
當東方(肝臟)較強壯,西方(肺臟)較虛弱時,需要瀉掉南方(心臟)的能量,並補充北方(腎臟)的能量。這是因為肝、心、脾、肺、腎這五臟五行之間,要互相平衡。
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行本身具有貪婪爭勝的慾望,想要加強自己的力量。而金(肺臟)、木(肝臟)、水(腎臟)、火(心臟)、土(脾臟)這五行之間互相剋制,可以抑制這種貪婪爭勝的慾望。
根據醫書記載:「如果一個臟腑不平衡,可以用相剋的臟腑來平衡它。」東方屬肝,西方屬肺,如果東方(肝臟)強壯,那麼西方(肺臟)就一定虛弱。如果西方(肺臟)不虛弱,那麼東方(肝臟)怎麼會過於強壯呢?
無論是瀉掉還是補充,都是為了抑制過剩的能量,補充不足的能量,這就是損減過度、達到平衡的方法。比如,水(腎臟)可以剋制火(心臟),所以腎臟強壯可以讓心臟強壯,而心臟強壯又可以讓腎臟虛弱。
瀉南方火者,奪子之氣,使母實之有餘;補北方水者,益子之氣,使不食於母也。如此則過者退而抑者進,金得平其木,而東西二方,無復偏勝偏虧之患矣。越人之意,大抵謂東方過於實,而西方之氣不足,故瀉火以抑其木,補水以濟其金,是乃使金得與水相停,故曰欲令金得平木也。若曰欲令金不得平木,則前後文義窒礙,竟說不通。
白話文:
瀉掉南方的火氣,消減「子」的能量,使「母」獲得多餘的能量;補充北方的水氣,增強「子」的能量,讓「子」不再依賴「母」養分。這樣一來,過盛的能量被抑制,不足的能量得到加強,木氣和金氣得到平衡,東西兩方不再出現一方過盛,一方過衰的情況。
越人提出的方法,總體來說是認為東方過於強盛,而西方能量不足,所以瀉火來抑制木氣,補水來幫助金氣。這樣一來,金氣就能夠和水氣相互制衡,所以說要「讓金氣能夠平衡木氣」。如果說要「讓金氣不能平衡木氣」,那麼前後的文字意思就會不通順,完全說不通。
使肝木不過,肺不虛,復瀉火補水,不幾於實實虛虛耶?八十一難文義,正與此互相發明。九峰蔡氏謂,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取相勝,以泄其過,其意亦同。故結句云,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蓋為知常而不知變者之戒也。此篇大意,在肝實肺虛,瀉火補水上。
白話文:
這樣可以避免肝火旺盛,肺氣虛弱,進一步瀉火補水,難道不是很接近實實虛虛的境界嗎?《八十一難經》的文義,正好與此互相印證。九峯蔡氏認為,水火金木土穀,只要保持平衡,以瀉除過剩的情況,其意思也相同。因此結語說,不能夠治療它的虛弱,還有什麼可問的呢?這是告誡那些只知道常理卻不知道變通的人。這篇文章的大意,在於肝實肺虛,瀉火補水上。
或問: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當瀉火補土為是。蓋子有餘則不食母之氣,母不足則不能蔭其子。瀉南方火,乃奪子之氣,使食母之有餘;補中央土,則益母之氣,使得以蔭其子也。今乃瀉火補水,何歟?曰:此越人之妙,一舉而兩得之者也。且瀉火,一則以奪木之氣,一則以去金之克。
白話文:
有人問:讓兒子壯實,就該讓母親虛弱,讓母親虛弱,就該讓兒子壯實,應該是瀉掉火氣,補益土氣才對。因為兒子過於強盛,就不會吸收母親的氣息,母親不足,就不能庇蔭兒子。瀉掉南方之火,就是奪走兒子的氣息,讓兒子吸收母親的過剩氣息;補益中央之土,就能增強母親的氣息,讓母親能庇蔭兒子。為何現在卻瀉掉火氣,補益水氣呢?
回答說:這是越國醫家的妙方,一舉兩得。而且瀉掉火氣,一方面奪取木的氣息,另一方面去除金對木的剋制。
補水,一則以益金之氣,一則以制火之光。若補土,則一於助金而已,不可施於兩用。此所以不補土而補水也。或又問: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五行之道也。今越人乃謂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何哉?曰:是各有其說也。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者,五行之生化;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者,針家之予奪,固不相侔也。
白話文:
補充水分,一方面可以幫助肺金的氣,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心火的熱。如果補充脾土,只能幫助肺金,不能同時用於抑制心火。這就是為什麼不補充脾土而補充水分的原因。有人又問:母親會讓兒子充實,兒子會讓母親虛弱,這是五行的道理。現在越人卻說兒子能讓母親充實,母親能讓兒子虛弱,這是為什麼?答:這各有各的說法。母親能讓兒子充實,兒子能讓母親虛弱,這是五行生化的道理;兒子能讓母親充實,母親能讓兒子虛弱,這是針灸家使用針灸補益或瀉刺的手法,兩者根本不同。
四明陳氏曰:仲景云:木行乘金,名曰橫。《內經》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木實金虛,是木橫而凌金,侮所不勝也。木實本以金平之,然以其氣正強而橫,金平之則兩不相伏而戰。戰則實者亦傷,虛者亦敗。金虛,本資氣於土,然其時土亦受制,未足以資之,故取水為金之子,又為木之母,於是瀉火補水,使水勝火,則火餒而取氣於木,木乃減而不復實,水為木母,此母能令子虛也。木既不實,其氣乃平,平則金免木凌,而不復虛,水為金子,此子能令母實也。
白話文:
浙江四明陳氏說:張仲景說:肝木旺盛剋制肺金,叫「木剋金」。《黃帝內經》說:氣旺盛則能剋制它本身剋制的東西,去欺負它本身剋制不了的東西。肝木旺盛,肺金虛弱,這是肝木過於旺盛而欺負肺金,去欺負它本身剋制不了的東西。肝木旺盛本應該是肺金來平抑,但因為肝木的氣很正很強勢,而肺金又虛弱,如果肺金去平抑,兩者就會發生爭鬥。爭鬥之後,旺盛的肝木也會受傷,虛弱的肺金也會失敗。肺金虛弱,本來需要脾土來補充氣,但當時脾土也被剋制,無法給肺金補充氣,所以就要用腎水來做肺金的兒子,又做肝木的母親,於是瀉掉心火,補益腎水,讓腎水剋制心火,那麼心火就會衰弱而去剋制肝木,肝木就會減弱而不再旺盛,腎水是肝木的母親,母親能讓兒子衰弱。肝木不旺盛,它的氣就會平衡,肺金就不會再被肝木欺負,也不會再虛弱,腎水是肺金的兒子,兒子能讓母親強壯。
所謂金不得平木,不得徑以金平其木,必瀉火補水,而旁治之,使木金之氣,自然兩平耳。今按陳氏此說,亦自有理。但為「不」之一字所纏,未免牽強費辭。不若直以「不」字為衍文爾。觀八十一篇中,當知金平木一語可見矣。
白話文:
所謂金屬無法抑制木,不能單純用金來約束木,一定要滋陰瀉火,從旁邊著手治療,使金木之氣自然達到平衡。現在考證陳氏這個說法,也有道理。但是始終糾結於「不」字,未免牽強附會,說不通。還不如直接把「不」字當成衍文。只要看《黃帝內經》八十一篇中的內容,就會知道「金平木」這句話是通順的。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榮衛通行。此其要也。
白話文:
醫書中說:什麼是補和瀉?什麼時候需要補,應該從哪裡取氣?什麼時候需要瀉,應該把氣放到哪裡?
補的時候,應該從衛氣中取氣;瀉的時候,應該把氣放到榮氣中。
如果身體陽氣不足,陰氣過剩,應該先補陽氣,再瀉陰氣;如果陰氣不足,陽氣過剩,應該先補陰氣,再瀉陽氣,這樣才能讓榮氣和衛氣正常運行。這就是補瀉的關鍵。
《靈樞》五十二篇曰: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榮氣。蓋補則取浮氣之不循經者,以補虛處,瀉則從榮置其氣而不用也。置,猶棄置之置。然人之病,虛實不一;補瀉之道,亦非一也。是以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則先補陽而後瀉陰以和之;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則先補陰而後瀉陽以和之。如此則榮衛自然通行矣。補瀉法見下篇。
白話文:
《靈樞》中的五十二篇記載:不循著經絡的浮動之氣稱為衛氣,在經絡中運行的精華之氣稱為榮氣。所謂補充,是指取用不循著經絡的浮動之氣來補充虛弱的地方;所謂瀉,是指從榮氣中去除過多的氣而不使用它。置,就是棄置的意思。但是人的疾病,虛證和實證並非一成不變;補充和瀉下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如果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就先補充陽氣,然後瀉下陰氣來調和它們;如果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就先補充陰氣,然後瀉下陽氣來調和它們。這樣,榮氣和衛氣自然就會暢通無阻。補充和瀉下的具體方法,請見下文。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白話文:
古文:「七十七難」一書裡說:「醫經上說,上等的醫生治療未發生的疾病,中等醫生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這是什麼意思?」
「所謂治療未發生的疾病,是指看到肝臟有病,就知道肝臟的邪氣會傳送到脾臟,所以先把脾臟的氣血補足,不讓肝臟的邪氣侵入,就叫做治療未發生的疾病。中等醫生,看到肝臟有病,不瞭解會傳播,只專心治療肝臟,就叫做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
見肝之病,先實其脾,使邪無所入,治未病也,是為上工。見肝之病,一心治肝,治已病也,是為中工。《靈樞》五十五篇曰:上工刺其未生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
白話文:
面對肝病,首先要健脾,這樣邪氣就無處可入,這是防治於未然,是上等醫術。
遇到肝病,只針對肝臟治療,這是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屬於中等醫術。
《靈樞》中說:上等醫術是刺在疾病未發作時;其次是刺在疾病未加重時;再次是刺在疾病已衰退時。
下等醫術是刺在疾病正發作時;刺在邪氣旺盛時;刺在脈象和疾病相逆時。因此說:當病情正盛時,不要輕易損傷,等到病情衰退時治療,事情一定會很順利。
所以說:上等醫術是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這就是這個道理。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
白話文:
《七十八難》中說:針灸有補瀉兩種作用,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補瀉的方法,不一定非得要通過呼吸來運用針刺。真正懂得針灸的人,相信左針法(補法),不懂針灸的人相信右針法(瀉法)。在針刺的時候,首先用左手按住要針刺的滎俞穴位,彈一彈、用指甲掐一掐,這時會有一股氣流流動,像動脈一樣。順著氣流的方向針刺下去,並且隨著氣流的到來而將針頭插入體內,這就是「補」;反之,將針頭向上撥出,這就是「瀉」。如果沒有氣流出現,就按男性外、女性內的原則進行針刺。如果始終沒有氣流產生,那就屬於「十死不治」的絕症了。
彈而努之,鼓勇之也。努,讀若怒。爪而下之,掐之稍重。皆欲致其氣之至也。氣至指下,如動脈之狀,乃乘其至而刺之。順,猶循也,乘也。停針待氣,氣至針動,是得氣也。因推針而內之,是謂補。動針而伸之,是謂瀉。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內者也,是固然也。若停針候氣,久而不至,乃與男子則淺其針而候之衛氣之分,女子則深其針而候之榮氣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氣,是謂其病終不可治也。
白話文:
用力按壓,是為了聚集能量。努,讀音與「怒」相同。用力掐抓,掐的力道稍重。這些動作都是為了讓氣運行到該處。氣到達指下,就像動脈搏動的樣子,於是趁著氣到來的時候針刺下去。順,就是遵循、趁勢的意思。停針等待氣到,氣到針就會動,這就是得氣。接著推針入內,這就是補。移動針頭並伸出來,這就是瀉。這是一種針刺心法,不同於通過呼吸來引動氣的方法,這是必然的道理。如果停針等待氣到,很久都不到,如果是男性,就淺淺地刺入針頭,等待衛氣的運行;如果是女性,就深一點刺入針頭,等待榮氣的運行。如果這樣還不能得氣,就表示這個病無法治癒了。
篇中前後二「氣」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氣之來如動脈狀,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氣也。後言得氣不得氣,針下所候之氣也。此自兩節。周仲立乃云:凡候氣,左手宜略重之。候之不得,乃與男則少輕其手,於衛氣之分以候之;女則重其手,於榮氣之分以候之。如此則既無前後之分,又昧停針待氣之道,尚何所據為補瀉耶?
白話文:
文中「氣」一字先後出現,意義不同。前面所提的「氣」,是指動脈搏動的狀貌,在針刺前由左手探測到的「脈氣」。後面所提的「得氣不得氣」,是指在針刺後,由針尖下探測到的「氣感」。
周仲立提出:「診脈時,左手宜略微施力。若脈象難以感知,男性則減輕手力,在衛氣的位置探測;女性則加重手力,在榮氣的位置探測。」
這種說法既沒有區分文章前後「氣」字的意義,又忽略了針刺後等待「氣感」的步驟。這樣一來,又如何根據診測到的「氣感」,進行補瀉呢?
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
白話文:
中醫經典中說:「迎而奪之」,怎麼能不虛?「隨而濟之」,怎麼能不實?虛和實,就像得到與失去一樣;實和虛,就像有和無一樣。這是什麼意思呢?
出《靈樞》第一篇。得,求而獲也。失,縱也,遺也。其第二篇曰: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謂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言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謂補者必然若有得也,瀉者恍然若有失也。即第一篇之義。
白話文:
《靈樞》第一篇說:「得」是努力追求而獲得的,「失」則是放縱而失去的。第二篇則說:當談到實與虛,像是有像無的時候,所謂實者是有氣的,虛者是無氣的。當談到虛與實,像是有得像有失的時候,所謂補者必然像是獲得了,瀉者則恍惚像是失去了。這其實就是第一篇的道理。
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
白話文:
迎而奪取患者正氣的,是瀉患者的兒子經穴。隨後接濟患者正氣的,是補患者母親的經穴。假設患者得的是心臟病,那麼瀉掉手心主俞穴,就是迎而奪取;補手心主井穴,就是隨而接濟。
迎而奪之者,瀉也。隨而濟之者,補也。假令心病,心,火也。土為火之子。手心主之俞,大陵也。實則瀉之,是迎而奪之也。木者,火之母。手心主之井,中衝也。虛則補之,是隨而濟之也。迎者迎於前,隨者隨其後。此假心為例,而補瀉則雲手心主,即《靈樞》所謂少陰無俞者也。當與六十六難並觀。
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白話文:
把病邪迎頭趕走,使其失去立足之地,這就是瀉法。追蹤病邪,給予支持和滋養,這就是補法。
比如心臟疾病,心屬火。肺屬土,為火之子。手心主穴屬於肺經,是肺俞穴大陵。如果肺實熱,就要瀉之,這就是迎頭趕走病邪。
肺屬木,為火之母。手心主穴屬於肺經,是肺井穴中衝。如果肺虛寒,就要補之,這就是追蹤病邪並給予滋養。
迎者,迎面向病邪發起攻擊;隨者,追隨病邪的身後施以治療。這裡以心臟疾病為例,但補瀉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其他臟腑主穴,比如手心主穴,也就是《靈樞》中所說的「少陰無俞」穴。這與「六十六難」一文相呼應。
氣來實牢濡虛,以隨濟迎奪而為得失也。前云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此言實之與虛,若得若失。蓋得失有無,義實相同,互舉之省文爾。
白話文:
氣的運行過程中,實處會變成虛處,虛處可以變成實處,隨著氣的充實和虛弱,會有得失的變化。
前面提到虛實之間,有得失的變化;實處與虛處,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這裡說實虛之間,也有得失的變化。得失、有無的含義實際上是相同的,互相舉例來說簡化了文章。
八十難曰:經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然,所謂有見如入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內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
白話文:
《八十難經》中說:經文提到「有見而入,有見而出」,這是什麼意思?所謂的「有見而入」,指的是左手看到氣息來臨,然後將針刺入;針刺入後看到氣息消失,然後將針取出。這就是「有見而入,有見而出」的意思。
所謂有見如入下,當欠「有見如出」四字。如,讀若而。《孟子》書:望道而未之見。而,讀若如。蓋通用也。
有見而入出者,謂左手按穴,待氣來至乃下針,針入候其氣應盡而出針也。
白話文:
所謂有見而入出,是指左手按住穴位,等待氣到來然後下針,針插入後等到氣應完全再拔出針。
八十一難曰: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寸口脈耶?將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白話文:
《難經·八十一難》說:經典上講的「無實實虛虛」,就是減少不足的,增加有餘的,這指的是寸口脈的脈象嗎?還是指疾病本身就有虛實呢?那麼,如何進行損益呢?
是的,這裡所說的「病」並不是指寸口脈,而是指疾病本身就有虛實。比如,肝臟實熱而肺臟虛寒,肝臟屬木,肺臟屬金,木克金,金生水。因此,當肝臟實熱時,應該瀉肝熱以平抑肺臟虛寒。
再比如,肺臟實熱而肝臟虛寒,會導致氣息微弱。這時,不應針灸補益肝臟,反而應該加重瀉肺熱,這就是「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中醫術業不精的過失。
是病二字,非誤即衍。肝實肺虛,金當平木,如七十五難之說。若肺實肝虛,則當抑金而扶木也。用針者乃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此所謂實其實而虛其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殺人必矣。中工,中常之工,猶云粗工也。
白話文:
「病」這個字,不是寫錯就是多餘的。肝臟實(氣血過盛),肺臟虛(氣血不足),應該用金來平衡木(用肺氣剋制肝氣),就像七十五難的故事一樣。如果肺臟實,肝臟虛,那麼就應該抑制金(肺氣)而扶持木(肝氣)。
使用針灸的人卻不補肝臟,反而讓肺臟更加實(氣血更盛),這就像讓本已充盈的地方更滿,讓本已空虛的地方更空,損傷不足的部分,增益有餘的部分,這樣肯定會害死人。
「中工」就是中等水平的工匠,跟「粗工」差不多。
按《難經》八十一篇,篇辭甚簡,然而榮衛度數,尺寸位置,陰陽王相,臟腑內外。脈法病能,經絡流注,針刺穴俞,莫不該盡。而此篇尤創艾切切,蓋不獨為用針者之戒,凡為治者皆所當戒,又絕筆之微意也。於乎!越人當先秦戰國時,與《內經·靈樞》之出不遠,必有得以口授面命,傳聞曄曄者,故其見之明而言之詳,不但如史家所載長桑君之遇也。邵氏乃謂經之當難者,未必止此八十一條。
噫!猶有望於後人歟!
白話文:
根據《難經》的八十一篇文章,內容簡潔,但卻涵蓋了氣血運行的次數和部位、穴位的尺寸和位置、陰陽相生相剋、五臟六腑的外部和內部、脈象的辨證與疾病的診斷、經絡的運行與穴位的俞穴,無一不包。其中這篇尤為創新,不僅是給針灸者提出戒律,也是所有醫者都應該遵循的戒律,是作者絕筆中的深意。
唉!越人生活在先秦戰國時期,與《內經·靈樞》的成書時間相差不大,一定曾有口授面傳、流傳廣泛的說法,所以他的見解清晰,言辭詳盡,不只像史書記載的長桑君那樣偶遇仙師。邵氏認為,經文中的「難」字,未必僅指這八十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