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 下卷 (2)
下卷 (2)
1. 下卷
(有圖)
四明陳氏曰:肝屬甲乙木,應角音而重濁。析而言之,則甲為木之陽,乙為木之陰;合而言之,則皆陽也。以其屬少陽而位於人身之陰分,故為陰中之陽。夫陽者必合陰,甲乙之陰陽,本自為配合,而乙與庚通,剛柔之道,乙乃合甲之微陽,而反樂金,故吸受庚金微陰之,為之夫婦。木之性本浮,以其受金之氣而居陰道,故得水而沉也。
及熟之,則所受金之氣去,乙復歸之甲,而木之本體自然還浮也。肺屬庚辛金,應商音而輕清。析而言之,則庚為金之陽,辛為金之陰;合而言之,則皆陰也。以其屬太陰而位於人身之陽分,故為陽中之陰。夫陰者必合陽,庚辛之陰陽,本自為配合,而辛與丙通,剛柔之道,辛乃合庚之微陰,而反樂夫火,故就丙火之陽,為之夫婦。金之性本沉,以其受火之氣,炎上而居陽道,故得水而浮也。
及熟之,則所受火之氣乃去,辛復歸之庚,而金之本體自然還沉也。古益袁氏曰:肝為陰木,乙也。肺為陰金,辛也。角商各其音也。乙與庚合,丙與辛合,猶夫婦也。故皆暫舍其本性,而隨夫之氣習,以見陰陽相感之義焉。況肝位鬲下,肺居鬲上,上陽下陰,所行之道,性隨而分,故木浮而反肖金之沈,金沈而反肖火之上行而浮也。凡物極則反,及其經制化變革,則歸根覆命焉。
是以肝肺熟而各肖其木金之本性矣。紀氏曰:肝為陰中之陽,陰性尚多,不隨於木,故得水而沉也。肺為陽中之陰,陽性尚多,不隨於金,故得水而浮也。此乃言其大者耳。若言其小,則乙庚丙辛,夫婦之道也。及其熟而沉浮反者,各歸所屬,見其本性故也。周氏曰:肝畜血,血,陰也,多血少氣,體凝中窒,雖有脈絡內經,非玲瓏空虛之比,故得火而沉也。及其熟也,濡而潤者,轉為乾燥,凝而窒者,變為通虛,宜其浮也。
肺主氣,氣,陽也,多氣少血,體四垂而輕泛,孔竅玲瓏,脈絡旁達,故得水而浮也。熟則體皆揪斂,孔竅窒實,輕舒者變而緊縮,宜其沉也。斯物理之當然,與五行造化,默相符合耳。謝氏曰:此因物之性而推其理也。愚謂肝為陽,陰中之陽也,陰性尚多,故曰微陽。其居在下,行陰道也。
肺為陰,陽中之陰也,陽性尚多,故曰微陰。其居在上,行陽道也。熟則無所樂而反其本矣。何也?物熟而相交之氣散也。
三十四難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皆可曉知以不?然: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是五臟聲色臭味也。(有圖)
白話文:
下卷
四明陳氏說:肝臟屬甲乙木,對應角音,音調渾厚低沉。分開來說,甲是木的陽性,乙是木的陰性;合起來說,它們都屬陽。因為肝臟屬於少陽,位置在人體陰的部位,所以是陰中的陽。陽性必定要與陰性結合,甲和乙的陰陽,本來就是互相配合的,而乙和庚相通,這是剛柔的道理。乙結合甲的微弱陽氣,反而喜歡金,因此吸收庚金的微弱陰氣,成為夫妻。木的本性是向上升浮,因為它受到金的氣息而位於陰道,所以遇到水就會下沉。等到成熟之後,所受到的金的氣息消失,乙又回歸到甲,而木的本體自然會回復上升的狀態。
肺臟屬庚辛金,對應商音,音調輕快清亮。分開來說,庚是金的陽性,辛是金的陰性;合起來說,它們都屬陰。因為肺臟屬於太陰,位置在人體陽的部位,所以是陽中的陰。陰性必定要與陽性結合,庚和辛的陰陽,本來就是互相配合的,而辛和丙相通,這是剛柔的道理。辛結合庚的微弱陰氣,反而喜歡火,因此依附丙火的陽氣,成為夫妻。金的本性是向下沉降,因為它受到火的氣息,向上而位於陽道,所以遇到水反而會上浮。等到成熟之後,所受到的火的氣息消失,辛又回歸到庚,而金的本體自然會回復沉降的狀態。
古代的袁氏說:肝臟是陰木,就是乙。肺臟是陰金,就是辛。角音和商音是各自對應的聲音。乙和庚結合,丙和辛結合,就像夫妻一樣。所以它們都暫時捨棄自己的本性,而跟隨配偶的氣息,這是為了顯示陰陽互相感應的道理。而且肝臟位於膈膜之下,肺臟位於膈膜之上,上方是陽,下方是陰,它們運行的方向,隨著性質而區分,所以木本來是上升的卻反而像金一樣下沉,金本來是下沉的卻反而像火一樣向上浮起。凡是事物到了極端就會反轉,等到經歷制化變化之後,就會回歸到原來的本性。因此肝和肺成熟之後,就會各自顯現出它們木和金的本性。
紀氏說:肝臟是陰中的陽,陰的性質比較多,不順應木的本性,所以遇到水會下沉。肺臟是陽中的陰,陽的性質比較多,不順應金的本性,所以遇到水會上浮。這只是說它們大的方面。如果說它們小的方面,那就是乙庚丙辛,這是夫妻之間的道理。等到成熟而沉浮相反時,它們各自回歸到所屬的本性,因此顯現出它們的原來狀態。
周氏說:肝臟儲藏血液,血屬陰,血多氣少,身體凝滯而阻塞,雖然有經脈內連,但並非玲瓏空虛的樣子,所以遇到火反而會下沉。等到成熟之後,滋潤的轉為乾燥,凝滯的轉為通暢空虛,因此應該會上浮。肺臟主導氣,氣屬陽,氣多血少,身體四面垂落而輕浮,孔竅玲瓏,脈絡四通八達,所以遇到水會上浮。等到成熟之後,身體都收縮緊縮,孔竅堵塞實在,輕舒的轉為緊縮,應該會下沉。這都是事物的自然規律,和五行的造化暗中相合。
謝氏說:這是依據事物的性質而推論出的道理。我認為肝臟屬陽,是陰中的陽,陰性還是比較多,所以說是微陽。它位於下方,運行在陰的通道。肺臟屬陰,是陽中的陰,陽性還是比較多,所以說是微陰。它位於上方,運行在陽的通道。成熟之後就沒有所喜歡的,反而會回復本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事物成熟之後,互相交感的氣息就散掉了。
《難經》第三十四難說:五臟各自有聲音、顏色、氣味,都可以了解嗎?回答是:可以。書上說肝的顏色是青色,氣味是臊味,味道是酸味,聲音是呼,液體是淚。心臟的顏色是紅色,氣味是焦味,味道是苦味,聲音是說話,液體是汗。脾臟的顏色是黃色,氣味是香味,味道是甘味,聲音是歌唱,液體是口水。肺臟的顏色是白色,氣味是腥味,味道是辛味,聲音是哭泣,液體是鼻涕。腎臟的顏色是黑色,氣味是腐味,味道是鹹味,聲音是呻吟,液體是唾液。這就是五臟的聲音、顏色、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