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本義》~ 上卷 (17)
上卷 (17)
1. 上卷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篤,癸日死。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心絕則脈不通,血不流,色澤去也。
三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目瞑也。
三陰通手足經而言也。《靈樞》十篇作五陰氣俱絕,則以手厥陰與手少陰同心經也。目眩轉目瞑者,即所謂脫陰者目盲,此又其甚者也。故云目瞑者失志,而志先死也。四明陳氏曰:五臟陰氣俱絕,則其志喪於內,故精氣不注於目,不見人而死。
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汗出而不流者,陽絕故也。陳氏曰:六腑陽氣俱絕,則氣敗於外,故津液脫而死。
二十五難曰: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然:一經者,手少陰與心主別脈也。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故言經有十二也。
此篇問答,謂五臟六腑配手足之陰陽,但十一經耳。其一經者,則以手少陰與心主各別為一脈,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以此一經並五臟六腑,共十二經也。謝氏曰:《難經》言手少陰心主與三焦者,凡八篇:三十一難分豁三焦經脈,所始所終。三十六難言腎之有兩,左曰腎,右曰命門。
初不以左右腎分兩手尺脈。三十八難言三焦者,原氣之別,主持諸氣,復申言其有名無形。三十九難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其氣與腎通。又云:六腑止有五臟,三焦亦是一腑。八難、六十二、六十六三篇,言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也,其名曰原,三焦則原氣之別使也。通此篇參互觀之,可見三焦列為六腑之義,唯其有名無形,故得與手心主合。
心主為手厥陰,其經始於起胸中,終於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若手少陰,則始於心中,終於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此手少陰與心主各別為一脈也。
或問:手厥陰經曰心主,又曰心包絡,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陰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心主。以經而言,則曰心包絡。一經而二名,實相火也。
虞庶云:諸家言命門為相火,與三焦相表裡。按《難經》止言手心主與三焦為表裡,無命門三焦表裡之說。夫左寸火,右寸金;左關木,右關土;左尺水,右尺火,職之部位,其義灼然。於乎!如虞氏此說,則手心主與三焦相為表裡,而攝行君火明矣。三十六難謂命門其氣與腎通,則亦不離乎腎也,其習坎之謂歟!手心主為火之閏位,命門則水之同氣歟!命門不得為相火,三焦不與命門配,亦明矣。虞氏之說,良有旨哉。
白話文:
手少陰經的氣息斷絕時,脈搏就不會通暢,脈搏不通暢血液就無法流動,血液不流動臉色就會失去光澤,所以臉色會像黑色的黧一樣,這是血液先衰敗的徵兆,在壬日病情會加重,在癸日就會死亡。
心臟與脈搏相連,它所呈現的榮光表現在臉色,它的充盈體現在血液脈絡。心臟的機能衰竭,脈搏就不通暢,血液無法流動,臉色也會失去光澤。
如果三條陰經的氣息都斷絕,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眼珠轉動後閉上的情況,眼睛閉上就代表失去了意識,失去意識就代表精神先死亡,精神死亡眼睛就會閉上。
這裡的三陰是指手足三陰經。而《靈樞》十篇則說五陰氣都斷絕,因為手厥陰經與手少陰經同屬於心經。頭暈目眩後眼睛閉上,就如同所謂的「脫陰」導致失明,這更為嚴重。所以說眼睛閉上代表失去意識,而精神先死亡。四明陳氏認為,五臟的陰氣都斷絕,精神就會在內喪失,導致精氣無法注入眼睛,因而看不見東西而死亡。
六條陽經的氣息都斷絕,就會導致陰氣與陽氣分離。陰陽分離後,皮膚的紋理就會鬆散,汗水就會大量流出,大顆如同貫穿的珠子一樣,滾動而出卻不流動,這表示氣先衰敗而死亡,早上出現這種情況晚上就會死亡,晚上出現這種情況早上就會死亡。
汗水流出而不流動,是因為陽氣斷絕的緣故。陳氏認為,六腑的陽氣都斷絕,氣就會在體外敗壞,導致津液脫失而死亡。
《難經》第二十五難說:有十二條經脈,五臟六腑加起來只有十一條經脈而已,那一條經脈是什麼呢?答案是:那一條經脈是手少陰經和心包絡經的別脈。心包絡與三焦互為表裡,都有名稱卻沒有具體形態,所以說經脈共有十二條。
這段問答說明,五臟六腑配合手足陰陽經脈,只有十一條經脈。而那另外一條經脈,是因為手少陰經和心包絡經各自獨立為一條脈,心包絡經與三焦互為表裡,都有名稱卻沒有具體形態。將這條經脈與五臟六腑相加,就共有十二條經脈。謝氏認為,《難經》提到手少陰心包絡經與三焦的內容共有八篇:第三十一難詳細說明三焦經脈的起始和終止;第三十六難說明腎有兩個,左邊稱作腎,右邊稱作命門;一開始並沒有以左右腎區分兩手的尺脈;第三十八難說明三焦是元氣的分化,主導全身的氣,再次說明它有名而無形;第三十九難說明命門是精神所藏之處,男子儲藏精液,女子繫連胞胎,它的氣與腎相通。又說六腑只包含五臟,三焦也是一腑。第八、第六十二、第六十六三難,都說明腎間的動氣是人生命的根本,是十二經的根本,它的名稱是元氣,而三焦則是元氣的別使。通盤了解這些內容,就可以明白三焦被列為六腑的意義,只是因為它有名無形,所以才與手心包絡經合併。
心包絡經是手厥陰經,它的經脈起始於胸腔中,終止於沿著小指次指出其末端;而手少陰經則起始於心中,終止於沿著小指內側指出其末端。這說明手少陰經與心包絡經是各自獨立的一條經脈。
有人問:手厥陰經稱作心包絡,又稱作心主,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君火以名之,相火以其位置而名之。手厥陰經代替君火執行職責,從作用的角度來說,所以稱作手心主。從經脈的角度來說,就稱作心包絡。一條經脈有兩個名稱,其實都是相火的作用。
虞庶認為:許多醫家都說命門是相火,與三焦互為表裡。但依照《難經》的說法,只說手心主與三焦互為表裡,並沒有命門與三焦互為表裡的說法。左手寸脈主火,右手寸脈主金;左手關脈主木,右手關脈主土;左手尺脈主水,右手尺脈主火,這各個脈位的職責非常明確。如果按照虞氏的說法,手心主與三焦互為表裡,就能夠執行君火的職責,就很明顯了。第三十六難說,命門的氣與腎相通,那也不脫離於腎的範疇,難道是習坎卦的涵義嗎?手心主是火的閏位,命門則是水同類的氣嗎?命門不應該是相火,三焦也不應該與命門相配,這也是很清楚的。虞氏的說法,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