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壽

《難經本義》~ 上卷 (2)

回本書目錄

上卷 (2)

1. 上卷

每時八刻,計一千八十息。十二時九十六刻,計一萬二千九百六十息。刻之餘分,得五百四十息,合一萬三千五百息也。一息脈行六寸,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脈行一十六丈二尺。每時八刻,脈行六十四丈八尺,榮衛四周於身。十二時,計九十六刻,脈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為四十八周身。

刻之餘分,行二周身,得二十二丈四尺。總之為五十度周身,脈得八百一十丈也。此呼吸之息,脈行之數。周身之度,合晝夜百刻之詳也。行陽行陰,謂行晝行夜也。

二難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

尺,《說文》云:尺,度名,十寸也。人手部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規矩事也。古者寸、尺、只、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故從屍從ㄟ象布指之狀。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從一。

按如《說文》所紀,尤可見人體中脈之尺寸也。尺陰分,寸陽分也。人之一身,經絡榮衛,五臟六腑,莫不由於陰陽,而或過與不及,於尺寸見焉,故為脈之大要會也。一難言寸口為脈之大會,以肺朝百脈而言也。此言尺寸為脈之大要會,以陰陽對從而言也。大抵手太陰之脈,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兩手大指之端,其魚際卻行一寸九分,通謂之寸口,於一寸九分之中,曰尺曰寸,而關在其中矣。

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

關者,掌後高骨之分,寸後尺前,兩境之間,陰陽之界限也。從關至尺澤謂之尺,尺之內,陰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寸口之內,陽所治也。故孫思邈云:從肘腕中橫文至掌魚際後文,卻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為尺。此九分者,自肘腕入至魚際為一尺,十分之為十寸,取第九分之一寸,中為脈之尺位。

從魚際後文,卻還度取十分之一,則是寸。此寸字非寸關尺之寸,乃從肘腕橫文至魚際,卻而取十分中之一,是一寸也。以此一寸之中,取九分為脈之寸口,故下文云,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則寸口也。

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

寸為陽,尺為陰。陽上而陰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關居其中,以為限也。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此之謂歟?分猶別也。

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

老陰之數終於十,故陰得尺內之一寸。此尺字,指魚際至尺澤,通計十寸者而言。老陽之數極於九,故陽得寸內之九分。此寸字,指人手卻寸而言。

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寸為尺之始,尺者寸之終。云尺寸者,以終始對待而言。其實貯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陰陽之盈數也。龐安常云:越人取手太陰之行度,魚際後一寸九分,以配陰陽之數,蓋謂此也。

白話文:

[上卷]

每時辰有八刻,總共一千零八十個呼吸。一天十二個時辰共有九十六刻,總共一萬二千九百六十個呼吸。每刻剩餘的時間,換算成呼吸有五百四十個,加起來總共是一萬三千五百個呼吸。一個呼吸脈搏會運行六寸,每兩刻二百七十個呼吸,脈搏會運行十六丈二尺。每時辰八刻,脈搏會運行六十四丈八尺,讓身體的榮氣和衛氣循環全身。十二個時辰,共計九十六刻,脈搏會運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相當於循環身體四十八周。

剩餘的刻度,可以運行身體兩周,相當於二十二丈四尺。總而言之,脈搏一天循環身體五十周,運行了八百一十丈。這就是呼吸與脈搏運行的次數,以及脈搏循環身體的距離,符合白天夜晚一百刻的詳細情況。陽氣運行是指白天,陰氣運行是指夜晚。

《難經》第二難問道:脈搏有寸和尺的區分,是什麼意思呢?答案是:寸和尺是脈搏的關鍵所在。

《說文解字》說:「尺,是度量的名稱,等於十寸」。人的手腕部分,十分動脈的部位稱為寸口,十寸為一尺,是依照規矩來劃分的。古代的寸、尺、只、尋、常、仞等度量單位,都是以人體為標準制定的,所以「尺」字從「屍」和「ㄟ」,是描繪手指張開的樣子。「寸」是十分之一,人的手腕反方向一寸處的動脈,稱為寸口,「寸」字從「又」和「一」。

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可以看出人體中脈搏的寸和尺的部位。尺是陰氣分佈的部位,寸是陽氣分佈的部位。人體全身的經絡、榮衛、五臟六腑,都離不開陰陽的調和,如果陰陽過盛或不足,都可以從寸和尺的脈搏中表現出來,所以說寸和尺是脈搏的關鍵所在。《難經》第一難說寸口是脈搏的中心,是從肺朝向百脈的角度來說的。而這裡說寸和尺是脈搏的關鍵,是從陰陽相對的角度來說的。大體來說,手太陰肺經的脈搏,從中焦出發,一直到達兩手大拇指的末端,其魚際部位往後退一寸九分的地方,統稱為寸口。在這寸口一寸九分的位置中,區分為尺和寸,而關就在它們中間。

從關到尺,是尺內,屬於陰氣管轄的範圍;從關到魚際,是寸口內,屬於陽氣管轄的範圍。

關,是指手掌後面的高骨部位,它位於寸後和尺前,是陰陽兩方面的界限。從關到尺澤稱為尺,尺的範圍內,屬於陰氣管轄;從關到魚際稱為寸口,寸口的範圍內,屬於陽氣管轄。所以孫思邈說:從手肘的橫紋到手掌魚際的後橫紋,往回量十分,取九分的位置,就是尺。這九分,是指從肘腕到魚際的距離為一尺,將它分為十分,取其中的第九分之一寸,這個位置就是脈搏的尺位。

從魚際的後橫紋,往回量取十分之一,就是寸。這個寸字不是指寸關尺的寸,而是從手肘的橫紋到魚際的距離,往回量取十分之一,這才是一寸。在這個一寸的範圍內,取九分的位置,就是脈搏的寸口。所以下文說,將寸的範圍分為十分,取其中的九分,就是寸口。

所以說,將寸的範圍分出來,就是尺;將尺的範圍分出來,就是寸。

寸屬於陽,尺屬於陰。陽氣上升而陰氣下降,寸在尺的上方,尺在寸的下方,關位於它們中間,作為分界線。將寸的範圍分出來,就是尺;將尺的範圍分出來,就是寸,就是這個意思吧?「分」的意思是區分。

所以說,陰氣得到尺內的一寸,陽氣得到寸內的九分。

老陰的數值最終是十,所以陰氣得到尺內的一寸。這裡說的尺,是指從魚際到尺澤,總共十寸的距離。老陽的數值最大是九,所以陽氣得到寸內的九分。這裡說的寸,是指人手腕反方向的一寸。

寸和尺的總長度是一寸九分,所以才稱為尺寸。

寸是尺的開始,尺是寸的結束。說尺寸,是從開始和結束的相對關係而言的。其實,寸的實際長度是九分,尺的實際長度是一寸,都是陰陽的盛數。龐安常說:越人取手太陰肺經運行的距離,魚際後方一寸九分,用來配合陰陽的數值,大概就是指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