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靈微蘊》~ 卷二 (11)
卷二 (11)
1. 診法解
代者,數疏之不調也。《靈樞·根結》: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與之短期,與之短期者,乍疏乍數也。乍疏乍數者,代更之象,與「宣明五氣」之言代不同也。
呼吸者,氣之所以升降也。四難: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呼則氣升於心肺,吸則氣降於腎肝,一呼一吸,經脈五動之間,即可以候五臟,氣不至於一臟,則脈必代矣。十一難: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也。由腎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可類推也。
氣盡則死,其死期之遲速不應者,倉公所謂安穀者,則過期,不安穀者,不及期也。
尺寸者,陰陽之定位也。男女殊稟,陰陽不同,受氣既別,診法亦異。十九難: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男子尺脈恆弱,寸脈恆盛,女子尺脈恆盛,寸脈恆弱,是其常也。故有男子之平脈,女得之而病作,女子之病脈,男得之而疾瘳,此秉賦之定數也。
白話文:
《診法解》
「代脈」是指脈搏跳動不規律,時快時慢。《靈樞·根結》提到:人體氣血一晝夜循環五十周,用以滋養五臟精氣,若不符合此規律,稱為「狂生」。脈搏跳動五十次而無一次間歇,代表五臟功能正常;四十次一間歇,表示一臟功能衰退;三十次一間歇,二臟功能衰退;二十次一間歇,三臟功能衰退;十次一間歇,四臟功能衰退;不滿十次即有間歇,則五臟功能俱衰,預示壽命將盡。這種「短期」現象,表現為脈搏忽慢忽快,屬於代脈的特徵,與《宣明五氣》所論述的代脈含義不同。
呼吸是氣機升降的關鍵。《難經·四難》指出:呼氣關聯心肺,吸氣關聯肝腎,呼吸之間,脾臟吸收水谷精微,其脈象體現在中部。呼氣時氣上升至心肺,吸氣時氣下沈至肝腎,通過一呼一吸間經脈的五次搏動,可觀察五臟狀態。若氣無法抵達某一臟,脈搏就會出現代脈。《難經·十一難》進一步說明:吸氣跟隨陰氣內入,呼氣依循陽氣外出。若吸氣不能下達腎臟,僅至肝臟便返回,表明腎氣已衰竭。由此類推,從腎到肝、脾、心、肺,可逐步判斷各臟氣機盛衰。
氣機耗盡則生命終止,但死亡時間早晚因人而異。如倉公所言:能消化飲食者,壽命可能延長;反之則提前。
寸脈與尺脈體現陰陽的固定位置。男女體質差異,陰陽特性不同,氣血分布有別,診斷方法亦需調整。《難經·十九難》記載:男性脈象偏重關脈以上,女性偏重關脈以下。男性通常尺脈較弱而寸脈較強,女性則尺脈較強而寸脈較弱,此乃常態。因此,男性正常的脈象若出現在女性身上可能預示疾病;女性病態的脈象若見於男性反而可能是康復跡象,這是先天體質的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