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靈微蘊》~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診法解

「玉機真臟論」: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與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見,乃與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㿉,真臟見,十日之內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並衰,真臟未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與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心中不便,腹內痛引肩項,身熱,破㿉脫肉,目匡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其脈絕不來,若人一呼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

所謂不勝之時者,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是謂真臟見皆死。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見胃氣也。所謂真臟脈者,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各以其時自胃而至於手太陰。邪氣勝者,精氣衰也,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遲速者,陰陽自然之性也。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脈六動,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陽性急,陰性緩,陽泄則脈數,陰凝則脈遲,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十四難:一呼三至曰離經,一呼四至曰奪精,一呼五至曰死,一呼六至曰命經,此至之脈也。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

浮沉者,陰陽自然之體也。心肺俱浮,腎肝俱沉,浮而大數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沉而實堅者,腎也,沉而牢長者,肝也。五難: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陽主外,陰主內,陽泄則脈浮,陰凝則脈沉,浮為在表,沉為在裡。

病甚者,沉細夜加,浮大晝加,沉細夜死,浮大晝死。陰陽之理,彼此互根,陽位於上而根於下,陰位於下而根於上,陽盛者,下侵陰位,而見沉數,不可以為陰旺,陰盛者,上侵陽位,而見浮數,不可以為陽旺,是當參伍而盡變也。

白話文:

《診法解》:


病情預後判斷

  1. 氣血極度虛弱
  • 若患者骨骼瘦弱、肌肉嚴重萎縮、胸中脹滿、呼吸困難且動作時氣喘明顯,預計六個月內會死亡。若出現「真臟脈」,則可進一步預測具體死亡日期。
  • 若除上述症狀外,還有內臟疼痛牽連肩頸的現象,約一個月內會死亡;若出現真臟脈,可確定日期。
  • 若再加上身體發熱、肌肉極度消瘦潰爛、真臟脈顯現,十日內必死。
  1. 晚期衰竭徵兆
  • 骨骼肌肉極度萎縮,肩部骨髓消損,行動遲緩(即便未見真臟脈),約一年內死亡;若出現真臟脈,可精確預測日期。
  • 若同時有胸悶、腹痛牽連肩頸、發熱、肌肉潰爛、眼窩凹陷,且真臟脈顯現:
  • 若神志不清無法認人,立即死亡;
  • 若尚能認人,則在與臟氣相剋的時令死亡(如肝病患者逢庚辛日)。
  • 若脈搏極弱或急促(一呼一吸間跳動過快),即使未見真臟脈,亦難救治。

真臟脈與死亡時機

  • 臟氣相剋理論
    肝病逢庚辛日(金克木)、心病逢壬癸日(水克火)、脾病逢甲乙日(木克土)、肺病逢丙丁日(火克金)、腎病逢戊己日(土克水)時,病情惡化致死。

  • 胃氣的重要性
    人體依賴飲食維持生命,脈象若失去從容和緩的「胃氣」,僅顯現真臟脈(如肝脈如刀鋒、心脈如硬珠串、肺脈虛浮如羽毛、脾脈忽快忽慢、腎脈沈硬如彈石),且膚色枯槁、毛髮易斷,即為死症。

  • 關鍵病機
    五臟之氣需依賴胃氣輸布。若邪氣過盛、胃氣衰竭,真臟脈獨現,表示病情已擊敗臟腑機能,必死無疑。


脈象與陰陽平衡

  1. 正常脈象
  • 一呼一吸間脈跳四次(加上間歇約五次),節律均勻者為健康。
  1. 異常脈象
  • 脈搏過快(陽盛):主熱證。一呼脈跳三次以上為危症,六次以上為瀕死。
  • 脈搏過慢(陰盛):主寒證。兩呼一跳為精氣耗竭,四呼一跳為命絕。
  1. 浮沈與表裡
  • 浮脈(輕按即得):主表證。心脈浮大而快,肺脈浮短澀。
  • 沈脈(重按方覺):主裡證。腎脈沈實堅,肝脈沈穩長。
  1. 晝夜變化
  • 病重時,沈細脈夜間加劇或浮大脈白天加劇者,分別可能於夜間或白天死亡。
  1. 陰陽互根
  • 陽氣根於下,陰氣根於上。陽盛時脈沈數(非陰旺),陰盛時脈浮數(非陽旺),需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