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靈微蘊》~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診法解

夏脈如鉤,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秋脈如浮,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

反此者病,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冬脈如營,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可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烏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平人氣象論」: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臟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臟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代乃脾之平脈,言隨四時更代,與代止不同也。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臟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臟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鈞,曰心死。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英,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

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

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諸死脈,皆真臟也。

白話文:

診法解

夏天的脈象像鉤子。夏脈對應心臟,屬南方火,是萬物生長旺盛的季節。脈氣來時強盛,去時衰弱,因此稱為「鉤」。若與此相反則為病態:來去皆強盛,稱為「太過」,病在體表;來時不盛,去時反盛,稱為「不及」,病在體內。太過會導致身熱、皮膚痛,甚至潰爛;不及則會引起心煩、咳嗽吐痰、氣虛腹瀉。

秋天的脈象如浮。秋脈對應肺,屬西方金,是萬物收穫的季節。脈氣輕虛浮散,來急去緩,故稱「浮」。相反則為病:來時如毛髮般輕,中間堅實而兩旁虛弱,為「太過」,病在體表;來時微弱如毛,為「不及」,病在體內。太過會使人氣逆背痛、鬱悶不暢;不及則導致氣喘、呼吸短促、咳嗽,甚至咳血或下體出現病音。

冬天的脈象如營(沈穩)。冬脈對應腎,屬北方水,是萬物閉藏的季節。脈氣沈而有力,故稱「營」。相反則為病:來時如彈石般硬,為「太過」,病在體表;去時急促如數,為「不及」,病在體內。太過會使人倦怠、脊背痛、氣短懶言;不及則導致心懸似飢、肋下清冷、脊中痛、小腹脹、小便異常。

脾脈屬土,是滋養其他四臟的關鍵。正常時不易察覺,異常時則明顯。若脈來如水流般滑利,為「太過」,病在體表;若如鳥嘴般尖銳,為「不及」,病在體內。太過會使四肢無力;不及則導致九竅不通,稱為「重強」。

平人氣象論

健康人的氣血依賴胃氣,無胃氣則為逆症,逆者危險。

  • 春脈:微弦且有胃氣為正常;弦多胃少為肝病;純弦無胃氣為死症。若胃氣中帶毛(浮)脈,秋季易病;毛脈明顯則當下發病。
  • 夏脈:微鉤有胃氣為正常;鉤多胃少為心病;純鉤無胃氣為死症。若胃氣中帶石(沈)脈,冬季易病;石脈明顯則當下發病。
  • 長夏脈:微軟弱有胃氣為正常;弱多胃少為脾病。若軟弱中帶石脈,冬季易病;石脈明顯則當下發病。
  • 秋脈:微毛有胃氣為正常;毛多胃少為肺病;純毛無胃氣為死症。若毛中帶弦脈,春季易病;弦脈明顯則當下發病。
  • 冬脈:微石有胃氣為正常;石多胃少為腎病;純石無胃氣為死症。若石中帶鉤脈,夏季易病;鉤脈明顯則當下發病。

健康臟脈特徵:

  • 心脈:如連珠滑利,為正常;病脈急促彎曲;死脈前曲後僵如鉤帶。
  • 肺脈:如榆莢輕落為正常;病脈如撫雞羽滯澀;死脈如風吹毛散亂。
  • 肝脈:柔和如長竿末梢為正常;病脈實滑如持長竿;死脈緊硬如新弓弦。
  • 脾脈:如雞輕踏地為正常;病脈實數如雞抬腳;死脈尖硬如鳥喙或屋漏滴水。
  • 腎脈:沈穩如鉤為正常;病脈如拉葛藤愈按愈緊;死脈如緊繩或彈石般硬。

凡死脈皆無胃氣,反映臟腑真氣敗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