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靈微蘊》~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耳聾解

張氏,少因半產,下血虛損。中年腹中鬱滿,頭目昏暈,咽喉有物如草。後因媳女卒病,驚悸火發,自肩上項,升騰耳後,右耳遂聾,數日左耳亦病滯塞,怒則更甚,頭面麻癢,如蜂蟻紛撓,心煩生躁,則頭上汗流,膈右煩熱,膠痰瘀塞,食下胸悶吐酸,項脊筋疼,飢則心空氣餒,酸水浸淫,心神慌亂不寐,寐必手足麻軟,醒後不能轉移,腿脛骨髓空虛,筋脈酸楚,膝踝浮腫,小便赤澀,病半年矣。

白話文:

張氏,年輕時因早產,導致氣血虛弱。中年後,腹部脹滿不適,頭暈腦脹,喉嚨有異物感。後來因為媳婦突然過世受到驚嚇,導致心火旺盛,從肩膀和脖子往上竄至耳後,導致右耳失聰。幾天後,左耳也出現耳鳴和阻塞感。生氣時症狀更加嚴重,頭面麻癢難耐,宛如蜂蟻亂竄。心煩氣躁時,頭部出汗,胸右側發熱,嘴裡卡滿黏稠的痰液,噁心想吐,頸肩後背筋脈疼痛。飢餓時,心臟虛空無力,胃酸逆流,心神慌亂無法入睡。入睡後,手腳會麻痺發軟,醒來後無法轉動。腿脛骨髓空虛,筋脈痠痛,膝踝浮腫,小便赤黃刺痛。這些症狀已經持續了半年。

此緣士濕火升,清陷濁逆。「陰陽應象論」:北方生寒,在臟為腎,在竅為耳。耳為腎官,亦為心官,「金匱真言論」: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腎藏精,心藏神,神為陽,精為陰,陽清而陰濁,清氣上升,則孔竅空虛,濁氣上逆,則孔竅閉塞,空虛則善聽,閉塞則莫聞。而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生則濁,陽生則清,清則必升,濁則必降。

白話文:

這是因為身體濕熱上蒸,導致清氣下降,濁氣上升。「陰陽應象論」中說:北方屬寒,對應臟器是腎,對應竅穴是耳。耳是腎臟的竅穴,也是心臟的竅穴。「金匱真言論」中說:南方屬火,與心臟相通,向耳朵開竅。腎臟主藏精,心臟主藏神,神是陽氣,精是陰氣,陽氣清輕,陰氣沉濁。陽氣上升,則竅穴空虛,可以聽得清;濁氣上逆,則竅穴閉塞,聽不見。陰氣根植於陽氣,陽氣根植於陰氣,陰氣盛則濁,陽氣盛則清,清氣必然上升,濁氣必然下降。

蓋水為純陰,而內含陽氣,此氣左升,則化木火,是清陽出於濁陰之中也,火為純陽,而中抱陰精,此精右降,則化金水,是濁陰生於清陽之內也。腎水之內,一陽常升,心火之中,一陰常降,七竅空虛,但有清陽布濩,而無一線濁陰,稍生閉塞,是以聲入耳通,鉅細必聞。非水火相濟,精神互交,不能如是,故耳以一竅而並官心腎。

白話文:

水是純陰的,但是裡麪包含著陽氣。這股陽氣上升到左側,就會化為木和火,這表示清陽從濁陰中產生。火是純陽的,但是裡麪包覆著陰精。這股陰精下降到右側,就會化為金和水,這表示濁陰從清陽中產生。腎水裡面,陽氣總是向上升;心火裡面,陰精總是向下降。七竅是空虛的,只有清陽分佈在裡面,沒有任何濁陰。如果稍微有一點堵塞,聲音就能進入耳朵,聽得清清楚楚。不是水火互相幫助,精神互相交融,就做不到這樣。所以耳朵雖然只有七竅之一,但它卻同時與心和腎相應。

心為君火,相火者,君火之佐也。膽以甲木而化相火,隨君火而交癸水,君相下根,則精溫而清升,神肅而濁降。神胎於魂,魂藏於血,血統於肝,肝膽之氣,表裡相合,血脫則溫氣亡泄,魂虛木陷,不能生火化神,則心君浮動,常有升搖之意,而溫泄膽寒,甲木失其培養,君相感應,亦將飛騰,其頭目昏暈,咽喉梗礙者,皆甲木飄揚,根本不秘之象也,但未全逆耳。偶因驚悸卒發,君相同奔,濁氣上逆,孔竅沖塞,是以重聽不聞。

白話文:

心臟像是君王所掌管的火,膽子帶有甲木之氣,可以轉化為輔佐君火的相火。膽子隨著君火與腎水相交,君火和相火根基穩固,精華溫熱並清升,精神振奮,濁氣下降。

神魂居住在魂魄之中,魂魄藏在血液裡,血液來源於肝臟。肝膽之氣內外相呼應,如果血液脫離,溫熱之氣就會散失,魂魄虛弱,木氣衰敗,無法生火化神,導致心神浮動,經常有升浮的感覺。同時,膽子也會因為溫氣散失而寒冷,甲木失去滋養,君火和相火產生共鳴,也會升騰。

因此,出現頭暈目眩、咽喉阻塞的症狀,都是甲木飄浮,根本不穩的表現,不過目前還沒有完全逆轉。如果突然受到驚嚇,君火和相火會一同奔逃,濁氣上逆,堵塞孔竅,就會導致重聽甚至失聰。

少陽之脈,循耳後而下肩項,甲木逆沖,由經倒上,故相火升炎,自肩項而繞耳後也。君相下行,肺金斂之也,肺自右降,相火上逆,肺金被克,收令不行,故先聾右耳,膽自左升,續則漸及本位,故後聾左耳。怒則膽氣更逆,是以病加。甲木鬱升,濁氣紛亂,故頭面麻癢,如蟻動蜂飛。

火能上泄,金不下斂,故頭上汗流。肺被火刑,故膈右煩熱。君相虛浮,故心慌膽怯,不能寐也。

白話文:

少陽經絡從耳後循行到肩膀和頸部。甲木氣逆沖而上,從經絡反向向上行,因此相火上竄,從肩頸部繞過耳後。

君火和相火下行,肺金收斂它們。肺氣從右側下降,相火向上逆行,肺金被剋制,收斂作用受阻,所以右耳先聾。膽氣從左側上升,病情持續的話會逐漸波及膽經 اصلی的部位,所以左耳後聾。

發怒的話膽氣會更加逆行,因此病情加重。甲木氣鬱結向上升,濁氣紛亂,所以頭面麻癢,像螞蟻爬或蜜蜂飛。

究其根原,總由陽衰而濕旺。太陰以濕土主令,而清氣左升,則化陽魂,陽明從燥金化氣,而濁氣右降,則生陰魄。蓋肺金藏氣而含魄,胃為化氣之原,氣清則魄凝,肝木藏血而含魂,脾為生血之本,血溫則魂見。氣之清者,生水之基,故精孕於魄,血之溫者,化火之根,故神胎於魂。

白話文:

究其根源,主要是陽氣衰弱而濕氣旺盛所致。太陰肺金主導濕土,清陽之氣上升,則化為陽魂,陽明胃火從燥金中化生,濁陰之氣下降,則產生陰魄。肺金儲藏氣而包含陰魄,胃是化生氣的根源,氣清則陰魄凝結,肝木藏血而包含陽魂,脾是生血的根本,血溫則陽魂顯現。氣的清陽部分,是生水的基礎,所以精氣蘊育在陰魄中,血的溫熱部分,是化火的根本,所以神識寄附在陽魂中。

火旺則土燥,水盛則土濕,燥濟其濕,則胃降而脾升,濕奪其燥,則脾陷而胃逆。血脫溫亡,瀉其化火之根,火衰水盛,精臟生寒,寒水上泛,脾土滋濕,濕奪陽明之燥,脾陷胃逆,故君相拔根,而肺失收藏之政也。

白話文:

如果火旺,土就會乾燥;如果水盛,土就會濕潤。乾燥可以幫助土的濕潤而使胃部下降、脾部上升;濕潤可以奪去乾燥而使脾部陷落、胃部上升。失血而體溫下降,會損傷化火為陽的根源,於是火衰而水盛,精臟會產生寒氣,寒氣上升反胃,脾土會滋生濕氣,濕氣會奪取陽明經的乾燥,脾部陷落而胃部上升,所以君火相火被奪走根源,而肺部失去收斂的作用。

胃土不降,濁氣右填,肺津郁遏,凝為痰涎,蒸以君相之火,則膠塞不流。脾濕不化水穀,食下而中焦郁脹,肺胃更逆,故胸膈壅悶。肺氣不得前下,逆而上衝,後侵太陽之部,故項脊筋疼。腎主髓,《靈樞·決氣》: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是腎為髓之下源而肺為髓之上源也,肺郁化痰,無緣下生腎水,故骨髓空虛。脾陷木遏,筋脈不舒,故覺酸楚。

白話文:

胃功能失調,濁氣上湧,堵塞肺部,導致肺部津液鬱結,凝結成痰液。這些痰液受到心肺之火的蒸發,變成粘稠的膠狀物阻塞經絡,無法運行。脾臟濕氣過重,無法消化食物,食物堆積在中焦引起脹氣,肺胃不協調,導致胸膈部位氣機不暢。肺氣無法向下運行,反而向上衝擊,侵犯太陽經絡循行的區域,所以脖子和脊椎部位的筋脈疼痛。腎臟主掌骨髓,根據《靈樞·決氣》的說法:食物被消化後產生氣血,滋養骨頭,補益腦髓。所以腎臟是骨髓下方的滋養來源,而肺臟則是骨髓上方的滋養來源。肺部鬱結化痰,無法滋養腎臟,導致骨髓空虛。脾臟虛弱,肝氣鬱結,導致筋脈不舒展,因此會感到痠痛。

脾主五味,入肝為酸,土燥則乙木直升,土濕則乙木曲陷,吞吐酸水者,濕土而遭曲木,溫氣抑鬱之所化也。谷消氣餒,胃虛心空之時,乙木鬱沖,故酸水氾濫。陽氣不得下達,陰凝氣滯,故膝踝浮腫。寐而中氣愈郁,不能四布,故手足麻軟。水源上竭,膀胱空涸,而乙木遏陷,疏泄不行,是以水道淋澀也。

白話文:

脾臟負責消化五種味道,而這些味道會進入肝臟變成酸味。如果脾臟乾燥,肝氣就會快速上升;如果脾臟虛弱,肝氣就會下沉。那些經常嘔吐酸水的,是因為脾臟虛弱導致肝氣下沉,導致溫暖的氣無法排放和抑鬱而形成的。

當穀物消化不良,氣息低落,胃部虛弱的時候,肝氣鬱結,所以會反酸。陽氣無法下降,陰氣凝結,導致膝蓋和腳踝浮腫。入睡後,中氣更加鬱結,無法散發,所以手腳麻軟無力。膀胱中的水液耗盡,而肝氣下陷,排泄不暢,所以小便會澀痛。

《靈樞·決氣》:液脫者,腦髓消而脛酸,精脫者,耳聾,今骨髓空虛,膝脛酸楚,孔竅閉塞,音響不聞,浮據經語,參以當年失血,甚似精血脫亡,陰虛陽盛。不知亡血失精,瀉其陽根,水寒土濕,胃逆火升,故令病此。《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孔竅,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

白話文:

《靈樞·決氣》

體液脫失:腦髓衰竭,小腿痠痛。精氣脫失:耳聾。現在骨髓空虛,膝蓋小腿痠痛,孔竅阻塞,聲音聽不清楚。綜合經典記載,再考慮到患者曾失血,很像是精血流失,陰虛陽盛。但是,患者不知道失血失精,反而瀉掉人體的陽氣根源。水液寒涼,土質濕潤,導致胃氣逆行,火氣上炎,所以才會引發這種疾病。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十二條經脈,三百六十五條絡脈,它們的血氣都上行於面部,走於孔竅。它們的別氣行於耳朵,形成聽力。

而膽脈下行,正由耳旁,《靈樞·衛氣》:足少陽之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胃降則膽木下達而耳聰,胃逆則膽木上盤而耳聾。以耳者宗脈之所聚,胃者十二經脈之海,宗脈濁降而清升,機在陽明。「通評虛實論」: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手陽明之燥衰,足陽明之濕旺,胃不化氣於燥金,而化氣於濕土,此頭痛耳鳴,九竅不利之原也。

白話文:

膽經脈絡向下運行,正好經過耳朵旁邊。《靈樞·衛氣篇》記載:足少陽經的標脈,位於耳廓前面。耳廓就是耳朵。胃氣下降,膽氣就會隨著流向下達,因此耳朵能聽清楚。而胃氣向上逆行,膽氣就會跟著向上運轉,導致耳朵聽不清。因為耳朵是宗脈會聚的地方,而胃是十二經脈的匯聚之處。宗脈濁氣下降,清氣上升,這個機制在足陽明經上表現得最明顯。

《通評虛實論》指出: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暢,都是腸胃問題引起的。手陽明經的燥熱不足,足陽明經的濕氣過盛,胃氣無法化生於燥金,而是化生於濕土,這就導致了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暢的症狀。

張氏病,為制燥土降逆、清金斂火、暖水升陷、疏木達郁之方,晨起淨鼻,右耳響聲如雷,豁然而通,鳥語蠅聲,聒耳喧心,盤水洗面,波濤漰沛。此以久塞之竅,忽得清空,虛靈乍復,無足為怪。《晉書》:殷仲堪父(名師)。嘗病耳聰,聞床下蟻動,聲若牛鬥,亦由宿障新開,是以如此。午後氣平,聲聞如常。接服十餘劑,加椒、附溫下而康。

白話文:

張先生的病,使用了治療乾燥燥土、消除反胃、清潤金屬、抑制火氣、溫暖腎水、提升下陷、疏通木氣、消除鬱結的方法。

在早晨起牀後洗淨鼻子,右耳突然發出雷鳴般的響聲,瞬間暢通。鳥叫和蒼蠅的聲音,聽起來十分刺耳,水面洗臉時,波浪翻滾得很劇烈。這是因為長久堵塞的通道突然通暢,空虛的靈覺重新恢復,所以不必感到奇怪。《晉書》中記載:殷仲堪的父親(名師)曾經耳朵聽力特別好,能聽到牀下螞蟻爬動的聲音,就像牛的鳴叫和擂鼓般響亮,這也是因為宿疾得到清除後纔出現的這種情況。

下午時分,氣息平順,聽力恢復正常。繼續服用十多劑藥後,又加入花椒、附子溫和發散,最終痊癒。

2. 目病解

玉楸子中外條固,夙無苛殃。甲寅八月,時年三十,左目紅澀,三日後白睛如血,周外腫起,漸裹黑珠,口乾不飲,並無上熱煩渴之證。延一醫診之,高冠嚴色,口沫泉湧,以為大腸之火,用大黃黃連下之,不泄。又以重劑下之,微泄,不愈。乃意外有風寒,用滾茶一盆,覆衣熏蒸,汗流至踵,不愈。

白話文:

《玉楸子》中記載有固定的外形特徵,從小沒有生過什麼大病。甲寅年八月,玉楸子時年三十,左眼發紅發澀,三天後,眼白部分變得像血一樣紅,周圍開始腫脹,逐漸遮住了黑眼球。他的嘴巴乾得不想喝水,但是身上卻沒有上火發熱口渴的症狀。他請了一位醫生診治,醫生神情肅穆,不停地說話,認為玉楸子是患了大腸火,於是用了大黃和黃連來瀉火,但是玉楸子沒有腹瀉。醫生又加重藥方,玉楸子稍有腹瀉,但病情還是沒有好轉。於是醫生認為玉楸子是患了風寒,用滾燙的熱茶水一盆,蓋住玉楸子的衣服讓他燻蒸,直到腳後跟都流汗了,病情還是沒有好轉。

有老摳善針,輕刺白珠,出濁血數十滴如膠,紅腫消退,頗覺清朗。前醫猶謂風火不盡,飲以風燥苦寒數十劑,漸有飛白拂上,如輕霧蒙籠。伊謂恐薄翳漸長,乃用所謂孫真人秘方,名揭障丹,一派辛寒,日服二次。又有熏法,名沖翳散,藥品如前,煎湯熱覆,含筒吹熏,取汗如雨,每日一作。

如此半月,薄翳漸長漸昏,蟹睛突生外眥,光流似電。脾陽大虧,數年之內,屢病中虛,至今未復。

白話文:

一位老醫生擅長針灸,輕輕刺破白珠上的小點,流出像膠水一樣的濃濁血,足足有幾十滴。紅腫消退後,感覺神清氣爽。但之前的主治醫生仍然認為體內的風熱之氣沒有完全消除,於是開了幾十劑清熱燥濕、苦寒的藥。結果病情逐漸惡化,眼睛上長出白白的薄翳,好像籠罩著一層霧氣。這位老醫生認為薄翳可能會逐漸增長,於是使用了一種稱為「孫真人祕方」的藥方,名叫「揭障丹」,成分全是辛寒的藥物,每天服用兩次。此外,還有一種燻蒸療法,叫做「沖翳散」,使用的藥物跟前面的一樣。先將藥材煎煮,然後趁熱蓋在頭上,用竹筒吹出的蒸汽燻蒸眼睛,直到出汗如雨。這個燻蒸療法每天進行一次。

此緣陽泄土敗,木陷火虧。「金匱真言論」:東方色青,入通於肝,開竅於目。《靈樞·脈度》: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目官於肝而實竅於心,「解精微論」:心者,五臟之專精,目者,其竅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身體內的陽氣耗損,脾胃虛弱,肝氣不足,心火虛虧所致。《傷寒雜病論》提到:肝屬東方,五行屬木,顏色為青,與肝臟相通,在身體上開竅於眼睛。《靈樞·脈度》說:肝氣通達眼睛,肝臟健康,眼睛就能辨別各種顏色。眼睛這個器官屬於肝臟管轄,但它實際上是心靈的窗口。《解精微論》記載:心是五臟的精華,眼睛是它的窗口。

蓋肝藏魂,肺藏魄,腎藏精,心藏神,腎為陰,心為陽,五行之性,陰靜而陽動,靜極則陰凝而為精,動極則陽發而為神,方其半靜,精未凝也,而精之陰魄已結,方其半動,神未發也,而神之陽魂先生,《關尹子》:精者魄藏之,神者魂藏之,即此理也。陰靜則精凝而為幽,陽動則神發而為明,神魂者,肝心之陽,故並官於目。

白話文:

肝臟儲藏靈魂,肺臟儲藏精魄,腎臟儲藏精華,心臟儲藏心神。腎屬陰,心屬陽。五行屬性中,陰屬靜而陽屬動。靜到極點,陰氣凝結成為精華;動到極點,陽氣發散成為心神。在靜動交替的過程中,精華尚未凝結,精氣中的陰氣精魄已經形成;陽氣心神尚未發散,心神中的陽氣靈魂已經產生。《關尹子》中說:「精魄由精氣儲藏,心神由靈魂儲藏」,就是這個道理。陰氣靜止,精華凝結成幽暗的狀態;陽氣發散,心神發揚為明朗的狀態。心神和靈魂都是肝臟和心臟的陽氣,所以它們共同反映在眼睛上。

心以丁火,而含陰根,降則化水,腎以癸水,而含陽根,升則化火,火降而化濁陰,必由心而之肺,水升而化清陽,必由腎而之肝。有陽必升,無陰不降,升則下濁,降則上清,陰濁則暗,陽清則光,清陽之位,微陰不存,而後神魂發露,而為明也。清陽上升,必由於脈,脈之沉者為經,浮者為絡。

白話文:

人體的心臟屬火,但其中包含陰的根源。心火下降,可以轉化為水。腎臟屬水,但其中包含陽的根源。腎水上升,可以轉化為火。火下降後會化為渾濁的陰氣,必定從心臟通向肺部。水上升後會化為清澈的陽氣,必定從腎臟通向肝臟。凡是有陽氣必定會上升,沒有陰氣則不能下降。上升則會去除下方的渾濁,下降則會提升上方的清澈。陰濁則昏暗,陽清則光明。清陽所在的位置不會有細微的陰氣存在,才能讓神魂顯露出來,從而產生清明。清陽上升,必定通過脈絡。其中沉穩的脈絡是經脈,浮動的脈絡是絡脈。

頭上經絡,清升濁降,是謂純陽,而諸脈皆屬於目,《靈樞·邪氣腑腑病形》: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面走孔竅,其精氣上走於目而為睛,是周身之陽,無不由脈而上升於目也。而諸脈之升,則由於心,以心主脈而竅於目,故諸脈在胸則皆屬於心,在頭則皆屬於目,心目者,同為宗脈之所聚也。陽由脈升,則清明在上,以神生於陽而陽旺於火。

白話文:

頭部的經絡系統,氣血運行由下而上,由上而下,這稱之為純陽,而所有經脈都與眼睛相連。《靈樞·邪氣腑腑病形》說:十二條經脈,三百六十五條絡脈,它們的血氣都向上運行到達面部,通過孔竅,而精氣則向上運行到達眼睛形成眼球,這是全身的陽氣,沒有哪條經脈的氣血不是通過經絡而上昇到眼睛的。而所有經脈的上行,都是由於心臟,因為心臟主導經脈,而經脈又通達於眼睛,所以所有經脈在胸部時都屬於心臟,在頭部時都屬於眼睛,心臟和眼睛,同為重要經脈所匯聚的地方。陽氣通過經脈上行,清氣在上,因為精神是由陽氣產生,而陽氣旺盛於火。

少陰者,君火也,太陽者,寒水也,少陰以君火主令,降則下溫而不寒,太陽從寒水化氣,升則上清而不熱。君火之降,必協甲木,甲木化氣於相火,君令臣隨,自然之理。君相之降,司之於金,金主收而水主藏,收令旺則君相之火由金而歸水,神交於精,深根寧極,而後太陽之上升者,清虛而不亂,火清則神宇泰定,而天光發矣。手太陽以丙火而化寒水,升則火清。

白話文:

少陰代表的是心火,太陽代表的是腎水。少陰用君火掌管命令,下降時溫和而不會寒冷;太陽從腎水變化而生,上升時清澈而不會炎熱。君火下降,必然會帶動甲木,甲木變化而生相火,這是君臣配合的自然規律。君火和相火下降,由金來主管,金主收斂,水主收藏,收斂的命令旺盛,君火和相火就會由金而歸水,精神與精氣相交,根基深厚而安定,這樣太陽上升時,清澈而不混濁,心火清澈,人的精神氣宇就能安定,智慧之光也能顯現。手太陽經以丙火變化為腎水,上升時心火清澈。

金氣不降,則君火上炎而刑金,相火秉令,甲木亦逆,肺金被克,收令不行,火隨經上,營血沸騰,白睛紅腫,陽光散亂。清氣陷遏,濁氣鬱升,雲霧迷漫,乃生翳障。火退清升,雲消霧散,翳障自平,陽衰氣滯,雲翳不退,障其神明,神虛不能外發,久則陽氣陷亡,神去而明喪矣。

白話文:

當肺金之氣沒有下降時,心火就會向上升騰並剋制肺金,相火就會掌握控制權,而肝木也會逆行,肺金受到剋制,收斂的作用無法執行,火氣沿著經絡向上走,血液沸騰,眼白發紅腫脹,陽氣散亂。清氣被阻遏,濁氣向上昇,像雲霧一樣瀰漫,就會產生翳障。火氣消退,清氣上升,雲霧散去,翳障就會自然消失。如果陽氣衰弱,濁氣滯留,雲翳不退,就會阻礙神明,神氣虛弱無法向外發散,時間久了,陽氣就會陷落消失,神明離去,視力也就喪失了。

左目者,陽中之陽也。「陰陽應象論」:天不足西北,故西北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滿東南,故東南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陽者其精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其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陰者其精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以東方者,金水既衰,木火方旺,清陽當令,神魂暢發,此升魂所以為貴而降魄所以為賤也。而陰魄右降,陽魂左升,全賴中氣之運。

白話文:

左眼,屬於陽中之陽。「陰陽應象論」中提到:天體西北方向有缺憾,因此西北屬陰,人的右耳和右眼就比左邊的差點;大地東南方向不夠飽滿,因此東南屬陽,人的左手和左腳就比右邊的弱些。陽性的人,精氣都集中在上半身,所以上半身明亮而下半身虛弱,因此耳目靈敏而手腳笨拙;陰性的人,精氣都集中在下半身,所以下半身強壯而上半身虛弱,因此耳目不靈敏而手腳靈活。由於東方屬木,而木火旺盛,金水衰退,陽氣正盛,神魂暢達,所以重視升魂而輕視降魄。而陰魄右降,陽魂左升,完全依賴中氣的運作。

中氣運轉,胃降脾升,則金收西北,陰從魄斂,木生東南,陽自魂發,濁陰歸地,清陽上天,《亢倉子》所謂清而能久則明也。陽衰土濕,中氣莫運,則升降遲滯,四維不轉,水陷火逆,是以目病。水陷則乙木與庚金不升,火逆則甲木與辛金不降。木主血,金主氣,乙木庚金不升,則氣血之清者下陷,甲木辛金不降,則氣血之濁者上凝,翳膜凝結。

白話文:

當身體內氣運行順暢時,胃往下運化食物,脾往上運化津液,這時金氣收斂於西北,陰氣從魄中凝聚,木氣生發於東南,陽氣從魂中發散,濁陰之氣歸於大地,清陽之氣上升到天穹。《亢倉子》中說:「清澈而能持久才能顯明。」如果陽氣衰弱,土氣濕潤,內氣無法運行,那麼氣血升降就會遲滯,四肢無法活動,水分下陷,火氣上逆,這樣就會導致眼疾。水分下陷,乙木(肝氣)和庚金(肺氣)無法升發;火氣上逆,甲木(膽氣)和辛金(大腸氣)無法下降。木氣主血,金氣主氣,乙木和庚金無法升發,就會導致清氣血下陷;甲木和辛金無法下降,就會導致濁氣血上凝,最終形成翳膜凝結。

中氣未敗,俟其濁降清升,則明覆翳退,弗為害也,乃火已降矣,猶以苦寒泄於下,辛燥汗於上,內外鏟削,元氣敗竭,辛金甲木,永不能降,庚金乙木,永不能升,則陽常下陷而陰常上逆,頭上經絡,濁陰沖塞,氣血凝澀,津液堙瘀,翳障層生,陽神蔽錮,而光明損矣。

白話文:

當身體正氣還未衰敗時,如果能等待體內的濁氣下降、清氣上升,那麼視力模糊就會退去,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這時火氣已降,仍然用苦寒的藥物瀉下,辛燥的藥物發汗,這樣內外都受到損傷,元氣就會衰敗。辛金與甲木永遠不能降,庚金與乙木永遠不能升,那麼陽氣就會經常下陷,陰氣就會經常上升。頭部的經絡會被渾濁的陰氣堵塞,氣血凝固阻塞,津液淤積,翳障層層疊生,陽氣的神明被封閉,光明就會受損。

《靈樞·決氣》:氣脫者,目不明。氣統於外而根於中,人身下則腎氣,上則肺氣,中則胃氣,外則衛氣,氣盛於外,故悉統於衛,而衛生於穀,故並根於中。衛氣夜行於陰,晝行於陽,常隨中氣出入。其行於陽也,平旦寅初從足太陰之經而出於睛明,睛明在目之內眥,故目張而能視。

白話文:

《靈樞·決氣》:如果氣血流失,眼睛就會看不見。氣血分佈全身,根源在內,人的身體下部是腎氣,上部是肺氣,中間是胃氣,體外是衛氣。氣血在體外旺盛,所以統稱為衛氣,而衛氣又源於體內,所以根源在於內臟。衛氣夜晚在陰經運行,白天在陽經運行,經常隨著中氣出入。當衛氣在陽經運行時,從拂曉寅時開始,從足太陰經出發,到達眼睛內角的睛明穴。睛明穴在眼睛內角,所以眼睛睜開就能看東西。

衛出於目,則上下中外之陽隨而俱升,陽盛則日月淑清而揚光矣。中氣亡泄,諸陽俱敗而不升,故目不明也。「五臟生成論」:肝受血而能視,以血藏溫氣,升則化火,魂舍於血而神生於魂也。二十難:脫陰者目盲,以陽根於陰,陰脫則陽根絕也。而究其根本,悉關中氣。

白話文:

當我們眼睛健康時,陽氣會從眼睛釋放出來,進而帶動全身的陽氣升騰。陽氣充足,就會讓日月變得清朗而明亮。

如果身體中氣虛弱,導致陽氣無法升騰,那麼所有的陽氣都會受損而無法升起,因此眼睛就會出現視力不良的問題。

《五臟生成論》記載:肝臟接受血液的滋養才能保持視力,因為血液中含有溫暖的氣,這種氣升騰後會化為火。魂依附在血液中,而神則由魂魄產生。

《二十難》也指出:陰氣脫離身體就會導致失明,因為陽氣根植於陰氣,陰氣脫離就等於陽氣的根基斷絕。究其根本,都與身體中氣有關。

後世庸工不解,或謂火盛,或謂陰虛,是以天之中央在燕之北與越之南也。至於火退昏翳,全由陽敗,而再服清潤,不亦謬乎。眼科如《原機啟微》,一字不通,張子和、劉守真之論,更屬荒誕,薛立齋妄載《醫案》之中,趙養葵、呂用晦等謬加讚揚,繼以《證治準繩》、《眼科全書》、《審視瑤函)、《銀海精微》、《龍木禪師》諸書,真介葛盧、管公明所不解也。而九域傳誦,業此名家,從此目病之人,皆變離朱而為瞽曠矣。

白話文:

後世的庸醫不懂,有的說熱火旺盛,有的說陰液不足,這就像說天的中央在燕國的北邊和越南的南邊一樣荒謬。至於用寒涼藥讓眼睛昏暗,完全是因為陽氣受傷,然後再用清涼滋潤的藥,豈不荒謬。眼科方面的書像《原機啟微》,我連一個字都不通;張子和、劉守真的論述,更是荒誕不經;薛立齋在《醫案》中胡亂記載,趙養葵、呂用晦等人錯誤地讚賞,後來的《證治準繩》、《眼科全書》、《審視瑤函》、《銀海精微》、《龍木禪師》這些書,真是傑出的葛盧、管公明都不明白。而全國流傳,以這些書為名著,從此以後,眼病患者都變成視力極佳的人變成了瞎子。

何圖天壤之間,又有孫真人《秘談》一書,更出諸人之下。今《千金》具在,豈思邈仙靈,而為此厲鬼那!庸愚醉夢,習之以膠人目,謂非酷歟!

白話文:

所有眼部疾病都根源於經絡阻塞。眼睛發紅、腫脹和疼痛,都是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陽膽經的氣逆衝所致。治療方法應該是清肺降逆。如果體質虛弱且有下寒症狀,則應溫補。眼白紅腫,應活血化瘀;翳膜剛生出來時,應先通氣散滯,隨著經絡暢通,疾病自然會消除。如果只會出汗泄陽,不針對症狀治療,就會導致中氣衰弱,翳膜老化固結,這是為什麼呢?

眼病悉在經絡,其赤腫疼痛,皆手太陰足少陽二氣之逆沖也,法宜清膽肺而降沖逆。至於中虛下寒,則全宜溫燥。白珠紅腫,當行其瘀血,浮翳初生,先破其滯氣,自應隨手病除。乃不事此,妄以汗下亡陽,致使中氣頹敗,翳障堅老,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