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靈微蘊》~ 卷四 (3)
卷四 (3)
1. 中風解
馬孝和,素以生計憂勞,因怒中風,左手足卷屈,寒冷如冰,遍身骨痛,惟左半無覺,夜煩譫語不寐,能食不能飲,飲則氣逆欲吐,胸悶痰多,大便燥結,小便痛澀,肌色皯黣,精神惶惑,遇親故慰問,泣下沾衣。
白話文:
馬孝和平日憂慮生計,因生氣中風,左手腳蜷縮變形,冰冷如冰,全身骨頭疼痛,只有左半邊身體失去知覺,晚上煩躁不安,說胡話,睡不著,能吃飯但不能喝水,喝水就氣上逆想吐,胸悶痰多,大便乾硬,小便疼痛不通暢,皮膚粗糙發黑,精神恍惚,遇到親友探望安慰,就哭得沾濕衣襟。
此緣水寒土濕,木鬱風生。肝位於左,其志為怒,其氣為風。《子華子》:西方陰,止以收,而生燥,東方陽,動以散,而生風。觀之於天,大塊之噫氣,必自春發,推之於人,人生之息吹,必自肝生。厥陰風木之氣,天人所同也,而土燥水暖,則風生不烈,以木生於水而長於土,水暖則生髮滋榮,土燥則長育條暢,和風舒布;必無飄忽激揚之災。水寒土濕,生長不遂,木鬱風發,極力疏泄,乃有播土揚沙,摧枯拉朽諸變。
白話文:
這是因為水氣寒冷,土質潮濕,木氣鬱結,風氣產生。肝臟位在左側,主怒,其氣象風。根據《子華子》所說:西方屬陰,以收斂為主,會產生乾燥;東方屬陽,以擴散為主,會產生風。觀察天象,大地之氣息必定從春季開始發出;推論到人體,人體的呼吸也必定從肝臟產生。水中之風木(厥陰)之氣,是天人和共同擁有的。如果土質乾燥,水氣溫暖,風氣產生就不會猛烈,因為木氣生於水,長於土。水溫暖時,會有滋養生長的效果;土乾燥時,生長會順暢,風氣舒暢;就不會有飄搖激烈的災害。如果水氣寒冷,土質潮濕,生長受阻,木氣鬱結,風氣就會發作,極力宣洩,就會有揚土揚沙、摧毀枯朽等變化。
木性疏泄,水性蟄藏,使陽根未斷,藏氣稍存,雖風木飄揚,不至盡泄。《子華子》:水,陽也,而其伏為陰,風,陰也,而其發為陽,陽根不至升泄於風木者,全賴腎陰之能伏耳。今土濕水寒,陽根欲絕,風木鬱飄,腎精不藏,值怒動肝氣,飄風勃發,益以感冒虛邪,束其皮毛,裡氣郁遏,愈增激烈,風力簸扇,津液消亡,則筋脈攣縮,而病偏枯。此病生於內,而非中八風之虛邪,不能傷也。
白話文:
木的性質是疏發,水的性質是潛藏。這能讓陽氣的根本不至於斷絕,而潛藏的氣息稍有保存,儘管風木激蕩,也不致於完全散失。《子華子》中說:水是陽氣,但是它的蟄伏狀態是陰的;風是陰氣,但是它的發動狀態是陽的。陽氣的根本不至於被風木蒸發散失,完全仰賴於腎陰能夠蟄伏。
現在土濕水寒,陽氣的根本快要斷了,風木鬱滯而飄動,腎精無法潛藏,又遇上激動肝氣的盛怒,飄風勃發,再被感冒的虛邪帶累,束縛了皮毛,內在的氣息鬱結不通暢,病情會愈發嚴重。風力搖動扇動,津液消散,筋脈就會收縮拘攣,導致病症偏向身體的一側。這種病症是由於內在因素引起的,並非是被外來的虛邪八風所傷。
腎藏精而主骨,肝藏血而主筋,風燥亡陰,精血枯槁,筋骨失養,故卷屈疼痛。左手足者,風木之位,是以偏傷。肝血既耗,則陽明與衝脈之血,必不充足。陽明多氣多血之經,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衝脈者,經脈之海,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肘膝者,溪谷之會,機關之室。
白話文:
腎臟儲存精華而負責骨骼,肝臟儲存血液而負責筋腱。風邪燥邪會耗損陰液,精血枯竭,導致筋骨失養,所以會彎曲屈縮疼痛。左手手足是風木的部位,因此容易受到偏傷。肝血已經耗盡,則陽明經和衝脈的血就一定不充足。陽明經是氣血豐富的經絡,負責滋潤宗筋,宗筋負責束縛骨骼並促進關節活動。衝脈是經絡的海洋,負責灌溉溝壑,與陽明經一起作用於宗筋。肘和膝是溝壑的匯聚點,也是關節的所在。
陽明衝脈經血枯燥,溪谷焦涸,故機關不利。肝心子母之臟,肝氣傳心,母病累子,心液亡而神明亂,故煩躁譫語。風木疏泄,陽氣不斂,君相升浮,故不能寐。夜半陰隆,陽泄而不藏,故中夜病劇也。大小便者,膀胱大腸之腑,開竅於腎,而輸泄之權,則在於肝,風動血虧,輸泄不暢,故便乾而溺澀也。腿膝厥冷之證,屬在厥陰。
白話文:
陽明經氣血乾枯,就像河溪乾涸,所以身體機能失調。肝臟和心臟是母子臟腑,肝氣會傳遞到心臟,母親的疾病會影響兒子,心臟津液枯竭,神志就會混亂,所以會出現煩躁、胡言亂語的症狀。肝臟屬木性,具有疏泄功能,陽氣無法收斂,君主和臣相之氣上浮遊離,所以無法入睡。半夜時陰氣旺盛,陽氣外泄而不能藏納,所以半夜時病情會加重。大小便的排泄是由膀胱和大腸這些腑臟負責,而開竅於腎,排泄的控制權在於肝臟。風氣影響血氣,造成血虧虛弱,排泄不順暢,所以大便乾結,小便困難。腿膝厥冷的症狀屬於厥陰經。
陰性寒而陽性熱,平人陰陽交濟,則上不熱而下不寒。厥陰陰極陽生,水為母而火為子,受母氣於北地,所以下寒,胎子氣於南天,所以上熱。陽上陰下,不相交接,故厥陰經病,獨有厥證。
白話文:
陰性帶有寒性,陽性帶有熱性。健康的人體陰陽平衡,所以上面不熱,下面不冷。肝經(厥陰)是陰氣最盛的地方,而陽氣在此處誕生。水是陰的本源,而火是陽的本源。肝經接受北方陰氣,所以下肢寒冷。心包經(胎)接受南方陽氣,所以上肢炎熱。陽在上面,陰在下面,兩者不相交會,因此肝經疾病只會有厥症(手足厥逆)。
上下者,陰陽之定位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風木未極疏泄,則火炎於子宮,水冱於母位,上下之寒熱,不至易地,風木大發,掃地無餘,陽根盡亡,溫氣全泄,乙木之溫奪於癸水之寒,變東方陽和之地為北邊冰雪之場,是以左半手足寒涼而無覺也。肺屬金,其氣燥,其志悲,其聲哭,風傷津液,燥動悲生,觸緒哀感,其性如此也。
總以寒水氾濫,入土生濕,木鬱風作,筋脈失榮。
白話文:
上半身和下半身,是陰陽定位的地方;左半身和右半身,是陰陽運行的道路。風屬木,若疏泄作用不足,火氣就會在子宮裡旺盛,水液就會在膀胱裡積聚,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寒熱不會互相轉移。如果風屬木發作過於猛烈,將一切橫掃殆盡,陽氣就會全部消亡,溫暖的氣息也會完全散失。東方屬木,溫暖,但此時被北方屬水,寒冷的氣息奪取,於是東方原本溫和的地方變成了冰天雪地。所以,身體左半邊的手腳會感到冰冷,而且沒有知覺。肺屬金,其性質乾燥,其情感悲傷,其聲音哭泣。風氣傷津液,乾燥會導致悲傷的產生,受到一點觸動就哀傷不已,這是肺的本性。
脾者,孤臟以灌四旁,濕旺津瘀,不能四灌,故內愈濕而外益燥,一旦因情志之內傷,虛邪外襲,風燥血爍,筋攣體枯。以風木而刑濕土,濕氣堙郁,化生敗濁,孔竅填塞,肺腑鬱悶,胃逆則神迷,脾陷則言拙,是皆中氣之敗也。湯入則吐者,滋其土濕,胃氣愈逆也。
法當暖水燥土,而潤風木,水暖土燥,乙木榮達,風靜體伸,復其骨健筋柔之素矣。
白話文:
脾臟就像一個獨立的器官,負責滋養全身。如果濕氣過重,體內的津液就會淤積,無法正常輸布。這時,體內會愈來愈濕,而體外則會愈來愈乾。如果突然受到情緒傷害,或外邪入侵,風燥之氣就會灼燒血液,導致筋攣體瘦。
由於風木剋制濕土,濕氣鬱結,會產生病變。孔竅被堵塞,肺腑鬱悶,胃氣逆亂,神志不清。脾臟受損,言語就會遲鈍。這些都是中氣衰敗的表現。
如果服用溫熱湯藥後會嘔吐,是因為湯藥滋潤了脾臟的濕氣,導致胃氣更加逆亂。
中風證,時醫知有外邪,不知有內傷,全用辛溫發散,誤矣,又或用硝黃下藥,是速其死。病理微妙,非近代粗工所知,如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輩,曷能解此!張景岳愚而妄作,又創為非風之論,是敢與岐黃仲景為敵也!又與氣脫之證相提並論,尤屬愚昧。氣脫者,昏迷顛仆,朝病夕死,中風偏枯痿廢,猶延數年之命,久病方死,安可混言!風者,百病之長,外感悉同,而病象懸殊,以人之本氣不一也。
白話文:
中風疾病,一般的醫生只知道是由外邪引起,卻不知道有內傷的原因,一味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這是錯誤的。或者使用硝石、黃連等瀉下藥物,這更是加速死亡。中風的病理很複雜,不是現代那些粗淺的醫生所能瞭解的,像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這些前輩醫家,他們纔能夠解析這種疾病。張景嶽這個愚昧且狂妄的人,竟然提出「非風論」,真是敢於與岐黃、仲景這些醫學大家為敵!他又把中風和氣脫病症混為一談,更加愚蠢。氣脫病症者昏迷不醒,倒地不起,早上發病,晚上就死亡,而中風偏癱、肌肉萎縮的人,還能延續數年的生命,往往久病而死,怎麼可以混淆而談呢?風邪是各種疾病的根源,外邪入侵的症狀都相同,但是疾病的表現卻大不相同,這是因為人的根本之氣不盡相同。
中風,水寒土濕,木鬱風搖,外襲風淫,表裡皆病,初無西北東南真假之殊,前人之論,一字不通,無足多辨者。
孝和病,用暖水燥土、滋木清風之法,十餘劑,擁杖而起,放杖而笑,不知病之去也。
白話文:
中風是由於體內水寒、土濕、肝氣鬱結、風邪搖動所致,外來風邪襲擊,表裡俱病,最初並不區分西北東南的真假之別。前人的理論,一點都不通,不足以多加辯論。
《呂氏春秋》:魯人有公孫悼者,謂人曰吾能起死人,吾故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治偏枯之藥,則能起死人矣。公孫悼雖不能起死人,然未嘗不善治偏枯。後之醫者,倍死人之藥,以起偏枯,良可嘆息也。
白話文:
《呂氏春秋》記載:魯國有一位公孫悼,自稱能讓死人復活,他擅長治療偏癱。他認為,如果加倍使用治療偏癱的藥物,就能使死人復活。儘管公孫悼無法讓死人復活,但他確實精通偏癱的治療。後來的醫生們為了治療偏癱,竟然加倍使用能救活死人的藥物,這真是令人嘆息啊!
2. 帶下解
李氏,夏病赤帶,內雜白沙如豆,並下紫血,食不甘味,入口作苦,咽乾胸燥思飲,而內實不渴,大便泄利,小便淋濁,溺前作痛,溺後作癢。
白話文:
李姓患者,在夏季感染了赤痢,伴有白色的膿液狀物,並排出紫色的血液。飲食沒有味道,吃到嘴裡發苦,咽喉乾燥,胸部燥熱想喝水,但實際上不覺得口渴,大便腹瀉,小便渾濁,小便前疼痛,小便後發癢。
此緣脾土濕陷,風木疏泄。精藏於腎,其性封蟄,而腎水蟄封,由於肺金之收斂,收則生燥,手陽明以燥金主令,足陽明從燥金化氣,戊土燥降,收斂得政,陽蟄九地之下,則癸水溫暖而不泄。陽明之燥奪於太陰之濕,則戊土不降,肺金失收斂之令,相火升泄,於是癸水莫藏。
白話文:
這樣的情況是脾胃虛弱導致濕氣過重,肺氣不足導致疏泄功能減弱。精氣藏於腎臟,性質閉藏沉伏。但由於腎臟陰氣沉降,加上肺臟金氣收斂,收斂就會產生乾燥。於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燥金氣盛,足陽明胃經也跟著燥金化氣。戊土屬燥土,因此下降收斂的機制佔了主導地位。陽氣潛藏於地底,癸水(腎陰)就會得到溫暖而不會泄漏。
但是,當陽明燥氣被太陰脾經的濕氣奪走,戊土就不能正常下降,肺金失去收斂的掌控,相火就會上升泄漏,導致癸水無法藏匿。
腎主蟄藏,肝主疏泄,己土濕陷,抑遏乙木生髮之氣,鬱怒生風,竭力疏泄,木能疏泄而水不蟄藏,其在男子,則病遺精,其在女子,則病帶下。《靈樞·五癃津液》:陰陽不和即水火不交。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即遺精帶下之證也。女子帶下,精液流溢,五色不同。
白話文:
「上古天真論」:腎臟主掌水液,接受五臟六腑精氣而儲存。如果腎水失守無法儲藏,五臟就會陷落、精氣流失。某個臟器受傷嚴重,就會有一種對應的顏色排出,肝臟是青色、心臟是紅色、脾臟是黃色、肺臟是白色、腎臟是黑色,分別都有其原本的顏色,所以顏色是不一樣的。
「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水失藏,五臟陷流,一臟偏傷,則一色偏下,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各有本色,是以不一也。
風木鬱泄,相火不秘,甲木之火逆,則胸膈煩熱,三焦之火陷,則膀胱熱澀。風力郁沖,而木氣遏陷,不能暢泄,故溲溺淋漓,梗阻難下。木以疏泄為性,水道不開,勢必後沖穀道,以泄怫鬱,水穀齊下,則成泄利。水曰潤下,潤下作咸,水之潤下,莫過於海,故海水獨咸,一經火煎日曬,則結咸塊,白沙成粒者,相火陷於膀胱,煎熬溲溺而結,與煮海成鹽之義正相同。膀胱熱癃,精溺蹇塞,木氣鬱礙,是以作痛。
白話文:
肝鬱導致氣血失衡,腎火不固,肝火上逆,則胸膈煩熱。腎火下陷,則膀胱熱痛。肝氣鬱結,阻抑氣血運行,導致小便淋漓,難以排出。肝臟具有疏通排泄的特性,水道不通,氣鬱難舒,於是下衝大腸,以排泄鬱氣,導致水穀同時下瀉。水具有滋潤下行的特性,滋潤下行產生鹹味。水向下滋潤的功效最強者莫過於海,所以海水很鹹。海水經陽光曝曬後會結成鹹塊,白沙也會變成顆粒狀。這類似於腎火陷於膀胱,蒸發小便後凝結的原理,與海水煮成鹽的原理是一樣的。膀胱熱痛,小便不通暢,是肝氣鬱結所致。
精溺既下,而木鬱未達,是以發癢。風木陷泄,肝血失藏,離經瘀郁,久而腐敗,故紫黑時下。其病於夏暑者,濕旺木鬱,非關熱盛。秋涼則愈者,燥動而濕收也。然木鬱熱作,是病之標,而火泄水寒,是病之本,推其源流,則由奇經之任帶二脈。「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任為諸陰之長,水寒血冷,任脈凝冱,陰氣摶結則為疝瘕,陰精流注則為帶下,無二理也。
白話文:
水濕停滯在下面,而肝氣鬱結還沒散開,所以會感到搔癢。風木之氣虧損外洩,肝血無法正常儲藏,違背常道而淤積,時間久了就會敗壞,所以顏色會發紫發黑,逐漸往下流。夏季發病的,是濕氣旺盛,肝氣鬱結,與熱盛無關。到了秋季涼爽後就能痊癒,是燥氣活動而濕氣收斂的緣故。但是肝氣鬱結導致熱症,這是疾病的表徵,而火氣虧損,水寒,這是疾病的根本。追究其源頭,與奇經中的任脈、帶脈兩條經脈有關。《骨空論》中說:任脈發生問題,男子會出現內部結塊疼痛,女子會有帶下、子宮腫塊,任脈是諸陰經之長,水寒血冷,任脈凝滯,陰氣凝聚就會形成疝氣、子宮腫塊,陰精流瀉就會形成帶下,道理是一樣的。
帶脈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居中焦之位,處上下之間,橫束諸脈,環腰如帶,所以使陽不上溢,陰不下泄,土敗濕滋,帶脈不束,督升任降,陽飛陰走,故精液淫溢而不收也。
白話文:
帶脈起始於兩肋下方,繞身體一週,位於中焦,介於上焦和下焦之間,橫向約束其他經脈,像腰帶一樣環繞腰部。它的作用是防止陽氣上溢,陰氣下泄,脾土虛弱,濕氣滋生。如果帶脈不約束,督脈會上升,任脈會下降,陽氣會上浮,陰氣會下陷,導致精液流失而無法收斂。
《金匱》:婦人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手掌煩熱,唇口乾燥,此病屬帶下,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以瘀血凝結,阻水火升降之路,則火逆而生熱煩,水陷而為帶下,此帶證發作之因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婦女產後腹瀉,數十天不止,傍晚就發熱,小腹急痛,手掌發熱,嘴脣乾裂。這個病與帶下有關,曾經流產過,瘀血停留在小腹中未消散。由於瘀血凝結,阻礙了水火氣的升降,火氣逆行而產生發熱煩躁,水氣積聚而形成帶下,這就是帶下證發作的原因。
此當溫燥脾腎,疏木達郁,以榮風木。後之庸醫,或用清利,或事固澀,陽敗郁增,則風木愈泄,是決江河之流而障之以手也,不竭不止矣。男子淋濁遺精,女子崩漏帶下,病悉同源,而庸工不解,其所制各方,無可用者。
李氏,用燥土溫中、疏肝清下、蟄火斂精之法,數日而瘳。
白話文:
這時候應該溫和乾燥脾腎,疏通鬱結,以滋養風木。後世的庸醫,有的用清熱利濕藥物,有的用固澀藥物,導致陽氣受損,鬱結加重,風木更加虛泄,就像決開江河的流水卻用手阻擋一樣,水勢只會更加洶湧。男子遺精淋濁,女子崩漏帶下,疾病根源基本相同,但庸醫不理解,所開的各個方子,沒有可以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