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靈微蘊》~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營衛解

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精華氤氳,而生氣血。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一日一夜,周身五十。

脈中之血,其名曰營,血中之氣,是曰營氣,營氣在脈,隨宗氣而行。穀精之化營氣,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宗氣,宗氣者,所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營氣之行,一息往來,蓋血之動,氣鼓之也。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脈六動,一動脈行一寸,六動脈行六寸。《靈樞·脈度》: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平人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以應二十八宿。周天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一日之度,一千八分。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每刻一百三十五息。一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一百三十五息,人氣半周於身,脈行八丈一尺,下水一刻,日行十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是謂一周,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

五百四十息,人氣再周於身,脈行三十二丈四尺,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人氣十周於身,脈行一百六十二丈,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人氣五十營於身,脈行八百一十丈,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一千八分。

營氣之行,常於平旦寅時從手太陰之寸口始,以肺主氣而朝百脈也。自手之太陰陽明注足之陽明太陰,手之少陰太陽注足之太陽少陰,手之厥陰少陽注足之少陽厥陰,即經脈之行次也,終於兩蹻督任,周而復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晝夜五十周畢,明日寅時,又會於氣口,此營氣之度也。

衛氣者,不隨營氣,而自行於脈外,晝行陽經二十五周,夜行陰臟二十五周。其行於陽也,常於平旦寅時從足太陽之睛明始。睛明者,目之內眥。《靈樞·衛氣》:平旦陰晝,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內眥,下手太陽,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至小指次指之端。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名指之端。

別者,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下至跗上,入中指之端。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次指之端,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足少陰。陰蹻者,足少陰之別,屬於目內眥,自陰蹻而復合於目,交於足太陽之睛明,是謂一周。

白話文:

人從食物中獲得精氣,食物進入胃,再傳送到肺,精華物質在這裡升發,產生氣血。其中清澈的部分叫做營,混濁的部分叫做衛。營在血管中運行,衛在血管外運行,一天一夜,周身循環五十次。

血管中的血液,叫做營,血液中的氣,叫做營氣。營氣在血管中,跟隨宗氣運行。穀物精華化生的營氣,其凝聚而不流動的部分,積聚在胸中,稱為宗氣。宗氣的作用是貫穿心肺,推動呼吸。營氣的運行,一次呼吸之間往返一次,這是因為血液的運行,需要氣的鼓動。人一呼氣脈搏跳動兩次,一吸氣脈搏跳動兩次,呼吸平穩時,脈搏跳動五次。加上嘆息,脈搏跳動六次,脈搏跳動一次運行一寸,跳動六次運行六寸。《靈樞·脈度》記載:手的六條陽經,從手到頭,長五尺,五六三十,共三丈。

手的六條陰經,從手到胸中,長三尺五寸,三六十八,加上五六三十,共二丈一尺。腳的六條陽經,從腳到頭,長八尺,六八四十八,共四丈八尺。腳的六條陰經,從腳到胸中,長六尺五寸,六六三十六,加上五六三十,共三丈九尺。蹺脈從腳到眼睛,長七尺五寸,二七十四,加上二五一十,共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得八,加上二五得一,共九尺。

以上總共是十六丈二尺,這是氣運行的大通道。正常人一天一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身體上下左右前後共有二十八條脈,對應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每一宿有三十六分,一天運行的度數是一千零八分。用漏壺計時,一天分一百刻,每刻有一百三十五次呼吸。一次呼吸氣運行六寸,十次呼吸氣運行六尺,一百三十五次呼吸,人的氣在身體運行半周,脈搏運行八丈一尺,漏壺下水一刻,太陽運行十分。二百七十次呼吸,氣運行十六丈二尺,這叫做一周,漏壺下水二刻,太陽運行二十分。

五百四十次呼吸,人的氣在身體運行兩周,脈搏運行三十二丈四尺,漏壺下水四刻,太陽運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次呼吸,人的氣在身體運行十周,脈搏運行一百六十二丈,漏壺下水二十刻,太陽運行五個星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人的氣在身體運行五十周,脈搏運行八百一十丈,漏壺下水一百刻,太陽運行二十八星宿,一千零八分。

營氣的運行,通常在早上寅時從手太陰肺經的寸口開始,因為肺主管氣,朝向百脈。從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注入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從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注入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從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注入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這就是經脈運行的順序,最終會匯集到兩蹺脈和督脈、任脈,周而復始,陰陽相互貫穿,如同圓環沒有終點,晝夜運行五十周結束,第二天寅時,又在氣口匯合,這就是營氣運行的規律。

衛氣不跟隨營氣,而是在血管外自行運行,白天在陽經運行二十五周,夜晚在陰臟運行二十五周。它在陽經的運行,通常在早上寅時從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開始。睛明穴位於眼睛的內角。《靈樞·衛氣》記載:在白天陽氣旺盛的時候,陽氣從眼睛出來,眼睛張開時,氣會向上運行到頭部,沿著頸部,向下走到足太陽膀胱經,到達小腳趾的末端。其中分散出去的,從眼睛內角,向下走足太陽膀胱經,到達小腳趾的末端。其中分散出去的,從眼睛外角,向下走足少陽膽經,到達第二個腳趾的末端。然後向上沿著手少陽三焦經的側面,向下到達無名指的末端。

其中分散出去的,到達耳朵前,與下頜的脈絡匯合,注入足陽明胃經,向下到達腳背,進入中指的末端。其中分散出去的,從耳下向下走手陽明大腸經,進入第二個手指的末端。到達腳部的部分,進入腳心,從內腳踝出來,向下走足少陰腎經。陰蹺脈是足少陰腎經的分支,屬於眼睛的內角,從陰蹺脈又回到眼睛,與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匯合,這就叫做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