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懸樞》~ 卷一 (1)
卷一 (1)
1. 卷一
時分冬夏,病殊寒溫,氣候不同,感傷亦異。傷寒著於仲景,溫病闡於岐伯,各有妙解,水火判然。自叔和混熱病於傷寒,傷寒之理,既永晦於千古,溫病之義,亦長訛於百代。後世庸工紛起,殺運宏開,當鼓橐吹爐之際,何須覆鼎,值焦頭爛額之秋,那堪入甕。橫覽夭枉,愴恨實多,作溫病解。
白話文:
隨著冬夏季節的變化,疾病的寒熱症狀也不同,這是因為氣候不同導致感受外邪的不同。仲景專論傷寒,岐伯探討溫病,各有精妙的見解,寒熱之別分明。自從叔和將熱病混同於傷寒,傷寒的道理便從此晦暗不明,溫病的意義也千百年來誤解頻仍。後世的庸醫紛紛崛起,濫用藥物殺伐過度,如同鼓風吹爐一般,哪裡需要蓋上藥鼎?到了燒焦爛額的境地,哪裡還經得起藥罐煎煮?橫看歷史上誤殺的案例,令人心痛不已,因此寫作《溫病解》以正視聽。
2. 溫病名義
秋冬感冒,名曰傷寒,春夏感冒,名曰溫病。病於春者謂之溫,病於夏者謂之熱,溫熱同病,因時異名,《素問·熱論》: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是也。四時之候,秋涼冬寒,春溫夏熱,約而言之,不過陰陽,陰陽之氣,不過寒熱。寒盛於冬,熱盛於夏,秋之涼者,將寒而未寒也,春之溫者,將熱而未熱也。
白話文:
在秋冬季節所感冒的,稱作傷寒;在春夏季節所感冒的,稱作溫病。在春天所患的稱為溫,在夏天所患的稱為熱,溫和熱的病症相似,只是因為季節不同而名稱有所差異。根據《素問·熱論》記載:在夏至日之前所發生的病症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所發生的病症稱為暑症。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秋季涼爽,冬季寒冷,春季溫暖,夏季炎熱,概括來說,無非是陰氣和陽氣的作用,而陰陽之氣只不過是寒和熱。寒氣在冬天盛行,熱氣在夏天盛行,秋天的涼爽,是因為快要進入寒季但還沒有真正開始變冷;春天的溫暖,是因為快要進入熱季但還沒有真正炎熱。
感於冬者,謂之傷寒,感於夏者,謂之病熱,感秋之涼,輕於傷寒,而實傷寒之屬也,感春之溫,輕於病熱,而實病熱之屬也,故秋冬之感證,統曰傷寒,春夏之感證,統曰熱病。仲景之言傷寒,兼秋月之傷涼也,《素問》之言熱病,兼春月之病溫也。
白話文:
冬天的感冒稱為傷寒,夏天的感冒稱為病熱。秋天的涼氣侵襲,比傷寒輕微,但也是傷寒的一種。春天的溫氣侵襲,比病熱輕微,但也是病熱的一種。因此,秋冬的感冒統稱為傷寒,春夏的感冒統稱為熱病。張仲景所說的傷寒,也包括秋月受涼的傷寒。《素問》所說的熱病,也包括春月發熱的病溫。
3. 附岐伯溫義
《素問·熱論》: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現在患上熱病的人,都是因寒氣入侵所致。有的病人會痊癒,有的病人會死亡。死亡的病人通常在六七天內,而痊癒的病人則需要十天以上。這是什麼原因呢?
熱病者,傷寒之類,非傷寒也。
岐伯對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白話文:
熱病是屬於傷寒一類的病,但不是真正的傷寒。
岐伯回答說:人被寒邪所傷,就會患熱病,即使熱得很厲害也不會死;但如果同時感受兩種寒邪而發病的,必定難以避免死亡。
外感之病,統曰傷寒,而其中實有風寒之分。春溫夏熱,皆感風邪,而曰傷寒者,感病之總名也。上文曰:熱病者,傷寒之類,則溫熱非由傷寒甚明。
白話文:
凡是從外部感染來的疾病,都統稱為「傷寒」,但其中又可細分為「風寒」。春季溫暖、夏季炎熱的天氣,感染的都是風邪,而之所以稱為「傷寒」,是因為這是感染疾病的總稱。上文中說:「熱病是傷寒的一類」,那麼溫熱性疾病並非傷寒所致,這點很明顯。
人之春夏感傷,風泄其衛,衛閉而遏營血,則為病熱。熱雖至甚,而經盡陰復,不至於死。其陽亢陰枯,外被邪客,而表裡雙傳,一日兩經,是謂兩感,精液消亡,必不免於死也。
白話文: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巨陽者,諸陽之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其脈連於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巨陽者,諸陽之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其脈連於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白話文:
皇帝問道:「請詳細說明這些病症的表現。」岐伯回答道:
傷寒的第一天,巨陽經受病,巨陽經屬於所有陽經的經絡,因此是所有陽經氣血的統帥。它的經脈連接著風府穴,所以會導致頭痛、頸痛、腰部脊椎僵硬疼痛。
第二天,陽明經受病,陽明經主宰肌肉。它的經脈經過鼻樑旁邊,連接著眼睛,因此會導致發燒、眼睛疼痛、鼻腔乾燥,無法平躺休息。
第三天,少陽經受病,少陽經主宰膽。它的經脈沿著肋骨兩側經過,連接著耳朵,因此會引起胸脅疼痛、耳聾。
這三條陽經的經絡,都受到病邪的侵襲,但病邪尚未進入臟腑,所以只要發汗就能治癒。
足之三陽,自頭走足。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太陽者,諸陽之所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太陽行身之後,其脈自頭下項,挾脊抵腰,連於督脈之風府,邪自風府而入,客於太陽之經,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行身之前,其脈挾鼻絡於目,故目痛鼻乾。三陽之氣,皆隨陽明下行,陽氣蟄藏則善寐,陽明上逆,陽升而火泄,故身熱而不臥。
白話文:
人體足部的三條陽經,從頭走至腳底。如果患上傷寒症,第一天會影響到太陽經。太陽經是所有陽經的統帥,因此是諸陽之氣的來源。
太陽經在人體後方從頭部經過頸項,沿著脊椎兩側延伸到腰部,並與督脈的風府穴相連。邪氣可以通過風府穴進入人體,侵犯太陽經,導致頭項疼痛、腰背僵硬。
第二天,陽明經會受到影響。陽明經從人體前部運行,其經脈與鼻子相連,並聯繫到眼睛。因此,陽明經受傷會導致眼睛疼痛、鼻子乾燥。
足三陽之氣,都會隨著陽明經下行。陽氣隱藏就會安靜嗜睡,陽明氣上逆,陽氣上升而引發熱症,所以會發燒但不願入睡。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行身之側,其脈從耳下頸,自胸貫胭,而循脅裡,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三陰之臟者,經鬱熱發,汗之開其皮毛,經熱外瀉,則病愈矣。
白話文:
三天後,陽明經受到風熱,陽明經行經於身體兩側,其脈絡從耳後頸部開始,經過胸口貫穿喉嚨,再沿著肋骨內側運行,所以會出現胸口肋骨疼痛和耳鳴的症狀。所有陽經的經絡都會受到損害,但陽經病邪還未進入陰經的臟腑內,通過發汗的方式讓經絡中的鬱熱排出,使得經絡中的熱邪向外發散,這樣病症就會痊癒。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白話文:
第四天,太陰經受影響,太陰經脈分佈於胃中,連接到咽喉,所以肚子脹滿而咽喉乾燥。
第五天,少陰經受影響,少陰經脈貫通腎臟,連接到肺部,繫於舌根,所以口乾舌燥並口渴。
第六天,厥陰經受影響,厥陰經脈繞行生殖器並連接到肝臟,所以胸腹滿脹而陰囊收縮。
足之三陰,自足走胸。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行身之前,其脈入腹絡胃,上膈挾咽,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行身之後,其脈貫脊屬腎入肺,而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行身之側,其脈過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故煩滿而囊縮。太陰曰脈布胃中,少陰曰脈貫腎,厥陰曰脈絡於肝,是三陰之病,皆入於臟也。
白話文:
足部的少陰、厥陰、太陰三條經絡,都從足部向上運行到胸部。
第四天,太陰經絡開始受到影響,太陰經運行於身體前部,它的經脈進入腹部,聯絡胃,向上經過隔膜,包繞喉嚨,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喉嚨發乾的症狀。
第五天,少陰經絡開始受到影響,少陰經運行於身體後部,它的經脈通過脊椎,連接腎臟,進入肺部,並連繫舌根,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狀。
第六天,厥陰經絡開始受到影響,厥陰經運行於身體兩側,它的經脈經過生殖器官,抵達小腹,聯絡胃,連繫肝臟,絡於膽,所以會出現煩悶脹滿,小腹收縮的症狀。
太陰經絡的病症會影響胃;少陰經絡的病症會影響腎;厥陰經絡的病症會影響肝。這三條經絡的病症,都會影響到臟腑。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六日而六經俱盡,六日而六經俱解,所謂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也。
白話文:
對於那些沒有明顯感受到寒冷的人,在第七天的時候,太陽經的病症會減輕,頭痛也會稍微緩解;第八天,陽明經的病症會減輕,身體發熱的症狀也會有所緩解;第九天,少陽經的病症會減輕,聽力會略微恢復;第十天,太陰經的病症會減輕,腹部不適的情況會減少,食慾也會恢復正常;第十一天,少陰經的病症會減輕,口渴的感覺會消失,不再感到脹滿,舌頭乾燥的情況會好轉,並且會出現打噴嚏的現象;第十二天,厥陰經的病症會減輕,男性生殖器會變得鬆弛,小腹也會略微下垂。到了這個時候,體內的邪氣都已經散去,病也就日漸痊癒了。
也就是說,在第六天的時候,六經的病症都會達到頂峯,但是從第六天開始,六經的病症都會逐漸解除,所以說,要完全恢復健康通常都需要十天以上的時間。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已滿三日者,可瀉而已。
白話文:
黃帝問:治療方法是什麼?岐伯回答:治療方法是疏通各臟腑的經脈,疾病就會逐漸消退。如果發病不到三天,用發汗法就可以;如果發病超過三天,用瀉下法就可以。
腑亦稱臟,《素問·十二臟相使論》,十二臟之貴賤相使是也。五臟六腑皆受病矣,各通其臟脈,是何臟腑之病,即針通其何臟腑之脈也。其未滿三日者,所謂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故可汗而已。其已滿三日者,已入於臟,故可瀉而已。汗瀉俱是刺法,詳見「刺熱篇」。
白話文:
臟腑是同一概念,《素問·十二臟相使論》中所說的「臟」,就是指「臟腑」的貴賤相使關係。所有的臟腑都有可能生病,每一種臟腑的經絡都是相通的。如果是哪個臟腑生病,我們就可以針灸相通的經絡來治療。
如果生病的時間不超過三天,這就說明三陽經絡都受了病,但是還沒有深入到臟腑裡,所以我們只需要發汗就可以了。
如果生病的時間已經超過三天,說明病已經深入到臟腑裡,所以我們只需要瀉下就可以了。
發汗和瀉下都是針灸的方法,具體的內容可以在「刺熱篇」中找到。
《靈樞·熱病》: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熱病陽有餘而陰不足,故瀉其陽以補其陰。其在三陽,而未入臟者,熱邪尚淺,補其經中之陰,則汗自出。其在三陰,而己入於臟者,熱邪已深,非泄其臟中之陽,則熱不去。
溫熱之病,所以不死者,臟陰之未亡也,已入臟而不泄,則臟陰亡矣,故用瀉法。
白話文:
《靈樞·熱病》:熱病持續三天後,如果脈搏平穩但鼻翼兩側脈搏跳動劇烈,說明熱邪在陽經,可用「五十九刺」療法,目的是瀉掉熱邪,讓汗液排出,補充陰氣以彌補不足。瀉火就能退熱,補陰就能出汗。熱病是陽氣過剩,陰氣不足,所以瀉陽補陰。如果熱邪還停留在三陽經,沒有深入臟腑,說明熱邪尚淺,補充經絡中的陰氣,汗液就能自行排出。如果熱邪已經進入三陰經,深入臟腑,說明熱邪已深,如果不瀉掉臟腑中的陽氣,熱邪就無法消除。
帝曰:其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其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巨陽與太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少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白話文:
皇帝問:那些同時受到寒邪侵襲的人,他們的脈象應該會是什麼樣的?
岐伯回答:同時受到寒邪侵襲的人,病程會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第一天:巨陽和太陰同時發病
頭痛、口乾、煩躁、腹脹
- 第二天:陽明和少陰同時發病
腹脹、身體發熱、食慾不振、胡言亂語
- 第三天:少陽和厥陰同時發病
耳聾、耳中憋悶、昏厥、不喝水、神志不清,六天內死亡
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全都被寒邪侵襲,營氣和衛氣運行不暢,五臟功能失調,就會導致死亡。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白話文:
皇帝問:五臟已經受傷,六腑不通,氣血運行不暢,這樣過了三天就會死亡,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道: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的首領,氣血旺盛,所以人不知不覺間受傷。三天後,氣血耗盡,因此就會死亡。
兩感者,陽強不密,陰氣衰絕。其太陽之寒,隨少陰而化熱,太陰之濕,隨陽明而化燥,厥陰之風,隨少陽而化火,故一日之內,兩經俱病。經其表裡同氣,故感應神速,三日六經俱病,再三日而陽明之氣全消,是以死也。
白話文:
同時感受兩種病邪,是因為陽氣強盛時防禦不周,陰氣衰弱無力抵抗。太陽經的寒氣,會隨著少陰經轉化為熱氣;太陰經的濕氣,會隨著陽明經轉化為燥氣;厥陰經的風氣,會隨著少陽經轉化為火氣。因此,在一天之內,兩個經絡都會發病。它們表裡氣息相通,所以感應反應很快。三天後,六個經絡都會發病。再過三天,陽明經的氣完全消失,這就是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