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懸樞》~ 卷一 (1)
卷一 (1)
1. 卷一
時分冬夏,病殊寒溫,氣候不同,感傷亦異。傷寒著於仲景,溫病闡於岐伯,各有妙解,水火判然。自叔和混熱病於傷寒,傷寒之理,既永晦於千古,溫病之義,亦長訛於百代。後世庸工紛起,殺運宏開,當鼓橐吹爐之際,何須覆鼎,值焦頭爛額之秋,那堪入甕。橫覽夭枉,愴恨實多,作溫病解。
白話文:
一年四季有冬有夏,疾病的寒熱性質也不同,氣候不一樣,感受到的外邪也會有差異。傷寒的理論由張仲景闡明,溫病的理論由岐伯闡述,兩者都有精妙的見解,就像水火一樣截然不同。但自從王叔和把熱性病混同於傷寒之後,傷寒的道理就永遠被埋沒了,溫病的意義也長期被錯誤理解。後世庸醫紛紛出現,大肆濫用藥物,就像在爐火正旺的時候,何必把爐鼎打翻呢?在病患病情危急的時候,哪能把病人推進甕裡加速死亡呢?我看到這麼多枉死的人,實在感到悲痛和遺憾,所以寫了這本《溫病解》。
2. 溫病解第一
3. 溫病名義
秋冬感冒,名曰傷寒,春夏感冒,名曰溫病。病於春者謂之溫,病於夏者謂之熱,溫熱同病,因時異名,《素問·熱論》: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是也。四時之候,秋涼冬寒,春溫夏熱,約而言之,不過陰陽,陰陽之氣,不過寒熱。寒盛於冬,熱盛於夏,秋之涼者,將寒而未寒也,春之溫者,將熱而未熱也。
感於冬者,謂之傷寒,感於夏者,謂之病熱,感秋之涼,輕於傷寒,而實傷寒之屬也,感春之溫,輕於病熱,而實病熱之屬也,故秋冬之感證,統曰傷寒,春夏之感證,統曰熱病。仲景之言傷寒,兼秋月之傷涼也,《素問》之言熱病,兼春月之病溫也。
白話文:
秋冬季節的感冒,稱為傷寒;春夏季節的感冒,稱為溫病。在春天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天發病的稱為熱病,溫病和熱病其實是同一種病,只是因為發病季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黃帝內經·熱論》中說:「在夏至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就是這個意思。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秋天涼爽、冬天寒冷、春天溫和、夏天炎熱,總括來說,就是陰陽二氣的變化,而陰陽之氣的變化,其實也就是寒熱的變化。寒氣在冬天最盛,熱氣在夏天最盛,秋天的涼爽,是將要轉寒但還沒完全寒冷的狀態;春天的溫和,是將要轉熱但還沒完全熱的狀態。
在冬天感受寒邪而發病的,稱為傷寒;在夏天感受熱邪而發病的,稱為熱病。在秋天感受涼邪而發病,雖然比傷寒輕微,但本質上仍然屬於傷寒;在春天感受溫邪而發病,雖然比熱病輕微,但本質上仍然屬於熱病。所以,秋冬季節的感冒,統稱為傷寒;春夏季節的感冒,統稱為熱病。張仲景所說的傷寒,也包含了秋天感受涼邪的狀況;《黃帝內經》所說的熱病,也包含了春天發病的溫病。
4. 附岐伯溫義
《素問·熱論》: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熱病者,傷寒之類,非傷寒也。
岐伯對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外感之病,統曰傷寒,而其中實有風寒之分。春溫夏熱,皆感風邪,而曰傷寒者,感病之總名也。上文曰:熱病者,傷寒之類,則溫熱非由傷寒甚明。
人之春夏感傷,風泄其衛,衛閉而遏營血,則為病熱。熱雖至甚,而經盡陰復,不至於死。其陽亢陰枯,外被邪客,而表裡雙傳,一日兩經,是謂兩感,精液消亡,必不免於死也。
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巨陽者,諸陽之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其脈連於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足之三陽,自頭走足。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太陽者,諸陽之所屬也,故為諸陽主氣也。太陽行身之後,其脈自頭下項,挾脊抵腰,連於督脈之風府,邪自風府而入,客於太陽之經,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行身之前,其脈挾鼻絡於目,故目痛鼻乾。三陽之氣,皆隨陽明下行,陽氣蟄藏則善寐,陽明上逆,陽升而火泄,故身熱而不臥。
三日少陽受之,少陽行身之側,其脈從耳下頸,自胸貫胭,而循脅裡,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三陰之臟者,經鬱熱發,汗之開其皮毛,經熱外瀉,則病愈矣。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足之三陰,自足走胸。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行身之前,其脈入腹絡胃,上膈挾咽,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行身之後,其脈貫脊屬腎入肺,而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行身之側,其脈過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故煩滿而囊縮。太陰曰脈布胃中,少陰曰脈貫腎,厥陰曰脈絡於肝,是三陰之病,皆入於臟也。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六日而六經俱盡,六日而六經俱解,所謂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已滿三日者,可瀉而已。
腑亦稱臟,《素問·十二臟相使論》,十二臟之貴賤相使是也。五臟六腑皆受病矣,各通其臟脈,是何臟腑之病,即針通其何臟腑之脈也。其未滿三日者,所謂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故可汗而已。其已滿三日者,已入於臟,故可瀉而已。汗瀉俱是刺法,詳見「刺熱篇」。
《靈樞·熱病》: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熱病陽有餘而陰不足,故瀉其陽以補其陰。其在三陽,而未入臟者,熱邪尚淺,補其經中之陰,則汗自出。其在三陰,而己入於臟者,熱邪已深,非泄其臟中之陽,則熱不去。
溫熱之病,所以不死者,臟陰之未亡也,已入臟而不泄,則臟陰亡矣,故用瀉法。
帝曰:其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其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巨陽與太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少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兩感者,陽強不密,陰氣衰絕。其太陽之寒,隨少陰而化熱,太陰之濕,隨陽明而化燥,厥陰之風,隨少陽而化火,故一日之內,兩經俱病。經其表裡同氣,故感應神速,三日六經俱病,再三日而陽明之氣全消,是以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