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四聖懸樞》~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腹滿嗌乾

太陰以濕土主令,手太陰以辛金而化氣於濕土,陽明盛則太陰化氣而為燥,太陰盛則陽明化氣而為濕,故太陰之經,最易病濕。然外感風寒,以及內傷百病,其在太陰,無不是濕,而惟溫病之在太陰,則化濕為燥,以其冬水失藏,相火泄而脾陰爍也。

白話文:

脾臟主宰濕土之氣,肺臟的濕氣會被大腸的辛金之氣所化解。陽盛則濕土之氣會乾枯,濕盛則大腸之氣會潮濕。所以脾經最容易受濕氣影響。

然而,無論是外受風寒,還是內傷百病,影響到脾經時都不會脫離濕氣作用。只有溫病侵襲脾經時,濕氣才會被轉化為燥熱,因為這時冬天的腎水無法藏匿,身體陰虛火旺,脾陰被灼傷所致。

春夏病感,營鬱熱旺,濕氣自當愈耗。其經布胃絡嗌,故腹滿而嗌乾。

太陰之濕奪於陽明之燥,脾陰枯槁,則腎肝精血,俱難保矣。是宜清散皮毛,瀉陽明之燥而滋太陰之濕也。

黃酥丹

浮萍(三錢),生地(四錢),甘草(二錢,炙),丹皮(三錢),芍藥(三錢),生薑(三錢)

白話文:

浮萍(15克),生地黃(20克),甘草(10克,炙製),丹皮(15克),芍藥(15克),生薑(15克)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治四日太陰溫病,腹滿嗌乾,發熱作渴者。

2. 乾燥發渴

少陰以君火主令,足少陰以癸水而化氣於君火,陽盛則丁火司權而化熱,陰盛則癸水違令而生寒,故少陰以君火之經,而最易病寒。然外感風寒,以及內傷百病,其在少陰,無不是寒,而惟溫病之在少陰,則化寒為熱,以其冬不藏精,水虧火泄,春夏病感,更值火旺水虛之候。

白話文:

少陰經由君火掌管。足少陰經以癸水為陰液,讓君火化氣。當陽氣旺盛時,丁火掌權而化熱。當陰氣旺盛時,癸水違背規律而寒氣產生。所以少陰經雖然主君火,但最容易寒症。然而,無論是外感風寒或是內傷百病,在少陰經上造成的都是寒症。只有少陰經的溫病,才會將寒氣轉化為熱氣。原因是冬季沒有好好珍藏精華,導致水液虧損、火氣虛耗。到了春夏時節受到病邪侵襲,再加上火氣旺盛、水液虛弱。

其經貫腎絡肺,而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腎者主水,人身水火對列,水枯而火亢,則人亡矣。是宜清散皮毛,瀉君火之亢而益腎水之枯也。

紫玉丹

浮萍(三錢),生地(四錢),知母(三錢),元參(三錢),甘草(二錢),天冬(三錢),生薑(三錢)

白話文:

浮萍(15克),生地黃(20克),知母(15克),元參(15克),甘草(10克),天冬(15克),生薑(15克)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治五日少陰溫病,口燥舌乾,發熱作渴者。

3. 煩滿囊縮

厥陰以風木主令,手厥陰以相火而化氣於風木,治則木達而化溫,病則火鬱而生熱,以厥陰乙木,原胎丁火,故厥陰之經,最易病熱。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厥陰之氣以風木為主要運行規律。手厥陰心包經則以心火相輔,使風木之氣能正常運行。當身體健康時,風木流通順暢,化生溫暖之氣。而當身體生病時,心火鬱結,就會產生熱症。由於厥陰經屬於乙木,而乙木生丁火,因此厥陰經最容易出現熱證。

溫病衛閉而遏營血,營郁是以發熱,而營藏於肝,則溫病之來,實受於厥陰。方其隆冬火泄,營血已傷,勢將騰沸。春夏病感,衛閉營遏,血熱自當愈劇。其經循陰器而絡肝,故煩滿而囊縮。

白話文:

熱病入侵時,衛氣閉塞而阻滯營血,營血鬱滯因此發熱,而營血藏於肝臟,所以熱病的發生,實際上是受到厥陰經影響。

在隆冬時節,人體陽氣虛弱,營血受損傷,很可能會出現沸騰之勢。到了春季或夏季,如果受到病邪侵犯,衛氣閉塞、營血受阻,血熱的症狀自然會更加嚴重。厥陰經絡沿著陰器循行,與肝臟相連通,所以會出現煩躁脹滿、陰囊收縮的症狀。

手厥陰之火,扇以足厥陰之風,風烈火炎,煎迫營陰,營血枯槁,則命殞矣。是宜清散皮毛,瀉相火之炎而滋風木之燥也。

白話文:

手厥陰經的火熱,受到足厥陰經的風熱助長,風勢猛烈,火勢旺盛,灼傷肺陰,肺血消耗枯竭,那麼生命就會結束。因此應該清散全身皮毛,瀉除腎臟相火的熱度,並且滋養肝膽風木屬性的燥熱。

浮萍(三錢),生地(四錢),芍藥(三錢,生),當歸(三錢),丹皮(三錢),甘草(二錢,生)生薑(三錢)

白話文:

浮萍(15克),生地黃(20克),芍藥(15克,生用),當歸(15克),丹皮(15克),甘草(10克,生用),生薑(15克)

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治六日厥陰溫病,煩滿囊縮,發熱作渴者。

4. 三陰入臟

岐伯溫病治法,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瀉而已。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溫病內熱蓄積,交春夏而受感傷,內熱鬱隆,原無但傳經絡不傳臟腑之理。第傳臟傳腑,必在三日之外,其未滿三日,則但在經絡,故曰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在經,是以可汗。

白話文:

《岐伯溫病論》中提到溫病的治療方法:

  • 發病不到三天者,只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就可以了。
  • 發病超過三天者,只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就可以了。

這是因為:

  • 溫病初期,病邪只在三陽經絡上,還沒有進入臟腑,所以只用發汗的方法就可以把病邪驅除。
  • 溫病內熱積聚,在春夏兩季受感染而發病,內熱鬱積旺盛。按道理來說,病邪不可能只傳經絡而不傳臟腑。
  • 病邪傳入臟腑,一定會超過三天。所以,發病不到三天,病邪只會在經絡上,所以說三陽經絡都受到了病邪的影響,但病邪還沒有進入臟腑,還停留在經絡上,因此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若三日之外,則必入於臟,既入於臟,則無不入於腑矣,故曰五臟六腑皆受病,入臟入腑,是以可瀉。以陽盛於外,而根於內,三日之內,病在三陽,陽盛於外,故但是經熱而已,三日之外,病入三陰,而臟陰消爍,已化亢陽,則非止經熱而已也。積熱鬱伏,是以內傳臟腑耳。

白話文:

如果發病超過三天,病邪必定會進入臟腑。一旦進入臟腑,就沒有哪個臟腑不會受到影響的。所以說,五臟六腑都會生病。病邪進入了臟腑,所以纔可以使用瀉法的治療。因為陽氣盛在體外,但根源在體內。發病三天之內,病在三陽經,陽氣盛在體外,所以只是經絡發熱而已。發病三天後,病邪進入三陰經,臟陰耗損,已經轉化為亢陽之證,這時就不只是經絡發熱了。熱邪積聚鬱伏,所以才會向內傳播到臟腑。

5. 臟腑治法

臟以太陰為主,所謂脾者,孤臟以灌四旁也,腑以陽明為主,所謂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十二經脈之長也。足太陰以濕土主令,足陽明從燥金化氣,溫病陽明之燥劫奪太陰之濕,滋太陰之濕而瀉陽明之燥固已,而推原太陰土濕之所由來,實原於水,而腎水之所以枯槁,一耗傷於燥土,一盜泄於風木。

白話文:

在中醫中,脾臟屬於陰陽中的太陰,它是單獨存在的臟腑,負責供給周圍部位。胃屬於陽中的陽明,它是五臟六腑的海洋,也是十二經脈的統帥。足太陰經以濕土為主的令,足陽明經從燥金化生氣。溫病時,陽明經的燥熱會奪取太陰經的濕潤,所以滋潤太陰經的濕潤,並瀉去陽明經的燥熱已經很必要了。然而,追根究底,太陰經土濕的來源其實是水,而腎水的枯竭,一部分原因是被燥土耗傷,一部分原因是被風木竊取。

治法,以麥冬潤陽明之燥,以地黃滋太陰之濕,以知母、元參、天冬清金而壯少陰之水,以當歸、丹皮、白芍潤木而息厥陰之風。而地黃之性,滋濕清風,兼而能之,故三陰並宜。

白話文:

治療方法:用麥冬滋潤陽明經的燥熱,用地黃滋潤太陰經的濕氣,用知母、元參、天冬清熱止咳,壯大少陰經的水氣,用當歸、丹皮、白芍滋潤肝經,平息厥陰經的風熱。而地黃具有滋潤、清熱、止風多重功效,所以可以用於治療三陰經的病症。

地黃泄陽助濕,至下之品,至於溫病,土燥而木枯,則反為靈寶,莫佳於此矣!

6. 汗瀉之法

溫熱之病,陽強陰弱,岐伯立法,則曰汗瀉,仲景垂戒,則曰汗下,義若不同,而理實無殊。岐伯之示汗瀉,補陰而瀉陽也,仲景之戒汗下,瀉陽而亡陰也。後世通岐伯之針刺,效仲景之湯丸,易麻桂之溫燥,汗之以清涼之劑,變承氣之盪滌,瀉之以滋潤之品,壯火既清,微陰續復,則悉得岐伯之遺法,而不犯仲景之明戒矣。

白話文:

溫熱疾病的病理是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岐伯在《黃帝內經》中治療原則是發汗瀉下,仲景在《傷寒論》中告誡不要發汗,這兩位醫聖的看法看似不同,但實際上道理是一致的。

岐伯所說的發汗瀉下,指的是補充陰氣、瀉除陽熱;仲景告誡不要發汗,指的是瀉除陽熱但不要耗盡陰液。

後世醫家運用岐伯的針灸,效仿仲景的湯藥,不用溫燥的麻桂發汗,而用清涼的藥物發汗;不用承氣湯之類的峻烈藥物瀉下,而用滋潤的藥物瀉下。這樣既能平息陽熱的過旺,又能讓微弱的陰氣得以恢復。這樣做既遵循了岐伯的遺訓,也避免了違反仲景的告誡。

岐伯論溫,於「刺熱篇」云:治諸熱病,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仲景論溫,但戒汗下火劫,未嘗立法。究竟溫病治法,不離汗瀉兩義,但須清涼滋潤而已。會岐伯。仲景之義,於一百一十三方中選而用之,有汗法焉,暍病之人參白虎是也,《金匱》方中,有瀉法焉,百合病之百合地黃是也。由此二法而變通之,法不勝窮矣。

白話文:

岐伯在《刺熱篇》中論述溫病時說:治療各種熱性疾病,應讓病人喝涼水,這是一種「刺寒」療法,同時必須用寒衣包裹病人,讓其居住在寒冷的地方,身體發寒後,熱病才能停止。仲景論述溫病時,只告誡醫生不要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來治療熱邪,但沒有提出具體的法則。總結溫病的治療方法,離不開發汗和瀉下的兩大原則,但必須採用清涼滋潤的方法。結合岐伯和仲景的理論,從《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113種方劑中選擇和運用,就有發汗法,例如治療濕熱證的人參白虎湯;也有瀉下法,例如治療陰虛發熱的百合地黃湯。從這兩種方法出發變通使用,其方法變化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