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微言》~ 六卷 (5)
六卷 (5)
1. 三合篇
雷公問曰:寒暑燥濕風火,此六氣也,天地之運化,何合於人而生病?岐伯曰:五行之生化也。雷公曰:人之五臟分金木水火土,彼此有勝負而人病,此臟腑之自病也,何關於六氣乎?岐伯曰:臟腑之五行,即天之五行,地之五行也,天地人三合而生化出矣。
雷公曰:請問三合之生化?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臟為肝,其性為瞬,其德為和,其用為動,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眚隕落,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此天地之合人肝也。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炎,在臟為心,其性為暑,其德為顯,其用為躁,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蟲羽,其政為明,其令鬱蒸,其變炎爍,其眚燔焫,其味為苦,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此天地之合人心也。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氣為充,在臟為脾,其性靜堅,其德為濡,其用為化,其色為黃,其化為盈,其蟲倮,其政為謐,其令雲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其味為甘,其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此天地之合人脾也。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氣為成,在臟為肺,其性為涼,其德為清,其用為固,其色為白,其化為斂,其蟲介,其政為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味為辛,其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此天地之合人肺也。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氣為堅,在臟為腎,其性為凜,其德為寒,其用為藏,其色為黑,其化為肅,其蟲鱗,其政為靜,其令為寒,其變凝冽,其眚冰雹,其味為咸,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此天地之合人腎也。五臟合金木水火土,斯化生之所以出也。
天地不外五行,安得不合哉。雷公曰:五行止五,不應與六氣合也。岐伯曰:六氣即五行也。雷公曰:五行五而六氣六,何以相合乎?岐伯曰:使五行止五,則五行不奇矣,五行得六氣,則五行之變化無窮,余所以授六氣之論,而臾區乃肆言之也。雷公曰:六氣之中各配五行,獨火有二,此又何故?岐伯曰:火有君相之分耳。
白話文:
雷公問道:「寒、暑、燥、濕、風、火這六種氣象,是天地間的運行變化,為什麼會讓人致病呢?」岐伯回答:「這是五行生成與轉化的結果。」雷公又問:「人的五臟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它們之間的勝負關係導致人生病,這應該是臟腑自身的問題,跟六氣有什麼關聯呢?」岐伯解釋:「臟腑的五行,就是天的五行,地的五行,天地人三者合一,就產生了生命和各種變化。
雷公接著問:「請問三合的生成與變化是怎麼回事?」岐伯解釋:「東方產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養心,風在天界為風,在地面為木,在人體為筋,氣質上表現為柔和,在臟腑為肝,其特性是迅速,其道德表現為和諧,其作用為動態,其顏色為青色,其化育為榮華,其代表的生物是毛蟲,其政令為分散,其命令為宣揚,其變異為摧折,其災禍為墜落,其味道為酸,其情志為怒,怒氣傷肝,悲傷可以剋制怒氣,風害肝,燥可以剋風,酸傷筋,辛辣可以剋酸,這是天地與人體肝臟的相互影響。
南方產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養脾,熱在天界為熱,在地面為火,在人體為脈絡,氣質上表現為熱烈,在臟腑為心,其特性為暑熱,其道德表現為顯赫,其作用為急躁,其顏色為紅色,其化育為繁茂,其代表的生物是鳥類,其政令為明亮,其命令為蒸騰,其變異為熾熱,其災禍為焚燒,其味道為苦,其情志為喜悅,過度的喜悅傷心,恐懼可以剋制喜悅,熱害氣,寒冷可以剋制熱,苦害氣,鹹可以剋制苦,這是天地與人體心臟的相互影響。
中央地區產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養肉,肉養肺,濕在天界為濕,在地面為土,在人體為肌肉,氣質上表現為豐滿,在臟腑為脾,其特性為靜定堅韌,其道德表現為滋潤,其作用為消化,其顏色為黃色,其化育為盈滿,其代表的生物是爬行動物,其政令為平靜,其命令為雲雨,其變異為流動,其災禍為泛濫,其味道為甜,其情志為思考,過度的思考傷脾,怒氣可以剋制思考,濕害肉,風可以剋制濕,甜害脾,酸可以剋制甜,這是天地與人體脾臟的相互影響。
西方地區產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養皮毛,燥在天界為燥,在地面為金,在人體為皮毛,氣質上表現為成熟,在臟腑為肺,其特性為涼爽,其道德表現為清潔,其作用為鞏固,其顏色為白色,其化育為收斂,其代表的生物是甲殼類,其政令為強勁,其命令為霧露,其變異為肅殺,其災禍為蒼白,其味道為辛辣,其情志為憂慮,憂慮傷肺,喜悅可以剋制憂慮,熱害皮毛,寒冷可以剋制熱,辣害皮毛,苦可以剋制辣,這是天地與人體肺臟的相互影響。
北方地區產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養骨髓,骨髓養肝,寒在天界為寒,在地面為水,在人體為骨,氣質上表現為堅硬,在臟腑為腎,其特性為嚴寒,其道德表現為寒冷,其作用為收藏,其顏色為黑色,其化育為肅穆,其代表的生物是魚類,其政令為靜默,其命令為寒冷,其變異為冷冽,其災禍為冰雹,其味道為鹹,其情志為恐懼,恐懼傷腎,思考可以剋制恐懼,寒冷傷血,燥可以剋制寒冷,鹹傷血,甜可以剋制鹹,這是天地與人體腎臟的相互影響。五臟與金、木、水、火、土相對應,由此產生了生命的生成和轉化。
天地之間無非五行,當然要與五行相合。雷公又問:「五行只有五種,怎麼能與六氣相合呢?」岐伯回答:「六氣其實就是五行的不同表現。」雷公不解:「五行只有五種,而六氣有六種,這兩者怎麼相合呢?」岐伯解釋:「如果五行只有五種,那麼五行就沒有變化了。五行得到六氣,五行的變化就無窮無盡。我傳授的六氣理論,就是這個道理。」雷公又問:「六氣中每種都對應五行,但火卻有兩種,這是為什麼?」岐伯解釋:「火有君火和相火之分。
人體內的火比水多,五臟中,沒有哪個臟腑不是火的表現,因此,天地間的火也比金、木、水、土多,這正是天地與人體相合的表現。」雷公讚嘆:「您的話真是太偉大了!您解開了我的迷惑,真是天師般的存在啊!請把六氣的篇章記錄下來。
陳士鐸說:「五行不出五臟,五臟就是六氣的表現。因為五行只有五種,唯有火有兩種,所以六氣結合了兩種火來討論,實際上,就是在討論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