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石山

《運氣易覽》~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四、論六十年交氣日刻

夫日一晝一夜十二時,當均分於一日,故上智設銅壺,貯水漏下浮箭,箭分百刻以度之。雖日月晦明,終不能逃。是以一日之中,有百刻之候也。夫六氣通主一歲,則一氣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乃知交氣之時,有早晏也,故此立圖以明之也。冬夏日有長短之異,則晝夜互相推移,而日出入時刻不同,然終於百刻也。

白話文:

一天十二個時辰,應該平均分成一日,所以聰明的人發明瞭銅壺,儲水漏下浮箭,浮箭分為一百刻來度量時間。即使日月交替,時間也不會變。所以一天之中,有百刻的時間單位。六種氣候主宰一年,那麼一種氣候主宰六十天八十七刻半,由此知道交氣的時間是有早有晚的,所以設立這個圖表來說明。冬夏日照時間有長短不同,所以晝夜會相互移動,而日出日落的時間也不相同,但是最終還是有一百刻。

其氣交之刻,則不能移。甲子之歲,初之氣,始於漏水下一刻(寅初),終於八十七刻半,子正之中也;二之氣,復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戌正四刻也;三之氣,復始於七十六刻,終於二十六刻半,酉正之中也;四之氣,復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未正四刻也;五之氣,復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午正之中也;六之氣,復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辰正四刻也。此之謂一周天之歲度,余刻交入乙丑歲之初矣。

白話文:

當各種氣運行相交會的時候,就不能移動。甲子年,第一種氣,開始於寅初(凌晨3點),結束於子正中(凌晨12點半);第二種氣,再次開始於凌晨12點36分,結束於戌正四刻(晚上8點);第三種氣,再次開始於晚上8點,結束於酉正中(晚上9點半);第四種氣,再次開始於晚上9點36分,結束於未正四刻(晚上6點);第五種氣,再次開始於晚上6點,結束於午正中(中午12點半);第六種氣,再次開始於中午12點36分,結束於辰正四刻(上午8點)。這就是一周天的歲度,其他時辰則交入乙丑年的開始。

如此而轉,至戊辰年初之氣,復始於漏水下一刻,則四歲而一小周也。故申子辰氣會同者此也。巳酉醜初之氣,俱起於二十六刻;寅午戌初之氣,俱起於五十一刻;亥卯未初之氣,俱起於七十六刻。氣皆起於同刻,故謂之三合者,義由此也,以十五小周為一大周,則六十年矣。

白話文:

如果按照這樣的循環,到戊辰年的年初氣,又會從漏水刻下的下一刻開始,這樣,四個年份就完成一個小週期。所以,申、子、辰三年的氣是相會合的。巳、酉、醜三年的初氣,都從第二十六刻開始;寅、午、戌三年的初氣,都從第五十一刻開始;亥、卯、未三年的初氣,都從第七十六刻開始。氣都從同一個刻開始,所以稱之為「三合」。以十五個小週期為一大週期,則等於六十年。

歌曰

欲知交氣早晏時,漏下一刻甲子初,(六十日)終期八十七刻半,二氣續此而起歟,盡日七十五刻是,三氣從茲又繼諸,六十二刻半之外,(四氣始,)五十刻後五氣居,畢於三十七刻半,六氣承之廿五除。自是轉至戊辰首,復與漏下一刻如,申子辰初相會合,巳酉醜初同刻盡,寅午戌初氣不異,亥卯未初當共儲,四歲一(小)周義三合,六甲交遍良弗虛。(十五小周為一大周)。

白話文:

如果要了解天地之氣交替的時辰,從漏刻滴下第一滴「甲子」開始算起,(六十天)共八十七刻半,第二個氣息接著開始,直到日落共七十五刻是,第三個氣息接著開始,六十二刻半後,(第四個氣息)開始,五十刻後第五個氣息開始,於三十七刻半結束,第六個氣息接著開始,二十五刻後結束。從此轉移到「戊辰」開始,又從漏刻滴下第一刻開始,申、子、辰三時開始交會,巳、酉、醜三時同時結束,寅、午、戌三時開始之氣息相同,亥、卯、未三時開始之氣息相同,四個小周就是三合之義,六甲都交替過沒有錯。(十五個小周為一大周)

2. 六十年交氣日刻

圖自寅順觀至子,為甲子歲初氣,子至戌為二氣,自亥至酉為三氣,酉至未為四氣,自申至午為五氣,午至辰為六氣,自己至卯,起乙丑歲初氣,餘歲繼此推之,則氣起同刻,三歲相合,義自見矣。然晝夜百刻,當分算於十二時,每一時八刻令三分。

白話文:

寅順時辰圖從寅到子,表示甲子年的開始;從子到戌,表示第二股能量;從亥到酉,表示第三股能量;從酉到未,表示第四股能量;從申到午,表示第五股能量;從午到辰,表示第六股能量;從己到卯,開始乙丑年的開始。其他年份以此類推,則各股能量的開始時間相同,三年互相匹配,意義自然明瞭。不過,白天的 12 個時辰和夜晚的 12 個時辰一共是 24 個時辰,應平均分配到 12 個時辰中,每個時辰是 8 個時辰,加上 3 個時分。

愚按:六氣,每氣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例申子辰年,初之氣始於大寒寅初刻,至春分日子正之中是初之氣,才滿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也。二之氣即始於是日子時八十七刻六分,至小滿日戌正四刻是二之氣,才滿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也。三氣之後並效此按圖推之。所謂八十七刻半者,十二時共有百刻,甲子年大寒日寅初刻交初之氣,至二月半子時五刻,才滿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乃值子時之五刻也。百刻而除八十七刻半,剩下十二刻半,算入二之氣內,仍該找七十五刻,湊作八十七刻半。

白話文:

我認為:六氣,每一氣主導六十天八十七刻半,例如申子辰年,第一氣從大寒寅初刻開始,到春分日子正的中間就是第一氣,剛好滿六十天八十七刻半。第二氣就從這日子的時辰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小滿日戌正四刻是第二氣,剛好滿六十天八十七刻半。第三氣之後以此類推。所謂八十七刻半,十二時辰共有百刻,甲子年大寒日寅初刻交第一氣,到二月半子時五刻,才滿六十天八十七刻半,也就是到子時五刻。百刻減去八十七刻半,剩下十二刻半,算入第二氣內,還要找七十五刻,湊成八十七刻半。

自前子時六刻,交二之氣數起,至七十五刻,乃值戌時四刻也。百刻而除七十五刻,剩下二十五,算入三之氣內,仍該找六十二刻半,湊作八十七刻半也。自前戌時五刻。交三之氣數起,至六十二刻半,乃值酉時五刻也。百刻而除六十二刻半,剩下三十七刻,算入四之氣內,仍該找五十刻,湊作八十七刻半也。

白話文:

從子時六刻開始,二之氣數開始,到七十五刻時,就到了戌時四刻。百刻減去七十五刻,剩餘二十五刻,算入三之氣中,再找出六十二刻半,湊成八十七刻半。從戌時五刻開始,三之氣數開始,到六十二刻半時,就到了酉時五刻。百刻減去六十二刻半,剩餘三十七刻,算入四之氣中,再找出五十刻,湊成八十七刻半。

自前酉時六刻,交四之氣數起,至五十刻,乃值未之四刻也。百刻而除五十刻,剩下五十刻,算入五之氣內,仍該找三十七刻半,湊作八十七刻半。自前未之五刻,交五之氣數起,至三十七刻半,乃值午之五刻也。百刻而除三十七刻,剩下六十二刻半,算入六之氣內,仍該找二十五刻,湊作八十七刻半也。自前午之六刻,交六之氣數起,至二十五刻,乃值辰之四刻也。

白話文:

自從傍晚六點四十分開始,交界處的「四」之氣份開始計算,直到九點十分,正好是晚上八點四十分。一百分鐘減去五十分鐘,剩下五十分鐘,歸入「五」之氣中,仍需要尋找三十分鐘,湊成八十七分鐘。

從晚上八點四十五分開始,交界處的「五」之氣份開始計算,直到九點四十二分鐘半,正好是中午十二點四十二分鐘半。一百分鐘減去三十分鐘,剩下六十二分鐘半,歸入「六」之氣中,仍需要尋找二十分鐘,湊成八十七分鐘半。

從中午十二點五十分開始,交界處的「六」之氣份開始計算,直到下午一點二十五分,正好是上午八點二十五分。

百刻而除二十五,剩下七十五刻,算入乙丑歲之初氣內也。

3. 五、論六化

夫五行在地成形,(金木水火土,)在天為氣,而氣有六,乃天之元氣。然後三陰三陽上奉之。(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厥陰風木、少陽相火、太陽寒水、陽明燥金,)謂之六氣。皆有一化,木之化風,主於春;君火之化熱,主春末夏初,行暄淑之令,應君之德;相火之化暑,主於夏,炎暑乃行;金之化清與燥,主於秋,清涼乃行;(白露清氣也,金為庚辛,辛為丙婦,帶火之氣故燥,久雨霖霪,西風而晴,燥之兆也,西風而雨,燥濕爭也,而乃自晴。

白話文:

天地之間的五行物質在地球上成形,在天上則化為氣體,而這些氣體有六種,它們是天地間最原始的能量。接著,由三個陰氣和三個陽氣向上運行和奉養它們。(三個陰氣: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厥陰風木;三個陽氣:少陽相火、太陽寒水、陽明燥金。)這六種氣體稱為「六氣」,每種氣體都有一種變化,木的變化是風,主宰春季;君火的變化是熱,主宰春末夏初,帶來溫暖和祥和的氣候,順應君主的品德;相火的變化是暑,主宰夏季,炎熱的暑氣於是形成;金的變化是清和燥,主宰秋季,清涼的氣候於是形成;(白露的清氣也是金氣,金屬的屬性是庚辛,辛為丙婦,帶有火氣所以會乾燥。長期的雨季後,西風吹起而天氣轉晴,這是乾燥的徵兆。西風帶來雨水,這是乾燥和潮濕在爭鬥,於是天氣會轉晴。)

)水之化寒,主於冬,嚴凜乃行;土之化濕與雨,主於長夏六月,土主於火,長在夏中,既成而主土潤,溽暑濕化行也;(經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則主雨之化見矣。

白話文:

水在冬天轉化為寒冷,嚴酷寒冷才會出現;土在夏季六月轉化為濕氣,土性屬火,在夏日中盛行,形成後主導土地滋潤,高溫炎熱濕氣四溢。

經典中說,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雨源自地氣,雲源自天氣,由此可以看出雨水的變化是由什麼主導。

)凡春溫、夏暑、秋涼、冬寒,皆天地之正氣,(六氣司化之令,)其客行於主運,則自有逆順淫勝之異,由是氣候不一,豈可一定而論之?夫陰陽四時氣候,則始於仲月,而盛於季月,故經曰:差三十度而有奇。又言氣令盛衰之用,其在四維,四維者,辰戌丑未四季月也。

白話文:

不管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些都是天地之間正常的氣候。(六種氣候變化之間有一定的順序,)它們與當季的主要氣候互動時,就會出現順逆、過盛或不足的差別,因此氣候會有不同的變化,不能一概而論。陰陽四時氣候,起始於仲月,止於季月,這是有原因的。經典上說:「氣候變化差三十度左右。」還提到氣候旺衰的變化,表現在四維。四維指的是辰戌醜未四季的中間月份。

蓋春氣始於二月,盛溫於三月;夏氣始於五月,盛暑於六月;秋氣始於八月,盛涼於九月;冬氣始於十一月,盛寒於十二月,則氣差明矣。然五月夏至,陰氣生而反大熱,十一月冬至,陽氣生而反大寒者,蓋氣自下生,推而上之也。故陰生則陽上而愈熱,陽生則陰上而愈寒。

白話文:

春天的氣候從二月開始逐漸變暖,在三月達到溫和的頂點;夏天的氣候從五月開始,在六月達到酷暑的極點;秋天的氣候從八月開始,在九月達到清涼的頂點;冬天的氣候從十一月開始,在十二月達到寒冷的頂點,這些氣候變化的規律是很明顯的。但是,五月夏至的時候,陰氣開始興起,反倒產生強烈的高溫;十一月冬至的時候,陽氣開始興起,反倒產生強烈的嚴寒。這是因為氣息從下方開始產生,逐漸推移到上方。所以,陰氣產生,陽氣就會升到上方,氣溫會越來越熱;陽氣產生,陰氣就會升到上方,氣溫會越來越冷。

夏井清涼,冬井溫和,則可驗矣。

歌曰

君熱金清燥,水寒木化風,相行炎暑令,土濕雨同功。

4. 六、論交六氣時日

經曰:顯明(日也)之右,(卯位)君火之位;君火之右,(辰位)退行一步,(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相火(治主也)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乃六氣之主位也。自十二月中氣大寒日,交木之初氣;次之二月中氣春分日,交君火之二氣,(即前君火之位,)次至四月小滿日,交相火之三氣,(即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謂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太陽東升的右邊(東方卯位),是心火的方位;心火的右邊,向後退一步(約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是相火的方位(治療主管的部位);再往後退一步,是土氣管的部位;再往後退一步,是金氣管的部位;再往後退一步,是水氣管的部位;再往後退一步,是木氣管的部位;這些就是六種氣的管轄方位。

從十二月中大寒那一天開始,交替到木的初氣;接下來在二月中春分那一天,交替到心火的二氣(就是前面提到的心火方位);接著在四月小滿那一天,交替到相火的三氣(就是前面提到的心火右邊,向後退一步,由相火管轄)。

)次至六月中氣大暑日,交土之四氣;次至八月中氣秋分日,交金之五氣;次至十月中氣小雪日,交水之六氣。每氣各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總之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共周一歲也。若(若字作除,理似順也。)歲外之餘,(余者於三百六十五日,除去五日作余,)及小月之日,(小月有六日亦除之,)則不及也。(除前餘日五日,又除小月六日,共除十一日,止有三百五十四日,不及三百六十五日也。

白話文:

(每年的)下一個氣節是六月中旬的大暑日,這是土元素的第四個氣節;下一個氣節是八月仲秋分日,這是金元素的第五個氣節;下一個氣節是十月中旬的小雪日,這是水元素的第六個氣節。每個氣節都持續60天87刻半,總計為365天25刻,正好是一年。如果(若字應改為除,這樣文理才通順)一年之外的餘數(365天中減去5天,剩下的就是餘數),以及小月的日子(小月有6天,也減去),那麼(餘數)就不夠了。(減去前述餘下的5天,又減去小月的6天,一共減去11天,只剩下354天,不夠365天。)

)但推之歷日,依節令交氣,常為每歲燥、濕、寒、暑、風、火之主氣,乃六氣之常紀,此謂地之陰陽,靜而守位者也。氣應之不同者,又有司天、在泉、左右四間之客氣。(假如子午二年,少陰君火司天,則必卯酉陽明燥金在泉,子之右間,厥陰亥木,子之左間,太陰醜土,卯之右間,少陽寅相火,卯之左間,太陽辰水。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此之謂也。

白話文:

但是從歷書推算,根據節氣和氣候交替,通常每年都會有燥、濕、寒、暑、風、火這六種主氣,這是六種氣候的常規,這就是地面的陰陽,安靜而守住自己的位置。氣候應對不同,還有司天、在泉、左右四間的客氣。(比如子午二年,少陰君火司天,那麼卯酉陽明燥金一定在泉,也就是子的右間是厥陰亥木,子的左間是太陰醜土,卯的右間是少陽寅相火,卯的左間是太陽辰水。經書說:左右是陰陽的道路,這就是這個意思。

)客氣亦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乃行歲中之天命,輪居主氣之上,主氣則當只奉客之天命,動而不息者也。(大而言之,司天通主上半年,在泉通主下半年。分而言之,每氣各主六十日有奇,奇者八十七刻半。)客勝主則從,主勝客則逆,二者有勝而無復,每年以司天前第三位為在泉,第四位為初之氣。假如子為少陰君火司天,子前第三位卯為陽明燥金在泉,第四位辰為初之氣。

白話文:

客氣也有寒、暑、燥、濕、風、火六種變化,這些變化是隨著歲月中天的運行而輪流成為主氣的。主氣則必須奉行客氣天命的支配,不斷運動變化。(宏觀上來看,司天主導上半年,在泉主導下半年。細分來看,每種氣各主導六十多天,其中有八十七刻半的差值。)如果客氣勝過主氣,那麼主氣就順從客氣;如果主氣勝過客氣,那麼主氣就抵抗客氣。兩者之間有勝有負,但沒有停歇。每年以司天前第三位的氣作為在泉之氣,第四位的氣作為初之氣。例如:子為少陰君火司天,子前第三位卯為陽明燥金在泉,第四位辰為初之氣。

辰與戌對,同屬太陽寒水。(主大寒後至春分六十日有奇。)辰即卯之左間也。次巳為二之氣,巳與亥對,同屬厥陰木。(主春分後至小滿六十日有奇。)巳即午之右間也。次午為三之氣,午與子對,同屬少陰火。(主小滿後至大暑六十日有奇,)即司天氣也。次未為四之氣,未與醜對,同屬太陰土。

白話文:

辰日和戌日相對應,都屬於太陽寒水屬性。(主導大寒過後到春分,共六十多天。)辰日位於卯日的左邊。

巳日是第二個時令之氣,和亥日相對應,都屬於厥陰木屬性。(主導春分過後到小滿,共六十多天。)巳日位於午日的右邊。

午日是第三個時令之氣,和子日相對應,都屬於少陰火屬性。(主導小滿過後到4大暑,共六十多天。)午日主宰天上的天氣。

未日是第四個時令之氣,和醜日相對應,都屬於太陰土屬性。

(主大暑後至秋分六十日有奇。)未即午之左間也。次酉為五之氣,酉與卯對,同屬少陽相火。(主秋分後至小雪六十日有奇。)申即酉之右間也。次酉為終之氣、酉與卯對,同屬陽明燥金。(主小雪後至大寒六十日有奇。)即在泉氣也。(按六氣司天者,主歲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左右。

白話文:

(主要從大暑後到秋分,共六十多天。)未時在正午的左側。酉時是五行的金氣,酉時與卯時相對,都屬於少陽相火。(主要從秋分後到小雪,共六十多天。)申時在酉時的右側。酉時是五行的金氣,酉時與卯時相對,都屬於陽明燥金。(主要從小雪後到大寒,共六十多天。)就是泉氣。

(註:掌管天空的六氣,主歲位在南方,所以面對北方來談論左右。)

在泉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如丑未歲土司天,面北而言左右,醜之左間相火寅,右間君火子,辰戌水在泉,面南而言左右,辰之左間厥陰巳木,右間陽明卯金。故曰左厥陰,右陽明也。是歲客之初氣厥陰亥木,二氣少陰子火,三氣即司天醜土,四氣少陽相火寅,五氣陽明卯金,終氣即在泉辰水,此司天,在泉、四間客氣。四間客氣加於主氣者,余皆依此。

白話文:

在泉位在北方,所以面向南方來說。比如醜未年土主天運,面向北方說左右,醜的左邊是相火寅,右邊是君火子;辰戌水在泉,面向南方說左右,辰的左邊是厥陰巳木,右邊是陽明卯金。所以說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這年的初始之氣是厥陰亥木,第二之氣是少陰子火,第三之氣就是主天運的醜土,第四之氣是少陽相火寅,第五之氣是陽明卯金,終止之氣就是臨泉辰水。這是主天運、臨泉和四間客氣。四間客氣加上主氣的方法,其餘的類推。

)草廬吳先生(微)曰:天地陰陽之運,往過來續,木火土金水,始終終始如環,斯循六氣相生之序也。歲氣起於子中,盡於子中。故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子午之歲始冬至燥金,然後禪於寒水,以至相火日,各六十者五,而小雪以後,其日三十,復終於燥金。丑未之歲始冬至,寒水三十日,然後禪於風木,以至燥金日,各六十者五,而小雪以後,其日三十,復終於寒水。寅申以下皆然。

白話文:

吳先生(微)說:天地間陰陽循環不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作從頭到尾、首尾相連,是一個相生相剋的過程。一年的歲氣從冬至開始,到下一個冬至結束。所以說:「冬至之時,正值子月的中間,天心不曾改變。」在子午年的冬至開始是乾燥的金氣,之後轉化為寒冷的水氣,一直到太陽之火出來,各個階段都是六十天五分,小雪以後是三十天,最後又回到乾燥的金氣。在醜未年的冬至開始是寒冷的水氣,三十天後轉化為風木,一直到乾燥的金氣出來,各個階段都是六十天五分,小雪以後是三十天,最後又回到寒冷的水氣。寅申年及其他年份的運行也都是這樣。

如是六十年至千萬年,氣序相生而無間。非小寒之未無所於授,大寒之初無所於承,隔越一氣不相接續,而截自大寒為次年初氣之首也。此造化之妙,《內經》秘而未發,啟玄子闕而未言,近代楊子建昉推而得之。茲說與經不合,然極有理,謹於此俾學者知之。

白話文:

如果從六十年到上千萬年,氣候的順序相生,沒有間隔。絕不是因為小寒節氣沒有傳授,到大寒節氣就無從承接。如果中間有一段氣候中斷,不相連接,那麼就把大寒節氣作為來年第一個氣候的開始。這種造化的奧妙,《黃帝內經》祕密記載卻沒有公佈,張介賓提出的《啟玄子》中觀點缺失也沒有說明。到了近代,楊子建才首次推論並得到這個結論。這個說法與經書不一致,但是很有道理,謹記於此讓學者們瞭解。

起司天在泉並客氣歌

子午少陰地,太陰丑未墟,寅申少陽屬,陽明卯酉歟,辰戌太陽配,厥陰巳亥居其中主司天一位。依此順數諸,進三司地位,進四客之初。(如遇子午歲,少陰乃司天。除本位數,至第三陽明為在泉,第四太陽即客初氣。次厥陰,復次少陰,自大寒後主上半年,次太陰,次少陽,終陽明。

白話文:

水屬子午,是少陰之位;土屬醜未,是太陰之位;木屬寅申,是少陽之位;金屬卯酉,是陽明之位;火屬辰戌,是太陽之位;金水屬巳亥,是厥陰之位。

按照這個順序依次計算,向前推動三格得到地支,再向前推動四格得到天干。

(例如,如果遇到子午年,少陰司天。從本位數開始計算,到第三個陽明為「泉位」,第四個太陽即為客始之氣。接下來是厥陰,然後是少陰,從大寒節氣後主宰上半年;接著是太陰,然後是少陽,最後是陽明。)

自大暑後主下半年,每氣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布於主氣之上,余同主客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