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心得》~ 卷上 (2)
卷上 (2)
1. 邪氣臟腑病形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音高)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
白話文:
小腸生病的人,會感到小腹疼痛,疼痛會牽連到腰部和脊椎,甚至連睪丸也會有抽痛感。常常會有便意,但又排不出來,而且耳朵前面會發熱。如果身體感到非常寒冷,或是只有肩膀上方特別發熱,以及手的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發熱,又或者脈象呈現沉陷的狀況,這些都是小腸生病的徵兆,這種情況屬於手太陽經的疾病。
三焦生病的人,會感到肚子脹滿,特別是小腹更加堅硬,想小便卻尿不出來,感到憋悶急迫。如果尿液累積過多就會溢出來,如果積留在體內就會形成腹脹。這種情況的徵兆出現在足太陽經外側的大絡脈,這個大絡脈位於太陽經和少陽經之間,也可以從脈象觀察出來。
膀胱生病的人,會感到小腹偏側腫脹疼痛,用手按壓腹部,就會很想小便卻又尿不出來。肩膀上方會發熱,而且脈象呈現沉陷的狀況,腳的小趾外側邊緣以及腳踝後方也都會發熱。
膽生病的人,會常常嘆氣,口中感到苦澀,嘔吐出隔夜的胃液,心下感到空虛不安,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喉嚨中會有異物感,而且會頻繁地吐口水。這些徵兆會出現在足少陽經的起始端和末端。
2. 根結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藏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藏無氣,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
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藏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大意如下:
人體一天一夜內會運行五十次營氣,來滋養五臟的精氣,若不遵循這個規律,就會出現精神失常的現象。所謂五十次營氣,指的是五臟都接受到營氣,通過診脈來計算它的跳動次數。如果脈搏跳動五十次而沒有出現一次代脈,表示五臟都充滿了氣;跳動四十次出現一次代脈,表示有一臟缺乏氣;跳動三十次出現一次代脈,表示有兩臟缺乏氣;跳動二十次出現一次代脈,表示有三臟缺乏氣;跳動十次出現一次代脈,表示有四臟缺乏氣;若不到十次就出現一次代脈,則表示五臟都缺乏氣。通常來說,脈搏跳動五十次而不出現一次代脈是正常的。
如果身體的元氣不足,而病氣卻過剩,這表明邪氣佔優勢,應迅速進行泄法治療。
如果身體的元氣過剩,而病氣卻不足,應迅速進行補法治療。
如果身體的元氣和病氣都顯得不足,這表明陰陽氣都處於不足狀態,不能進行針刺治療,因為這樣會使身體更為虛弱。如果過度虛弱,就會導致陰陽氣耗盡,血液氣息都會消失,五臟也會空虛,筋骨髓質也會乾涸,老年人可能會因此死亡,青壯年也可能無法康復。
如果身體的元氣和病氣都過剩,這表明陰陽氣都過剩,應該迅速排除邪氣,調整虛實。
所以說,對於過剩的情況,要進行泄法治療;對於不足的情況,要進行補法治療。
3. 壽夭剛柔
在內者,五藏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痹,陰陽俱病命曰風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寒傷形,乃應形;風傷筋脈,筋脈乃應。此形氣外內之相應也。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皮與肉相果則壽,不相果則夭。血氣經絡,勝形則壽,不勝形則夭。形充而皮膚緩者則壽,形充而皮膚急者則夭,形充而脈堅大者順也,形充而脈小以弱者氣衰,衰則危矣。
若形充而顴不起者骨小,骨小而夭矣;形充而大肉㿉堅而有分者肉堅,肉堅則壽矣;形充而大肉無分理不堅者肉脆,肉脆則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氣,而後以臨病人,決死生。平人而氣勝形者壽,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矣。
白話文:
【壽夭剛柔】
在人體內,五臟屬陰,六腑則是陽;而身體外,筋骨被視為陰,皮膚則屬於陽。當疾病發生在屬陽的部位,我們稱之為「風」病;疾病在屬陰的部位,則命名為「痹」病;若陰陽兩處同時患病,便叫做「風痹」。有形狀可見但無疼痛感的病症,通常屬於陽性;反之,無形狀卻疼痛的病症,歸類於陰性。無形狀卻感到疼痛,是因為陽氣完整但陰氣受損,這時應緊急治療陰性,避免攻擊陽性;有形狀但不疼痛,代表陰性完整而陽性受損,這時應緊急治療陽性,避免攻擊陰性。當陰陽兩性同時活動,病徵可能時有形狀、時無形狀,再伴隨心煩意亂,這種情況被稱為陰性超過了陽性,這就是既非表症也不是裡症的情況,病人的身體狀況不會維持太久。
風和寒會傷害身體的外形,而憂慮、恐懼、憤怒等情緒會損害氣質。氣質受損,臟器也會跟著生病;寒冷影響外形,外形反應出問題;風邪傷害筋脈,筋脈也會有反應。這是外形和氣質在體內外相互呼應的現象。外形和氣質相輔相成的人較長壽,反之則短壽。皮膚和肌肉相得益彰的人較長壽,反之則短壽。血氣和經絡如果能超越外形限制,則壽命長,反之則短壽。外形飽滿且皮膚鬆弛的人較長壽,外形飽滿但皮膚緊繃的人則短壽。外形飽滿且脈搏強壯的人身體健康,外形飽滿但脈搏微弱的人氣血衰弱,衰弱則有危險。
假如外形飽滿但雙頰不突出表示骨骼細小,骨骼細小的人容易早逝;外形飽滿且肌肉豐厚堅實的人肌肉強健,肌肉強健則長壽;外形飽滿但肌肉無紋理且不堅實的人肌肉脆弱,肌肉脆弱則短壽。這些都是天生的生命力,用來判斷人的外形和氣質,進而預測壽命長短的標準。必須瞭解這些,才能根據外形和氣質來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然後面對病人,判斷生死。平常人如果氣質勝過外形則較長壽,生病的人如果身體肌肉消瘦,但氣質仍勝過外形則會死亡,外形勝過氣質的人則病情危急。